-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39岁那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心理学家武志红突然发现自己“坏”到极点,差点就控制不住心中那个深藏的“魔鬼”。
当时,他正在为一个男子做心理视频咨询。他们的咨询已持续3年,彼此都很熟悉。男子谈起性爱经验,谈着谈着身体突然抽动起来,还不停打嗝。武志红紧急处理完他的情绪后,觉得自己也像《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样变了身,成为一个巨大的黑色魔鬼:面露狰狞,充满破坏一切的力量,但又死气沉沉,无比安静。“武老师,你怎么了!武老师,你怎么了!”电脑那端传来男子惊恐的呼喊,武志红依然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大概三四分钟里,脑海里一片空白。
“那是我第一次出现幻觉。很多人都说是个灵异事件,非常玄。”3年后,武志红回忆说,那时自己的“黑化”程度也达到顶峰。那天过后,武志红想起一位来访者童年时反复做的梦:宽无边际的屋子里,有一只航母般大的苍蝇,全身散发着金属光泽,一直盯着她看。
武志红本科和硕士在北大学心理学,其间做了五年电话心理热线,后来在《广州日报》主持心理专栏。2007年开始做心理咨询,到2016年,处理的来访者有近300位。“灵异事件”之后,他重新梳理此前接触的个案,发现和他一样,大多数来访者在幻觉或梦中,都看到过类似庞大、幽暗而可怕的形象。进一步谈及婴儿时期的体验和回忆时,他们又提到了孤独。武志红认为,正是这种生命的最初时刻遭到忽视和拒绝,让人就像被诅咒了一样变“坏”,最后内心深处住进“魔鬼”。
在最新出版的第九本心理学作品中,武志红将这类人形容为“巨婴”,包括被撞后讹人的老人,婚恋论坛上遭吐槽最多的“妈宝男”,中国式婆媳大战的制造者,甚至历史上的皇帝与太后……“90%的中国人都是巨婴。我也是,一个活得抽巴的男人。”
“灵异事件”后的顿悟
中等身材,头发天然微卷,黑框眼镜后面一双大眼睛。按照中国人传统评判标准,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60万的武志红,从来都是那类脸上写着“沉稳可靠”的男性。从记事起,就经常有人说“武志红这个人很好”、“武志红不自私”。每次恋爱见女方亲友,总被认为找到可托付终身的人。
多年来,武志红也以这样的形象自得,甚至还有微妙的道德优越感。但不知何时起,他又讨厌起自己身上的“懂事”和“不给人添麻烦”,总觉得不自在。他把自己这样的人形容为“中国式好人”,“这是我很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希望脸上的这种味道能消散”。
2012年夏天,武志红开始有了微妙变化。一天夜里,他接连做了三个梦。层层梦境中,各种坏人形象逐一浮现。他有记录解析梦的习惯,以前梦中主角全是好人。当被最后一个噩梦惊醒后,武志红意识到,日常中的“好”和“讨好”,都是为了压制内心的“坏”。自己成为“中国式好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心中住着一个绝望的内在小孩”。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梦可以指向遥远的童年期。武志红出生在河北农村。与绝大多数大人干农活,孩子在炕上散养的家庭不同,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家庭环境宽松,父母从不干涉他的选择,在经济上也是要10元就给15元,这形成了他自信的性格。可多年后回忆童年生活,印象最深的却是一种令人窒息而压抑的沉默。
2014年,武志红有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师。一次深度催眠结束后,精神分析师提醒他,对接下来的一番话要有思想准备。“他说,一直以来,童年中母亲陪伴我的记忆都是假想的,我也是在孤独中长大。因为我爷爷奶奶极度强势,在村子里公开欺负我父母,让他们年轻时就有过轻生念头。我父亲一年内一口牙全掉了,母亲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她是在照顾我,但没有‘看见’我。”武志红平静地讲述着,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重新唤起自己的成长真相那天,他大哭不止。
“魔鬼”释放出来后,武志红一度觉得自己“有点收不住了”。他将这样的心理探索比作挖矿,进入地心最黑暗的深渊后,被强大的恐惧击退,又被迫出来。直到秋天,一切才趋于平静,“这时内心‘白化’过程开始出现,觉得身体好像有一道光。到了这个地步,就彻底明白生命是怎么回事了。”
“有点像禅宗的顿悟。”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花了很多心思的武志红总结,“‘魔鬼’就是生命力本身,生命是一种被看见。人需要在关系中借助镜子照亮自己。”如果婴儿出生后,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生命力就被祝福、被看见了,会转化为热情的、好的、五彩斑斓的生命。反之,就转为有破坏性的生命,或对内攻击自己,或对外攻击别人,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成为“巨婴”形成的根源。
巨婴最爱世界围着自己转
所谓巨婴,就是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一岁以前的婴儿水准。“中国社会90%的问题,或者绝大多数的爱与恨,都和一个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就是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巨婴。”
