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轟炸機B21終於來了,B21比B2強在哪裡?

作者:change?  于 2023-11-14 23: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1评论



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千呼萬喚始出來,他終於進行了首次試飛,這並不是轟20,而是美國的B21。 11月10日,第一架B21轟炸機,黎明後,從加州的空軍42工廠起飛,飛行90分鐘後抵達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



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


B-21 Raider

类型 美国第二代隐身战略轰炸机
原产国 美国
制造商 诺斯洛普·格鲁门
首飞 2023年11月10日
状态 开发中(美国空军计划采购至少约100架)
主要用户 美国
单位成本 5.64亿美元(2016财年,预计)
B-21“突袭者”(英语:B-21 Raider),旧称远程打击轰炸机(英语:Long Range Strike Bomber,LRS-B),是美国空军研发中的远程轰炸机,用于取代美军现役的B-52、B-1和B-2幽灵战略轰炸机。

2016年2月26日,美国空军正式将“远程打击轰炸机”指配代号为“B-21”,意思是指二十一世纪的新型轰炸机。[4]2016年9月19日,B-21被正式命名为“突袭者”,以纪念杜立特空袭。[5]2022年12月2日,B-21首度公开亮相,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称,这是第一架第六代战机。

B-21于2023年11月10日首飞,预计将于2026-2027年投入使用。

历史
2009年,由于美国财政紧张,五角大楼宣布中止“下一代轰炸机”(Next-Generation Bomber,NGB)项目的研发,并延长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B-1等轰炸机的服役期限。其后,美国空军启动另一个更为廉价的远程轰炸机项目,是为LRS-B的始端。

与美国另一个轰炸机项目“下一代轰炸机”(Next-Generation Bomber,NGB)相比,LRS-B更注重降低成本。现时由于美国财政的不明朗因素,LRS-B项目可能已和NGB项目合并,但相关部门一直未就此作出解释,可是据媒体报道,两个项目一直在同时进行,惟NGB项目可能已在过程中被停止过数次。

LRS-B项目预计在2020年代中期开始制造80架至100架具高度隐身性能的远程轰炸机,并且将每架生产成本限制在2010年美元币值的5.5亿美元。[2]2015年10月27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由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获得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的合约。

下一代轰炸机

2004年6月,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开始研究新型轰炸机项目,用以取代当时老旧的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并且计划目标在2018年便开始服役,是为“2018轰炸机”的名称来源,随后正式命名为“下一代轰炸机”(NGB)。[11]当时一些猜测认为,下一代轰炸机将会是具超音速速度和无人驾驶飞行能力,然而后来美国空军少将马克·马修斯(Mark T. Matthews)表示载人亚音速轰炸机将会在2018年提供满足于要求的作战范围和有效有效载荷性能[12],这或许表明了下一代轰炸机依旧是载人飞行和只有亚音速速度。

2006年,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在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中说,新型轰炸机将被指定为“B-3”。

2008年1月25日,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宣布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为美国空军开发新型的战略轰炸机,以增加争夺空军生产订单的筹码。这一合作将由波音作为主要承包商,占约60%的份额,而洛克希德·马丁就占约40%的份额。其后美国另一大的国防承包商诺斯洛普·格鲁门也宣布将角逐美国空军的订单。

2009年5月19日,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表示,美国空军在2010年的预算中的重点将在“远程打击轰炸机”而非“下一代轰炸机”项目。在此一表示不久,两个竞争团队就在6月被告知NGB项目将被中止。五角大楼由于取消项目,也宣布将延长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B-1和B-2幽灵战略轰炸机的服役期限,并停止NGB项目的拨款。

可是关于NGB项目的新闻或资料至今依然不断出现,有报道也指出NGB项目已于2011年恢复,因此NGB项目可能一直和LRS-B项目同时进行,用以作为将取代B-2幽灵战略轰炸机的“2037轰炸机”的过渡机型。

远程打击轰炸机
2009年9月16日,在NGB项目被中止后,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批准了空军的新型轰炸机概念,但坚持这必须是美国空军负担得起的。[21]2011年1月6日,罗伯特·盖茨发表2012年度美国国防预算的讲话时,宣布将重大投资一款远程、具核打击能力,也可遥控驾驶的轰炸机。他还表示,飞机将采用“现有技术”开发,以确保能在预计的时间表范围内为空军提供新型轰炸机。[22]至此,美国空军便获准启动一个名为“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采购项目。

2011年3月,美国空军打算购买80架至100架的新型轰炸机。[]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也表示,除了战略轰炸、战术轰炸和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外,该新型轰炸机也将会成为美国战略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进行地面监视和电子攻击。其后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就方案表明,需要为该型轰炸机提供两种发动机方案。据了解,这两个发动机可能是普惠的F119涡轮风扇发动机和F135涡轮风扇发动机及通用电气的F136涡轮风扇发动机。

2012年2月15日,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空军已在2013年预算中预留2.92亿美元拨款其要求的轰炸机项目中,同时还将限制在每架造价当时币值的5.5亿美元,[29]而该项目被称为“远程打击轰炸机”(Long Range Strike Bomber)

在项目正式被定立后,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两个公司也宣布联手参与LRS-B项目,该团队将与NGB项目一样,由波音公司作为主要承包商,其优势将在于波音的轰炸机经验与洛克希德·马丁的隐身性能研发经验。而另一个美国主要国防承包商诺斯洛普·格鲁门也会参与此次项目竞争,其优势在于其曾研发的B-2幽灵战略轰炸机。

