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张船山,是清代伟大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书法家和国画家,乾嘉诗坛泰斗。一生作诗4000余首,为 “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他生平最服膺袁枚,曾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推袁集》;论诗也几乎与袁枚完全相同,主张自写性灵,自由独创。这种观点,大量反映在他的《论文八首》、《论诗十二绝句》、《题屠琴坞论诗图》10首等诗论作品中。如《论诗十二绝句》之十:“文章体制本天生,只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在创作方面,他的诗歌客观上同样接近袁枚,清警空灵,通俗晓畅;善言情理,工于写景。其中有些诗作,风趣诙谐,时以游戏为诗,酷肖袁枚,以致当时有人就说他是有意向袁枚学习。其实,并非如此。正如他的《颇有谓予诗学随园者笑而赋此》二首之一所说:“诗成何必问渊源,放笔刚如所欲言。汉魏晋唐犹不学,谁能有意学随园?”看来他力求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在诗歌创作体现反对封建、追求民主的进步精神这个问题上,他更为直截了当地揭露封建社会的衰朽本质,组诗《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当时的“性灵”派诗人群中,张问陶堪与袁枚、赵翼、蒋士铨这“江右三大家”联类为四,有人甚至还拟以之替换蒋士铨而另组“三大家”,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清史稿》本传称“国朝二百年,蜀中诗人以张问陶为最”。戴吉双更有张问陶为“李太白、苏东坡、虞伯生、杨升庵之后一人也”的评价。张问陶的书法,放逸险峻,苍劲奇雅,颇具新意。此册《张船山手稿》为其自书其诗作集,内容为记事、赠友、唱和、咏景之作,所录诗作中间有刊本《船山诗草》《船山诗注》所不载者,可补其缺。问陶之诗,风流蕴籍,其字恬淡舒和,其文学和书法价值自是不言自显。张问陶手书诗作传世罕见,此书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版本价值。此书为清手稿本,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
干戈草草催离别,婚宦劳劳累死生。
有用年华拚弃掷,无聊家计费经营。
关山销尽轮蹄铁,猛虎磨牙看此行。
梅花八首
清·张问陶
一林随意卧烟霞,为汝名高酒易赊。
自誓冬心甘冷落,漫怜疏影太横斜。
得天气足春无用,出世情多鬓未华。
老死空山人不见,也应强似洛阳花。
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梦绕寒山月下村,一枝相对夜开樽。
繁华味短宜中酒,攀折人多好闭门。
风信严时清有骨,尘缘空后淡无痕。
从来不识司香尉,只仗东皇雨露恩。
铜瓶纸帐老因缘,乱我乡愁又几年。
莫笑神情如静女,须知风骨是飞仙。
生来逸气应无敌,悟到真空信可怜。
世外清名原第一,不修花史亦流传。
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香雪濛濛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美人遗世应如此,明月前身未可知。
照影别开清净相,传神难得性灵诗。
万花何苦争先后,独自能香亦有时。
新书介绍
《张船山手稿》(一函一册)
(清)张问陶 撰
成品尺寸:12.2*22cm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ISBN978-7-5013-6444-2

张船山(1764—1814),清代名吏。名问陶,字仲冶,四川遂宁(今四川遂宁县)人,乾隆时进士,后擢为监察御史,出知莱州,为官清廉,遵循吏道,力主公正,不畏豪强,政声斐然。后以忤上官意,引疾辞退,隐居吴门,自号蜀山老猿。工诗文、善书画。断狱注重实地勘验,公允廉明,不徇私情。所撰判词,章理明析,文字洗炼,被收入《清朝名吏判牍》一书中。著有《船山诗文集》。
本书简介:
《清史稿》本传称“国朝二百年,蜀中诗人以张问陶为最”。戴吉双更有张问陶为“李太白、苏东坡、虞伯生、杨升庵之后一人也”的评价。张问陶的书法,放逸险峻,苍劲奇雅,颇具新意。此册《张船山手稿》为其自书其诗作集,内容为记事、赠友、唱和、咏景之作,所录诗作中间有刊本《船山诗草》《船山诗注》所不载者,可补其缺。问陶之诗,风流蕴籍,其字恬淡舒和,其文学和书法价值自是不言自显。张问陶手书诗作传世罕见,此书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版本价值。此书为清手稿本,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
