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你知道的杨慎诗

作者:change?  于 2024-8-6 06: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诗词书画




 如果觉得杨慎这个名字很陌生,那么《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应该是如同<哈姆雷特>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大问题"  一般de 尽人皆知的绝唱---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一首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代表作,还用作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通过古风曲子的演绎,更添许多悲壮的味道。出自其最具盛名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原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的《临江仙》,  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置于《三国演义》开篇,致使后人都误以为罗贯中所作。还有一首西江月(说三分两晋“道德三皇五帝”一段),被冯梦龙拿去放在《东周列国志》的开篇,又使人误为冯梦龙所作。


《二十一史弹词》

第一段 總說

西江月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凄凉廢塚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
滚滚龍爭虎鬭,匆匆兔走烏飛。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業兵機。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裏。


第二段 說三代

南鄉子
擕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爭。
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別換聲。誰弱誰强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裡聽。

西江月
閱盡殘篇斷簡,細評千古英雄。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塲春夢。
昨日香車寶馬,今朝禾黍秋風。誰強誰弱總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第三段 說秦漢

臨江仙 
滚滚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西江月
落日西飛滚滚,大江東去滔滔。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龍爭虎鬭漫劬勞,落得一塲談笑。


第四段 說三分兩晉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坵。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鬭。

西江月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烏飛兔走疾如梭,眨眼風驚雨過。
妙筆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第五段 說南北史

清平樂
閒行閒坐,不必爭人我。百歲光陰彈指過,成得甚麼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鴉。王謝堂前燕子,不知飛入誰家。

西江月
颯颯西風渭水,蕭蕭落葉長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鬭龍爭過眼。
閒看壩橋楊柳,凄凉露冷風寒。斷蟬聲裏凭闌干,不覺斜陽又晚。

第六段 說五胡

點絳唇
暮鼓晨鐘,春花秋月何時了?七顚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鏡裏容顏老。千年調,一塲談笑,幾箇人知道?

西江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雲擾中原。縱横三百有餘年,幾度交鋒索戰。
馬過生靈虀粉,血流河洛腥羶。耳聞猶自不堪言,有眼休敎看見。


第七段 說隋唐二代

臨江仙
一片殘山并剩水,年年虎鬭龍爭。秦宮漢苑晉家營。川源流恨血,毛髮凜威靈。
白髮詩人閒駐馬,感時懷古傷情。戰場田地好寬平。前人將不去,留與後人耕。

西江月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跡茫然。隋唐相繼統中原,世態幾回云變。
楊柳凄迷汴水,丹青慘淡凌烟。樂遊原上草連天,飛起寒鴉一片。


第八段 說五代史

定風波
雨汗淋漓赴選塲,秀才落得甚乾忙。白髮漁樵諸事懶,蕭散。閒談今古論興亡。
虞夏商周秦楚漢,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貶處,得趣。不摇紈扇自然凉。

西江月
千古傷心舊事,一塲談笑春風。殘篇斷簡記英雄,總為功名引動。
箇箇轟轟烈烈,人人擾擾匆匆。榮華富貴轉頭空,恰似南柯一夢。

第九段 說宋遼金夏

蝶戀花
簡盡殘編并斷簡,細數興亡,總是英雄漢。物有無常人有限,到頭落得空長歎。
富貴榮華春過眼,漢主長陵,霸主烏江岸。早悟夜筵終有散,當初賭甚英雄漢。

西江月
三百餘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横。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
富貴草梢垂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敗總虚名,一枕南柯夢醒。

第十段 說元史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聲流盡年光。翻雲覆雨數興亡,回首一般模樣。
清景好天良夜,賞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細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西江月
細思三皇五帝,一般錦繡江山。風調雨順萬民安,不見許多公案。
後世依他樣子,齊家治國何難。流芳百世在人間,萬古稱揚讚嘆。


