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官中国来信之 闺粉信心(52)

作者:change?  于 2023-10-27 23:1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致爱女劳拉

北京,美国公使馆 

1903620

这是一个谁都不会忘记的日子。想想吧,那种穷途末路,糟糕透顶的日子已经过去三年了,其间有多少民族和个人的丰功伟绩已经记载在史册上了啊!我们每个人都由衷地感到高兴!真的,我们由衷地感激这一切!你在1901年离开我们,和另一个人组建了新的家庭。现在已经是1903年了,你又给我们和你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的希望---你的宝贝女儿,我们的宝贝外孙女出生了!你电报中女孩儿这几个字激起了我们潮水般的爱意。我们立马在回电中这样写道:宝贝儿,恭喜你!我们伸出双臂,全身心地欢迎我们的小外孙女来到这个世界。

现在,回到北京这个话题上来,我给你讲一些我们亲历新鲜事吧。首先,我给你说说两次觐见太后和皇帝的事。海军提督伊文思及其妻子,部属和另外一些女士来到北京,我们同他们一道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召见。你父亲请求两次觐见清朝君主,一次是为所有男士,一次是为所有女士。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两次觐见分别定在614号和615号。

皇室对先生们的接待非常隆重,官员们的接待更是热忱至极。中国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雍容高贵和清朝官员们的热忱让我们的这些美国客人欣赏不已。15日,女士们受到了接待,这一天更加欢快,这是太后以前从未给予我们的。除了王室的优雅气度外,太后女性的温柔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太后在召见过程中还热忱地祝贺我喜添外孙女。我想,一定是通过裕太太(德龄郡主的母亲)之口,慈禧太后才听说我们家的大喜事。

数月来,我一直对各类报刊对太后恐怖地,不公正地丑化愤慨不已,并且越来越强烈地希望世人能多了解她的真实面貌。我抱着这个想法,希望她恕我冒昧,打算和她商讨一下给她画一幅肖像的事宜。

我给画家卡尔小姐(即柯姑娘(1858--1938美国女画家,曾为慈禧太后画像)寄了一封信,她说她非常乐意同我合作。觐见的那天对我来说简直是天赐的良机。怀着对这位女性强烈的敬慕之情盒对她公正的认识,我毫不迟疑地谈起了这个想法,一点也不感到害怕。慈禧太后仔细听着,饶有兴趣,并与我详谈此事。

凯瑟琳卡尔:慈禧身边唯一的外国女画师称柯姑娘_手机新浪网

卡尔小姐即柯姑娘为慈禧太后画像

凯瑟琳·卡尔对慈禧太后的第一印象很好,她认为这位太后“看上去非常和善、年轻而又带着迷人笑容”。慈禧太后对卡尔也甚为满意,称她为“柯姑娘

慈禧太后的油画外交:请美国人为自己画像

这次谈话之后,太后同意让一名美国女画家给她画一幅肖像,并拿到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展出。画肖像的事定在8月份开始。试想一下,这幅画像哪怕能给外界展示一丁点这个女人真实的面容和特点,我也心满意足了。

我亲爱的女儿,我并没有忘记那段被围困的黑暗日子,所有的苦楚,鲜血,悲伤我都没有忘记。但我不会让黑暗湮没太阳的光芒。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国人能够像我一样见识一下这位皇太后。

劳拉,亲爱的,我如此直率地写这封信,是因为你会理解你的母亲。我是一名中国的探索者,对中国的一切成果都很感兴趣。我欣赏它们的魅力,我又渴望了解创造了这些成果的人。这种探寻是愉悦的,我所得到的绝不仅仅是皮毛

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逐渐接受了我们,许多原先深藏不露的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拜访钟王府时,王府里的福晋,格格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还有幸进入并观赏了这个地位显赫的家族的宗祠。主人请客人进自家的祠堂,在中国并不多见。事实上,我们能进入这么神圣的地方,表明女主人想让我们觉得有趣,让我们高兴。主人领着我们穿过美丽的庭院,庭院里开满了漂亮的花儿,湖泊,凉亭,独木桥,假山和花圃相映成趣。最后,我们踏上一条两边有扶栏,铺砌平整的小径。这条小径用明亮的颜色粉刷得极富艺术感,中国人相当了解如何调和各种颜色以达到最佳效果。小径的尽头是一条长廊,直通祠堂。

守祠堂的人拿着钥匙走在前面,后面是王府的福晋,格格们,我们紧随其后。大门打开后,我们静静地鱼贯而入,那些女眷们都低着头。我们正前方是一只雕琢精细的石龟,石龟上面是一个按皇宫样式建造的神龛,这个神龛宽五尺,高四尺,黄瓦盖顶,是皇家建筑中常见的风格。皇宫建筑中常见的飞龙和狮头装饰在这儿也随处可见。大理石的台阶一直铺到小型皇宫门口,红漆柱子,门楣窗扉上的雕刻都精致无比。

