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新秋雨后」齐己
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逍遥向谁说,时注漆园经。
齐己本为南宗沩仰传系。但他亦曾历参药山、鹿门、国、德山诸师,遍游浙东、江右、衡岳、匡阜、嵩岳等地三十余年。非但“南宗一句印灵台”,北宗甚至天台、三论宗的思想在他的诗作中皆有所涉,呈现出一种无痛的磨合。齐己肯定北宗静坐的禅定方法,力倡
“吟疲即坐禅”,并且大胆地借用南朝慧远结香社的故事提出“社客无宗炳”(《谢王先辈昆弟游湘中回各见示新诗》),“宗社久裴回。”(《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尤值一提的是,作为天台宗经典的《法华经》使他深迷,他甚至曾刺血书经七轴以示其敬诚,其诗中瑰丽多姿的白莲意象,无须说正来自此经法喻。
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促使了齐己“事佛为儒”的理念蕴孕。友人尚颜说他是“诗为儒者禅”,他自己也说:“取尽风骚妙,名高身倍闲。”(《酬尚颜》)“为儒老双鬓。”(《贻庐岳陈沆秀才》)“佯狂未必轻儒业。”(《过陆鸿渐旧居》)他读道经:“知非未落后,读《易》尚加前。”(《自勉》)“逍遥得谁说,时注漆园经。”(《新秋雨后》)孙支使来借诗集,他以“吟僧”自居而拒绝,在他的《寄吟僧》中更为明确地阐发了这种思想:
“千途万辙乱真源,白昼劳形夜断魂。
忍著袈裟把名纸,学他低折五侯门。”
这里,虽仍是“黄梅付嘱深”的五祖嫡脉,其心中身外,已无存宗派藩篱与贱贵衡分;圣胎别蕴,只在澹荡天地与寂然云石间颐养,于自然取象,动静空有互摄,在融汇如水的道性与似冰的诗情中,齐己寻求到了一种浑厚的平衡。
二 凿刻清妙动诗魔
晚唐禅大盛,诗亦大盛。据《全唐诗》考,唐诗僧凡百余人,诗作四十六卷。周裕锴将其分为以王梵志、寒山、拾得为代表的通俗派,及以皎然、灵澈等人为代表的清境派。前者以其华韵风神披露了初唐诗僧的丰彩,后者则韵如松风,淡然天和。齐己曾准确勾勒出了中晚唐以来僧诗之师承体系:“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昼公评众制,姚监选诸文。”(《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齐己的诗作尤工于五言律,为晚唐诗僧中的翘楚。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几近刻薄地讽刺支遁、道猷等“沉淫藻思”、“绮错星陈”,却大赞齐己为“东南彦秀”。四库全书总目评道:“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齐己诗多于清润平淡中见高远冷峭之旨趣。比起寒山之清、梵志之俗更具美学况味。
齐己是一位自觉而严肃的诗人,他并非凭藉“禅心”在嬉笑怒骂间黯淡了“诗道”,如新批评派始祖瑞恰兹所说的以“指称性”掩盖了“情感性”;相反他极重视“诗工凿破清求妙”的炼字过程:“诗魔苦不利。”(《静坐》)“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又说: “诗在混茫前,难搜到极玄。有时还积思,度岁未终篇。”(《 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可见其吟咏之苦功。
有记载云:“……(齐己)曾携诗卷谒郑谷,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郑谷为他易一字,而齐己竟“不觉投拜”,这是自其诗性流露的狂喜。我们仿佛看得见那一瞬灿烂的超越。在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的过程中,齐己以诗之“味”传禅心,诗也因此而盈动性灵。他自己亦被这种境界深深感动,叹道:
“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夜坐》)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趣极僧迷旨,功深鬼不知。”(《寄还阙下高辇先辈卷》)
齐己于诗论别有心裁。《风骚旨格》提出“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等理论。其中“门”论诗歌题材,其余论作诗方法,议论锋出,均为齐己所创。如“狮子跳掷势”、“毒龙顾尾势”等语读之令人抚掌。所证多以禅语,如“十势”的提出就直接取自仰山禅宗的以“势”接人。徐寅《雅道机要》列“八势”便是从中因袭而来,神彧之著名的《诗格》亦有“十势”,其中五势出于齐己。薛雪《一瓢诗话》评《风骚旨格》曰:“不减司空表圣。”对后世诗格影响极大。
三 静敛双眉对白莲
尽管以皎然、齐己、贯休为代表的僧俗酬唱集团的建立,标志着诗禅交涉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但是“诗之言志”与“禅之出离”始终存在着意向矛盾,反对以禅入诗或以禅喻诗者大有人在。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曰:“以妙悟言诗犹之可也,以禅言诗则不可。诗乃人生日用中事,禅何为者?”刘克庄《题何秀才诗禅方丈》中更直言:“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诗禅的本质分歧实质上主要偏重于诗之有害于参禅,这曾使颇多诗人逡巡踌躇。白居易曾叹道:“自从苦学空门法,削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长吟。”苦恼不已。皎然亦有如“强留诗道以乐性情”般无奈语。
齐己以佛子身份为诗人,其集以“白莲”为名,实关涉到中唐白居易诗禅合一的白芙蕖意象。他常以自居的“吟僧”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基于释家又妙合于诗的醒觉,终其一生,则充满着对“诗禅合辙”道路的探索与反省。其间心路多历踬踣。齐己终究是僧人,他时刻自警的是“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的戒语。此间诗人身份既是妙悟契机亦是精进惑扰,集中“诗魔”一词六次凡出现,虽属戏称,亦可见其磨合之苦: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爱吟》)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尝茶》)
“诗魔苦不利,禅寂颇相应。”(《静坐》)
这里确充满恼乱之情。但此类作品主要见于齐己的前期诗作。以其《勉诗僧》(“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的创作为标志,齐己的思想豁然而贯,他以菩萨道不离世尘的大乘精神一举将二者包融,在“无一色非三摩钵地,无一声非陀罗尼门”的开悟中,尼父诗教的禁言与五祖禅障的喝止尽皆消解,从而胸怀了全新的担当。他抛弃了无根脉的“自在”玄言,轻盈如同拂去经案上的一炷白檀灰;他不再为诗句是否与禅意合辙而苦恼,他写耕叟、写刀兵,也写红露、写杨花,却抛弃了逃遁,转而充满了接受现实诸苦境之勇气。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欣喜,写信给友人郑谷说:“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他不再“分受诗魔役”,而是“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兄弟》)他甚至开心地戏谑:“别来多少新吟也,不寄南宗老比丘。”(《寄江夏仁公》)最后,齐己以诗为禅终身之约,而以禅为诗钟情之归。禅玄既无可蒙蔽,诗言便不再拘泥于个性的恣情,从而昭示了一种通往大地的救渡。于是,齐己微笑着给我们看到了,那一片无邪情田上亭亭的白莲。 (网文)
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
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

