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官中国来信之 别来北京(47)

作者:change?  于 2023-10-11 09: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致女儿劳拉 

北京 美国公使馆 
1902年3月25日

我们的国人想来北京看看,这是不理智的。他们也许是这样想的:美国公使馆在这里,美国军队在这里,在中国会很安全,会受到保护的。有些人带着证件来见你爸爸,有些人没有。公共旅馆并不能照顾旅客。在这个国家,女人出门若没人陪同会被看成是下等人。人们出门时最好遵守这里的礼仪。

举个例子,在我回来之前,你爸爸一个人待在这里,一天晚上王大管家对他说:“公使先生,门口有一位女士要见您。”康格先生回答说:“带她进来。”

“您有何贵干?”康格先生问道。

她是一个美国人,刚下火车,手中还提着行李。她是怎么来的?她自我介绍说:“我父亲和您在年轻时是朋友。我经常听他提起您。我想来北京,但我的朋友不愿意来这么远的地方,她们最远不愿意超过日本。知道您认识我父亲,我就独自来找您了。”

康格先生想看看她父亲的名片或信函,她却没有!他和蔼地解释了这里的局势,并责备了她不该不带任何证件就贸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并告诉她他忙得脱不了身,于是叫王大管家送她去旅馆过夜。

王大管家回来说:“很糟糕,没有合适的旅馆。”你爸爸想到:“这个女人不会有事的。可要是我的女儿到了一个没有保护的陌生地方会怎样呢?”当时战事尚未结束。他去班布里奇夫人那里说明了这件事,问可否让那个女人在她那儿过夜。她是使馆秘书的夫人。于是他们用沙发充当床,把那个女人安排在那里。后来证实那位女士说的话是真实的,但她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多亏你爸爸处事谨慎。

在我们招待了皇宫里的宫眷之后,她们也邀请我们11个美国人和日本大使内田康哉的夫人去吃午饭。我们也是或坐轿子或坐马车前往的。共有六顶轿子,每顶轿子有八个轿夫,七辆马车,每位夫人有两到三名侍卫,两到三名女仆陪同。我们共带了近一百名仆人,这样做是为了遵照中国的礼节。宫里的女士们来参加我们的午餐聚会时可是带了481人呢。

我们终于到了!宫眷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已经见过四次面了,所以彼此都已熟悉。大家牵着手进屋喝茶。不久,进来两个太监,每人提着一个精致的篮子,里面铺着红绸缎,上面蹲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狗脖子上套着贵重的项圈,上面拴着金铃,流苏和一些华丽的饰物。每只狗还有一条带有金钩的银链子。太监将一只小狗放在我的膝上,另一种放在内田夫人怀里。有人告诉我这两只小狗是太后送给我和内田夫人的。我从美国回来后一直想要一条这样的小狗,我很高兴。小东西很聪明,很可爱,一点也不怕生,大家都把它当成贵宾。

还未从喜得小狗的愉悦中回过神来,我就被邀请去观看太后赠送的佳肴。我走上前去欣赏,并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六只装饰精美的食盒里装着中式糖果,果脯,蜜饯,很是好看。当我回到家时,发现它们已被送到公使馆的家中。我的礼物被拿开之后,内田康哉夫人也得到了一份分量更多的礼品。

喝完茶,我们去了餐厅。每位宫眷陪同一位外国女士。真希望你能见到那场景!就座之前,大公主举起酒杯向我们念祝酒词。我们之中熟悉汉语的人说祝酒词写得极好,一位年轻的中国女翻译将它译成英语,然后我代表外国女士们作了回复。我们就座后谈笑风生。嫔妃,格格们的优雅举止,华丽服饰,令人赏心悦目。我很幸运能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陌生却颇有魅力的人们的生活。在我们尚未对别人有所了解之前不可妄自评判别人。我们的拜访始终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直到3点钟我们开始道别。每位中国女士都已学会清楚地说出“Good-bye”,并微笑着和我们告别。

回来之后,回忆起这次的聚会,我们就感到愉悦。你还记得吗,有人告诉我要珍惜别人对你的点滴好意,这样友谊才能够越来越牢固。

你爸爸和我常常去你和玛丽熟悉的地方散步,但这些地方旧有的风貌好像正在被新生的事物所取代。1900年那场动乱前送煤进京的5000头骆驼而今安在?我们再也没见过他们了。人和骆驼都不见了。现在煤炭比以前难弄了。燃料匮乏,价格昂贵,别的东西也一样。我们时时想念你们,但一想到你们婚姻幸福,我们的遗憾就烟消云散了。



内田康哉(1865年11月17日—1936年3月12日),日本外交官。出生于熊本藩士家庭。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进入外务省,先后三次担任外务大臣。在1921年及1923年曾短暂代理过日本首相职务。第12任南满洲铁道总裁。
内田康哉在1911-1912年、1918-1923年及1932-1933年三次担任外务大臣,是唯一一位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个时期均担任过外务大臣的人。
此外,内田康哉三次担任外务大臣合计在职时间为7年零5个月是担任外务大臣时间最长的人。
故乡熊本县八代郡冰川町有建立一‘内田康哉先生诞生地’记念碑。
亲族
妻 内田政子(土仓庄三郎的女儿)

个人资料
出生 1865年11月17日
 日本肥后国八代郡竜北 (今熊本県八代郡冰川町)
逝世 1936年3月12日(70岁)
日本 大日本帝国东京府东京市
政党 无党籍
配偶 内田政子
母校 同志社大学
        东京帝国大学

在视频中,内田用高雅严谨的英语表示呼吁美国相信​​满洲里事件是远东的复杂局势,相信日本是有诚意的。
 视频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7ltqNOqK0

他是战前的外务大臣和来自熊本县的临时首相。
*他以两种方式为人所知:内田泰也(Kousai,Yasuya)。

[内田康也]
他负责对日本重要的华盛顿体系以及满洲事件等外交事务。
两次是在原隆首相在东京车站遭到袭击之后,另一次是在首相加藤友三郎因病突然去世之后。
他被临时选举为总理。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外长,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建设,
他还参与了 1928 年《无战争条约》的制定。
他原本是一位“合作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建并推动了国际合作体系。

然而昭和初期的满洲却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他在众议院答道:“即使把国家变成焦土,我们也不会放弃满洲国的权益”(焦土演讲)。
他强力推动承认满洲国,被称为“内田焦土外交”。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1-3 08: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