这个皇宫模型的门都敞开着。神龛内,饰有黄色丝缎的宝座面向大门,上面供奉着他们的先祖---乾隆的皇后的灵魂。据说,中国的皇帝贵为天子,除皇位继承者外,其他子孙后裔均不配祭拜他们。因而,乾隆皇帝的灵牌不在神龛内。除了这个神龛外,另外还有四个屋顶为青瓦和紫瓦的神龛,表明了不同等级的差别。虽然关于太子殿下,铁帽子亲王或世袭制度以及皇子阿哥们的故事都很有趣,为此刻却不想多谈他们。从乾隆时期(1736---1796)到现任亲王的父亲这一代,他们家族世世代代所有的灵魂都被保存供奉在这里。每个神龛内都供奉着父母双亲的灵魂,但第一个神龛除外,那里只有皇后的灵牌。每个神龛前放着一尊香炉,一盏油灯,若干蜡烛和其他各种祭祀用的祭品。

地上摆放着红色锦缎垫子,祭祀者就跪在垫子上面献祭。每逢先辈的生日,忌辰,新年和其他一些日子,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祭拜包括给先祖的魂灵供奉水果,糕点,还要烧香,洒酒于地,祭祀者举杯齐额九叩首。这种仪式就是祭拜的整个过程。祭祀者都严格遵守礼节。男性都小心谨慎地穿上官服,戴上官帽,收拾打扮得干净整齐,就像是在给当今皇上跪拜一样。对悼念祖先的热衷,对健在家庭成员的尊敬和爱护,还有对长辈和上级的敬仰,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感恩和赎罪特性。

和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见闻相比,这些祠堂尤其让我费解。它们的意义隐含得如此之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由暗自追问:它的意义到底究竟何在呢?因此,这些好客的朋友说什么,我都急切地予以接受。真是神奇啊!我们站在乾隆皇后的灵牌前,面对着这长长一列王子王孙们的灵牌,手中拿着看不懂的旅行指南,脑中一片茫然。眼前一幅陌生而又神奇的景象,一个个陌生的名字都那么令人好奇!我们站在那里,不禁感慨:乾隆的英明统治及其在位时期的杰出成就虽历经沧桑,但其伟大功绩仍为世人所敬仰。中国友人的热情款待让我们倍感温暖,怀着这份感激,我们告辞离开了。第二天,都将成为一幅色彩鲜明而独到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慢慢回味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结识的满族,汉族的贵族女眷越来越多,交际圈子日渐扩大,但我每前进一步都小心谨慎。我们的生活总会出现一些奇闻怪事。满汉官僚权贵家的妻妾们对我们敞开了她们的家门,而作为回报,我也常常招待她们。因而,之前我对中国妇女的观点开始发生巨变。在她们殷勤好客的府上,在我们的公使馆里,和这些女士的交往消除了我对她们的许多偏见。明天我们就要到顺王福晋的府上做客了,她是皇后的妹妹,慈禧太后的侄女。我很钦佩这位福晋。我们抛开繁文缛节,彼此敞开心扉,逐渐成为朋友。你父亲非常愿意帮助我,也乐意给我一些建议,鼓励我继续走下去。

很多人前来寻求帮助,希望能通过我找机会给太后与皇帝带去一些特别物品和口信。我不能答应这些要求。不滥用自己赢得的好感一直是我严格遵守的原则。尽管他们非常乐意接受我的看法,我也从未试图向这个朝廷表达任何个人意见。我既没有把任何关于中国的问题,也没有把任何外国人的请求带到皇太后面前。我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确实会说给她听。对于我提的问题,她从不回避,也不拒绝,而是积极配合。皇太后对我讲的话,我都信赖,她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我参观过中国的学堂和作坊,也曾游历过这个国家,包括长城,我注意到中国人对他们的统治者的深深敬畏,我研究过王室的谕旨和习俗,我还知道他们尊崇先祖,尊老爱幼,爱护宠物:我观察到他们照顾老弱病残,我曾试图理解其宗教节日,丧葬嫁娶等,还曾试图了解许多能让太后感兴趣,又能表达我对她的大清国及其子民感兴趣的事情。太后和我曾长时间交谈,她知道我能说的不多,所以常常扩大话题,并给我提供了许多信息。

一次觐见中,我谈到了最近参观的一所当地学堂,和太后谈起我的见闻及我对那些聪明孩子的兴趣。我不经意地说:这么聪明的孩子将会成为他们伟大国家的一股力量。正如外国人都支持你一样,如果清朝最有才华的少年既能接受国外教育,又能接受国内教育,这样不就使他们能理解和接受新兴的思想观念吗?太后赞通道:是应该送他们到国外去。数天后,我高兴地读到了太后颁布的懿旨。

