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致妹妹
北京,美国公使馆
1899年1月8日
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在万花筒里一样,多姿多彩,景象万千。中国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能观察到我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总体来说,中国人不会将严厉,悲伤,焦虑,仇恨,逆反和不悦等各种情绪表现在脸上。他们不会w自己的不幸哀伤不已,也不会为自己的成功欢呼雀跃,他们把遭受的一切都看成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我们的男仆看上去都像是单身小伙子,但实际上都已结婚成家。他们遇事冷静,做事专注细心,一丝不苟,行为举止温文尔雅,不像一般男人那样粗心,倒更像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 他们穿着长袍,马甲,靴子,戴着紫色的帽子,露出白色的袖口。
我们的保姆也已结过婚,但没有孩子,她和丈夫收养了两个男孩。这名保姆负责收拾我们的房间,帮助我们梳妆打扮,还负责催促苦力们去干这干那。如果他们不卖力干活,她就会说:“讨厌的苦力。” 她还扬言要对他们干的活进行计时,这样他们会干得好一些。仆人们会在做事前先猜测我们的愿望,他们细心观察,对我们的喜好了如指掌。
尽管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圣诞节,但他们知道我们过圣诞节。圣诞节那天早晨,我打开大门,发现台阶的两边都放着描画精美的瓷花盆,盆里种着常绿的小树,树上还装饰着画面复杂的五颜六色的剪纸,有人,动物,鸟类,蝙蝠,花卉等各种形态。一只花盆里的泥土上放着用黏土做的粘着羽毛的小鸟,另一只花盆边拴着一只体型很好的京巴狗玩具。我们非常感谢他们的一番好意。这里每一件东西都包含有一层寓意,陆大管家告诉我们所有的礼物无论大小都表示美好吉祥,他还告诉我所有的东西在中国都有说法,就是最简单的东西也不能随随便便拿来送人。你觉得奇怪吗?我开始对这里的人们产生了兴趣。我们圣诞节期间的访客一定不明白这些礼物所包含的美好祝福。我把这些礼物和其他贵重的礼物一起拿进我们的书房。面对这一切,真是思绪万千,很难准确地将我的感受描述出来。随着这些礼物进入房间的还有一样新的东西,它带来了一线简约而温馨阳光,使这里的一切焕发了新意。
新年这一天,四个仆人在早餐前来到书房,行着中式的礼仪,其中一人说:“夫人,祝您新年快乐!” 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同样的问候。早餐后,其他仆人也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由一个人领着来到大厅,给我拜年。大管家说:“夫人,仆人们想祝您新年好。”于是我们来到大厅,仆人们都把右手放在地上,向我们每个人行礼。行礼时,他们每个人都表情严肃,但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接着,他们又一起去办公室,按照官阶高低向康格先生,每位秘书和他们的家人问好。在这些人拜完年后,大管家又进进出出很多次,直到每位秘书的仆人也都行了礼,拜了年。稍后,大管家又来说:“夫人,士兵们要向你问好。”我们走到门口,在那里站着二十名列队的士兵,他们向我们行礼。自从秋天发生了针对外国人的骚乱以来,士兵们一直在院子的门口站岗,保护着美国公使馆。
1月5日,总理衙门的成员和其他中国高级官员来公使馆给我们正式拜年。三天前,各国公使被告知,如果方便的话,总理衙门的官员和其他官员会亲自登门拜年。他们每批10-12人,一共来了三批。这些有权有势的官员坐着镶着毛皮边的轿子,由四个统一着装的苦力抬着,还有许多骑马和步行的侍卫跟随。
他们并不打算会见女士,可女士们都看见了他们。他们穿着雍容华贵的貂皮大衣,厚厚的绸缎内衣,紫色的毛皮靴子,戴着镶有扣和形饰品和孔雀毛的貂皮帽子。胸前挂着长长的朝珠,这都是用名贵的玉石和宝石串成的。这些人举止有礼,相貌堂堂。康格先生和公使馆的全体工作人员来到门口迎接他们。我们的四个仆人着装统一,分别站立在台阶的两边,准备随时听候差遣。官员们有人陪同先来到客厅,接着去餐厅,在那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桌子。他们待了大约四十五分钟,直到有人拿着帖子来报第二批人就要到了,这批人才起身离开。第二批官员也等到第三批人即将到达时才离开。整个拜年过程很是有趣。
