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识鉴之准

作者:change?  于 2025-5-9 03:2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博你一笑


回顧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要爬上頂峰,擔任國家主席,基本上能力都是不錯的人,或許江澤民、胡錦濤在一般中國人中,還算是有能力的,但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卻直言:「習近平是一個例外」。為什麼有這樣的結論?

识鉴指能知人论世,鉴别是非,赏识人才。魏晋时代,讲究品评人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人物的品德才能,并由此预见这一人物未来的变化和忧劣得失,如果这一预见终于实现,预见者就被认为有识鉴。品评也包括审察人物的相貌和言谈举止而下断语,这类断语一旦被证实,同样认为有识鉴。这种有知人之明的人,能够在少年儿童中识别某人将来的才干和官爵禄位,也能够在默默无闻的人群中选拔超群的人才。

先看古人(魏晋南北朝)如何有识人之明---

武昌郡孟嘉任太尉庾亮手下的州从事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太傅褚裒有识别人物的观察力,他免去豫章太守回家时,路过武昌,去见庾亮,问庾亮道:“听说孟从事很有才学,现在在这里吗?”庾亮说:“在座,你试着自己找找看。”褚裒观察了很久,指着孟嘉说:“这一位稍有不同,恐怕是他吧?”庾亮大笑道:“对。”当时庾亮既赞赏褚裒这种在不言中识别人物的才能,又高兴孟嘉受到了赏识。

武昌孟嘉作庚太尉州从事,已知名①。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②,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试自求之。”褚眄睐良久③,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④。”

①孟嘉:字万年,江夏人,家住武昌,所以称武昌孟嘉。太尉庾亮兼任江州刺史时,召为从事,也称州从事,是州府的属官。江州的首府在武昌县。②“褚太傅”句:按:《晋书·孟嘉传),褚裒当时任豫章太守,正月初一去谒见庾亮时,州府人士聚会在一起,于座中识别孟嘉。所记稍有不同。③眄睐(miǎn lái):观察;打量。斜着眼看是的,向旁边看是睐。④默识:在不言中识别人物。



潘阳仲看见王敦少年时候的样子,就对他说:“您已经露出了胡蜂一样的眼神,只是还没有嗥出豺狼般的声音罢了。你一定能吃人,也会给别人吃掉。”

令人聞之色變的虎頭蜂-daddy-poppy's 藥 ...

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①。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②”。

①“君蜂”句:古人认为蜂目而豺声的人是残忍的人。蜂目,指像胡蜂样的眼睛。振,扬起。②“必能”句:指会杀害别人,也会被人杀掉。


王恭随他父亲住在会稽郡,王大从京都来会稽扫墓,王恭到墓地去看望他一下。两人一向很要好,索性住了十多天才回家。他父亲问他为什么住了许多天,王恭回答说:“和阿大谈话,谈起来没完,没法回来。”他父亲就告诉他说:“恐怕阿大不是你的朋友。”后来两人的爱好终于相反,果然和他父亲的话一样。

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①。二人素善,遂十馀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阿大语,蝉连不得归②。”因语之曰:“恐阿大非尔之友。”终乖爱好,果如其言。


曹操问裴潜道:“你过去和刘备一起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干怎么样?”裴潜说:“如果让他治理国家,会扰乱百姓,不能得到太平;如果保卫边境,防守险要地区,就完全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首脑。”

曹公问裴潜曰①:“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冶②;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③。”

①裴潜:字文行,曾避乱荆州,投奔刘表,刘备也曾依附刘表,曹操指的就是这事。②居中国:占有中国,指处在京都的统治地位上。③乘边:驾御边境,即指防守边境。方:地区。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符坚打算灭亡晋朝,已经占据了梁州、歧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符坚,人们私下里很有些不赞成的论调。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让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各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郗超与谢玄不善。荷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①。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②。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履之间,亦得其任③。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④。

①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传说夏代铸九鼎:后来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成了传国之宝。《左传·桓公三年)载,楚王出征,到达周朝境内,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以表示要夺取周朝的天下。梁、歧: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373 年),前秦苻坚攻占梁州、益州。歧,可能是益字之误,也可能是指歧山。到公元379 年,荷坚南犯,沿淮水的各郡县多沦陷。公元383 年又大举南侵,企图灭晋,因此有淝水之战。所说“虎视淮阴”,即此期间事。淮阴,具名,属徐州广陵郡,在今江苏省淮安县西北。②间:悄悄地;私下里。③“吾昔”句:谢玄曾被桓温召去任军府的属宫,后乘调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荷坚南侵时,谢安推荐他,当时中书侍郎郗超认为谢玄有才,不会辜负重任。于是调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军事。后连破符坚军队,直至淝水之战,大败荷坚。郗超在桓温任征西大将军时也任军府的属官。后来桓温升任大司马,他又调为参军。履屐,都是鞋,这里比喻小事。④元功:大功。先觉:有预见。

