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记

作者:change?  于 2025-2-25 00:4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诗词书画



May include: Black ink illustration of a teapot with steam rising from the spout, a teacup, and three butterflies on a white background. The text '茶香滿屋' is written in black ink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mage. The text translates to 'Tea fragrance fills the house'.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此诗(<隐形记>)为标志,罗青成为把后现代主义诗歌及其艺术观念植入台湾本土及汉语诗歌的第一

隐形记

我站在这里看你,你不看我
我站在那里看你,你不看我
我耐心站在所有的角度所有的空间
看你——你都不看我

只有你才能看得到我,而你不看
你不看我,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看不到我
所有的人都看不到我,是因为
你不看我

你不看我,我就不存在
我不存在,哼!那你也就别想存在
你我都不存在了,嘿嘿,那所有的人也都……
无法存在

可是,可是即使一切的一切
都濒临不存在的危险
你还是不在乎的不看我
不看看我

于是,我只好乖乖的站在这里站在那里
站在一切的内里,看你看你
我只好把你看成一切,把一切都看成你
我只好把你的一切都看成,我自己


The Invisible Man

I stand here and look at you; you don't look at me
I stand there and look at you; you still don't look at me
I patiently stand in all the corners, in all the spaces
Looking at you--- you never look at me

Only you can see me, but you don't even look
You don't look at me because no one can see me
No one can see me because
You don't look at me

You don't look at me, therefore I don't exist
I don't exist, then you don't exist either, so there
Neither you nor I exist, well then, no one...
no way to exist

Yet, just suppose everything in everything
Approaches the danger of not existing
Would you still not give a damn about looking at me
About taking a look at me

If so then I might as well stand here quietly, or stand there
Stand in all the interiors, looking at you
I might as well look at you and see you as everything, see everything as you
I might as well look at you and at everything, seeing it all as me

(1971)  

Translated by Joseph R. Allen

周文龍(Joseph R. Allen)帶領學生參訪臺北 | 周文龍教授(Joseph R. Allen)返校,帶領史丹… | Flickr

风格与评价

罗青第一本诗集的主题诗〈吃西瓜的六种方法〉,第一行却从“第五种 西瓜的血统”写起,让读者遍寻不著“第六种”吃法。萧萧认为,这是让读者参与,也戏弄读者的后现代手法。罗青则以“四度空间”诗社为例,指出1960年以后出生的这一代诗人,成长于相当资讯化了的后工业社会,作品洋溢后现代主义气息。罗青的后现代主义论述,以《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一书最为知名,该书结合莫道夫〈后现代主义绘画〉与李欧塔〈后现代状况:有关知识之研究报告〉两篇译文,提出〈导言:后现代主义研究纲要〉、〈台湾地区后现代状况〉等观察。吕正惠则认为罗青罔顾西方后现代主义出现的历史脉络,是带有进化论观点的译介,以及对乡土文学的批评。

罗青哲籍贯湖南湘潭,1949年因国共内战,随其父母来台湾。他是家中长子,下有一妹罗霈颖,一弟罗志坚。

因其父亲与书画家交好,罗青哲于13岁起,随溥心畬习北宗山水,16岁时随任博悟习南宗泼墨。因为阅读朱生豪先生所译之莎士比亚全集,生起兴趣,考取辅仁大学英文系。1972年出国留学,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职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所、美术系所及翻研所教授,并兼任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

于辅仁大学期间,开始创作现代诗,1969年开始发表新诗、散文,197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吃西瓜的方法》。余光中在〈新现代诗的起点--罗青的《吃西瓜的方法》读后〉一文中,称赞罗青的诗作为“新现代诗”的起点,罗青开始在文坛展露头角。

1974年获颁第一届中国现代诗奖,1975年与朋友创立草根诗社,出版《草根》诗刊。1988年的《录影诗学》尝试将电影的技巧,融入诗的结构中,被林燿德视为文坛“前卫海域的旗舰”。1996年获鹿特丹国际诗奖。

