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 诗的最后一句写如萤的孤光散作,满河星星,诗人的船不知是飘荡在天上的银河还是地上的河中。生花妙笔记下这浪漫宁静的景象,隽永,清新而又空灵。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反差特别。

查慎行(1650—1727年),清朝诗人,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现浙江海宁县)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其诗多写旅途的见闻感受,意境清新,擅长白描,自成一家。查慎行的诗主要学习宋人,特别是苏轼和陆游。他注过苏轼的诗,题为《补注东坡编年诗》,共五十卷。他的律诗、绝诗纯为议论,格调老成。古诗有气势。赵翼《瓯北诗话》写:“要真功力之深,则香山(白居易)放翁(陆游)后一人而已。”那“一人”便是指查慎行。他著述甚丰,诗收在《敬业堂诗集》(53集,50卷,收录康熙18年至康熙57年所作的诗)、《敬业堂诗续集》(7集,6卷,康熙57年至雍正5年),文收在《敬业堂文集》,在易学方面有《周易玩辞集解》十卷、《易说》一卷,另著有《人海记》二卷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 诗的最后一句写如萤的孤光散作,满河星星,诗人的船不知是飘荡在天上的银河还是地上的河中。生花妙笔记下这浪漫宁静的景象,隽永,清新而又空灵。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反差特别。

查慎行(1650—1727年),清朝诗人,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现浙江海宁县)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其诗多写旅途的见闻感受,意境清新,擅长白描,自成一家。查慎行的诗主要学习宋人,特别是苏轼和陆游。他注过苏轼的诗,题为《补注东坡编年诗》,共五十卷。他的律诗、绝诗纯为议论,格调老成。古诗有气势。赵翼《瓯北诗话》写:“要真功力之深,则香山(白居易)放翁(陆游)后一人而已。”那“一人”便是指查慎行。他著述甚丰,诗收在《敬业堂诗集》(53集,50卷,收录康熙18年至康熙57年所作的诗)、《敬业堂诗续集》(7集,6卷,康熙57年至雍正5年),文收在《敬业堂文集》,在易学方面有《周易玩辞集解》十卷、《易说》一卷,另著有《人海记》二卷