谢安在东山隐居时养着歌舞女,简文帝说:“安石一定会出山,他既会和人同乐,也就不得不和人同忧。”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①:“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高卧东山那些年,谢安是远志-腾讯新闻
①妓:歌女、舞女。按:谢安石隐居会稽郡的东山时,常和王羲之等纵情山水,每次出游,都带着歌舞伎。简文:谢安隐居时,简文帝司马昱尚未登位,仍任丞相。

桓温将要讨伐蜀地,当时居官的贤明人士都认为李势在蜀地已经很久,继承了好几代的基业,而且地理形势又居上游,长江三峡不是轻易能够攻克的。只有丹阳尹刘真长说:“他一定能攻克蜀地。从他赌博可以看出,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是不会干的。”

桓公将伐蜀,在事诸贤,咸以李势在蜀既久,承藉累叶,且形据上流,三峡未易可克①。唯刘尹云:“伊必能克蜀。观其蒲博,不必得,则不为②。”

①“桓公”句:公元346 年枢温率水军伐蜀,当时李势正继承父业,占据蜀地称王,国号为汉。到347 年桓温攻入成都,李势投降,汉国亡。承藉:参看《雅量》第39则往①。累叶:累世;好几代。按:自李特起兵反,传至李势,已经六世,四十多年。②蒲博:蒲指樗(chu)蒲,是一种赌博游戏。

庚翼临死时,亲自上奏章推荐自己的儿子园客代理职务。朝廷担心他不肯服从命令,不知该派谁去好,于是一同商议用桓温为荆州刺史。丹阳尹刘真长说:“派他去,一定能克服并安定西部地区,可是恐怕以后就再也控制不了他了。”

小庾临终,自表以子园客为代①。朝廷虑其不从命,未知所遣,乃共议用桓温。刘尹曰:“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然恐不可复制②。”
分封天下的项羽才是“鸿门宴”最大赢家?
①“小庾”句:小庾指庾翼,是庾亮的弟弟,在庾亮死后,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后来病重,上奏章推荐二儿子庾爰之代理荆州刺史一职。园客就是庾爰之的小名。②西楚:一个区域,各时代所指具体地区不一致,这里指晋国西部地区。按:庾翼死后,任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首先起兵西伐,平定蜀。

大将军王敦死后,王应想去投奔王世儒,世儒当时任江州刺史;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舒当时任荆州刺史。王含对王应说:“大将军平时和世儒的关系怎么样,而你却想去投靠他!”王应说:“这才是应该去的原因。江州刺史在人家强大的时候,能够坚持不同意见,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到了看见人家衰败、危急时,就一定会表示同情。荆州刺史守法,怎么能按意料之外的做法办事!”王含不听他的意见,于是两人便一起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沉入长江。王彬听说王应会来,暗地里准备好了船来等候他们;他们竟然没能来,王彬深感遗憾。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①。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②;及睹衰危,必兴愍恻③。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④!”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①“王应”句:王应是王敦的哥哥王含的儿子,过继给王敦,王敦派他任武卫将军,做自己的副手。王敦病重时,派王含为元帅,起兵再反,兵败后,王含便和王应逃奔王舒,王舒派人把他们沉到长江里。王舒和王彬(字世儒)是王敦的堂弟,王敦分调他们做荆州刺史和江州刺史。②“江州”句:公元322 年,王敦起兵攻下石头城时,杀了侍中周f 。王彬和周f 是故交,便前去哭尸,并责骂王敦犯上和杀害忠良。同异:偏义词,指“异”,不同。③愍恻(mǐn cè):怜悯;同情。④守文:遵守成文法;守法。

周伯仁的母亲在冬至那天的家宴上赐酒给三个儿子,对他们说:“我本来以为避难过江以后没有个立脚的地方,好在你们家有福气,你们几个都在我眼前,我还担心什么呢!”这时周嵩离座,恭敬地跪在母亲面前,流着泪说:“并不像母亲说的那样。伯仁的为人志向很大而才能不足,名气很大而见识肤浅,喜欢利用别人的毛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是保全自己的做法。我本性乖戾,也不会受到世人的宽容。只有小弟弟平平常常,将会在母亲的眼前罢了。”