武志红说,婴儿和巨婴都有三个基本心理特征: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6个月之前的婴儿,认为自己和整个世界浑然一体,一切需求都会被母亲满足,“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不需要沟通就知道你是怎样的。婴儿和母亲构建起一个母婴共同体,这是最原始的共生。
可是,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没有超过6个月,还停留在共生期。病态共生的表现,没有界限、以己度人、统一思想等。
“婆媳关系中,很多咨询者抱怨婆婆干预小两口的家庭生活,而丈夫并不反对。其实这里婆婆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巨婴的一大心理特征就是‘共生’,这意味着没有界限。所以中国的很多小家庭乐于啃老,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老人也喜欢干涉子女的生活。”
至于“妈宝男”,也是与母亲的共生关系没有脱离,妈妈永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小宝贝,孩子也认可这种状态,导致进入社会、婚姻后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婚姻破裂。
6个月前,婴儿还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世界就该按其意志运转,“否则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武志红指出,全能自恋是巨婴最核心的心理,也是中国人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根本原因。“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中国女人多有皇太后梦,这个梦的原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拥有无上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正因如此,《甄嬛传》、《芈月传》等影视剧才大行其道。
经常见诸报端的老人倒地后反讹好心人的新闻,武志红认为也是巨婴心理的典型体现。“必须要找一个对象去归罪,这样他们的世界才能从失控状态恢复到控制中。所以,谁靠近他们谁最容易倒霉。”
而一旦共生关系破灭,全能自恋的意识被打破,自恋性的暴怒和失望随之而来,婴儿和巨婴都会产生偏执分裂的心理。“中国人普遍喜欢走极端,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还以为是对的。”
2007年,武志红写下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谈到原生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负面影响。此后,原生家庭对人的伤害逐渐得到重视,也推翻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一传统论调,“我觉得我就是那个戳破‘皇帝的新衣’的小男孩。”
《巨婴国》写完后,武志红也认为自己是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做了解析。“我们就成长在巨婴国。”他说,50后到70后是假成人、真巨婴,80后到00后则从内到外都是巨婴,“不然哪来这么多‘宝宝’的流行语?”
不要想着帮巨婴长大
从意识到自己也是巨婴,到2013年提出巨婴概念,再到去年写下《巨婴国》一书,武志红说,他终于实现了1995年的一个晴天,推着自行车走在京郊马路上,看着同学们在前面说说笑笑时,心里突然升起的强烈意愿——弄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命都是要被看见的,而且在生命的最初,是要被别人看见,这样黑色的生命力就会变成白色的生命力。”巨婴倾向越明显的人,通常就意味着早期作为婴儿时,得到的满足比较越少。“所以我觉得中国人都是倒着养的。”在一次演讲中,他这样总结。
一岁前,孩子需要充分满足他的依恋和自恋时,母亲因为工作繁忙或是育儿知识缺乏,导致婴儿早期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些孩子甚至还遭受过严重的母婴分离,比如一直都是隔代抚养,或者给保姆养等。
等一岁到三岁,孩子自我意识萌发,逐渐进入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不断说“不”、“我来”时,父母对他的控制反而增强,“你要听我的”。
六岁后,孩子需要往独立、自由的空间生长时,父母、老师、社会又要求他们“听话”。及至成年后结婚生孩子,父母又干预他们的恋爱问题,有些人甚至在孩子结婚后还放心不下,坚持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做你自己。最初是全能自恋的能量,后来是自恋的能量,再后来是性格攻击性能量——让它们表达出来,真实地活着,才可能把能量驯服。否则,这些能量一直都压抑着。展开自己的心,按照自己的心生活,这样才能成为成熟的人。”这是武志红对破解巨婴心理的建议。“我的很多咨询者刚开始也是‘中国式好人’,随着咨询的进展,他们逐渐变得挑剔、容易不满、充满攻击性,甚至无比嫉妒和斤斤计较,这时反而自在起来。”
至于他自己,也终于明白装好人没劲,还不如痛快点,和别人掐架时,那种感觉“很爽很舒畅”。经过一系列自我探索和痛苦挣扎,武志红自觉这两年的身体和心理,是42年来最好的。
不过他也提醒,不要想着帮巨婴长大,否则就是太自恋了。“成年人之所以是巨婴,一个原因是,希望能有机会再退行到婴儿状态,被好好满足。”
巨婴现象让中国人缺乏妥协精神
第一财经:在《巨婴国》中,你用巨婴理论对中国历史现象做了很多解读。但不知为何,我想起《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说,历史书上都写着“吃人”两个字。你是否也觉得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巨婴史?
