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聂文蔚》 [2017/04]
- 奥巴马致女友:我每天都和男人做爱 [2023/11]
- 爱国者的喜讯,干吃福利的绿卡族回国希望大增 [2017/01]
- 周五落轨的真的是个华女 [2017/03]
- 现场! 全副武装的警察突入燕郊 [2017/12]
- 法拉盛的“鸡街”刚刚又闹出人命 [2017/11]
- 大部分人品太差了--- 中国公园里的“黄昏恋” [2019/12]
- 亚裔男孩再让美国疯狂 [2018/09]
- 年三十工作/小媳妇好吗 /土拨鼠真屌/美华素质高? [2019/02]
- 看这些入籍美加的中国人在这里的丑态百出下场可期 [2019/11]
- 黑暗时代的明灯 [2017/01]
- 看看谁给华涌女儿过生日了? [2017/12]
- 智利中國留學生攻擊支持香港遊行的臺灣炸雞店 [2019/08]
- 当今的美国是不是还从根本上支持中国的民主运动? [2017/10]
- 文革宣传画名作选之 “群丑图” 都画了谁? [2024/01]
- 国民劣根性背后----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坏! [2023/10]
- 香港的抗争再次告诉世人 [2019/06]
- Why Xi Jinping’s (Airbrushed) Face Is Plastered All Over China [2017/11]
- 中国女欢呼日本地震 欧洲老公惊呆上网反思 [2024/01]
- 加入外国籍,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谈多数华人的愚昧和少数华人的觉醒 [2018/02]
- 周末逛法拉盛,还是坐地铁? [2017/10]
- 春蚕到死丝方断, 丹心未酬血已干 [2017/03]
- 1919年的两本书之:凯恩斯如何预见德国的崛起和后果 [2019/12]
黑哥评论:纽约州DEI主管被联邦检察官起诉,涉嫌4400万美元诈骗
【一个留言和跟帖】
政府不应该有中国人,说别的都是多余。
俄罗斯人也不行。
dragonball作为一个来自中国占领区的人,我百分之百同意你的观点!
@waltercastro2015 也不能有中东人
don-tl6hu其他国家/地区都一样,仅限美国出生
这个华女是深层“自由教育机构”的主任,犹太主持人让她评论川普政府赢得法院裁决把对包括儿童性教育在内的权利交回家长手中,你听她怎么说,干扰了学校教育会天下大乱
章惇反對宋徽宗即位時曾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脱脱等的評價是:“宋中叶之祸,章、蔡首恶,赵良嗣厉阶。然哲宗之崩,徽宗未立,惇谓其轻佻不可以君于下。辽天祚之亡,张觉举平州来归,良嗣以为纳之失信于金,必启外侮。使二人之计行,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以是知事变之来,虽小人亦能知之,而君子有所不能制也。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余,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元朝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青楼天子
在宋代的社会风气中,文人雅士和歌伎、妓女交往属于正常现象。民间流传宋徽宗十分喜欢青楼女子李师师。李师师是北宋东京有名的艺伎,色艺双绝,诗词歌赋、笙管笛箫样样精通,宋徽宗得知后不顾九五之尊,数次前去青楼与李师师见面[20]。后来在皇宫和妓院之间挖了一条地道,方便和李师师见面,现在在开封的宋城遗址当中,还能看到这个神秘地道的一点痕迹。宋徽宗还和李师师旧时相好的著名的词人周邦彦,争风吃醋,不久便在整个东京城(開封)传得沸沸扬扬。
在宋代的社会风气中,文人雅士和歌伎、妓女交往属于正常现象。民间流传宋徽宗十分喜欢青楼女子李师师。李师师是北宋东京有名的艺伎,色艺双绝,诗词歌赋、笙管笛箫样样精通,宋徽宗得知后不顾九五之尊,数次前去青楼与李师师见面[20]。后来在皇宫和妓院之间挖了一条地道,方便和李师师见面,现在在开封的宋城遗址当中,还能看到这个神秘地道的一点痕迹。宋徽宗还和李师师旧时相好的著名的词人周邦彦,争风吃醋,不久便在整个东京城(開封)传得沸沸扬扬。
黄河清,圣人生
三国时期曹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宋徽宗在位時,曾出現過三次“河清” - 黃河變得清澈的奇觀,使得當時百官争相庆祝,歌功颂德。在黄河中下游,河水偶爾也有暫時变得清澈的时候,即史书中作为祥瑞记下的“河清”,并不是五百年乃至千年一遇。据地质学史专家李鄂荣先生考证,中国历史上的“河清”,有记载可查的便有43次,首见于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如从此时起算,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
根据《宋史》,宋徽宗在位年间的三次“河清”,分别为:第一次,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同州黄河清。”第二次,大观二年(1108年),“同州黄河清。”,第三次,大观三年(1109年),“陕州、同州黄河清。”
根据《宋史》,宋徽宗在位年间的三次“河清”,分别为:第一次,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同州黄河清。”第二次,大观二年(1108年),“同州黄河清。”,第三次,大观三年(1109年),“陕州、同州黄河清。”
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言黄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诏以乾宁军为清州”。“黄河清”被谱写成新曲流传,还在韩城建立记载这些祥瑞的“河渎碑”。此碑至今尚在。