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①:“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②!”周嵩起,长跪而泣曰③:“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④。”
丁兰简介—二十四孝中刻木事亲故事主人公 ...
①周伯仁:周f,字伯仁。下文的周嵩、阿奴指他的两个弟弟。参看《言语》第30则注①和《方正》第26则注①。冬至:节气名。古人重视冬至节,这一天要祭祖、家宴、庆贺往来,像过年一样。②度:通“渡”。有相:有吉相;有福相。③长跪:古人坐时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跪时伸直腰和大腿,挺直上身跪着,叫长跪,表示尊敬。④碌碌:平庸无能。

王平子向来对眉子没有好感,他评论王眉子说:“志向大过他的气量,终究会死在小城堡里。”

王平子素不知眉子①,曰:“志大其量,终当死坞壁间②。”

①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曾任荆州刺史。不知:不相知;没有情谊。眉子:王玄,字眉子,是王澄的侄儿,后代理陈留太守,大行威罚,被害。②坞(wù)壁:构筑在村落外围的小型城堡,防寇盗用的建筑物。按:这句指志大其量,就很难有成就,终将在争夺天下的战乱中死于一隅。


王夷甫的父亲王义(yì),担任平北将军,曾经有件公事,派人去上报,没办成。当时王夷甫在京都,就坐车去谒见尚书左仆射羊祜和尚书山涛。王夷甫当时还是少年,风姿才华与众不同,不但陈述意见痛快淋漓,加以事实本身又理由充分,所以山涛认为他很不寻常。他告辞后,山涛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终于叹息说:“生儿子难道不该像王夷甫吗?”羊祜却说:“扰乱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

王夷甫父义,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①。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②。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①行人:指使者,奉命执行任务的人。论:陈述,这里指向上陈述。②总角:指未成年时。《晋书·王衍传)载当时王衍(字夷甫)是十四岁。

曹操年轻时去见乔玄,乔玄对他说:“天下正动乱不定,各路豪强如虎相争,能拨乱反正的,难道不是您吗!可是您其实是乱世中的英雄,盛世中的奸贼。遗憾的是我老了,看不到您富贵那一天,我要把子孙拜托给您照顾。”

曹公少时见乔玄①,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②。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③。”

①乔玄:字公祖,曾任尚书令。②治世:太平盛世。奸贼:狡诈凶残的人。③累:牵累。这里指把子孙托付给他照顾。


张季鹰调任齐王的东曹属官,在首都洛阳,他看见秋风起了,便想吃老家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道:“人生可贵的是能够顺心罢了,怎么能远离家乡到几千里外做官,来追求名声和爵位呢!”于是坐上车就南归了。不久齐王败死,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能见微知著。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①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②,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③!”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④。
白话西厢记| 龍易◎大觀
①张季鹰: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他在洛阳当官,看到当时战乱不断,就借想吃家乡名菜为由,弃官归家。齐王:司马冏(jiǒng),封为齐王。晋惠帝时任大司马,辅政,日益骄奢。公元302 年,在诸王的讨伐中被杀。东曹:官名。主管二千石长史的调动等事。②苑菜羹:《晋书·张翰传》作“苑菜、薄羹”,与鲈鱼脍并为吴中名菜。薄羹,参看《言语》第26则注②的“苑羹”。③羁宦:寄居在外地做官。④见机:洞察事情的苗头。机,通“几”。


石勒不识字,叫别人读《汉书》给他听。他听到郦食其劝刘邦把六国的后代立为王侯,刘邦马上刻印,将要授予爵位,就大惊道:“这种做法会失去天下,怎能最终得到天下呢!”当听到留侯张良劝阻刘邦时,便说:“幸亏有这个人呀!”