罗青哲的水墨绘画也获得艺坛重视,1973年,于西雅图第一国家银行展览厅,首次展出个展。此后在国内外各艺术中心,多次举办展览。1987年获《雄狮美术双年展》大奖,2004年获得第四届《米兰国际艺术节》艺术家奖。


罗青哲(1948年—),笔名罗青,生于山东青岛,台湾现代诗人及书画家,在新诗与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声誉。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为已故艺人罗霈颖之哥哥。罗青,祖籍湖南湘潭,1948年出生于青岛。台北辅仁大学英文系毕业,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著有诗集《录影诗学》及诗论集《诗人之灯》等多部。  

水稻之歌  隐形记 

「文人畫首重『畫外之意』,其中有象徵、有寄託,這與詩家求『言外之意』的精神相吻合。」—— 羅青

作品
  • 请立刻闭上一只眼睛
  • 关于女人的比喻方法
  • 临池偶得
  • 你早就知道
  • 柯多巴
  • 与哥伦布们论地理大发现
  • 论杜甫如何受罗青影响
  • 这世界不适合我们
  • 我拒绝对秋天发表评论
诗集
  • 《吃西瓜的六种方法》
  • 《神州豪侠传》
  • 《捉贼记》
  • 《水稻之歌》
  • 《录影诗学》
  • 《少年阿田恩仇录》
  • 《一本火柴盒》
画集
  • 《不明飞行物来了》
  • 《萤火虫》
  • 《我发明了一种药》
  • 《罗青画集》
  • 《罗青书画三十年》
  • 《钢铁山水》
  • 《铁网皴法》
文集
  • 《七叶树》
  • 《罗青散文集》
  • 《从徐志摩到余光中》
  • 《诗的照明弹》
  • 《诗的风向球》
  • 《诗人之灯》
  • 《诗人之桥》
  • 《诗魂贯古今──荷马史诗研究》
  •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 《罗青看电影》
  • 《画外笛声扬:绝妙好画之一》
  • 《纸上清香飘:绝妙好画之二》
  • 《情深笔墨灵:绝妙好画之三》

歌曲:

《答案》作詞 羅青 作曲 李泰祥 齊豫演唱 《星》作詞 羅青 作曲 李泰祥 葉倩文演唱 《長短調》作詞 羅青 作曲 鄭文彬 金韻獎 《生日歌》作詞 羅青 作曲 楊弦
新诗集
  • 《吃西瓜的方法》(修订本) 台北,麦田出版社, 民国 94年。
  • 《一本火柴盒》 台北,民生报出版社, 民国 89年。
  • 《少年阿田恩仇录》 台北,民生报出版社, 民国 85年。
  • 《录影诗学》 台北,书林出版社, 民国 77年。
  • 《水稻之歌》 台北,大地出版社, 民国 70年。
  • 《隐形艺术家》(诗 / 摄影集) 台北,崇伟出版社, 民国 67年。
  • 《捉贼记》 台北,洪范出版社, 民国 66年。
  • 《神州豪侠传》 台北,武陵出版社, 民国 64年。
  • 《吃西瓜的方法》 台北,幼狮书店出版社, 民国61 年。
罗青译诗集
  • 《单飞集. 罗青选译解说》 台北,世新大学出版社, 民国 91年。

Guide to Capturing A Plum Blossom,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Mercury House, San Francisco,1995。

