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阮攸(1765~1820),越南诗人,字素如,号清轩。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作为越南阮朝贡使出使中国,撰有汉文诗集《北行杂录》。次年回国后,根据所得中国明末清初青心才人小说《金云翘传》,改编为越南喃字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诗体为六八体,六言、八言句相间,句句押韵。长达3254句。越南文学界视之为越南的屈原、普希金。
嘉庆十七年(1812),阮攸使清途经桂林,作《桂林瞿阁部》诗。由《桂林瞿阁部》诗,足见阮攸中国文化修养甚深,熟悉清史,其汉诗造诣,允称第一流,乾嘉诗坛,无出其右者。阮攸来华诗雅人深致、思想深邃,与一般越南贡使来华诗应酬之作、歌功颂德者(如徐世昌《晚晴移诗汇》卷二百所录),大不相同。
桂林瞿阁部
中原大势已颓唐,竭力孤城控一方。
终日死中心不动,千秋地下发犹长。
残明庙社多秋草,全越山河尽夕阳。
共道中华尚节义,如何香火太凄凉。
①瞿阁部:明朝殿阁大学士(宰辅)兼六部尚书,尊称阁部。瞿阁部即瞿式耜(1590-1651),明江苏常熟人,字起田,号稼轩,师事钱谦益,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进士。1628年(崇祯元年),任户科给事中。1644年(弘光元年,清顺治元年),巡抚广西。1646年(永历元年),拥立桂王即皇帝位,进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两部尚书。留守桂林(今广西桂林),身先士卒,多次击退清兵。1650年(永历四年)十一月初五日,桂林陷,被执,不屈,1651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十七日),与兵部侍郎张同敞同殉国于桂林叠彩山。著有《瞿式耜集》。
②千秋地下发犹长:诗言瞿公至死保留汉族发式,喻瞿公民族气节,生死不渝,千古流芳。言外之意,一百五十年来,包括眼前的所有中国人,都薙发结辫,做了满清的亡国奴或顺民。
瞿式耜《十七日临难赋绝命词》:
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
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瞿式耜集》卷二《浩气吟》)
阮攸如曾见之,则“发犹长”亦是用瞿公就义诗之今典。如未见之,则是暗合。
③残明庙社多秋草:诗言桂林南明庙社遗迹,早已淹没于荒草之中;象喻全中国陆沉已久。
④全越山河尽夕阳:越,指越南。前3世纪初(秦汉之际),赵佗建立南越国;968年,丁部领建立丁朝,国号大越国;1802年(清嘉庆七年)阮福映建立阮朝,国号南越,次年,改国号为越南。(《清史稿》卷十六《仁宗本纪》嘉庆八年六月:“己丑,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诗言全越南山河沐浴在夕阳馀辉之中。夕阳喻明朝与中国文化;象喻明已亡,全越南犹保存明朝文明、中国文化。明亡之悲,以中国文化自重之情,隐然见于言外。
瞿式耜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诗人、官员。
瞿式耜早年拜钱谦益为师,1616年中进士, 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 1623年丁父忧返里,与西洋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往还,后受洗入教,取名多默(Thomas),曾为艾氏所著性学觕述作序。1628年,擢户科给事中,屡疏劾斥掌权佞臣,皇帝多采其言。后遭温体仁、周延儒等排挤陷害,与其师钱谦益同贬削,继而罢归常熟。式耜在乡颇治园林,以诗酒自遣,集大儒隽语为《愧林漫录》十卷。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权,瞿式耜出任应天府丞,旋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1645年夏,瞿式耜抵梧州,时南京已破,鲁王监国于绍兴,唐王亦称号于福建,靖江王亦于稍后监国于桂林,瞿式耜以为当立者应为永明王由榔,故与丁魁楚等合力擒靖江王,亦不入闽就唐王封职。第二年,唐王殉国,朱由榔立于肇庆,瞿式耜进吏部右侍郎。后清兵破赣州,瞿式耜留肇庆。明年,改元永历,清兵陷肇庆,乃走梧州,旋护帝至桂林,升任兵部尚书。瞿式耜曾自澳门借得葡兵三百人、重炮数门,故一时收复失地甚多,桂林亦因之而久守,后封临桂伯。
1650年,南明朝臣互诋,粮饷匮乏,清兵自全州进,桂林大乱,城中无一兵,瞿式耜独不去,与总督张同敞相对饮酒,日赋诗唱和,得百馀首。后从容就逮,孔有德劝降不屈。又于囚中作临难表疏,与张同敞同在桂林风洞山仙鹤岭下英勇就义。
全 名瞿式耜字起田号愧林、稼轩、耘野、愧林居士
谥 号文忠(明昭宗赐)、忠宣(清朝谥) 封号临桂伯(明昭宗封)、粤国公(明昭宗追赠)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 出生日期1590年 逝世日期1650年
最高官职武英殿大学士兼吏, 兵二部尚书、桂林留守 。
瞿式耜著有诗文十卷,1835年(道光十五年)有木刻本 《瞿忠宣公集》。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补校订出版改称《瞿式耜集》。
