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众所周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向来被拥有其的国家视为“国之重器”。科学技术领域的垄断与反垄断,更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内容。在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为维护自己世界龙头的地位,曾绞尽脑汁对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进行技术封锁。然而,美国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让英国独霸全球市场的美梦最终破碎。
那么,英国人的技术封锁为何没有奏效?美利坚又是如何后来居上的呢?
上图_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珍妮纺纱机
上图_ 19世纪的英国纺织工厂
- 英国:就是要打压你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8世纪凭借纺织技术上的创新,引领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潮流。飞梭、水力织布机、珍妮纺纱机等机器的成功应用,使纺织生产效率较过去呈几何般增长。瓦特的实用性蒸汽机问世后,更使英国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帝国。到1840年,英国纺织品的出口量达到英国商品出口总量的40%,英制纺织品畅销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让英国资本家们赚得盆满钵满。
尽管英国手握巨大的技术优势,但他们却时刻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对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时,曾是英国最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美国农业生产发达,其棉产量长期稳居世界前三。如果美国掌握了先进的纺织生产技术,再加上其巨大的棉产量,那势必会大大压缩英制纺织品的市场额份。
为此,英国想尽一切办法打压美国。英国议会专门制定法律,包括水力织布机在内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出口,连相关图纸、模具乃至零部件也不行,违者面临的将是最少5年的牢狱之灾及巨额罚款。不仅如此,与纺织、机器制造、煤铁冶炼等有关的工匠、技术人员也不得移民他国,违者将被剥夺公民权并没收全部财产。
上图_ 19世纪的英国食品工厂
上图_ 19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工业
- 美国:黑白两手齐上阵
面对英国在技术领域的全面封锁,美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不得不说,以华盛顿为首的美国国父们颇具远见。在美国刚刚建国不过5年的1788年,美国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便受命组建一个科技间谍网络,一方面获取世界尖端科技的情报信息,另一方面则尝试通过非法手段,也就是“偷窃”来得到这些技术。
在汉密尔顿的运作下,这个间谍网通过重金利诱、威胁恐吓等各种手段,在英国发展了一批眼线,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情况及英国技术封锁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从中找出可以利用漏洞,将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引进到美国。
上图_ 1793年的美国《专利法》,让盗版获得专利保护
在华盛顿的大力支持下,汉密尔顿及其副手考克斯下了三步棋。
第一是制造舆论。在英国百姓特别是技术人员、工匠当中宣传美国的美好生活,并向他们展示美国对技术移民的优厚待遇及物质奖励。
第二是积极推动国会颁布专利法。明确规定专利的授予对象只能是美国人。在此之前,世界各国的专利授予对象不分国籍,美国这么做,实际上就是隐晦地鼓励那些技术人员连人带技术一起来美国。
第三是配套设置一系列保障制度。比如不管你什么身份,哪怕是个穷光蛋,但只要你掌握一门先进的生产技术,或机器设备的制造方法,或拥有相关设备的图纸,或者你是工业某个领域的熟练工种,总之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经过一个简单宣誓成为美国公民,然后申请相应专利,得到联邦政府保护的垄断专利权。至于土地租金、税收优惠等就更不用说了,一律大幅减免。
上图_ 准备移民美国的欧洲人
在上述政策的“诱惑”下,你很难保证没有英国技术人员想移民美国。但是,在英国政府的严格管控下,这些人又怎么去美国呢?这就轮到汉密尔顿那张间谍网在英国的眼线们大显身手了。
这些特工或伪造身份将其“变”为农民、教师、神职人员,而后通关离境;或将其藏在行李、包裹、信箱中,由外交人员“携带”出境。一旦遇到难缠的关口,便由华尔街的大佬们通过银子摆平,毕竟谁跟钱过不去?