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①。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②,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①石勒:东晋时代后赵的君主,羯族人,起兵反晋室,公元319 年自称赵王。后来攻占了晋朝淮水以北大片土地。到330 年又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②郦食其(lì yì jī):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按:楚汉之争,项羽把刘邦困在荣阳,丽食其献计大封战国时代六国的后代,想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阻挠项羽的扩张。刘邦马上下令刻印章,准备加封。


何晏、邓颺、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结交,可是傅嘏始终没有答应。他们便托荀粲去说合。荀粲对傅嘏说:“夏侯太初是一代的俊杰,对您很虚心,而您心里却认为不行。如果能交好,就有了情谊;如果不行、就会产生裂痕。两位贤人如果能和睦相处、国家就吉祥。这就是蔺相如对廉颇退让的原因。”傅嘏说:“夏侯太初,志向很大,用尽心思去达到目的,很能迎合虚名的需要,确实是所说的耍嘴皮子亡国的人。何晏和邓颺,有作为却很急躁,知识广博却不得要领,对外喜欢得到好处,对自己却不加检点约束,重视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讨厌意见不同的人,好发表意见,却忌妒超过自己的人。发表意见多,破绽也就多,忌妒别人胜过自己,就会不讲情谊。依我看来,这三位贤人,都不过是败坏道德的人罢了,离他们远远的还怕遭祸,何况是去亲近他们呢!”后来的情况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何晏、邓颺、夏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①。诸人乃因荀粲说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②。二贤若穆,则国之休③。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④。”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诚所谓利口覆国之人⑤。何晏、邓颺,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禽,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⑥。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耳,远之犹恐罹祸,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
识鉴第七_世说新语-云起书院官网
①讲武:讲授并练习武艺。偃(yǎn)武修文:停止武备,提倡教化。临幸:到场。皇帝到某处叫“幸”。②山公:山涛。曾任尚书、太子少傅,所以下文称山少傅。据《晋书·山涛传》载,灭了吴国后,晋武帝就搞偃武修文,撤除州郡武备,以炫耀********。山涛不同意这种做法。孙、吴:孙武、吴起。孙武是春秋时代齐国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吴起,是战国时代魏国人,著名将领。后世谈到擅长兵法的人,都是孙、吴并称。③诸王:帝五给同族人的封爵,最高一级称王。诸王都有分封的土地,称为国或王国。骄汰:放纵、奢侈。轻遘祸难:指八王之乱。西晋初大封宗室,诸王拥兵自重。晋武帝死后,诸王互相攻杀,内讧达十六年,史称八王之乱。④以谓:认为。理会:理合;事理上相同。

王夷甫的父亲王义(yì),担任平北将军,曾经有件公事,派人去上报,没办成。当时王夷甫在京都,就坐车去谒见尚书左仆射羊祜和尚书山涛。王夷甫当时还是少年,风姿才华与众不同,不但陈述意见痛快淋漓,加以事实本身又理由充分,所以山涛认为他很不寻常。他告辞后,山涛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终于叹息说:“生儿子难道不该像王夷甫吗?”羊祜却说:“扰乱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

王夷甫父义,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①。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②。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①行人:指使者,奉命执行任务的人。论:陈述,这里指向上陈述。


王衍(256年—311年   54—55岁),字夷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琅琊王氏,司徒王戎的堂弟,在西晋官至司徒。王衍为人喜好清谈,不喜欢参与实质政事,并以求自保为首要,西晋末年在经历八王之乱后民变四起,更有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对抗晋室,身为三公之一的王衍不以拯救国家为己任,反而在方镇树立亲族作为外援和退路。最终被石勒俘杀。后世指责王衍“清谈误国”,应为西晋覆亡承担一些责任。

生平
王衍十四岁时,在洛阳造访羊祜,说话时言辞清晰明辨,羊祜虽然有名气和地位尊贵,但王衍都没屈己下人的表现,令众人都十分惊异。杨骏当时更打算将女儿嫁给王衍,但王衍耻于与杨骏结交,于是装狂令事情不成。

泰始八年(272年),朝廷下诏官员推举能安定边疆的奇才,当时王衍喜欢谈论纵横之术,尚书卢钦因而推举王衍为辽东太守。王衍却不接受,更从此不论世事,只作清谈。及后先后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元城县令。作职期间虽然仍有做官府事务,但还是终日清谈。后来王衍转任中庶子、黄门侍郎。

王衍后历任北军中候、中领军、尚书令,并嫁幼女王惠风给皇太子司马遹为太子妃。元康九年(299年),贾后诬陷司马遹并废掉其太子之位,王衍害怕祸及自己,上表请求司马遹与王惠风离婚。赵王司马伦于永康元年(300年)废杀贾后,王衍便因上表离婚一事遭到弹劾,并建议禁锢终身;惠帝听从。次年司马伦篡位称帝,因王衍向来看不起司马伦为人,于是装作发狂并斩击婢女自保。同年,司马伦被讨伐他的齐王司马冏等击败,并被诛杀,王衍转拜河南尹,后转尚书,及后又任中书令。当时司马冏自恃助惠帝复位,专擅朝政,朝臣见他都下拜,唯王衍只行长揖之礼。及后因病去职。成都王司马颖选王衍任中军师,后任光禄大夫。永兴元年(304年)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光熙元年(306年)十二月,晋怀帝即位,王衍升任尚书令、司空,次年改任司徒。