避地依真境,安闲似旧溪。干戈百里外,泉石乱峰西。
草瑞香难歇,松灵盖尽低。寻应报休马,瓶锡向南携。

野僧教种法,苒苒出蓬蒿。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
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早晚逐兹来,闲门日为开。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
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

白发久慵簪,常闻病亦吟。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
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不堪思翠巘,西望独沾襟。
先生居处所,野烧几为灰。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
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桃花」齐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
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邻僧喜相接,扫径与开扉。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齐己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

谁喜老闲身,春山起送君。欲凭莲社信,转入洞庭云。
道路长无阻,干戈渐不闻。秋来向何处,相忆雁成群。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松门堆复积,埋石亦埋莎。为瑞还难得,居贫莫厌多。
听怜终夜落,吟惜一年过。谁在江楼望,漫漫堕绿波。

谩道诗名出,何曾著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
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送休师归长沙宁觐」齐己
吾子此归宁,风烟是旧经。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
偶泊鸣蝉岛,难眠好月汀。殷勤问安外,湘岸采诗灵。

「远思」齐己
远思极何处,南楼烟水长。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
海面云生白,天涯堕晚光。徘徊古堤上,曾此赠垂杨。

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野癖虽相似,生涯即不同。红霞禅石上,明月钓船中。
醉倒芦花白,吟缘蓼岸红。相思何以寄,吾道本空空。

九叠苍崖里,禅家凿翠开。清时谁梦到,白傅独寻来。
怪石和僧定,闲云共鹤回。任兹休去者,心是不然灰。
「夏日江寺寄无上人」齐己
讲终斋磬罢,何处称真心。古寺高杉下,炎天独院深。
燕和江鸟语,墙夺暮花阴。大府多才子,闲过在竹林。
「夏日梅雨中寄睦公」齐己
梅月来林寺,冥冥各闭门。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临行题友生壁」齐己
山衲宜何处,经行避暑深。峰西多古寺,日午乱松阴。
鹤默堪分静,蝉凉解助吟。殷勤题壁去,秋早此相寻。

