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休息不过年每天半夜后休息的99岁小镇医生-謝春梅

作者:change?  于 2024-12-28 01:3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健康生活


什么都吃,猪肉很少吃。病人随来随看,自己饭没吃完看完再吃,清洁收拾包括洗碗全自理,十几岁开始抽烟八十几年一直不戒。 从不休息不过年每天半夜后休息的99岁小镇医生谢春梅,80岁以前自己开车出诊,年轻时跋山涉水出诊,高龄后搭车出诊。视频拍得温馨真实,百看不厌。



謝春梅的診所無健保,因為健保實施那年他已73歲,準備退休了。

怎知一晃眼如今97歲還在行醫。他和他的老診所就像被點了魔法棒,或灑落某種化學元素,時光在此凍結,他74年來日復一日,從早看診到晚、且全年無休,苗栗最年輕的醫師而今成了全台最老醫師。從接生到驗屍,再偏遠他都不拒絕,診所至今也維持昔日樣貌,從未改建。

他總淡淡說,守護居民健康,只是醫師天職罷了。

小鎮醫師 謝春梅

出生:1922年11月6日生於苗栗公館庄石圍牆

學歷:嘉義商工肄業

經歷:苗栗縣公館鄉鄉民代表會副主席、福基國小家長會長

獲獎:2008年獲「醫療典範獎」、2018年獲「醫療奉獻獎」

我們剛抵達謝春梅的診所,就有老友來找他聊天,那是隔壁國小的退休老校長。2人話家常,校長離開後,謝春梅淡淡補充:「老校長是我接生的。」

 

近百人瑞 行醫逾7旬

類似情節在採訪期間不斷上演,一位原住民來看診,說從出生看到現在65歲了;採訪回程,小黃司機迸出一句:「我阿公、阿嬤的死亡證明都是謝醫師開的。」彷彿方圓十里之人與謝春梅都搭得上關係。

老診所至今病患不斷。右方候診者是曾經差點因難產而致命的周月蘭。
老診所至今病患不斷。右方候診者是曾經差點因難產而致命的周月蘭。

97歲的謝春梅1945年開始行醫,「那時候這裡還沒有電。」而今聽來宛如石器時代。他曾於2008年獲「醫療典範獎」、2018年獲「醫療奉獻獎」,診所牆上就有2張他與當時頒獎總統的合照:馬英九、蔡英文。不過最吸睛的,是一張附照片的泛黃卡片,寫著「春梅醫士」,照片中是一位光頭男子,署名「蔣中正」,日期1953年。

兒時家境貧困,但謝春梅的課業成績始終不錯。(謝春梅提供)
兒時家境貧困,但謝春梅的課業成績始終不錯。(謝春梅提供)

「福基診所」是一棟精巧雅緻的老建築,坐落苗栗縣公館鄉一處靠山區的小村落,名叫福基村。「66年前蓋好的。」謝春梅至今習慣說客家話,但國語也通。那是1953年,謝春梅行醫8年後村子終於通電,他的嶄新診所也落成,櫃子皆為檜木製。那是他人生最風光之時,隔年又迎娶年方18的2夫人,那年代有錢人大方娶2位妻室,並不少見。

謝春梅生於1922年日治時期的苗栗公館,父親是佃農,全家生活困苦,謝春梅國小畢業就跟著一位醫師習醫,那時醫界仍有師徒制。少年人心性不定,16歲時他看到皇軍飛行學校招生,好想開飛機,偷偷刻了父親印章去報名。差點考上,敗在他坦承偷刻印章。怎知是上天厚愛,考上飛官的2個台灣人不久後都死了,其中一人服役的正是傳說中的「神風特攻隊」。謝春梅說,若自己考上,可能也被要求開自殺飛機,「老早就沒命了,一個身體要換一個軍艦。」

 

大難未死 回故鄉服務
學醫時期的謝春梅。(謝春梅提供)
學醫時期的謝春梅。(謝春梅提供)

17歲時,他又跑去考嘉義商工,「我第一名考上,台灣的應考生有600人,只錄取13個。」但只讀一年,因家中供應不起學費,只好輟學。就學期間,他多次見到一名年輕人騎腳踏車送米,「精神很不錯,很認真,我沒看過他偷閒,都在工作。」多年後他看到一則報導,寫王永慶創立台塑的故事,「相片跟那個人一模一樣,形態都沒變,肯定是他。」王永慶確實曾在嘉義開米店。

