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草书《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在76岁写的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8行85字。这一书帖是作者在信手疾书中一气呵成的,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尽得天真烂漫。为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 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 两手肠下踞
踞之彻膀腰 背拳摩肾部
才觉力倦来 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厌频 昼夜无穷数
岁久积功成 渐入神仙路
乾祐元(948)年冬残腊暮
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
杨凝式
五代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
五代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局部
杨凝式(873年-954年),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别号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因生于癸巳年,又号癸巳人,同州冯翊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人,祖籍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唐朝、五代官员。
父杨涉是唐哀帝时的宰相。咸通十四年出生,天祐二年(905年)进士,官秘书郎。后汉时成为太子少师,故称杨少师。
杨凝式形貌寝陋,性格狂放不羁,人称“杨风子”,朱温篡唐,其父代表旧朝传送国玺,凝式力谏父亲不可,为防殃及全家,患下佯狂之疾,常称疾告归。显德元年冬,卒,享年八十二岁。工书法,尤精行草,常在光洁的壁上恣意挥洒,壁尽方止,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黄庭坚最为推崇,将其书法与吴道子的画誉为“洛中二绝”,认为:“二王以来,书艺超轶绝尘,惟颜鲁公、杨少师相望数百年。”又说:“余尝论右军父子翰墨中逸气……惟颜尚书、杨少师尚有仿佛。”有《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法》、《草堂十志图跋》传世。
杨凝式诗作
《题怀素酒狂帖后》
十年挥素学临池,
始识王公学卫非。
草圣本须因酒发,
笔端应解化龙飞。
《韭花帖》,纸本墨迹,高26厘米,宽28厘米,7行,63字,五代杨凝式书。
此帖存世墨迹有多本,其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其二为台湾兰千山馆藏本;其三为罗振玉百爵斋旧藏本(后佚),一般认为罗振玉藏本为真迹。
《韭花帖》结体欹侧,布白疏朗,行气贯通而舒朗空灵,给人以萧散简远而天真烂漫之感,历来为书家所推重。黄庭坚谓:“凝式如散僧入圣。”董其昌云:“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一、杨凝式其人及《韭花帖》的主要内容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希维居士、癸巳人、关西老农、杨风子,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
《旧五代史》载:“凝式长于歌诗,善于笔札,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题记殆遍。时人以其纵诞,有风子之号焉。”书学欧阳询、颜真卿,上溯二王。其书在宋代与吴生画为洛中二绝,代表作除《韭花帖》外,有《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时局动乱,朝代更迭,为求自保,杨凝式甚至要以“疯病”求得免祸,“(后)晋时,以礼部尚书致仕,闲居伊洛之间,恣其狂逸,多所抗忤。人高其才,莫之责也。”
从杨凝式存世的书法作品看,楷书、行书、草书都有,且风格多有变化。这些帖的内容或者是关于健身养生的,或者是写风花雪月,或者写神仙道士,没有一个是庄重严肃的,何以会如此呢?时世变乱,人间事不可说,也不值得挂心,所以,他只有到世俗以外的世界里去寻求乐趣了。这使他的书法作品既奇逸纵迈少庄严,萧散天真而暗合自然,直追魏晋气韵。
黄庭坚谓:“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又云:“自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惟张长史与鲁公二人。其后杨少师颇得仿佛,但少规矩,复不善楷书。然亦自冠绝天下后世矣。”
米芾言:“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海岳书评》),“凝式书天真烂熳,纵逸类颜鲁公争座位帖。”(《书史》)
《韭花帖》是杨凝式致友人的一通手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正感饥饿,恰逢友人来信,并馈赠韭花,充饥之后,作此信答谢。
“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飱。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馐。充腹之余,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此札虽仅63字,而书法娟秀疏朗,文辞典雅,历来备受赞赏。
刘墉《论书绝句》:“绝爱杨风草法奇,西台晚出尚追随。相门华组甘抛却,五代完人更首谁。”
王文治《论书绝句》:“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华亭最赏音。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
李瑞清评:“杨景度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思翁以景度津逮平原,化其顿挫之迹,然终身不出范围。”
启功《论书绝句》:“非狷非狂自一家,草堂夏热起龙蛇。壸公忽现容身地,方丈蓬山是韭花。”
二、《韭花帖》的传承及书法艺术特色
《韭花帖》曾入宋宣和内府和绍兴内府。元代为张晏所藏。明时旭项元汴、吴桢等递藏。
据传说,《韭花帖》入清内府后,乾隆时鉴书博士高士奇酷爱此帖,利用职务之便,冒灭门之罪,以摹本偷换,摹本留在宫中,即为清内府藏本,真迹则据为己有,直到他死后,流入民间,清末民初为罗振玉购得收藏,1945年失于长春寓所,至今下落不明。
《韭花帖》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其书法艺术特色表现在:
1、疏雅有致的章法。《韭花帖》字距、行距之大是历代墨迹中少有的,布白极多而气不散,格调甚为清雅。
2、 疏密生姿的结体。结构或长或扁、或收或放、或疏或密,呼应揖让一任自然,如“乍、报、韭、切”等字之极收与“秋、伏、察”等字之极放形成鲜明对比。
3、轻重合度的用笔。《韭花帖》的用笔有一个特征,就是起笔较重,形成字的首笔粗壮,与其余笔画相较,产生强烈的对比,顿挫起伏合度,方圆协调,随性结字,逸态横生。
《韭花帖》的真伪之争一直存在。徐邦达、启功认为清内府藏本为摹本,且此本确定为清内府旧藏。但也有意见认为是真迹,只是这些意见尚未成为主流意见。同时,徐邦达、启功认为罗振玉藏本为真迹。
【释文】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輖(zhōu ) 同“朝”,有早晨之义。
::飧(sūn ) 晚饭。
::羜(zhù ) 出生五个月的小羊 ,也指肥羊。
::馀(yú ) 剩余的意思,多指食物的剩余,例如:馀年。
杨凝式《韭花帖》高清单字▼
【1】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
【2】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
【3】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
【4】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
【5】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
【6】谢伏惟鉴察。谨状。
【7】七月十一日,状。
杨凝式《韭花帖》长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