目录
送游彤卤前辈归霞浦
松菊犹存图为潜斋观察作
客夜
腊八日
雪
忆家园四首
感事
上元夜独生偶成
下第西归
定州至正定道中怀古
英豪
登华阴庙万寿阁望岳同亥白兄作
西安客夜
发西安
煎茶坪题壁
五月二十七日入栈值余生日戏作二律邀亥白兄及吕湘帆和
山腰即目
简州晓发
和亥白同发成都韵
绵州客夜
途中见鹦鹉
青羊驿
重宿褒城客有舍觅旧题不得慨然有作
凤县除夜
雪中过正定
满城道中望西山
宿方顺桥
高碑店垂丝古柳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得家书
夏夜与从弟受之话旧
咏怀旧游十首
早秋漫兴
送椒畦赴广东学使幕府
送周补之赴广东之外舅学士任
赠韩介堂廷秀同年时新选陕西平利
寄怀李许斋
二月五日生女
花竹
赠徐寿徵
题师芑塘润州春望图
夏日简葑亭给谏
饮寄园花下
新秋七日风雨乍凉作诗遣兴
八月二十六日徐寿徵送蟹菊
秋夜
十月十日病中题池南老屋图
十月十日枕上作
赠查兰圃
暮春
乙卯春夏与谷人前辈饮酒诗
莳塘分发浙江作诗送别
为钱云岩画石榴花题句
为渊如前辈题
九月六日长椿寺金丝柳下与兰圃小山看菊饮酒作
寄椒畦
挽钱南园澧侍郎
寄香田
题冯寔庵培种竹图
岁暮自述
梅花
黄叶二首
寄亥白兄
冬日遣怀
题刘澄斋前辈寓垒
寄稚存
荆州道中
自题扁舟集
峡中谢人送橘柚
南木园风夕
石门驿
送吴山尊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
新绿三首和涧昙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抄重)
赠方葆严维甸光禄
腊八日谢朱尊一锡爵同年赠红白盆梅二株
金瑶冈芝原舍人一百二十本梅花书屋图
达摩面壁图
张问陶画赏

【名家集思】一言一诗一心境,一山一水度浮生

明 王谔 踏雪寻梅图轴
雪里觅梅花
南朝梁·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明 王谔 踏雪寻梅图轴
梅花
南北朝·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明 王谔 踏雪寻梅图轴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明 王谔 踏雪寻梅图轴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明 唐寅 柴门掩雪图
早 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明 唐寅 柴门掩雪图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明 唐寅 柴门掩雪图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明 唐寅 柴门掩雪图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明 唐寅 柴门掩雪图
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宋·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明 唐寅 柴门掩雪图
雪梅两首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园小梅
二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明 王醴雪梅鸳鸯图
早梅
宋·李公明
东风才了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明 王醴 雪梅鸳鸯图
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明 王醴 雪梅鸳鸯图
红梅
南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明 王醴 雪梅鸳鸯图
落梅
南宋·陆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明 戴进 踏雪寻梅图
梅花绝句六首
南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月中疏影雪中香,只为无言更断肠。
曾与诗翁定花品,一丘一壑过姚黄。
池馆登临雪半消,梅花与我两无聊。
青羊宫里应如旧,肠断春风万里桥!