王衍虽然官至司徒,位居宰辅,但不以国家为首,反而日夜思索自保的计策。王衍于是向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原已经大乱,我们应当依靠方镇,要选用文武双全者任职地方首长。”及后即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更向二人说:“荆州有长江和汉水天险,青州又东濒大海,你们二人在外而我留在朝中,可谓狡兔三窟了!”王衍的举动遭当时有识之士鄙视。

永嘉二年(308年),王弥进攻洛阳,晋怀帝下诏加王衍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假黄钺,率众抵抗王弥。最终王衍成功击败王弥,并获得其辎重。次年,王衍迁任太尉,并封武陵侯,但王衍辞让封爵。当时洛阳屡次遭到汉国军队侵扰,很多人建议迁都避祸,但王衍却卖掉车牛,坚持留都洛阳。永嘉四年(310年),司马越领大军出镇许昌,并以行台随行,王衍亦兼任太傅军司与大军同行。次年司马越在项县逝世,众人推举王衍为元帅,王衍见当时贼寇横行,局势混乱,不敢接受,推让给襄阳王司马范,但司马范亦辞让。最终王衍与司马范等共同率领军队护送司马越灵柩回东海国安葬。石勒知道司马越的死讯后领兵追击,在苦县宁平城追及并击溃王衍所率领的晋军,十馀万将士被杀,王衍等人亦被石勒所俘。

石勒后接见王衍,问他西晋的事,王衍陈述西晋衰败的原由,并称责任不在自己。石勒听后甚为高兴,与他相谈了数日。及后王衍又向石勒说自己自少就不想当官及不与世事,希望自保,并且劝石勒称帝。石勒听后十分愤怒,说:“你名扬四海,身居重任,一生为官,怎可以说不与世事!破坏天下就是你的罪。”说罢命随从押王衍出去。及后石勒向亲信孔苌说:“我在世间这么久也未尝见过像他这种人,应该留他的性命吗?”孔苌则说:“他是晋朝的三公,一定不会为我们尽心,那还有甚么价值呢?”石勒于是决定杀死王衍,但命令不可用锋刃杀他。王衍于是被石勒所派的人推倒墙壁压死,享年五十六岁。王衍临死前说:“唉!我虽然不及古人,但若不崇尚浮华虚诞,尽心匡扶社稷,应不至有今日下场。”

性格特征
史载王衍“神情明秀,风姿详雅”又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常自比子贡。
王衍喜好玄学,尤其重视何晏、王弼等人立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裴*著论批评他,王衍仍处之自若。
王衍幼子夭折,因而极度悲伤,吊丧的山简认为只是手抱婴儿,不至于此。但王衍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山简佩服,亦转为悲痛。
王衍妻郭氏贪财,王衍对她贪财的性格很不满,所以从不说“钱”字。郭氏因而特意命婢女将钱包围床边,让王衍起床后不能离开,却说:“举阿堵物却!”(把这东西拿开!)
王衍容貌整丽,妙于谈论玄学,常常拿著白玉柄麈尾,玉柄颜色与他的手都无分别。
逸事
彭城王司马权有一快牛,司马权对它十分爱惜,但一次输给了王衍。司马权说:“君欲自乘则不论;若欲啖者,当以二十肥者代之。既不废啖,又存所爱。”但王衍仍将快牛杀了食用。
王衍父亲王乂死后,获很多人相赠财物,亲朋于是请求王衍贷款给他们,王衍亦顺从,但数年之间财产就全数耗尽。
王衍曾因事拜托族人,但没有回音。二人在一次饮宴中相遇,王衍说:“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听后大怒,便举樏掷向他的面。王衍起初无言,清洗后则牵著王导手臂一同坐车离开。但及后心中不平,在车中照镜,向王导说:“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成语
信口雌黄
王衍说话时每当觉得义理有所不当,就会随即更改,当时人因而称他“口中雌黄”