可是僅僅到了立碑15年后的1127年,宋徽宗便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押到了金朝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北宋至此滅亡。被民眾譏為“聖人豈女真人乎?
宋徽宗赵佶
(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對瓷器、茶學、音律、金石學等領域有所研究,並擅長古琴、蹴鞠、擊鞠、打獵、射箭、馬術、繪畫等,自創“瘦金書”字體。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为遂宁郡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其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號为“建中靖國”。徽宗朝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爆发宋江起义、方腊起義等多次民變。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兵临城下,禅位于太子钦宗,二年国亡被俘北上,被金国封为“昏德公”(一个侮辱性的封号)。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因病亡于五国城,终年52岁。宋金紹興和議後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归葬绍兴永祐陵。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去世,徽宗皇帝親政。親政後,“妄耗百出,不可勝數”,過度追求奢侈生活。他任用朱勔蒐羅天下奇珍異寶,也在江南地区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開封府,用以修建艮岳等工程浩大的园林宫殿,號稱花石綱。花石纲所到之处,当地需付民役钱粮以供运输,而本地交通尽断,甚至城郭被毁。徽宗崇信道教,尊號「教主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徵暴敛,其中以新黨蔡京任丞相與宦官童貫為將軍所引致的問題最嚴重,加上徽宗貪取民財,政治黑暗,所作所为激起各地民变,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相继爆发。
徽宗好大喜功,不顾宋辽两朝依澶渊之盟已百年和平相处,于宣和二年(1120年),与金国结成“海上之盟”,联合灭辽。宣和四年(1122年),金军攻克辽南京(今北京市),宣和六年(1124年)金军灭辽国。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遣諳班勃極烈完顏杲、完顏宗望、乙室勃極烈完顏宗翰分兩路南下入侵北宋。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126年1月18日),徽宗无法应付,急忙禪讓天子的寶座给他儿子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并出逃,但终究无法挽回局势。金军暂退后,徽宗回京,居龙德宫,实际上被钦宗软禁,只敢自称老拙,却称呼自己儿子钦宗陛下。徽宗赐予拜访者的财物被钦宗没收[7],甚至连在过寿时给钦宗敬的酒钦宗也不喝,气得哭着回宫。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東、西兩路軍大舉南下,《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九》等史书记载宋兵部尚書孫傅把希望放在禁军老兵郭京身上,郭京也是一名巫師,伪称精通佛道二教之法术,能施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并繪佛教“毗沙門天王像法”,布阵画像,但神兵大敗,金兵分四路乘機攻入城內,金軍攻佔了帝都汴京。欽宗遣使臣何㮚到金營請和,完顏宗翰、完顏宗望二帥不允。金军提出见徽宗,钦宗不肯。北宋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正月,钦宗亲自请和被扣押,宋将范琼变节将徽宗、宗室、后妃公主等交给金军。二月初六(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宋高宗南下杭州改称临安,史称靖康之变,北宋自此滅亡。七月二十日,二帝遷到中京(今北京市),父子抱头痛哭。
天會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達金上京會寧府。二十四日,二帝前去跪拜金太祖廟,在乾元殿拜謁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金太宗封宋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遷往韓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9]。在韩州,金人将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据《宋俘记》载:「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据《南征錄彙》,这还是金国二太子完顏宗望格外开恩的结果,並要求性格凶暴的完顏宗翰等不可像虐待辽天祚帝那样对待宋朝的徽欽兩帝。