疏文
《明季南略》还有瞿式耜的《临难遗表》一文,文中叙述式耜由十月初五至十四日被执不屈的概况。
罪臣瞿式耜谨奏。臣本书生,未知军旅,自永历元年,谬膺留守之寄,拮据四载,力尽心枯。无如将悍兵骄,动镇诸臣,惟以家室为念。言战言守,多属虚文,逼饷逼粮,刻无宁晷,臣望不能弹压,才不能驾驭,请督师而不应,求允放而不从。驯至今秋,灼知事不可为,呼吁益力,章凡数上,而朝廷漠然置之。近于十月十三日,集众会议,蒐括悬赏,方谓即不能战,尚可以守。忽于十一月初五之辰,开国父赵印选,传到安塘报一纸,知严关诸塘尽已失去,当即飞催印选等星赴危急,而印选铸躇不前,臣窃讶之,讵意其精神全注老营,止办移营一着,午后遣人再侦之,则已丛室而行,城中竟为一空矣。
臣抚膺顿足曰:”朝廷以高爵饵此辈,百姓以膏血养此辈,今遂作如此散场乎?”至酉刻,督臣张同敞从江东遥讯城中光景,知城中已虚无人,止留守一人尚在,遂涸水过江,直入臣寓。臣告之曰:”城亡与亡,自丁亥三月已拼一死,吾今日得死所矣。子非留守,可以无死,盎去诸!”同敞毅然正色曰:”死则俱死,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乎?”即于是夜明灯正襟而坐,时臣之童仆散尽,止一老成,尚在身旁,夜雨涔涔,遥见城外火光烛天,满城中寂无声响,迨坐至鸡唱,有守门兵入告敞曰:”大清已围守各门矣。”天渐明,臣与同敞曰:吾二人死期近矣!辰刻,噪声始至靖江府前,再一刻,直至臣寓,臣与同敞危坐中堂,吃不为动,忽数骑持弓腰矣,突至臣前,执臣与同敞而去。
臣语之曰:”吾等坐待一夕矣:毋庸执!”遂与偕行。时大雨如注,臣与同敞从泥淖中踔跚数时,始至靖江府之后门。时大清定南王孔有德,已坐王府矣!靖江父子亦以守国未尝出城,业已移置别室,不加害。惟见甲仗如云,武士如林。少之,引见定南,臣等以必死之身不拜,定南亦不强,臣与同敌立而语曰:”城已陷矣!惟求速死。夫复何言。”定南霁色温慰曰:”吾在湖南,己知有留守在城中,吾至此,即知有两公不怕死而不去,吾断不杀忠臣,何必求死!甲申闯贼之变,大清国为先帝复仇,且葬祭成礼,固人人所当感激者,今人事如此,天意可知。”臣与同敞复定南.:”吾两人昨已办一死,其不死于兵未至之前,正以死于一室,诚不若死于大廷耳!”定南随遣人安置一所。臣不剃发,亦不强。只今大清兵已克千乐、阳朔等处,取梧祇旦晚间。臣涕下沾襟,仰天长号曰:”吾君逐至此极乎!”
当年拥戴一片初心,惟以国统绝维之关系乎一线,不揣力绵,妄举大事。四载以来,虽未竖有寸功,庶几保全尺土,岂知天意难窥,人谋舛错,岁复一岁,竟至于斯,即寸磔臣身,何足以蔽负君误国之罪?然累累诸勋躬受国恩,敌未临城,望风逃遁,大厦倾圮,固非一木所能丈也:臣酒泪握笔,具述初五至十四十日内情形,仰?圣听,心痛如割,血与泪俱。惟愿皇上,勿生短见,暂宽圣虑,保护宸躬,以全万姓之命,以留一丝之绪,至于臣等罪戾,自知青史难逃,窃计惟有坚求一死,以报皇上之隆恩,以尽臣子之职分,天地鬼神实鉴临之,临表不胜呜咽瞻仰之至。” 大学士临桂伯瞿公之殉难也祚明既作长律三十韵吊之已而得公与张别山司马临难唱和之作八首复次韵如其章数亦不尽同前诗之旨或不嫌言之重辞之复也。
轶事典故
瞿式耜被清朝斩首后这时忽然雪霰大作,雷电交击,桂林的天气,已是二十年不见雪了,孔有德万分惊骇,满城百姓也无不下泪。
后家属去为他收尸,把瞿式耜的头装在了一个木匣子里,瞿式耜的眼睛依然睁得大大的,家里的人对他的头说:”你的儿子现在平安无恙,你可以闭眼去了。”瞿式耜仍然不肯闭眼,有人又对他说:”你的家人和你那些抗击清兵的战友也平安无恙。”这时,瞿式耜的眼才闭上了。人们都说:”瞿式耜先生的豪情未泯,他死后还惦记抗击清兵的大事。”瞿式耜被杀后大脑是怎么想的,无法证实。和瞿式耜同时的抗清英雄杨廷枢也被清兵俘获,被斩首时他慷慨不屈,仰天长啸,连呼:”大明”,头已落地,他口中又喊出一个”大”字,声音传得很远。
史书评价
《明史》评价: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馀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明季南略》论式耜的疏奏说:”永历驻肇庆,疏奏谆谆,以岁月稍暇,财赋优裕,用心尽力,修内治以自固,严外备以自强,且一材一艺之士,靡不收罗幕府。每慨人才易尽,凡趼足而至者,非怀忠抬义之人,亦乱世取功名之士,人之岁月精神,不用之于正,则用之于邪,安可驱为他人用哉!人咸以桂林为稷下。”
历代评价
顾城:瞿式耜、张同敞在可以转移的时候不肯转移,宁可束手待毙,这种现象在南明史上并不少见。究其心理状态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南明前途已经失去了信心。张同敞在桂林失守前不久对友人钱秉镫说:”时事如此,吾必死之。”钱氏开导说:”失者可复,死则竟失矣。”同敞伤心备至地回答道:”虽然,无可为矣!吾往时督兵,兵败,吾不去,将士复回以取胜者有之。昨者败兵踣我而走矣,士心如此,不死何为?”瞿式耜的经历比张同敞更复杂,他既因封孙可望为秦王事不赞成联合大西军,对郝永忠、忠贞营等大顺军馀部忌恨甚深,而倾心倚靠的永历朝廷文官武将平时骄横躁进,一遇危急或降清或逃窜,毫无足恃,已经感到前途渺茫了。其次,根深蒂固的儒家成仁取义思想也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与其趁清军未到之时离开桂林也改变不了即将坍塌的大厦,不如待清军入城后,以忠臣烈士的形象博个青史留名。尽管这种坐以待毙的做法多少显得迂腐,还是应当承认瞿式耜、张同敞的从容就义比起那些贪生怕死的降清派和遁入空门、藏之深山的所谓遗民更高洁得多,理应受到后世的敬仰。
詩作