有关LRS-B项目的唯一官方细节,就是它可能可以选择“载人”和“无人”两种驾驶模式和使用低可侦测性技术技术。[31]2014年1月,美国前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表示,五角大楼应该放弃未来F-35闪电II战斗机装备核武器的项目,并将此角色交予LRS-B。但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已确定将会在未来十年升级F-35的核部署能力。
就方案的准备,美国空军打算发布一个完整的征求建议书(REP),并在2014年秋季开启LRS-B项目的两个竞争团队的竞争,而那两个竞争团队可能是诺斯洛普·格鲁门和波音–洛克希德·马丁。[33]2015年1月,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援引一位消息人的预测,LRS-B可能只有B-2的一半大小,并搭载两个F135涡轮风扇发动机功率等级的发动机

2015年10月27日,诺斯洛普·格鲁门击败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团队获得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的合约,新型轰炸机将拥有比B-2更小的机身,但保持前者的布局,预计于2020年代中期形成初始战斗力。

B-21隐身战略轰炸机
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三世2021年9月20日出席空军协会(Air Force Association)举办的2021航空、太空与网路年度会议(Air, Space&Cyber Conference 2021)时公开表示,有5架B-21新型远程攻击轰炸机正在加州棕榈谷的空军42号工厂进行最后组装工作。这比先前透露的2架多了3架。

美国国会研究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9月22日向国会提交了一份《空军B-21突袭者远程轰炸机》报告(Air Force B-21 Raider Long-Range Strike Bomber),证实了上述说法,并指5架生产中的B-21可能包括至少1架用于静态测试,1架用于初始飞行测试,预计2022年中正式首飞,这款飞机的核打击能力,使国会重新审视海、地、空“三位一体”在核战略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2022年5月20日,美国空军宣布B-21的新的首飞日期预计为2023年,意味着相较于之前公开预计的在2022年的年中进行首飞,推迟了至少6个月。推迟的具体原因没有被指出,同时B-21的项目进度被描述为符合预计。

2022年9月20日,美国空军宣布B-21将于2022年12月第一个星期公开亮相。2022年12月2日,B-21在加州棕榈谷的空军42厂(Air Force Plant 42)首度公开亮相。

设计特点
高度的低可侦测性技术能力
可选择“载人”和“无人”两种驾驶模式
亚音速为最大速度
按2010年的估算,每架造价限制在5.5亿美元
远程打击能力
能够适配大部分的武器型号的挂载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0 回复 一切皆经济 2023-11-17 23:25
“最強轟炸機B21”???这太可笑了!!

美国为什么要搞个B21出来呢?唯一原因是目前的B2轰炸机太昂贵,实在养不起、也生产不起了!!B2轰炸机每架造价24亿美元,还不包括维护保养费。于是美国在B2的基础上搞了个缩水版,目的就是为了省钱。B21就是B2的缩小版,B2的体型大,使用和维护成本高,和出动率不成正比,于是就有了B21。

目前B21计划生产120架左右,每架成本5亿美元。但是,目前试飞的首架B21成本已超过7亿美元。相信正式生产时,成本还将提高,每架10亿也打不住。因此,本人估计最终B21也不会生产多少,几十架顶天了,因为实在太贵了。

B21根本没有什么关键技术突破,也不符合目前关于六代机的标准共识。B2的最大有效载荷23吨,B21只有一半;;B2不能超音速巡航,最大速度只有0.95马赫,B21这次试飞时也没达到超音速,是否能超音速巡航还待观察,美国媒体吹嘘最大速度可达2马赫~2.5马赫之间;;B21块头儿比B2小,隐身效果可能好点儿。仅此而已了,没啥新意。B21试飞后,中国解放军方面评论特别冷淡,根本没放在眼里。

对于六代机,目前并没有一个成型的标准,但是目前主要的共识是:
1)有人机、无人僚机共同作战。有人长机必然采用先进的变循环发动机。起飞重量在40吨~45吨,推重比为1,半油空战推重比超过1.4,相当强悍的空战机动能力。有人长机作战半径最低2500公里;最高时速4马赫上下,最大实战升限4万米。
2)有人长机双座模式,前座飞行员负责驾驶;后座飞行员使用对空、对面武器、指挥无人僚机。后座飞行员对4到6架高性能无人僚机并非是遥控操作,其实所有无人僚机都是高度智能化的空战机器,人类飞行员在其中只是提供部分空战策略的决策,具体的空战动作绝大部分由高性能无人僚机自行完成。
3)无人僚机单架自重在25~35吨之间。装配先进变循环发动机或节流火箭发动机,空战推重比超过1.6,最大过载可达15~20个G,能够成功躲避大多数高性能空空导弹。无人僚机本身的武器系统,除了导弹之外还有机载激光器。无人僚机最大速度5马赫,最大战斗升限6万米左右。

总结一下六代机目前的标准是:
1、6代机可以从地面零距离一直到外太空自由翱翔作战。
2、6代机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大幅度改变自身的外形。
3、6代机可以自行修复自身的内外战损!
而中国解放军的轰20是几乎满足目前六代机标准的,且有好几个版本。。。

结论:美国B21只是个省钱的、没办法才搞出的玩意儿。与六代机根本不沾边儿。美国媒体说B21是六代机简直在骗傻子,B21也不是最强轰炸机。B21跟轰20没有可比性,因为二者根本不是一类东西。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1-3 08: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