謝春梅最後認分習醫,他跟過數位醫師,1944年通過「台灣總督府乙種醫師試驗」,接著到台北馬偕醫院實習。二戰正激烈,幾個月後美軍轟炸現在的中山北路,謝春梅那天離防空洞較遠,沒能趕去避難。「結果防空洞死了23個人,馬偕一共死了170多人。」

大難不死,隔年日本投降,他開始行醫。他本想去大城市的醫院當眼科醫師,很有興趣,「可是我父親說我們鄉鎮沒有醫生,要我留在地方服務。」就這樣,小鎮醫生一做至今。

他日日從早到晚看診,全年無休,診所至今也維持昔日典雅樣貌,不曾改建。他說,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打掃診所,當作運動。後來我們見到他打掃的模樣,終於明白為何老建築能維持得一塵不染,謝春梅的掃把不放過任何一個邊緣死角,簡直牙醫師洗牙般仔細。

謝春梅日日親自打掃診所,不假手他人,他說以此當作運動。
謝春梅日日親自打掃診所,不假手他人,他說以此當作運動。

 

跋山涉水 病患擺第一

偏鄉醫師不好當,何況當年戰後家家一窮二白,「吃飯都難了哪有錢治病,拿現金來看病的大概三分之一,其他都記帳。」曾有病患拖到農曆年前仍還不出醫藥費,拿一隻活雞送給謝春梅。「我不會講什麼話。有的人因為沒有錢,不敢叫我來看診,我說不管怎麼樣,你叫我去就好。」

那時居民多半連摩托車都沒有,謝春梅為了病患方便,會開著吉普車、有時騎800西西重機,到處出診。他的診所前方即是後龍溪,溪流對面是一座接著一座山,山區沒有馬路,謝春梅的車只能開到山下,徒步爬山,「出一個診,走山路單程要2、3個鐘頭。」他曾笑稱而今身體仍硬朗,可能與年輕時天天爬山有關。

福基診所落成66年來從未改建,始終維持昔日典雅樣貌,曾多次外借作為拍片場景。
福基診所落成66年來從未改建,始終維持昔日典雅樣貌,曾多次外借作為拍片場景。

那是名副其實的跋山涉水,後龍溪冬天枯水期吉普車可涉水過溪,夏天水深,當時連橋梁都無,只有「流籠」,謝春梅得搭著流籠到對岸看診,險象環生。還有一次,他走了幾十里路至多處看診,因診所還有病患在等,又趕著回去,若走原路得繞一大圈,謝春梅竟然就乾脆游泳渡溪,以免病患等太久。

一般醫病關係不免是醫生處於上方,然而謝春梅總是不讓病患久候,這份周到我們採訪時才意外發現。某天中午我們到診所,他恰好接到電話,匆匆出門驗屍。一小時後回來,又有病患上門,他馬上接著看診。看完診,他說可以採訪了,我們問他午餐吃過沒?他說吃過了。護理師偷偷說,他只吃3顆餛飩就趕著出門。原來是怕我們久候,我們只好說想拍攝他用餐,他才肯坐下來吃完午餐,那時已下午2點。

全年無休,也是一樣的心思吧。起初他過年還休診,行醫第4年,從除夕到大年初一陸續有3個家長帶著小孩求救。那時白喉大流行,嚴重可致命,救命的血清不夠用,謝春梅趕緊出門奔波找血清。看著孩子們恢復活力,他說,心中喜悅難以形容。那時起,他連大年初一都看診。他總是淡淡說,偏鄉醫師有責任守護居民的健康。

 

愛看摔角 好抽黃長壽

這一天,老病患周月蘭來看診,72歲的她回憶:「謝醫師救過我捏,我30多歲去一間婦產科生產,後來血崩,差一點死掉。」謝春梅趕來開刀,救回一命。「謝醫師救過很多人,病人很嚴重他會下鄉,不像有的醫師覺得太遠就不想去。我常說他要活到100歲,給大家方便。」