《咏梅赠王乌程方轮调官归里时以不阿乌程相致调》
傲隐风霜不受侵,未开先有岁寒心;
水魂夕卧罗浮月,王骨朝凌度岭阴。
非为背时惊独立,祇缘孤性托高岑;
笑他桃李争春色, 不入骚人白雪吟。
卯首春和牧師余夕元旦一詩
生來孤失寄桑蓬
花再流光半百中
何事投林翻觸網
敢思破浪會乘風
良辰勝侶爭浮綠
小院閒庭數落紅
從此偏褊生計檻
不勞順路問西束
浮生空日歎飄蓬
貶眼都拋役夢中
攬鏡漸看擁程雪
閉門二任耳邊風
春來嗣草添新碧
雨後林花發舊紅
竹屋織窗清事足
閒攜菊睡向籬束
勞勞同首緯飛蓬
萬事臺輪高臥中
莫計歷頭長短日
試看旗腳往來風
家醢已報浮新綠
溪萼時將放小紅
差喜日頭雲臥穗
更忒飛夢日華束

《承牧師命次孟陽唱和詩韻》
拂知緇塵浣布袍
山租水漠興偏豪
璧藏天祿干秋秘
樓臥元龍百尺高
命酒花間掩夜月
論文石上沸秋濤
風波小到山中客
時遊漁翁上小刑
初服依然一布袍
歸顛何處不稱豪
泉飛樹妙千重白
風起巖阿五月高
載酒徵歌花拂坐
開縮養紙雲生濤
山翁漁父還相識
乘興時時喻小姻