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这事可比新年中官员们拜年重要得多:外国公使的夫人们参访了皇城。据说慈禧太后从未见过外国女人,也没有外国女人见过她。外国使团的夫人们想在慈禧太后64岁生日时向她表示祝贺。于是有人想出一个主意,让太后召见我们。耽搁了一段时间后,经人斡旋,这一要求终于得到了批准。
召见的日期定在12月13日。上午10点,一名由总理衙门派来的官员前往公使馆,陪同夫人们先去英国公使馆,因为窦纳尔夫人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每位夫人乘坐一辆轿子,由五位轿夫和两位马夫陪同。我们11点从英国公使馆出发去皇城的北海。我们一共动用动用了12辆轿子和60名轿夫,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队伍。外交使团的首席公使葛络斡先生(西班牙人)也坐着轿子,带领18名马夫,60名随从和四位翻译和我们一同前往。每位中国官员都穿着统一的官服。到达北海的第一道门时,我们必须把轿子,轿夫,马夫,随从以及所有的东西留在门外,独自进门,门内预备了7顶红色的宫廷专用轿子,每顶配有6名太监,轿夫和许多随从。进入第二道门时可以看见一节由法国赠送给中国的小型火车车厢。我们坐上去,太监们连推带拉来到下一个地点,很多官员在那里接待了我们,还备了茶。接着,这条小铁路穿过整洁但颇具皇家气派的皇城。稍事歇息后,我们由一些高级官员陪同来到金銮殿。在门口,我们脱掉厚重的外衣,接着被领到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面前。我们按照等级(来北京时间的长短)列队站立,并向他们鞠躬。我们的翻译将每位夫人介绍给庆亲王,再由他将我们介绍给皇帝和太后。然后,窦纳尔夫人代表女士们用英语宣读了简短的致辞,慈禧太后通过庆亲王致了答辞,我们也微微鞠了一躬。
接着,夫人们被带到皇帝的御座前,向他行礼,他把手伸给每位夫人还礼。然后,我们又回到太后面前向她鞠躬,她伸出双手,我们也趋步向前。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太后拉着我们每个人的手,给我们每个人的手指上戴上一枚镶有珍珠的镂金戒指。致谢后,我们后退,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再次致谢后,我们就退出了大厅。
我们由很多官员,太监和打扮得体的宫眷们陪同来到一间宴会厅。宽大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中国食品。庆亲王,庆福晋和其他五位格格作为陪同坐在桌边。庆福晋穿着华贵的镶有珍珠的绣花绸缎衣服,她虽然没化妆,头发却梳得极为精致。其他格格,福晋也穿着刺绣精美,颜色鲜亮的绸缎衣服。她们都化了妆,头发上还点缀着珍珠,流苏和花朵,就连她们的长指甲也用镶有宝石的护指套着。我们所到之处都有中国翻译陪同,他们能说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午餐之后,我,我们应邀去另一间屋子用茶。等桌子收拾完毕,我们再次回到宴会厅。令我们惊讶的是慈禧太后已经端坐在黄色的宝座之上了,我们像先前一样聚集在她的身边。此刻,她很愉快,脸上容光焕发,充满善意,看不出一丝残忍的痕迹。太后用简单的语汇表达了对我们的欢迎,她行动自如,热情洋溢。接着,她站起来向我们大家问好,向每位夫人伸出双手,然后指了指自己,热情而又严肃地说道:“一家人,我们都是一家人。”接着,她向大家介绍皇后,皇后向每个人施伸手礼。她是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子,穿着皇家华贵的的衣服。戴着价值连城的饰品。
慈禧太后向各位夫人道别,在我们之前去了宫廷戏院。我们在大队人马的陪同之下也来到戏院。这是我们在中国见过的条件最好的一座戏院。翻译向我们介绍了剧目。在我们逗留的一小时里,不断有人上茶。稍后,我们回到宴会厅,像以前一样就坐。接着我们又被带到其他房间。回来时,宴会厅的桌椅已被撤掉。我们又一次获准晋见慈禧太后。她坐在宝座上,非常和善。当有人奉茶上来的时候,她走上前去,将每一杯茶都端到自己的嘴边,轻醊一口,接着将杯子的另一边送到我们的唇边,又说了一遍:“一家人,我们都是一家人。”最后,她拿出精美的礼物送给每位公使夫人。