杨慎(1488~1559),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前面的几个大家可能都猜得出来,司马相如的赋,李白的诗,苏东坡的文,而所谓的“升庵科第”,是说杨慎不仅高中状元,杨家几代也是科第显赫。从他的曾祖父起,一门世代为官。正德皇帝亲自宣布他为殿试第一,独占鳌头。后因嘉靖皇帝大礼议被贬死云南。杨慎的文学创作成就,也得到诸多名家的推崇,如稍晚于他的李贽称他文备众体、诸体皆长,认为李谪仙(李白)、苏坡仙(苏轼)、杨戍仙(杨慎)可谓流光百世的蜀中三杰;清初王夫之称杨慎的诗是“三百年来最上乘”,称杨慎为“千古第一诗人”。

《出郊》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把白鹭和绿色的田地作为对比,并用了“点破”这样的动词,很生动的一幅田园画面便跃然纸上。


《转应曲》

银烛。

银烛。

锦帐罗帏影独。

离人无语消魂。

细雨斜风掩门。

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



银烛映在锦帐之上,虽然倒影出重重影子,孤独的人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孤独入骨。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

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

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虽然街上已经春色很浓,却人烟稀少,让人更是无心赏景,久病缠身的人总是虚度光阴。


《于役江乡归经板桥》

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

真如谢朓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


诗人自家乡成都返回云南永昌途中所作,全诗格调清新,联想别致而深沉。


《夏水谣》

街沿下,雨戴帽。

龙嫁女,天公笑。

日反烧,水淹灶。

岩洞青蛙树上叫。


夏日街雨猛烈,行人奔忙,青蛙呱呱叫嚷,活泼清新,充满烟火气息。


《三岔驿》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诗人借地理位置的险要,讽刺官场上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超脱态度,选材新颖,意蕴深远。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诗人临终前所作,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遗憾悔恨,甚为感人。

杨慎
·钱杜绘《杨升庵小像》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庵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滇南戍史,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明朝官员、作家。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年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大礼议事件中,因率领百官在左顺门求世宗改变皇考,而遭贬云南,终老于戍地,一生未获赦免。后追赠光禄少卿,谥号文宪。

现今成都市新都区仍存有其私家园林升庵桂湖以及杨慎家族墓地,昆明城西山之麓、滇池之畔有升庵祠。杨慎与解缙、徐渭合称“明朝三才子”。

生平
杨慎为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京师。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过秦论》,众人皆惊。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正德二年(1507年)杨慎中式丁卯科四川乡试第三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高中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得到蒋冕、费宏赞赏。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起用任经筵讲官,并经常讲述《舜典》。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于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杨慎动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卫。从前其父廷和当国之时,曾经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趁机埋伏在途中,伺机加害杨慎。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驰骋万里,到达云南之后,几乎一病不起。

两年后,杨廷和生病,杨慎得以短暂回家探视,其父病愈后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协助平定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八年(1529年),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归葬其父。此后,或暂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居云南三十馀年。

世宗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每每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乐府纪闻》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抚派四个指挥押解回永昌。


描绘杨慎谪戍生活的明陈洪绶《升庵簪花图》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杨慎在戍所逝世,年七十二岁。临终云:“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慎去世后,当时云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游居敬命人为其殡殓入棺,还葬故乡新都。明穆宗隆庆初年,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

杨慎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奋志诵读,不出户外”。《明史》称其:“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又善弹琵琶。其最具盛名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为《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的《临江仙》成为《三国演义》第一回开篇词: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杨慎主要著作有《滇程记》、《丹铅总录》、《丹铅杂录》、《南诏野史》、《古音猎要》、《全蜀艺文志》、《春秋地名考》及《异鱼图赞》等。


杨慎 (1488-1559)


杨慎《石马泉亭诗页》冷金笺行书 21.4×47.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九月廿六日始會于石馬泉亭二首 勝地荒蕪久,華亭結構新。清泉分馬頰,白石動魚 鱗。玉瀉琴中韻,花搖鏡裏春。還將濯纓意,擬問釣璜人。
蒼靄環城下,紅雲指海東。登薠臨遠水,搖蕙感回風。歸望微茫外,生涯爛醉中。故園 千萬里,秋色可能同。升菴楊慎。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8-6 09: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