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又將徽欽二帝遷至胡里改路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城北舊古城)軟禁。到达五国城时,隨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寫詩,读唐代李泌傳,感触颇深。五年后的天會十三年(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於五國城。死后金人追封之为天水郡王,并诏给天水郡王子、侄、婿,天水郡公子俸给]。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达成,金人允许韦太后携宋徽宗、郑皇后、邢皇后等人棺柩归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徽宗梓宫抵宋,归葬南宋永固陵。</p><p>身后
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追封徽宗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郡望之为封号,以示尊重[12]。同時南宋朝廷解除岳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等將領的兵權,为紹興和議做好了准备。十一月间,宋金为绍兴和议达成书面协议。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赐死岳飞,据《宋史》载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议和所设前提。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得以歸宋[13]。同年八月,十餘辆牛车到達临安。十月,宋高宗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後改名永祐陵)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为遂宁郡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其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號为“建中靖國”。徽宗朝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爆发宋江起义、方腊起義等多次民變。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兵临城下,禅位于太子钦宗,二年国亡被俘北上,被金国封为“昏德公”(一个侮辱性的封号)。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因病亡于五国城,终年52岁。宋金紹興和議後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归葬绍兴永祐陵。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去世,徽宗皇帝親政。親政後,“妄耗百出,不可勝數”,過度追求奢侈生活。他任用朱勔蒐羅天下奇珍異寶,也在江南地区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開封府,用以修建艮岳等工程浩大的园林宫殿,號稱花石綱。花石纲所到之处,当地需付民役钱粮以供运输,而本地交通尽断,甚至城郭被毁。徽宗崇信道教,尊號「教主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徵暴敛,其中以新黨蔡京任丞相與宦官童貫為將軍所引致的問題最嚴重,加上徽宗貪取民財,政治黑暗,所作所为激起各地民变,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相继爆发。
徽宗好大喜功,不顾宋辽两朝依澶渊之盟已百年和平相处,于宣和二年(1120年),与金国结成“海上之盟”,联合灭辽。宣和四年(1122年),金军攻克辽南京(今北京市),宣和六年(1124年)金军灭辽国。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遣諳班勃極烈完顏杲、完顏宗望、乙室勃極烈完顏宗翰分兩路南下入侵北宋。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126年1月18日),徽宗无法应付,急忙禪讓天子的寶座给他儿子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并出逃,但终究无法挽回局势。金军暂退后,徽宗回京,居龙德宫,实际上被钦宗软禁,只敢自称老拙,却称呼自己儿子钦宗陛下。徽宗赐予拜访者的财物被钦宗没收[7],甚至连在过寿时给钦宗敬的酒钦宗也不喝,气得哭着回宫。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東、西兩路軍大舉南下,《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九》等史书记载宋兵部尚書孫傅把希望放在禁军老兵郭京身上,郭京也是一名巫師,伪称精通佛道二教之法术,能施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并繪佛教“毗沙門天王像法”,布阵画像,但神兵大敗,金兵分四路乘機攻入城內,金軍攻佔了帝都汴京。欽宗遣使臣何㮚到金營請和,完顏宗翰、完顏宗望二帥不允。金军提出见徽宗,钦宗不肯。北宋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正月,钦宗亲自请和被扣押,宋将范琼变节将徽宗、宗室、后妃公主等交给金军。二月初六(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徽欽二帝被俘北上,宋高宗南下杭州改称临安,史称靖康之变,北宋自此滅亡。七月二十日,二帝遷到中京(今北京市),父子抱头痛哭。