  • 《诗人之桥》台北,学生书局出版社, 民国 78年。
散文集
  • 《诗眼照天涯: 招牌篇》(散文/摄影集) 台北,世新大学出版社,民国 92年。
  • 《诗眼照天涯: 窗户篇》(散文/摄影集) 台北,世新大学出版社,民国 92年。
  • 《诗眼照天涯: 绿树篇》(散文/摄影集) 台北,世新大学出版社,民国 92年。
  • 《诗眼照天涯: 雕像篇》(散文/摄影集) 台北,世新大学出版社,民国 92年。
  • 《诗眼照天涯: 动物篇》(散文/摄影集) 台北,世新大学出版社,民国 92年。
  • 《七叶树》 台北,五四出版社, 民国 78年。
  • 《罗青散文集》 台北,洪范出版社, 民国 65年。
诗论集
  • 《诗的风向球》 台北,尔雅出版社, 民国 92年。
  • 《诗的照明弹》 台北,尔雅出版社, 民国 83年。
  • 《诗人之灯》 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社, 民国 77年。
  • 《荷马史诗研究》 台北,学生书局出版社, 民国 73年。
  • 《从徐志摩到光中》 台北,尔雅出版社, 民国 67年。
书画集
  • 第1集《罗青画集》(郭继生编) (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局沧海美术丛刊,1990年)
  • 第2集《罗青书画三十年展》 (台中:台湾省立美术馆,1993年)
  • 第3集《钢铁山水。大写白字》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局沧海美术丛刊,1995年)
  • 第4集《铁网皴法。脸谱书法》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局沧海美术丛刊,1997年)
  • 第5集《方寸千里---小品绘画书法选》 (台北:真赏出版社,2000年)
  • 第6集《罗青的世界》 (上海:太阳虹画廊出版,2005年)
  • 第7集《绘画记号学三部曲》 (上海: 太阳虹画廊出版,2006年)
  • 第8集《罗青六十回顾展》 (上海: 太阳虹画廊出版,2008年)
  • 第9集《GOEDHUIS: LO CH'ING》(英文本) (New York: Goedhuis Contemporary, 2008)
  • 第10集《一 “人”文化大革命:首部曲“山水反革命”》 (台北:九十九度艺术公司出版,2010年)
  • 第11集《小景大宇宙: 罗青抒情绘画小品选》 (上海:德佳艺术空间出版,2010年)
  • 第12集《小品大境界》 (台北: 九十九度艺术公司出版,2011年)
  • 第13集《非常罗汉》 (台北: 九十九度艺术公司出版,2011年)
  • 第14集《芸窗密境: 罗青抒情绘画小品选》 (上海:德佳艺术空间出版,2012年)
  • 第15集《熊猫之歌画集》 (台北: 九十九度艺术公司出版,2012年)
新诗书画集
  • 第1集《不明飞行物来了》新诗书画集 (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4年)
  • 第2集《萤火虫》新诗书画集 (台北:台湾省政府台湾书店出版,1987年)
  • 第3集《我发明了一种药》新诗书画集 (台北: 亲亲文化事业出版,1988年)
  • 第4集《少年阿田恩仇录》新诗书画集 (台北: 民生报社出版,1996年)
  • 第5集《一本火柴盒》新诗书画集 (台北:民生报社出版,1999年)
  • 第6集《惊醒一条潜龙》(中德对照本) (台北:真赏出版社,2002年)
  • 第7集《萤火虫》新诗书画集 (台北:民生报社出版,2003年)
陶瓷书画集
  • 第1集《罗青陶瓷画:非常罗汉》 (台北: 九十九度艺术公司出版,2011年)
  • 第2集《罗青陶瓷画:熊猫之歌》 (台北: 九十九度艺术公司出版,2012年)
参考资料
  1. ^ 余, 光中. 新現代詩的起點——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 讀後. 幼狮文艺. 1973-04, 37 (4): 11.
  2. ^ 林, 燿德. 前衛海域的旗艦:有關羅青及其《錄影詩學》. 文艺月刊: 52-62.
  3. ^ 萧, 芳珊. 羅青詩藝研究. 逢甲大学中国文学所硕士论文. 2010: 18.
  4. ^ 萧, 萧. 後現代主義的台灣論述:羅青論. 国文学志: 105-128.
  5. ^ 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 文镜文化公司. 1986.
  6. ^ 陈佳琦,〈第二章 早期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台北评论》〉,《反对现实主义与台湾早期后现代论述的生成:以罗青、蔡源煌、林燿德为中心》,台南:成大台文系博士论文,页31。
  7. ^ 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 人间. : 341–376.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2-25 02: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