查慎行肖像 选自《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论诗五首
赵翼〔清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野步
赵翼〔清代〕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赵翼〔清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野步
赵翼〔清代〕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趙翼(1727年—1814年),字雲崧,號甌北,江蘇常州府陽湖縣(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文學家、史學家。
生平
早年家贫,二十一岁结婚,妻二十七岁,婚后常住娘家。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选为军机处行走,两次跟随乾隆出塞,参与机要,颇受军机大臣傅恒的器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历任广西镇安府知府、廣東廣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
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以母病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潜心讀書。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之亂,閩浙總督李侍堯邀請趙翼入幕府商研;當時臺灣總兵柴大紀欲從嘉義突圍內渡。趙翼恐棄守城池易引發連鎖反應,力勸閩督封還此旨;不久,乾隆帝命欽差大臣福康安率兵援臺,遂能與守臺官兵裏應外合。
乾隆五十七年,再度主持扬州安定书院讲席。
嘉慶十九年(1814年)卒,年八十八。
生平
早年家贫,二十一岁结婚,妻二十七岁,婚后常住娘家。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选为军机处行走,两次跟随乾隆出塞,参与机要,颇受军机大臣傅恒的器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历任广西镇安府知府、廣東廣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
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以母病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潜心讀書。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之亂,閩浙總督李侍堯邀請趙翼入幕府商研;當時臺灣總兵柴大紀欲從嘉義突圍內渡。趙翼恐棄守城池易引發連鎖反應,力勸閩督封還此旨;不久,乾隆帝命欽差大臣福康安率兵援臺,遂能與守臺官兵裏應外合。
乾隆五十七年,再度主持扬州安定书院讲席。
嘉慶十九年(1814年)卒,年八十八。
趙翼(1727—1814年6月5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主城區東半部分)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趙翼的先祖是宋代宗室,到了他的祖父尚且為官儒林郎,後家道開始中落。他的父親趙惟寬,字子容,以設塾授業為生。趙翼自六歲起,即隨父親就讀於外。十二歲為制舉文,一日能成七藝,人皆奇之。乾隆六年(1741年)他的父親在一家姓杭的大戶家教書時去世。趙翼孤苦伶仃,無以養弟妹。杭家憐憫他,遂留他繼承父業,繼續教書。當時他僅15歲。十九歲入府學,成為秀才。在此後的數年中,他一直應聘為富家課徒。
趙翼的先祖是宋代宗室,到了他的祖父尚且為官儒林郎,後家道開始中落。他的父親趙惟寬,字子容,以設塾授業為生。趙翼自六歲起,即隨父親就讀於外。十二歲為制舉文,一日能成七藝,人皆奇之。乾隆六年(1741年)他的父親在一家姓杭的大戶家教書時去世。趙翼孤苦伶仃,無以養弟妹。杭家憐憫他,遂留他繼承父業,繼續教書。當時他僅15歲。十九歲入府學,成為秀才。在此後的數年中,他一直應聘為富家課徒。
乾隆十四年(1749年),私塾職被解僱,饑寒驅迫他離家北上,投奔作幕於京城的親戚。時年二十三歲。抵京後,趙翼以其文才受知於刑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劉統勛。劉文正公延至家,纂修《國朝宮史》三十六卷。該書後來在乾隆三十五年完稿出版。
翌年秋,他在順天鄉試中一舉克捷,中乾隆庚午科北榜舉人,又考中明通榜。由於主考官汪由敦的器重,自同年冬起,趙翼在結束《國朝宮史》的編寫之後,又被聘入汪氏幕署。汪氏家中富於藏書,加以汪由敦本人深於文學,又極愛趙才。積以日月,趙翼的詩文修養不覺大進。在此期間,趙翼雖在會試中敗北,但仍然以文理暢通而先後考取禮部教習、內閣中書。
翌年秋,他在順天鄉試中一舉克捷,中乾隆庚午科北榜舉人,又考中明通榜。由於主考官汪由敦的器重,自同年冬起,趙翼在結束《國朝宮史》的編寫之後,又被聘入汪氏幕署。汪氏家中富於藏書,加以汪由敦本人深於文學,又極愛趙才。積以日月,趙翼的詩文修養不覺大進。在此期間,趙翼雖在會試中敗北,但仍然以文理暢通而先後考取禮部教習、內閣中書。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入直軍機。此時正值清廷興兵征計西北準噶爾,軍事文書往返頻繁,為趙翼嶄露頭角提供了良機。尹文端公、傅文忠公鹹倚重之。其扈從行在,或伏地草奏,下筆千言,文不加點,一切應奉文字,幾非君不辦。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成進士。殿試擬第一,高宗以清代陝西未有狀元,因取第三,卷互易,即王文端也。授翰林院編修。擔任方略館纂修官撰文,修《通鑑輯覽》。京察一等後,記名以備用為道員知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順天府鄉試任同考官。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趙翼出任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年(1765年),出任順天武舉主考官。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冬,出任廣西鎮安知府。到任後,他視察全境。當時因購馬補濟滇軍,有關部門改用大筐代替舊小筐收斂糧食。百姓怨聲載道。趙翼允許改回舊筐納糧,改變了常平倉谷出輕入重的弊端。同時對橫徵暴斂的監倉奴和書吏嚴加懲處,制定了各種利民的改革措施。鎮安百姓感激涕零。後奉特旨,赴滇籌劃與緬甸的戰事。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返廣西鎮安府原任。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調守廣州知府。獲海盜一百八人,按律皆當死,乃條別其輕重,戮其魁,餘多遣戍。乾隆三十六年,經調部引見,趙翼任貴州貴西兵備道道員,任上,他查處兩鉛廠謀私利造成虧空的大小官員。改任貴西道經歷,他又除掉短缺工資運費的多種弊端。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調守廣州知府。獲海盜一百八人,按律皆當死,乃條別其輕重,戮其魁,餘多遣戍。乾隆三十六年,經調部引見,趙翼任貴州貴西兵備道道員,任上,他查處兩鉛廠謀私利造成虧空的大小官員。改任貴西道經歷,他又除掉短缺工資運費的多種弊端。
乾隆三十七年,上司知道他在雲南參予過緬甸之役的軍務,略次建功之際,在廣州平海盜處理的讞大獄舊案事發,趙翼受彈劾被交部議而降級。乾隆三十八年,奉旨被吏部引見時,他以老母年事高為由,告假回鄉,不再復出為官,朝廷準允辭官。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他取道山東赴京,打算在宦海競渡中再決雌雄。行至台兒莊,忽患風疾,雙臂不能自主,他只好向命運屈服,掉頭南歸。從此開始了長達三十餘年的歸隱生涯。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他取道山東赴京,打算在宦海競渡中再決雌雄。行至台兒莊,忽患風疾,雙臂不能自主,他只好向命運屈服,掉頭南歸。從此開始了長達三十餘年的歸隱生涯。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閩督李侍堯征台灣,道常州,邀請趙翼入幕商研。趙翼出謀劃策,指出:靠省錢成功晚,反不如多花費用,給足軍需,早些攻克成功,反而省錢。台灣林爽文起義因而被鎮壓平息。李侍堯奏明皇上,想要啟用趙翼。趙翼堅決辭官,既歸,復以著述自娛。主講安定書院。往來常蘇間,所至名流傾倒,傳寫詩篇,江左紙貴。與錢塘袁枚、鉛山蔣士銓齊名,如唐之“元、白”,合稱“江右三大家”。而君高才博物,既歷清要,通達朝章國典,尤邃於史學,非袁、蔣所及也。存詩近五千首,以五言古詩最有特色,亦為“毘陵七子”之一。趙翼與袁枚、張問陶(船山)合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
家居數十年,手不釋卷。所撰《廿二史札記》三十六卷,鉤稽同異,屬辭比事;其於前代弊政,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又撰《陔餘叢考》四十三卷、《檐曝雜記》六卷,雖未逮《日知》《養心》,並足為多聞之助。其餘《皇朝武功紀盛》四卷,亦征史才。所為詩,無不如人意所欲出,不拘唐宋格律,自成一家。有集五十三卷。又《唐宋十家詩話》十二卷。
主要作品:《廿二史札記》、《甌北集》、《甌北詩話》
主要成就: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
主要作品:《廿二史札記》、《甌北集》、《甌北詩話》
主要成就: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