《梧堤踏月》
積水空明印慚僕
步末方悟是長堤
梧臺滿地千花影
拾取愁驚宿烏梧

《帶雨悲耕》
春雨如膏禍野田
輒郁襄笠盡爭先
谿堂一幅河陽畫
不在屏邊在水選

《浦閣香燈》
萬頃坡理浸碧天
澄光倒影入平川
熒熒一醒繫華夢
不敏人間默照禪

《水檻乘涼》
韶達長風度遠川
凌虛俯檻意茫然
天空夜色涼如水
雛水翻疑身在天

《湛圜聽鶯》
拂雲高柳暗藏營
百醇如黃貼意迎
鳥性若還通說法
類門音裏證無生
《蓉溪泛已》
扶圃江阜興韓胎
凌波仙子抹輕霞
波心小棹頻束去
采采方知薨鏡花
《畫橋姻柳》
瓶藍還水臥長虹
高柳交加曉霧籠
萬種春情姻雷內
六橋佳藍許誰同

《昔野浮觴》
霄草鋪紅作錦茵
漠桃鄰駟爾鮮新
狂歌醉舞舂原上
醴殺花閭拾翠人

《虹橋醉月》
空明寓項二瑤京
對月飛觴肯誓停
身入冰壺清沁骨
圖疑酒氣一時醒

《菊夜張煙》
幽姿原不耐繫華
何事高爛醉晚花
花影卻宜燈下看
淡杳輕量度窗紗
《雨沐郊林》
旋看柳葉風種白
嘗見山匱電圃紅
昏黑一天雷雨過
千輒佳氣置葱蘊

《桃隄柳障》
山水平開別樣妝
舂風摧霆滿園芳
夾隄繡旗千林曉
跌日霞明五色光
語加啼鶯爭弄媚
舞杉歌扇暗流香
桃源目昔人難到
何事遍來一國狂
《絕命詩》
从容待死与城罔,千古忠臣自主张;
百三年来息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浩气吟
瞿式耜在狱中曾赋诗,日与同敞相赓和,并把所赋的诗百馀首题名《浩气吟》,在诗集前,瞿式耜自序说:庚寅十一月初五日,闻警诸将弃城而去,城亡与亡,馀誓必死,别山张司马,自江东来城,与馀同死,被刑不屈,累月幽囚,漫赋数章,以明厥志,别山从而和之。
其一
籍草为茵枕由眠,更长寂寂夜如年;
苏卿绛节惟思汉,信国丹心止告天。
九死如饴遑惜苦,三生有石只随缘;
残灯一室群魔绕,宁识孤臣梦坦然。
其二
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关头岂待商;
二祖江山人尽掷,四年精血我偏伤。
羞将颜面寻吾主,剩取忠魂落异乡;
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
其三
正襟危坐待天光,两鬓依然劲似霜;
愿仰须臾阶下鬼,何愁慷慨殿中狂。
须知榜辱神无变,旋与衣冠语益庄;
莫咲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其四
年年索赋养边臣,曾见登陴有一人;
上爵满门皆紫绶,荒邨无处不青磷。
仅存皮骨民堪畏,乐尔妻孥国已贫;
试问怡堂今在否,孤存留守自捐身。
其五
边臣死节亦寻常,恨死犹衔负国伤;
拥主竟成千古罪,留京翻失一隅疆,
骂名此曰知难免,厉鬼他年讵敢忘;
幸有颠毛留旦夕,魂兮早赴祖宗旁。
其六
拘幽土室岂偷生,求死无门虑转清;
劝勉烦君多苦语,痴愚叹我太无情。
高歌每羡骑箕句,洒泪偏为滴雨声;
四大久拼同泡影,英魂到底护皇明。
其七
严疆数载尽臣心, 坐看神州已陆沈;
天命岂同人事改, 孙谋争及祖功深。
二陵风雨时来绕, 历代衣冠何处寻;
衰病馀生刀俎寄, 还欣短鬓尚萧森。
其八
年逾六十复奚求, 多难频经浑不愁;
劫运千年弹指去, 纲常万古一身留。
欲坚道力凭魔力, 何事俘囚学楚囚;
了却人间生死事, 黄冠莫拟故乡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