上图_ 18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领土变迁,美国不断做大做强
- 改变世界格局的人
塞缪尔·斯莱特的人生经历很能说明美国人的努力换来了怎样的回报。14岁时,斯莱特进入纺织厂成为一名学徒。经过7年的辛勤工作,他终于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并成为工厂的一名技术主管。但心高气傲的斯莱特不愿寄人篱下,当他听说大洋彼岸的美国拥有令人羡慕的政策和待遇后,遂起了到美国开创一番事业的想法。
斯莱特知道,一旦行动败露,自己难逃牢狱之灾。为此,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将工厂设备的制造图纸和使用、维护方法记熟,并在特工人员的帮助下伪造了一个农产品推销员的身份,在没有告诉家人丝毫消息的情况下登上了轮船来到纽约。在纽约,他与纺织巨头布朗家族一拍即合,在布朗家族的支持下,凭记忆复原出了在当时最为先进的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几年后,有了一定资本的斯特莱与布朗家族解约,开始独自创业。凭借技术专利,他一生先后建立起工厂13家,打造了一个全球闻名的纺织帝国,成为拥有两百万美元(相当于今12亿美元)资产的商业大亨。
上图_ 塞缪尔·斯莱特(1768年6月9日-1835年4月21日),英国人,美国早期的一名工业家
美国的一系列“组合拳”环环相接,打得英国技术封锁的铁钳逐渐崩碎。美国依靠着像斯莱特这样的英国技术人员,掀起了自己的工业革命浪潮,并最终后来居上,一跃成为顶级工业大国。今日,人们对斯特莱的评价充满争议。英国人视其为“卖国贼”,而美国却将其誉为“美国纺织业革命之父”。但无论怎么说,作为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人,斯特莱注定是名载史册了。
作者:林森
参考资料:
【1】《商业秘密:知识盗版和美国的工业实力的起源》 本•安塔尔 著
【2】《美洲政治史纲》 W•Z•福斯特 著
【3】《欧美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 陶慧芬 著
【领导已阅?】200多年前工业革命,英国死命技术封锁,美国怎么办?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一场全球性变革,对美国的影响尤为深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期,从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和工厂制造的转变。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变革、政治影响以及文化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新的机械技术、交通和通信的进步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兴起改变了美国的商业格局,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的发展。
工业化和制造业的崛起: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使生产率大幅提高。
美国的纺织、钢铁、煤炭和化学工业等领域蓬勃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些行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迁往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基础设施和交通发展:工业革命带来了铁路、运河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极大地改善了物流和运输效率,使得商品能够更快速地从制造中心运送到全国各地。这促进了市场的扩大和一体化,为商品流通和市场集成创造了条件。
城市化和移民潮:由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兴起,许多农村居民迁往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导致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同时,大量移民从欧洲和其他地区涌入美国,为工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这一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移民潮改变了美国社会的面貌,也为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新兴的工业巨头如卡内基、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积累了巨额财富,塑造了美国经济的格局。
这一时期也引发了对垄断和反垄断的讨论,最终导致了反垄断法的出现,以确保公平竞争和维护市场的健康。
工业革命的经济成就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国家的现代化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经济变革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塑造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的地位。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其他领域的变革,如社会、政治和文化,打下了基础。
社会变革和劳工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变革,同时也催生了劳工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善。以下是工业革命对美国社会和劳工运动的重要影响:
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富裕的工业家和企业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引发了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许多人开始呼吁社会和经济公平,倡导更好的薪资和工作条件。
劳工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经历了艰苦的工作条件、低工资和长时间的劳动。这激发了劳工运动的兴起,工人开始组织罢工和示威,争取更好的工资、工时和工作条件。
工会成为了劳工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通过集体谈判和抗议活动,工人争取了劳动权益的改善。
妇女和儿童劳工: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妇女和儿童劳工的增加。他们在工厂中从事低薪工作,工作条件通常极为恶劣。这引发了儿童劳工和妇女工人的权益争议,社会开始认识到需要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权益。最终,立法禁止了儿童劳工,并改善了妇女工人的工作条件。
社会改革和法律变革:劳工运动推动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和法律变革。例如,通过劳工法案确保了工人的工作权益,包括工资、工时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同时,工业革命也引发了对工厂和企业安全的关切,促使制定相关的法规。
教育和文化:工业革命的影响还体现在教育和文化领域。随着城市的扩张,学校得到了改进和扩建,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工人阶级和移民群体的子女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促进了社会的知识普及和文化进步。同时,新兴的媒体和文化形式也催生了新的文化运动和表达形式,丰富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
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劳工运动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和改善,促使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保护工人权益和提高工作条件。这些变革为美国建立了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基础,塑造了现代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政治影响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以下是工业革命对美国政治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影响:
政治权力的演化:工业革命时期,政治权力逐渐从农村地主和传统精英群体转移到城市工业家和企业家手中。