令人愉快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天我们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回到家以后,仍然沉浸在新奇和美妙的感觉之中。想想吧,中国闭关锁国几个世纪,现在终于打开了大门。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外国女人见到过中国皇帝,当然中国皇帝也没有见过外国女人。我们回到英国公使馆,异常兴奋,于是决定合影一张,以便我们在记忆中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定格,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定格。1989年12月13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在中国的皇宫里第一次有外国女士说英语。尽管英语在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已得到广泛使用,而现在它却由一群妇女带到了中国皇帝的御座前。
我的大管家极力向我强调这是我一生中多么重大的事件。他说:“夫人,您遇上了不起的事了!皇上是下凡到人间来的,没有外国女人见过他,就是中国男人见过他的也不多。他可是天子,您真是幸运啊!”他说得非常认真,显然是要告诉我见到皇帝是无上的幸运与荣耀。对于中国人来说皇帝就是神,他的臣民见不着他,他也不该去见他的臣民。在他去寺庙祭拜的时候,例如在往返颐和园或皇陵的途中,他总是被一层又一层地保护起来,与他的百姓完全隔绝开来。他从不通过观察他的国家和接触他的臣民来了解情况。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这样的束缚下怎么能使他的帝国变得强大而又辉煌呢?
中国的一切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果你想要什么,只管对你的管家说:“你能弄到吗?”他会回答说:“明白了,夫人!” 他真的明白了,而且很快就会把事情办妥。奇迹常常出现在最不可能发生的地方,中国人总是默默地证明着一切。他们做事从容,似乎从不得意忘形。他们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你不喜欢他制作的东西,他就会说:“没关系,我拿回去好了。”
中国北方的冬天非常宜人,气温很少降到0度以下。而且整个冬天几乎没有雨雪。有时我们能远远地看见呈现出黄色的天际,随着雨云的升腾,天际变得越来越近,仿佛是浓墨重彩的画卷。这时,仆人们会急急忙忙关上每一扇门窗。说来就来的沙尘暴有时会肆虐两三天,我们不得不紧闭大门,小心躲避它的坏脾气。幸运的是,沙尘暴不是这里的常客。我们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外出骑马,舒舒服服地跑上两到三个小时。秋冬时节,骑马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长长的驼队从十几公里以外往城里运煤。每个苦力赶着一队骆驼,前后骆驼由一根绳子拴在一起。走在每列骆驼队最后的骆驼身上挂着一只大铃铛,不同的铃铛发出的悠悠驼铃声构成一场不大和谐的音乐会。据说每天进入北京的骆驼达五千多头,这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我们眼前就是络绎不绝的驼队。赶骆驼的人和骆驼都相貌难看,动作缓慢,但却井然有序。这些骆驼在蒙古高原上度过夏天。它们离开北京时,驼毛散乱,表皮污浊,驼峰松弛,骨瘦如柴;等到秋天再回来的时候,每头骆驼都皮毛鲜亮,驼峰坚挺,身体浑圆。赶骆驼的人像他的骆驼一样沉默不语。看着这样的一幅画面,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一生当中每个时期会有不同的需求,就好像从谷底到山顶,你所看到的风景会不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