謝春梅的診所並無健保,我們原以為有特殊原因,他說:「健保實施時我已經73歲,就沒參加,我本來打算80歲就不要做,結果做到現在。」他的父親69歲過世,先前中風十年,3個姑姑也都中風,他因此一直覺得自己不會長壽。他71歲時確實曾輕微中風,但無恙,「人生到現在只住院3天,中風住一天,疝氣開刀住2天。」

謝春梅笑稱此生無任何惡習,唯有吸菸戒不了,菸齡80年了。
謝春梅笑稱此生無任何惡習,唯有吸菸戒不了,菸齡80年了。

我們哄騙他用餐時,護理師替他打開電視,竟是日本摔角頻道,謝春梅一邊吃一邊看得津津有味。他國小及念嘉義商工時皆受日本教育,至今懂日文。用完餐,點上菸,護理師說:「沒有病人時,謝醫師就坐這個位子抽菸、看摔角,這是他最享受的時刻。」

是的,97歲仍在抽菸,且是黃長壽。我們第一次採訪時不知情,謝春梅忍了3個鐘頭,才終於說要抽根菸,然後打開一個放滿菸的抽屜,吞雲吐霧起來,整個人放鬆極了,與看診時的嚴謹判若2人。他說此生沒惡習,連酒都不喝,就是菸戒不掉。像是怕被家人唸,他強調:「現在菸都是別人送的,我以前一天2包,現在2天一包。」

 

子女早逝 送別黑髮人

近年另一項業務大增—驗屍。偏鄉長者多,而今平均每天有一至2件需求,謝春梅總是一通電話便趕去,「苗栗現在大部分都是我驗,每個派出所都知道我的手機。衛生所不太敢驗,怕有爭議,被告很麻煩。如果請檢察官驗,家屬還要等。」曾經有家屬等得遺體都流出屍水了,趕緊請謝春梅幫忙。

這些年,他自己的親友也陸續凋零,大夫人陳成妹二十多年前過世,弟弟去年過世,「有個97歲的老同學,大前天過世。」長壽的壞處是,總在送別。

最難熬的,莫過於送走子女。2位夫人共幫他生了12個子女,但大女兒48歲就卵巢癌過世,他的抽屜最上層至今放著大女兒甜笑的照片;大兒子66歲腦幹出血過世,二兒子71歲肝癌過世,么子50歲因醫療疏失猝逝。

謝春梅與2位夫人、子女合影,攝於1950年代。(謝春梅提供)
謝春梅與2位夫人、子女合影,攝於1950年代。(謝春梅提供)

謝春梅曾在友人替他寫的傳記《鄉醫鄉依》中傷心談到,子女不是早逝就是事業不順,他自省許久,認為一生不害人、不做壞事,若真有虧欠誰,大概是愧對二位夫人,當年娶二夫人時年輕氣盛,思慮不周。

謝春梅的幾個子女曾赴阿根廷開餐廳,怎知遇到可怕的通貨膨脹,黯然返台;還有一位兒子原本開工廠順利,20多年前在中國設廠卻被刁難,忽然要交一大筆莫名費用,周轉不靈負債,謝春梅的診所、住家全遭法拍,幸而後來同樣行醫的另一位兒子、兒媳籌錢買回。

 

順其自然 不忌談生死

我們小心翼翼開啟娶2妻的話題,他說,當年才20歲,母親就幫他訂親,娶村裡一位女孩,32歲他又娶二夫人,2位妻室同住,從未爭吵,因此他一直沒想太多。直到年紀漸長,才意識到2位妻子都在忍讓,「覺得很對不起大夫人,很過意不去,小夫人也從來不敢講一句埋怨的話。」不知是否是補償心理,當子女需要資金創業,謝春梅總大方給錢,也協助二夫人劉蓮英參選苗栗縣議員,連任4屆。

會不會只是風水不好?他答,確實考慮過挖祖墳、遷葬別處,「可是我弟弟的幾個小孩都發展得很好,當醫生、做事業都很順,我不敢挖。我不敢相信風水。」厚道的他就怕遷祖墳會影響弟弟子女的好運。

50歲猝逝的么子,遺孀後來改嫁,2人的獨子便與阿公謝春梅同住,現已讀國中,成了謝春梅如今最大的欣慰,2年前還獲得「總統教育獎」。謝春梅微笑聊到,孫子用功懂事,他曾拿500元給孫子買書,孫子卻說存了1千元零用錢足夠買書了。

