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致妹妹 北京
美国公使馆
1899月2月2日
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他们努力接近中国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试图给他们灌输一些可以拓宽他们视野的思想观念。尽管有些不情愿,中国也在一点点地向世界敞开她的大门。外国人无法想象在他们到来之前,中国是怎样与世隔绝地独立存在的。在其他国家相互融合,相互改变的同时,中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闭关锁国,不和外界发生任何思想交流,因而中国人的是非观和我们格格不入。我总是饶有兴趣地与那些来华来华时间较长的外国人进行交谈,他们俨然已经完全融入这些陌生的中国人的生活中了。
在这里,本地人的特点如此鲜明,以致外国人就显得截然不同了。在北京,尽管各自有着显著的特点,澳大利亚人,比利时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俄国人,西班牙人,还有美国人一起构成了一幅不同人种的有趣画面,但这些个性可以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这些外国人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很多次当我们表现得不像文明人的时候,我会感到羞愧。无知和极端的偏见导致我们的行为出现偏差,是我们的表现变得恶劣。而实际上我们应该比我表现出来的要好。如果我们能够怀着善意和耐心去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表达方式,许多偏见都会烟消云散,我们也才能更好地看清中国的人和事。
除了一些特别的日子,中国的寺庙从早到晚对香客开放,和尚可以为香客提供多种服务。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求神拜佛。整个烧香拜佛的过程非常简单,只要短短的几分钟。我经常去看别人拜佛。在佛像的前面常常放置着五个盛器,中间是一个香炉,两边各有一个烛台和花瓶。人们进入寺庙后,把初和尚那里买来的一把把香放进香炉。在祈祷拜祭的地方有一个垫子,人们跪在上面,面对佛像俯首叩拜三次。整个过程在木鱼声的伴奏下进行。有时,在跪拜的过程中人们会手持点燃的香,然后再把它放进香炉。烧完香,拜完佛,他们便各忙各的去了。这些供奉着不同神像的庙宇以及对先祖的崇敬对这些虔诚的人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我不想跟你谈他们的宗祠里有些什么,也不想谈在祭祀的时候他们有些什么样的仪式。因为除了从书本上了解了一点皮毛之外,我也知之甚少,因而就此打住不写了。你可以通过书本了解相关知识。我只想告诉你我的所见所闻。
对于中国女人来说,生孩子是一件令人引以为豪的事情,生的男孩越多,她就越骄傲。在中国上流社会里,妇女从不见外国男性,也很少见中国男性。据说贵族妇女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她们所要做的就是生一至两个孩子,这样就算完成了她的终身事业。我很想看一看这些居家女人。如果能见到她们,我会给你写信,让你和我一起分享这些经历。因为在扫墓上坟的时候,只有男丁才能完成祭奠先祖的仪式,所以每个中国人无论男女都一定要有一个儿子,当然这个儿子可以是自己生的。可以是领养的。我还没有机会领教中国人最迷信的一面,然而我所见到的发生在这陌生国度里的事情已经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能力,常常令我一头雾水。
(这封信还有三分之二 未完待续)
慈禧太后赠给康格夫人的稀有名贵明瓷
纽约州杰内西——一件罕见的中国明式青花壶,有乾隆时期(1736-1795 年)的标记,在 Cottone 的艺术品和艺术品拍卖会上,其估价超出了 50/80,000 美元,最终以 283,000 美元(包括买家佣金)成交。 9 月 23 日的古董。这件手绘瓷器高 10.5 英寸,拍摄于 1900 年左右,拍摄于北京美国公使馆客厅。它是美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埃德温·康格(Edwin H. Conger,1843-1907 年)及其妻子莎拉·康格 (Sarah (Pike) Conger) 的家族传人。正如莎拉·康格 (Sarah Conger) 在信中所描述的,该壶是慈禧太后 (1835-1908) 的礼物,她的信中还描述了她与慈禧太后日益增长的友谊,以及朝廷逃往西安以避免被西方军队俘获的情况。 1902年1月7日或8日慈禧返回北京。
正如目录中所指出的那样,康格夫人是少数几个相信应该努力了解皇后和宫廷成员以发现与中国人的共同点的西方人之一,这样中国人就可以在更加熟悉和了解的情况下再次在世界各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康格也清楚地了解中国人所面临的侮辱和挑战,以及外国基于无知的恐惧和歧视。
GENESEO, N.Y. — A rare Chinese Ming-style blue and white ewer,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1736-1795), towered over its estimate of $50/80,000 to finish at $283,000, including buyer’s premium, at Cottone’s auction of fine art and antiques on September 23. The hand-painted porcelain, 10½ inches high, was photographed circa 1900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ation drawing room in Beijing. It descended in the family of the Honorable Edwin H. Conger (1843-1907), American envoy extraordinary and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to China, and his wife Sarah (Pike) Conger. As described in letters by Sarah Conger, the ewer was a gift of Dowager Empress Cixi (1835-1908), and her letters also describe her growing friendship with the empress dowager, the flight of the imperial court to Xian to avoid capture by Western forces and Cixi’s return to Beijing on January 7 or 8 of 1902.
As the catalog notes, Mrs Conger was
one of the few westerners who believed in making efforts to get to know
the empress and members of the court to discover common ground with the
Chinese, so that with greater familiarity and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ay once again take their place among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Conger also clearly understood the indig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Chinese had faced, as well as foreign fear and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ignorance.
For information, www.cottoneauctions.com or 585-24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