这些新兴精英群体在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了国家政策。他们支持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少量政府干预,以便更好地支持工商业。同时,政治机器和党派制度也得到了发展,国会成为了制定重要法律和政策的关键场所。
西部扩张: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向西部地区的扩张。铁路的建设加速了人口向西部的流动,促使了西部的殖民和资源开发。这一过程也引发了与原住民的冲突和土地权利争议。西部扩张不仅改变了美国国土的形状,也增强了国家的领土实力。
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了支持工业和经济增长,美国政府开始投资于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和港口。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交通和通信,促进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政府还出资支持科学研究和教育,以提高技术水平,为国家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外交政策的演变:工业革命改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的工业和经济实力使其成为全球大国,参与国际政治和贸易。这导致了一系列外交政策的演变,包括对拉丁美洲、亚洲和欧洲的政策。
例如,美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采取帝国主义政策,扩张其影响力和领土。此外,工业革命还加强了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
社会政策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政府开始关注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这包括改善工作条件、儿童劳工法案的制定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政府还开始介入公共健康和教育领域,以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美国政治格局,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它将政治权力从传统的统治精英转移到了新兴的工业家和企业家手中,促使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工业和经济增长。
这一时期也标志着美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成为全球大国的崛起。工业革命的政治和国家发展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塑造了美国政治和国际政策的方向。
文化演变和社会价值观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文化演变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特征。以下是工业革命对美国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影响:
新的社会价值观:工业革命时期,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主义、竞争意识和物质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人们开始将经济成功和社会地位视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一观念反映在美国梦的理念中。工业革命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崛起,使个人和家庭更加侧重于经济独立和物质成就。
科技和创新: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新的发明和技术,如电力、电话、电报和内燃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这些创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使人们更加依赖科技。
文化多样性: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迎来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这种多样性影响了美国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创新。移民群体将自己的文化元素融入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这一特点在美国文化中一直保持至今。
文化表达和社会运动:工业革命时期催生了各种社会和文化运动。新的媒体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电影的兴起使人们更容易分享信息和观点。
同时,一些重要的社会运动如妇女权益运动、废奴运动和进步主义运动得到了推动。这些运动反映了社会对不平等、不公正和社会问题的关切,并促使政府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和文化发展:工业革命的影响还体现在教育和文化领域。随着城市的扩张,学校得到了改进和扩建,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推动了社会的知识普及和文化进步。同时,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运动,如美国文学的兴起和艺术的发展,为美国文化增添了新的层次和特色。
总的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塑造了美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它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强调了个人主义、物质成功和科技创新。
工业革命还催生了多元文化,促进了文化表达和社会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这些文化演变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塑造了现代美国社会的核心特征。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涵盖了经济增长、社会变革、政治影响和文化演变等各个领域。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的现代化和国家发展,塑造了其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历史进程。
在经济领域,工业革命催生了制造业的崛起,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新的机械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了物流效率,为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同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科技创新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
社会领域受到深刻影响,工业革命导致了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然而,这也激发了劳工运动的兴起,工人争取更好的工资和工作条件,最终改善了劳工权益。工业革命还引发了对妇女和儿童劳工的关切,促使立法保护他们的权益。
在政治方面,工业革命改变了政治权力的格局,将权力转移到城市工业家和企业家手中。西部扩张和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国家的领土实力。同时,外交政策的演变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方面,工业革命推动了个人主义、竞争意识和物质主义的兴起。多元文化的涌入促进了文化表达和社会运动,为社会进步和变革提供了动力。
总体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是深远而多维的。它塑造了美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特征,为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影响仍在今天继续发挥作用。工业革命的遗产是美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对世界历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1小时4分群众激情高喊“毛主席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