他又說,醫師執照一次6年,現在這張是93歲時申請,「不知不覺4年多,所以我到100歲(虛歲)就失業了,呵呵,能不能活到那時候還不一定,先死掉也不一定。」老醫師沒忌諱生死,只說到時候再說吧。採訪結束,他站在門口陪我們等計程車,要他先坐下休息也不肯,全程站立直到我們的車子離去,74年如一日的體貼周到。

【一鏡到底】97歲算什麼 小鎮醫師謝春梅

       

全國開業最久的苗栗縣公館鄉福基診所,高齡99歲老醫師謝春梅,在昨天晚間辭世,謝醫師在地方行醫75年,是全台最年長仍然在執業的醫師,過去曾獲醫療奉獻獎,蔡英文總統、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都曾恭賀,但老醫師身體狀況不佳,昨晚在家中辭世,這樣的消息讓當地不少的居民相當不捨。

福基診所保留傳統的外觀,古色古香外,負責看病的謝老醫師照顧起福基社區居民的大小健康,不僅視病猶親、照顧弱勢、關心鄉土,甚至也必須做亡故者的行政相驗工作,且絕大多數相驗的亡者都比他年輕。去世前十天謝醫師仍在看幫病患看診、打針,當時看診時精神還滿好的。

謝春梅醫師過去行醫不輟,但他其實是出身貧乏的佃農之子,因為高職以後沒錢唸書,16歲起便在公館、苗栗等地的醫院當實習助理,自己認真苦讀,最後通過「台灣總督府乙種醫師考試」,成為日治時期師徒制考驗合格的醫師。

過去謝醫師身體一直保養得很好,人生經歷豐富,醫德更是為各界稱頌,但半個月前開始出現身體不適,經診斷為腸胃、吸入性肺炎,近期情況惡化。親屬與在地鄉親驚聞噩耗均感不捨,預計明天會研議靈堂設置地點,供親友弔唁。

圖片來源:Andy Chen提供

謝醫師會如此堅持,就是因為父親一句話:「鄉下沒醫生,學到一些醫術給我們地方人方便。」,其實以當時在市區當醫生的待遇很好,謝春梅卻選擇回到故鄉當一位「小鎮醫生」。對他來說幫病人看診就是他的全部,即便星期天、或是深夜,只要患者或家屬一通電話,他就「出診」到病患家到宅醫訪。

謝春梅在地服務超過70多年,附近居民許多都是從小給謝醫師看診一路看到大,他實踐了他的承諾:「一定做到最後一刻。」雖然老醫師離開的消息讓大家不捨,但更重要的是感謝他一輩子一來無私的奉獻。

文、圖/王芊淩




謝春梅(1922年11月6日—2020年4月29日,苗栗縣公館鄉人,台灣醫師、政治人物,長年在家鄉行醫並經常義診,曾任第六屆苗栗縣公館鄉民代表、苗栗縣公館鄉體育會理事長,妻子劉蓮英曾連任四屆苗栗縣議員。

生平
家庭

謝春梅祖籍廣東省蕉嶺縣,開台祖來到台灣定居苗栗西山,祖父遷至苗栗郡公館莊石圍墻。父親謝長煌為佃農,地主為徐定標,母親吳新妹為童養媳。謝春梅出生後與祖母、伯父、伯母同住,謝春梅嬰兒時母親母乳不足,親戚陳母有剩餘母乳,因此成為謝春梅乳母。[1]:20-21

早年

謝春梅自幼幫忙家中務農,1936年14歲畢業於公館公學校,隔年在徐定標的推薦下跟隨周朝棟醫師學醫。後曾因嚮往飛行,謝春梅報名日本陸軍航空兵考試,但在父母的反對而未果。1939年前往嘉義商工電器科就讀一年,希望畢業能到石油會社工作,但因花費太大而休學。回到苗栗謝春梅跟隨劉家樑醫師學習眼科,之後轉到舅舅吳遠裕的岩田醫院實習。1940年謝春梅與配偶陳成妹結婚,之後在1944年23歲通過乙種醫師考試檢定,前往馬偕紀念醫院進行5個月醫師訓練,隔年取得開業執照,在新竹州苗栗郡公館莊福基地區開業。[1]:61-78