天會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達金上京會寧府。二十四日,二帝前去跪拜金太祖廟,在乾元殿拜謁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金太宗封宋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遷往韓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9]。在韩州,金人将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据《宋俘记》载:「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据《南征錄彙》,这还是金国二太子完顏宗望格外开恩的结果,並要求性格凶暴的完顏宗翰等不可像虐待辽天祚帝那样对待宋朝的徽欽兩帝。
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又將徽欽二帝遷至胡里改路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城北舊古城)軟禁。到达五国城时,隨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寫詩,读唐代李泌傳,感触颇深。五年后的天會十三年(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於五國城。死后金人追封之为天水郡王,并诏给天水郡王子、侄、婿,天水郡公子俸给]。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达成,金人允许韦太后携宋徽宗、郑皇后、邢皇后等人棺柩归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徽宗梓宫抵宋,归葬南宋永固陵。</p><p>身后
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追封徽宗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郡望之为封号,以示尊重[12]。同時南宋朝廷解除岳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等將領的兵權,为紹興和議做好了准备。十一月间,宋金为绍兴和议达成书面协议。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赐死岳飞,据《宋史》载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议和所设前提。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得以歸宋[13]。同年八月,十餘辆牛车到達临安。十月,宋高宗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後改名永祐陵)
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的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史书记载,赵顼相貌不凡,举止皆与常人不同。而且他天性好学,总是“至日晏忘食”。(只顾埋头学习,天黑了,连晚饭都忘了吃)一个皇子,刻苦到如此程度还是很少见的。父亲宋英宗心疼儿子,常常派人去劝阻他。
赵顼不仅好学,还懂事。他的父亲英宗刚刚继位时,和曹太后的关系十分紧张,甚至常常语出伤人。赵顼身边的记室参军韩维对他说:“圣上如今已经失去皇太后的欢心,现在需要颍王您用孝道来弥合二人的关系,否则的话,你们父子二人俱受祸。”赵顼立刻明白,过了一段日子,曹太后对辅臣们说:“皇子近来更加谦恭有礼,这都是你们找的老师调教的好。”要知道,此时的赵顼还不到十六岁,庙堂之上的隐忍、协调、周全,对一个少年殊为不易。
02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驾崩,十九岁的赵顼继位。不过此时的北宋方方面面并不乐观。
首先就是缺钱。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治平二年(1065年)的时候,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因此即位之初,神宗就对大臣文彦博说: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
其次就是缺人。北宋官僚机构臃肿,拿薪水的多,能干活的少,尤其是基层官吏,问题更加突出。神宗曾毫不讳言他的焦虑:朕每思祖宗百战得天下,今以一州生灵付一庸人,常痛心疾首。
而老天爷似乎也在考验着这位少年天子,神宗即位后,天灾似乎就没断过,南方大雨、北方久旱、京师地震……
不过这一切对于少有大志的神宗来说并不算什么,他的志向是“雪数世之耻”“慨然兴大有为之志,思欲问西北二境罪”。
纵横天下,这是不世之功!眼前的这些困难只能激发他的斗志,让他加快变革的步伐。
所以继位一年后,宋神宗就迫不及待的将仰慕已久的王安石召入京师。如果要为自己的奋斗寻找一个偶像参照的话,宋神宗的偶像应该是唐太宗。他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王安石,可不可以效法唐太宗。结果王安石毫不客气的怼回去:学什么唐太宗啊?你的目标是要成为尧、舜!宋神宗怦然心动,于是君臣二人就在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迅速拉开变法的大幕!