下面是农历1223日(公历190221日)颁布的懿旨

"我朝的外交关系至关重要。现值朝邦维新图强之际,更需广纳贤能。倘留洋之士,致力师夷邦科技之长技,方有望多育人才,稍应我朝人才之急。当前各省生员众多,热心时务,留学海外,師一技之长。然宗室之中,八旗各部尚无先例,其教育开化之务,已然不可缓。责宗人府及八旗各部副都统遴选八旗1525岁,品性纯良,天资聪颖,体格健全之子弟,汇名成册,上报军机处,再思上报,待钦差之官员复试,选出一定数目,资以生活所需,遣送海外游学,以利其师夷长技,广闻博识,为我大清培养人才,效力朝廷。 钦此。

我们关于西式教育的谈话对太后有无影响,我不是很在意。这道懿旨的颁布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后来的觐见中,我向太后表达了愉悦的感受。我还曾和调和谈及她禁止缠足的懿旨,问她这是否会对其子民产生影响。太后回答说:没什么影响。中国人一向保守固执,我们的传统根深蒂固,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每当我发现我们自己的习俗和中国人的传统有相似之处时,我就会直接跟太后说我们也有类似的习俗。比如,中国有一个中秋节,在节日里,中国人会把土地上的丰收成果都拿出来,供奉月神。我费了好大劲才从上层社会中那些受过教育的汉族女性那里了解到这个节日的真正意义。接下来的觐见中,我对太后说,我非常喜欢他们刚过的中秋节,郑重地接受了她慷慨赠予的节日礼物,并真诚地向她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在回味他们的佳节时,我对太后说,我们美国也有自己的中秋节,那就是美国人的感恩节,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太后对此十分感兴趣。

谈到殡葬,我告诉她我们也会挑选风景秀丽的墓地,立墓碑,设牌位,栽花种草,选择丛林环抱,流水环绕的地方作为墓地。我会告诉她,我们经常带着鲜花去拜祭离世的亲人。乍一听我这样说,爱思考的中国人似乎相当惊讶,他们问我:你们也不忘自己的先祖吗?你们也悼念他们吗?

在一次单独召见中,太后问我:你愿意听我说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我们逃离京城的事儿吗?我告诉她我很乐意,并补充说我其实一直很小心地回避这个话题,以免触到她的伤心之处。她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了她和整个朝廷如何离京出逃,讲起他们所遭受的磨难和困苦,以及马车上漫长的颠沛流离的逃亡之旅。这个非同寻常的统治者知道,而且也记得已发生的每一件事。太后提及了许多我以为她不会知道的事情。

中国人都是思想家,他们深刻的记忆就是他们手中一把绝佳的钥匙。在向他们传授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时,我真诚地希望他们的记忆不会因为过多的西学而受损。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不专断,并希望达成一致时,相互合作起来就相当协调。举个例子,洋泾浜英语是中国的一种外贸语言,它由英语词汇和汉语句法结构混合构成,修饰词被认为是多余的,所以遭到摈弃。中国各省方言不通时,来自各地的人就用洋泾浜英语交流。可见,此种折中方法令人皆大欢喜。

《议和大纲》和《辛丑条约》带来了许多变化。下面这两件事最可能让你感兴趣:一是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朝廷各部之首;二是外务大臣上奏折等均由正门直入,由皇上和太后在紫禁城接见。

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举国上下旱魔肆虐。在贫困主宰一切的日子里,物资匮乏是可怕的。祈祷和献祭都不能抚慰旱魔。中国人的迷信由来已久,当什么都不起作用时,中国人就会在紧要关头向一块古老的铁牌求助。这块铁牌被小心而虔诚地当作神灵供奉着,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此刻它正从其安放的位置被送到急需它的地方。希望中国人的一片诚心可以感动老天爷,让苍生得救。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我原本以为我见到的是一片迷信深深根植的土壤,自从给你写信谈起迷信的事后,我的这种糟糕想法已经消失殆尽了。我发现这种土壤在各个国家都大同小异,差别在于其内在成分的多少不同而已,撒上种子,加以培育,迷信就会四处生长。



清朝王府是指清朝政府在当时的首都北京营建的各类王府。由于明朝及之前的王府大多已湮灭无存,故今北京市有迹可考的王府皆为清朝王府。清朝亲王列表清朝郡王列表列出了清朝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其府第皆称王府。

以下列出在北京的各类亲王、郡王王府(先后为多个王府者,以最后一个为条目,其他注于括号中;后非王府者,在括号中注明)。

清朝王府列表监国摄政王府 和硕亲王府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1-3 08: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