壯年

1945年5月,謝春梅出任福基戰時診療所主任,開始以醫師名義回鄉行醫,但是在中日政權轉接後,福基戰時診療所被國民政府接收,因此謝春梅暫時回到家中行醫,之後在家鄉租房開設福基診所行醫。之後謝春梅買下福基地區一塊地建設新診所,1953年落成,隔年再娶劉開蓮為二房。[1]:79,163,172

人生數次遇險

1935年中部大地震,死傷慘重,謝春梅幸運躲過,三弟謝發達罹難。謝春梅考取醫師後,原本要被派遣南洋擔任軍醫,但是在被派遣前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謝春梅在馬偕紀念醫院受訓時,遇到美軍轟炸臺北,臨時躲到熱帶病防治所附近防空洞,逃過一劫。謝春梅晚年曾兩度腦血管栓塞,因提早發現無大礙。[1]:298

面對傳染病

在戰後的台灣,因為戰時的破壞,以及國民政府疏忽對港口的管制,因此在日治時期已絕跡的傳染病天花霍亂鼠疫等紛紛出現[2],加上戰後物資缺乏,成為當時台灣醫生的嚴重考驗。[3]

謝春梅在家鄉行醫時,1945年7月發現有患者感染天花,在施打牛痘疫苗後痊癒,之後又傳出一位感染。謝春梅為了避免產生大流行,預防性的給予全村民眾施打牛痘疫苗,這個在日治後期已絕跡的傳染病才沒有再次大流行。[1]:164

白喉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冬季,兒童罹病率較高,患者需儘速施打疫苗。日治時期曾大流行,促使殖民政府重視疫苗的製造,因此在日治晚期白喉已成為地方性傳染病。[2]1947年除夕夜凌晨,有三例感染白喉的幼童到謝春梅的診所求診,診所只有兩劑血清,謝春梅先前往公館地區診所拿血清,卻都沒有庫存,因此在清晨時坐車前往苗栗衛生院拿血清,治癒三名孩童。[1]:170-171

在1949年,謝春梅先後遇到三例狂犬病患者,因為未曾見過狂犬病,只知患者一見水就全身發抖,但是當時狂犬病無藥可醫,讓家屬帶回家隔離,以免疾病擴散。[1]:167

出診經歷

早期台灣醫師會重視出診,出診是醫師累積人脈、增加知名度的主要方法,也因出診面對的病患都是緊急情況,是對年輕醫師技術的考驗。[4]謝春梅行醫區域位於偏鄉地區,在出診時因交通不便,時常需要越過山峰、溪水,路程時常需一、二小時,但只要有病患求診,他都不辭辛勞前往,獅潭泰安大湖都有出診紀錄,直到87歲都還曾外出出診。[5]謝春梅有次到獅潭鄉出診,為了通過溪水湍急的後龍溪,自行拉線籠通過,之後還要穿越竹南丘陵後才到達。[1]:179-180

1960年代台灣開始使用化學肥料,因此農藥中毒的案件時常發生。謝春梅曾經遇過數起農藥中毒搶救經驗,都是農藥自殺者,其中有位住在獅潭的男子,因連續三胎都都夭折,耕作時想不開而服農藥自殺,即時被送到謝春梅的診所而獲救。[1]:205-207

社會參與

謝春梅關注地方政治,第一次苗栗縣長選舉時,曾到參選人劉定國選舉總部聲援,後在苗栗縣長劉定國、公學校師長公館鄉長謝阿盛的鼓勵下參選,當選第六屆公館鄉民代表,以及議會副主席。1961年參選縣議員,因收到軍醫召集令而棄選入伍。配偶劉蓮英於1973年參選縣議員,連任八到十一屆四屆縣議員。[1]:187-190

謝春梅在1960年擔任苗栗縣公館鄉體育會理事長,之後擔任苗栗縣排球委員會委員、田徑委員會委員多年,尋找優秀選手回鄉,使苗栗縣田徑、男女排球揚名台灣。謝春梅時常載福基國小選手外出比賽,以及贊助食宿經費、提供獎金。[1]:218-219