昨夜从香社,辞君出薜萝。晚来巾舄上,已觉俗尘多。
远路萦芳草,遥空共白波。南朝在天末,此去重经过。

雷电不敢伐,鳞皴势万端。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影浸僧禅湿,声吹鹤梦寒。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人中林下现,名自有闲忙。建业红尘热,栖霞白石凉。
倚身柽几稳,洒面瀑流香。不似高斋里,花连竹影长。

「访自牧上人不遇」齐己
然诺竟如何,诸侯见重多。高房度江雨,经月长寒莎。
道本同骚雅,书曾到薜萝。相寻未相见,危阁望沧波。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
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知住南岩久,冥心坐绿苔。

紫霄兼二老,相对倚空寒。久别成衰病,重来更上难。
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干。目断岚烟际,神仙有石坛。

「赠浙西李推官」齐己
他皆恃勋贵,君独爱诗玄。终日秋光里,无人竹影边。
东楼生倚月,北固积吟烟。闻说鸳行里,多才复少年。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自扫青苔室,闲欹白石看。
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干。时向圭峰宿,僧房瀑布寒。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
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
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
远忆沧洲岸,寒连暮角城。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
避暑须临坐,逃眠必绕行。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

「送孙凤秀才赴举」齐己
九重方侧席,四海仰文明。好把孤吟去,便随公道行。
梁园浮雪气,汴水涨春声。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

「落花」齐己
朝开暮亦衰,雨打复风吹。古屋无人处,残阳满地时。
静依青藓片,闲缀绿莎枝。繁艳根枝在,明年向此期。

月明疏竹径,雨歇败莎根。别有深宫里,兼花锁断魂。

「城中示友人」齐己
久与寒灰合,人中亦觉闲。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雨破冥鸿出,桐枯井月还。唯君道心在,来往寂寥间。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

「经费征君旧居」齐己
高眠当圣代,云鸟未为孤。天子征不起,闲人亲得无。
猿猱狂欲坠,水石怪难图。寂寞荒斋外,松杉相倚枯。
「严陵钓台」齐己
夫子垂竿处,空江照古台。无人更如此,白浪自成堆。
鹤静寻僧去,鱼狂入海回。登临秋值晚,树石尽多苔。

「送惠空上人归」齐己
尘中名利热,鸟外水云闲。吾子多高趣,秋风独自还。
空囊随客棹,几宿泊湖山。应有吟僧在,邻居树影间。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
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

「金山寺」齐己
山带金名远,楼台压翠层。鱼龙光照像,风浪影摇灯。
槛外扬州树,船通建业僧。尘埃何所到,青石坐如冰。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洒落南宗子,游方迹似云。青山寻处处,赤叶路纷纷。
虎共松岩宿,猿和石溜闻。何峰一回首,忆我在人群。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荒斋松竹老,鸾鹤自裴回。
「喜乾昼上人远相访」齐己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圣明殊未至,离乱更应多。
澹泊门难到,从容日易过。馀生消息外,只合听诗魔。
「静坐」齐己
坐卧与行住,入禅还出吟。也应长日月,消得个身心。
默论相如少,黄梅付嘱深。门前古松径,时起步清阴。
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神凝无恶梦,诗澹老真风。闻道知音在,官高信莫通。
「江令石」齐己
思量江令意,爱石甚悠悠。贪向深宫去,死同亡国休。
两株荒草里,千古暮江头。若似黄金贵,隋军也不留。
良夜如清昼,幽人在小庭。满空垂列宿,那个是文星。
世界归谁是,心魂向自宁。何当见尧舜,重为造生灵。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送人游湘湖」齐己
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
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
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寄李洞秀才」齐己
到处听时论,知君屈最深。秋风几西笑,抱玉但伤心。
野水翻红藕,沧江老白禽。相思未相识,闻在蜀中吟。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
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蝉八韵」齐己
咽咽复啾啾,多来自早秋。园林凉正好,风雨思相收。
在处声无别,何人泪欲流。冷怜天露滴,伤共野禽游。
静息深依竹,惊移瞥过楼。分明晴渡口,凄切暮关头。
时节推应定,飞鸣即未休。年年闻尔苦,远忆所居幽。
「鹭鸶二首」齐己
日日沧江去,时时得意归。自能终洁白,何处误翻飞。
晚立银塘阔,秋栖玉露微。残阳苇花畔,双下钓鱼矶。
雪里曾迷我,笼中旧养君。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翠湿僧窗里,寒堆鸟道边。静思寻去路,急绕落来泉。
暮雨开青壁,朝阳照紫烟。二林多长老,谁忆上头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