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
岂知今日寻香处,却是山阴雪夜船。
墨梅
南宋·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明 戴进 踏雪寻梅图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清胡璋骑驴踏雪寻梅图立轴
梅花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清 费丹旭 红楼梦十二金钗图册 熙凤踏雪
俞礼踏雪寻梅(局部)立轴
清佚名庄亲王踏雪寻梅图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明 仇英 腊梅水仙图轴
梅花九首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
枝头谁见花惊处? 袅袅微风簌簌霜。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梅花八首
清·张问陶
一林随意卧烟霞,为汝名高酒易赊。
自誓冬心甘冷落,漫怜疏影太横斜。
得天气足春无用,出世情多鬓未华。
老死空山人不见,也应强似洛阳花。
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梦绕寒山月下村,一枝相对夜开樽。
繁华味短宜中酒,攀折人多好闭门。
风信严时清有骨,尘缘空后淡无痕。
从来不识司香尉,只仗东皇雨露恩。
铜瓶纸帐老因缘,乱我乡愁又几年。
莫笑神情如静女,须知风骨是飞仙。
生来逸气应无敌,悟到真空信可怜。
世外清名原第一,不修花史亦流传。
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香雪濛濛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美人遗世应如此,明月前身未可知。
照影别开清净相,传神难得性灵诗。
万花何苦争先后,独自能香亦有时。
明 仇英腊梅水仙图轴
题画
明·唐寅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胡 璋国画作品
山水立轴同治十三年(1874)作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沙 馥国画作
清平乐
五代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渔家傲
南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临江仙
南宋·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汉宫春·梅
宋·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 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 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盐角儿·亳社观梅
宋·晁补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画梅二首 明·陈道复
竹篱笆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梅花(二首) 清·钱澄之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
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五月,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只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清·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清·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清·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清·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冬云
毛泽东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明 宋旭 达摩面壁图
纸本设色 规格:121.3×32.2cm
旅顺博物馆藏
宋旭是明万历年间名画家。工山水,兼长人物。他与华亭派顾正谊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影响,闻名画坛。
《达摩面壁图》描绘的是菩提达摩面壁打坐,苦行修炼的情形。达摩面部的刻划,坚韧虔诚。据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谓,达摩,天竺人,本名菩提多罗,于梁普通元年入华,武帝迎至金陵。后渡江往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法于慧可。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画中自题七绝诗一首,年款为庚子。《明画录》载其“游寓多居精舍,禅灯孤榻,世以发僧高之”。这幅作品署有“超泉精舍”。观其笔墨简练沉着,应当是晚年八十六时所作。
《达摩面壁图》所绘达摩形象古朴而虔诚,四周是野草蒙茸的岩洞,达摩身着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正在修行。画心题“问法金銮不顺情,折盖潜向少林行。若无断臂来承受,辜负如来十万程。”署款“庚子新春写于云间超果精舍。”押“宋旭之印”、“石门山人”二印。
宋旭(1525—1606年后)字初穤,号石门、石门山人,(明画录作字初旸,式古堂书画汇考作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为“苏松画派”的先声,是吴门派支流。博宗内外典,通禅理,善山水,兼长人物,万历间名重海内。师沈周,学有师承,故出笔迥不犹人。其山头树木,苍劲古拙,巨幅大幛,颇有气势。与云间莫廷韩,入芟山社绘白雀寺壁,时称妙绝。赵左、沈士充、宋懋晋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其识款喜用八分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作罗汉图、平沙落雁图,时年八十一。
【张问陶行书七绝诗轴】故宫博物院 藏
《七绝诗》轴,清,张问陶书,纸本,行书,纵121.8厘米,横36.2厘米。
释文:秋色萧疏感岁华,胸无好句手频叉。惊人小鸟去何急,飞折一枝篱豆花。梧原大兄正,问陶。
下钤“句漏山房”、“张问陶印”印2方。鉴藏印钤“毛敦斋藏”。
《清史列传》云:“问陶书法险劲”。此幅行书七绝诗峭厉方劲,点画出笔迅疾露锋,字体放逸自然,纵横处似米芾,古拙处又寓有金石气息。
张问陶行书《七律诗轴》,纸本120×55.5cm,四川省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