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5月14日副總統陳建仁宣布,5月20日卸任後,將回任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選擇投入學術服務的陳建仁,將成為第一位主動放棄禮遇的卸任副總統。蔡總統也特別向陳副總統表示感謝與高度肯定。這位被民眾暱稱為「大仁哥」的副總統,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15年時,時事散文作家 沈政男筆下的陳建仁。
小王子副總統
蔡英文選擇前衛生署長、現任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為副總統搭檔,會有什麼加分效果,連蔡英文自己都沒有講得到位。不只是冷靜、熱情、誠懇、善於溝通、虔誠天主教徒,陳建仁更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對別人充滿關愛、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小王子,未來在執政過程裡,陳建仁將不只是蔡英文的行政左右手,也會是心靈的支柱。
陳建仁擔任過衛生署長,也是國際著名的流行病學家,很多人以為他是醫生,其實不是,他的本行是公共衛生。還好他不是醫生,少了醫生常見的自戀特質,才能在生涯發展裡,忍受眾多挫折與輕蔑,並學會虛心求教,耐心與人共事,而獲致今天的學術與行政成就。
陳建仁今年六十四歲,初二以前住在高雄旗山,父親是國民黨籍的前高雄縣長,母親開托兒所、超市、戲院,可說爸媽都有經營與管理才能。陳建仁總共有八個兄弟姊妹,爸媽對孩子從不打罵,連一句重話都不說,讓孩子在溫暖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父親關心照顧縣民,母親經常幫助窮人,在陳建仁心中立下愛的典範。
陳建仁初二時因父親到內政部工作而轉學到台北,成績不錯,後來考上建中。建中三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許多體育活動,還得過長跑名次。然而大學聯考他沒有考好,數學只考了十分,填到了台大森林系。
注意喔,難以置信地,大學聯考數學只考十分,後來也能成為國際知名學者與中研院科學院士,這是為什麼?陳建仁的生涯發展歷程值得所有青少年參考。首先,他一上大學就決定要轉系,於是努力念書拿到書卷獎,後來如願轉到動物系,邁出流行病學研究的第一步。
然而就讀台大動物系時,陳建仁並未埋首書堆,而是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他那時是登山社與慈幼社的社員,前者讓他持續鍛鍊體魄,後者讓他認清自己心中那份喜歡幫助別人的特質,也讓他認識了他的太太羅鳳蘋。羅鳳蘋後來將陳建仁帶進了天主教信仰,成為重要精神養分。陳建仁家裡信佛教,但他選擇天主教;父親是國民黨地方首長,但他選擇親近民進黨,顯然是一個能夠選擇自己思想信仰道路的人。
大學畢業後,陳建仁投考台大生化研究所,但沒有考上,只好去當兵。顯然,這時他還沒有確立生涯方向。雖然沒考上,他對於分子生物還是很有興趣,竟然私底下把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的華生所寫的基因教科書翻成中文,想不到幾年以後,他走上了相關的遺傳流行病學領域。退伍後,陳建仁有沒有再考生化所?沒有!他改考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為什麼?因為他從參加慈幼社的經驗知道自己喜歡帶小孩子,而讀公衛或許跟社會福利有關。當時台灣人沒什麼讀公衛,還被笑稱是掃廁所的。
陳建仁在台大公衛研究所遇到了兩位教授,將他帶進公衛研究的領域。一位是林東明教授,教他基本概念;林教授很有個性,很多學生都被嚇跑,但陳建仁就是有辦法忍受老師的脾氣。另一位是林家青教授,將陳建仁引薦給當時在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畢思理博士,而讓他參與了石破天驚的B型肝炎研究。
陳建仁從台大公衛研究所畢業以後,很清楚自己應該留學美國,但他考了四次公費留考才考上。這期間他曾灰心,但太太鼓勵他,讓他鍥而不捨。陳建仁後來申請到美國最顯赫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當時畢思理博士還曾質疑:「你不是醫生,要怎麼做診斷?怎麼做流行病學?」陳建仁回答:「博士,你知道我有沒有B型肝炎?」畢思理搖搖頭。陳建仁說:「可見你是醫生,也不知道我有沒有B型肝炎,我到隔壁的實驗室驗一下就知道了。」
陳建仁到美國念書以後,一直到第一學年結束,英文還是很破,連成績單上寫著「優異過關」(pass with honor)的字眼都看不懂,甚至畢業論文的英文文法也都是錯的,但他還是拿到了博士學位。
拿到學位以後,陳建仁回到台大公衛系所任教,當時曾有醫學院教授跟他說,台大醫學院做研究、台大醫院照顧病人,但公共衛生似乎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當時陳建仁聽了很難過,但他肯定地回對方一句:「我們一定會做出一番成就!」
後來陳建仁拿到了系內的一筆研究經費,帶著學生到南部研究烏腳病,發現了砷與烏腳病及其他疾病的關聯,而在國際學界大放異彩。陳建仁當時做田野研究時,因為經費有限,他還自己做早餐、做便當讓學生吃,可說發揮了大學時代帶領社團的本領。
陳建仁後來寫了多篇論文得到國際期刊引用,但他不以為滿足,又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在遺傳流行病學領域更加精進。回國後他從教職慢慢晉升到管理階層,接掌台大公衛學院,後來又到國科會擔任副主任委員。
然後機會與挑戰又降臨了。2003年SARS侵襲台灣,當時防疫亂成一團,陳建仁臨危受命,沒有退卻,接下了衛生署長一職,帶領台灣打贏防疫大戰,他在過程裡所展現的從容、自信與耐心,還有最重要的,那大男孩般的陽光笑容,讓許多台灣人印象深刻。
陳建仁在2005年卸下衛生署長職務後又回到學界,但跟民進黨保持接觸,並協助蔡英文發展生技政策,既投入研究,又對關心時事,展現知識份子福國淑世的胸懷。
然後有了這次擔任蔡英文競選搭檔的機會與挑戰。陳建仁不是唯一被蔡英文徵詢的人,但別人退縮了,只有他承擔下來,因為他是那個從小被爸媽無盡的耐心愛心教養出來,從大學到現在從來沒變,總是用著樂觀、開朗、充滿希望的胸懷看待一切,永遠想要造福世界、幫助別人,同時也在當中實現自己的小王子。
本文經作者沈政男授權轉載
資料來源:陳建仁的〈我的學思歷程〉
圖片提供: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