武志红:鲁迅的发现,对我来说是一样的。我和你共生在一起,我还要全能自恋让你听我的。共生和绞杀存在于我们文化的各个地方,到处都在讲仁义礼智信,而其实是你要仁义礼智信,而我要武治。就是我来治理你,我来弄死你。我们都知道中国过去统治是儒家为表、法家为里。统治者学习的是法家,法家说“民弱则国强”,这是很恐怖的。我看韩非、商鞅著作的时候,有些话真的让我很害怕。
孝道也是一样的。《二十四孝》里,父母全都像巨婴一样,非常可悲。
第一财经:那巨婴现象是有历史延续的吗?现在和历史上相比,“巨婴病”的程度如何?
武志红:是有延续,但我觉得现在轻一些,因为受西方爱和自由观点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层次越高,巨婴的情况相对越少。因为他们会思考为什么一个人要听另外一个人的。文化层次越低,越觉得孝道重要,什么都听父母的。
另外,中国还是少年老成。特别是老人受孝道的支持为所欲为,反而表现得像婴儿。就算是老人讹人,出于孝道的惯性,也不会惩罚他。我们社会就是老人更有力量。
第一财经:你说巨婴形成的根源是在家庭,婴儿时期没有被充分看见和满足。但中国父母放眼全世界,几乎又是为孩子付出最多的。这种矛盾怎么理解?
武志红:这个我们可以做个很清晰的类比。我恰好在看张宏杰的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第一张面孔就是朱元璋。朱元璋为所有人,包括子孙后代都操心。他非常辛劳,但同时又规定了所有人怎么生活,而且规定得非常详细,包括三教九流怎么穿衣服等等,非常恐怖。他所谓的操心其实是种控制,用这种操心来换取全能自恋。因为我这么操心,所以你要听我的,这是全能自恋的终极表现。而且因为我是如此操心,所以整个社会都要听我的。
具体到普通人家庭,父母觉得我为你做的这一切,养大你,给你钱买房子,给你带小孩,我为你做这么多,这一切都有一个目的,就是你要按照我的意志来生活。我们整个文化都在鼓励父母怎么做都是对的。
其实中国的父母还是不懂爱。爱是我尊重你的自由意志,尊重你的空间。照我的说法,爱是看见,我看见你本来的样子,这才叫作爱。如果我很在乎你,但你必须听我的,按照我的方式来,这不叫爱,是控制。
第一财经:是否因为巨婴现象的存在,所以中国才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呢?
武志红:转型中确实有很多问题。心理问题在哪里呢?巨婴是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从婴儿期就不允许做自己,这就导致我们一直没有把自己的生命展开。其实我们的生命应该展开,以好的事情鼓舞自己,以坏的事情淬炼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强悍的生命。但我们的社会一直不鼓励人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活。
社会转型期,我也有这样的过程,最初是什么事情都骂政府。但2013年的厦门陈水总事件对我来说是个关键转折点。陈水总是反社会的人格,他烧死公交车上47个无辜乘客,没有任何正确性可言,居然最初的时候(在网络上)被大家说成是英雄。当时我觉得非常震惊,说天啊,这么明显的错误为什么还被人认可?
后来我开始思考一件事情,我们都是巨婴,我们会找是谁导致的这些事情。在恶劣、贫瘠的丛林社会有明确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但在一个正常社会,经常找不到加害者,所以就变成经常是怪政府。政府确实是最容易被怪罪的,因为集中了权力。所以过去那些习惯性的解读,都有一个加害者导致整个社会的问题,但不会承认“我”也有问题。
这两年很多新闻都反转了,变成找不到明显可以怪罪的对象。这是一个机会,我们终于可以反思,我有什么责任,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很不同。当所有人都在反思我有什么责任,有权力的人、没权力的人,富人、穷人都在反思,我们才会进入真正反思。当我们学会反思,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妥协。我伸展自己的意志,别人也伸展他的意志。实际上很多中国人都缺乏妥协精神。
第一财经:《巨婴国》出版后,也有人认为,用巨婴现象解读中国社会历史事件有点“包治百病”,是把社会问题心理化、简单化了。你怎么看?
武志红:确实,我的解释还不够精细。但我还是可以自恋地说,中国当下的社会新闻事件,我认为90%能得到解释。我甚至可以夸张地说,这本书能解释99%的社会现象。但有一点,《巨婴国》对我们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对欧美社会主流事件就没有。欧美也有部分巨婴,但他们集体上是成熟的。
至于历史部分,确实,我不是历史学家,有些解读看起来不够成立。以后希望真的潜下心来研究我们文化根儿上的东西。三五年后我会写《巨婴国》的修订版。
现实案例报告,美国女婿遭遇老婆家反送中战火! 大陆香港都有亲戚,香港亲戚支持,大陆反对,不一样的是,大陆亲戚把香港亲戚当仇敌视同水火,美国小哥说句香港风景好都遭到中国亲戚的恶言攻击,他的岳父岳母甚至埋怨女儿嫁了敌对势力云云,听小哥诉衷肠体会巨婴国民的鸡肠子大国崛起和全球各地面面相觑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