在台灣健保尚未實施時,謝春梅就幫助苗栗家扶中心兒童義診。[1]:181台灣過去沒有「法醫」職位,是由醫師進行驗屍,謝春梅年輕時跟隨舅舅吳遠裕四處驗屍,因此行醫之餘,也會下鄉幫忙地方行政相驗。[1]:291-292

謝春梅從1958年子女就讀福基國小時擔任家長會長,當到1998年孫子女畢業後才卸任,共31年。時常在學校缺乏經費時,幫忙捐款、募款。[1]:203

逝世

2020年4月,謝春梅身體有恙,有感冒、嘔吐等症狀,住院數日未見好轉,29日下午陷入昏迷,晚上由家屬接回家中後辭世,享耆壽98歲。5月15日舉辦告別式,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前往謝春梅告別式會場,致祭並頒褒揚令[7],由五子謝其欣代表接受,令中稱其痌瘝在抱,為杏林典範[8],褒揚令全文為:

苗栗縣公館鄉福基診所醫師謝春梅,清勤慈愷,秉性純孝。少歲家境寒蹇,祖輩攖疢,矢願故里懸壺,奮勉力學,嗣通過日治時期乙種醫師考試合格,開啟逾七十載行醫濟世歲月。平居投身弱勢人文關懷,眷注社區公共事務;歷任公館鄉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體育會理事長、福基國小家長會會長等職,建置紓籌,枌榆望重。期間翻山越嶺無休出診,彌日累夜殫精救治;照應邑鄰疾患福祉,守護村僻眾民健康;自購多項疫苗藥品,提供貧戶免費施用,焦思勞神,視病猶親;矜憫恤苦,痌瘝在抱。曾獲頒苗栗縣政府好人好事代表、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醫療典範獎暨第28屆醫療奉獻獎等殊榮,徽音吐惠,志業揚芬。綜其生平,厚植地方基層醫療網絡,映現仁心良術杏林典範,德洋恩普,芳傳馨垂。遽聞上壽歸真,曷勝軫悼,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篤念耆宿之至意。

總   統 蔡英文    
行政院院長 蘇貞昌    

獲頒獎項

1994年獲苗栗家扶中心頒贈醫奉獻獎

1999年獲苗栗縣政府頒發好人好事代表

2008年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獲馬英九總統頒獎[9]

2018年榮獲台灣醫療奉獻獎,獲蔡英文總統頒獎[1]:305-310[10]

參考資料[編輯]
  1. 移至: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何來美. 《鄉依鄉醫:謝春梅回憶錄》. 新北市: 聯經出版社. 2018. ISBN 978-957-08-5208-0.
  2. 移至:2.0 2.1 陳淑芬. 《戰後之疫-台灣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 新北市: 稻香出版社. 1990: 頁35–頁54. ISBN 957-9628-62-9.
  3. ^ 林瑤棋. 《庶民醫療史-臺灣醫壇演義》. 台北市: 大康出版社. 2012: 頁99–頁100. ISBN 978-986-6353-25-3.
  4. ^ 許宏彬. 〈行醫營生―小鎮醫師吳新榮的醫業、實作與往診〉. 《新史學》. 2017, 4 (28): 頁66.
  5. ^ 祁容玉. 醫療典範 87歲謝春梅 再遠都出診. 聯合報 (聯合股份有限公司). 2008-10-31 (中文).
  6. ^ 胡蓬生. 住院前仍看診 最老醫師 謝春梅99歲辭世. 聯合報 (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 2020-05-01 (中文).
  7. ^ 胡蓬生. 謝春梅告別式 總統頒褒揚令. 聯合報 (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 2020-05-16 (中文).
  8. ^ 總統頒贈褒揚令 表彰謝春梅醫師一生守護鄉親健康之卓越貢獻.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0-05-15 [2020-09-17] (中文(臺灣)).
  9. ^ 台灣醫療典範廳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www.tma.tw. [202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10. ^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立法院厚生會. www.hwe.org.tw. [202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謝春梅
出生1922年11月6日
 日治臺灣新竹州苗栗郡公館庄
逝世2020年4月29日(97歲)
 臺灣苗栗縣公館鄉
國籍 大日本帝國(1922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20年)
職業醫師政治人物
父母謝長煌(父)、吳新妹(母)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2-28 05: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