在中国古代,雌黄经常用来修改错字。因此,在汉语环境中,雌黄有窜改文章的意思,并且有着“胡说八道”的引申义。王衍的“口中雌黄”就引申出成语“信口雌黄”。

阿堵物

评价
《晋书》评价:“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显列,顾漆园而高视。彼既凭虚,朝章已乱。……夷甫区区焉,佞彼凶渠,以求容贷,颓墙之陨,犹有礼也。”
《晋书》赞曰:“夷甫两顾,退求三穴。神乱当年,忠乖曩列。”
羊祜:“王夷甫方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
山涛:“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王戎:“(当世)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刘纳:“王夷甫太解明。”
王敦:“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
桓温:“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家庭
祖父
王雄,王衍祖父,曹魏幽州刺史。
父亲
王乂,王衍之父,西晋平北将军。
兄弟
王澄,王衍之弟,官至荆州刺史,后被司马睿召为军谘祭酒,不久被王敦杀害。
王诩,王衍之弟,字季胤,仕至脩武令。
夫人
太原郭氏,相国参军郭豫之女,是贾后的表姐妹
子女
王景风,王衍长女,长相甚美,嫁贾充之孙贾谧。
王惠风,王衍女,嫁愍怀太子司马遹,后离婚。永嘉之乱后被汉国将领乔属所杀。
王氏,王衍四女,嫁司空掾、散骑郎裴遐,生女裴穆。
王玄,王衍之子,与卫玠齐名,官至陈留太守。
族人
王戎,王衍堂兄,西晋大臣,官至司徒。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回顧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要爬上頂峰,擔任國家主席,基本上能力都是不錯的人,或許江澤民、胡錦濤在一般中國人中,還算是有能力的,但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卻直言:「習近平是一個例外」。為什麼有這樣的結論?

习近平早年酒友袁红冰认为习近平可以做好哥们,但却和他周围的这些又x 又X


習近平小時遭薄熙來"霸凌" 藉反貪腐清算薄熙來全家?文化大革命中工農兵學員為何都當上領導 李克強當年怎麼被太子黨賣掉? 2025-05-08 Ep.76 袁紅冰 矢板明夫



【留言】
@guangshi-p7g
1 hour ago
中国宣称:台湾只要承认统一,什么都可以谈。
台湾:我们谈谈民主宪政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我们谈谈司法独立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我们谈谈新闻、出版自由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我们谈谈直选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我们谈谈解除党禁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我们谈谈全体国民平等,取消社会等级特权制度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我们谈谈军队国家化吧
中国:这个不能谈
台湾:那我们谈啥
中国:只要承认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
台湾:我们就谈上面的问题
中国:你们数典忘祖,居心叵测

@jsndy7365
5 hours ago
陳雲的那句名言,立刻分出了內外你我!平民子弟累死也沒用.

@白熊君O-O
5 hours ago (edited)
*袁紅冰老師這集說了N次“習近平用的這些人是“又蠢又壞”的人*按讚*訂閲加*分享,開啟小鈴噹❤每個禮拜天20:00 矢板老師現場直播 *矢板明夫NewTalk*


@chauada7258
4 hours ago
******


@maoxiao-q8p
5 hours ago
權鬥博士水平,治國小學水平,經濟胎教水平*


@chauada7258
4 hours ago
***


@liujason5180
1 hour ago
金正恩, 瑞士留學生, 普丁, 大學生, 習.........

@leslielau8549
5 hours ago
红兵老爷说得好!用词准确!hand-orange-covering-eyeshand-orange-covering-eyeshand-orange-covering-eyes

@舲儿
5 hours ago
 €20.00
Merci !

@tingweng4882
23 minutes ago
王老王开店

@user-morgan7
3 hours ago
工农兵念红本本*

@PeN-p2i
2 hours ago
什麼叫做蠢?

@pasculw
56 minutes ago
真不明白矢板為什麼很喜歡訪問袁紅冰這類人,這類吹牛壞人,真的少接近為妙

@Abramson1970
5 hours ago
說起薄熙來 坊間一直有個觀點我是不同意的 說薄熙來上來比維尼還狠還壞 我覺得這個是維尼放風給大家洗腦的 實際上薄熙來的能力是非常好的 至少他懂英語 說明他是願意接受西方的事物 並不是一個土包子 當然了 最好還是選李克強

@Maxthelife
5 hours ago
你少说话!你采访人家,你表达欲那么强干什么玩意儿?要不你来说。你请嘉宾来采访,主要就是听人家的观点,你老发表什么观点?好几期了,尤其上一期。你跟台湾这些媒体人一个味儿,都不是半吊子,而是特别不专业。完全是没有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一群人在这属于“玩”自媒体。


@chauada7258
4 hours ago
你自己做一個頻道吧?這叫互動,翻個牆出來就亂BB*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03: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