03
为了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竭尽所能。首先是火箭提拔,两年时间,王安石从江宁知府升为参知政事,然后拜相。接着,设立特别部门“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共同主持。
朝堂内外,凡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一律罢免,为改革扫清障碍!同时,按照王安石的意愿,重新为他组建团队。
有皇帝撑腰,这次变革推进的速度十分迅疾。很快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问世。然而改革的力度有多大,遇到的反弹就有多强烈。从朝堂重臣到地方要员,反对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来。这些奏章他可以不听、不看、不理,甚至反应激烈的还可以贬黜,但回到宫中,他还有太皇太后以及皇太后要面对。她们声泪俱下,担忧变法引发动乱,坏了祖宗基业。两位太后的哭诉、责备他只能洗耳恭听。
他扛住了一切压力,期盼着改革出一个崭新的北宋,让天下人都看看他没有做错。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所期盼的改革成果却一直没有实现。司马光甚至上奏章说:“陛下日出视朝,继以经席入宫之后,省阅天下奏事,夜御灯火,研味经史。然孜孜求治,于今三年,而功业未著者,殆未得其体要故也。”三年啦,看把您辛苦的,结果啥用没有,纯属瞎折腾!这番话无异于当众羞辱。
宋神宗没有想到,改革如此艰难,那些奏章当中的不支持很快表现为执行中的不合作。再加上基层官员的各种心态,这些改革政令从朝堂到地方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更让他恼火的是,为了支持王安石变法,他不惜得罪天下人,可是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王安石的脾气越来越大,一言不合就休病假、递辞呈,每次都要三请四请,好言相劝才继续出来工作。
而当初“天变不足惧”的豪言也开始在君臣之间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全国一直干旱,饥民流离失所,反对改革的声势更加强烈。这些年来,夹在支持与反对、君子和小人的指责和撕吵中,君臣二人也都身心俱疲。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多次提出辞职,几个月后,王安石的儿子壮年而逝,王安石悲痛欲绝,神宗只好让王安石辞去相位,出判江宁府。
04
失去了王安石,大家以为改革到此结束。没想到第二年,赵顼就将年号改为“元丰”,从幕后走到前台,亲自主持变法。他以强硬的姿态对北宋的职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首先对中央机构进行整改,使“台、省、守、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适当合并机构,裁减官员,使官员名实相符,有职有权。
其次,宋神宗统一了全国官员的薪金,原来只领薪金的虚官,改为相应的阶,以阶级领薪金,以便于对官员的考核和使用。
不过改制后,行政效率没有提高,比过去还显得拖沓,神宗有些后悔。但由于冗员和冗散机构的裁撤,节省了两万缗的开支,神宗又颇感安心。
人事改革刚刚告一段落,西北边事又起。对于宋神宗而言,扫平西北一直是他的志向所在,于是在边将的建议下,神宗修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屯军,想要困住兴州的西夏军。不料西夏出动30多万大军围城,永乐城失陷,宋军将校230人,兵一万二千三百多人全部阵亡。战报传至汴京,神宗临朝恸哭,臣子莫敢仰视。整整十年的改革没有消磨掉宋神宗的斗志,一场战败却让他彻底垮掉。
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宋神宗赵顼病倒了,大臣们开始上疏劝他早日立储。这一道道奏疏就像一道道催命符,预示他生命的大限已到。
回头看看这些皇子们,赵顼既伤感又焦虑,十四个儿子有八个已经先他而去,如今最大的六皇子才刚刚九岁,他辛苦十八年也无法带领北宋重现汉唐盛世,这个九岁的小皇子又能将这个国家带向何方呢?
可惜这个世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同年三月,年仅38岁的神宗赵顼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九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
宋神宗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宋史评价他即位后“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励精图治,将大有为。”臣子曾劝他爱惜身体,他说:“朕享天下之奉,非喜劳恶逸,诚欲以此勤报之也。”
宋人评价他不爱浮名,去华务实,所以终身不受尊号。而这或许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吧,毕竟终其一生,自己大业未竟。只是他的庙号“神宗”像是和他一生的努力开了一个玩笑。
<img data-height="312" data-width="285" src="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190819/songtaizonghuaxiang_10526766.jpg.285.jpg" alt="宋太宗画像">
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