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街景 [2013/12]
- 咬牙4年 [2018/10]
- 为了安全,回国的人要保持低调 [2013/07]
- 小心co-signer的承诺 [2009/03]
- 中国式相亲遭遇滑铁卢 [2013/11]
- 我的一路走来--乳腺癌的治疗 [2017/05]
- 黄脸婆 [2011/08]
- 面 [2014/0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2 [2019/1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 [2019/11]
- 继父与继子 [2012/02]
- 洋姜—jerusalem artichoke [2010/11]
- 再看癌症 [2017/08]
- 警惕信用卡盗用者 [2008/12]
- 北京的一些餐厅,一些地点的餐馆 [2008/09]
- 又赚一年 [2018/11]
- 保姆 [2011/11]
- 出租鬼 [2011/03]
- 动车之痛 [2011/07]
- 泡菜坛子 [2009/11]
- 那些年—海鸥牌手表 [2012/06]
-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 [2010/10]
- 庆丰PK狗不理 [2011/11]
- 弹指之间 [2011/11]
- 看开些 [2011/02]
- 结婚纪念日 [2010/04]
- 染头发及各花入各眼 [2012/03]
最近,媒体上枪击,自杀的报道太多了,联想到周围的人和事,有感而发。
常说,人死如灯灭,但人真要死起来,也不是如同吹灭一盏灯一样 容易。中国有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神圣不可侵犯,大意如此。除去政事国事不谈, 从世俗的角度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带着一身债的---对父母,对家庭,并非赤条条的,来去无牵挂。一定意义上,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还债的过程,直到离 开人世。 那时,有人还清了债,有人没还完。当人们打算结束自己生命时,应该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不是偿还了,对社会的回报是不是完成了。可能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的束缚,我认识的中国人中,还真没有自杀的。
老外则不同,对他们来说,生死的取舍是个人自由,个人快乐高于对父母,家庭,社会的责任,无论自己觉得快活不快活,都可选择,留在或离开这个世界,而不用有任何负罪感,因为他们相信,还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不过,据说,死于非命的人,是无家孤魂,到处飘荡。
我听到的,认识不认识的老外中,自杀的还真不少。且不用说,媒体里三天两头的报道中,不是这里有人持枪乱射,然后自杀,就是哪里有中学生射杀全家,然后自杀。我曾经认识或知道的人中,也有许多人,正值风华之年,年轻轻的就自绝于世。
原澳大利亚房东的外甥,是他姐姐的儿子,自杀了。那是90年代末,他还不到20岁,大学刚毕业,风华正茂,不知道为何,厌倦了人生。曾见过房东的姐姐,气质高雅的一位夫人,举手投足,充满了英国人的含蓄。房东提到他外甥时,也是一脸无奈。
曾经的邻居的弟弟,也自杀了。我过去曾写到过,他是克里斯的弟弟,20多岁。看过他的照片,很清瘦的一个小伙子,坐在台阶上,弹着吉他,脸上有些忧郁。不知是不是这种忧郁,最终导致他厌世。那是本世纪初, 他好像是开枪自杀的。
一个男人,有2个孩子,一儿一女。很漂亮的一个女孩,20多岁,嫁了一个富裕的家庭,她大学毕业后,从事股票投资生意,赚了不少钱,但就是不快活,在枪支随手可得的地方,用手枪塞进嘴里自杀了,死时的场面,惨不忍睹。凡知道此的人,当他的面,都不敢提他女儿的名字。
一 个女人,虽已不年轻,看起来仍气质高雅,风韵犹存。她父母家境富裕,自己曾是护士,婚后不工作,生了3各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天夜里,突然将丈夫叫醒,说做 了件蠢事,要上医院。车还没开到医院,她已昏迷了。好在丈夫带着她喝药的杯子,在医院里,又是洗胃,又是输液,还算活过来了。她的大女儿,也曾试图自杀 过,没成功。据说,她们的自杀,有家族遗传因素。
玛丽安娜,记住她,因为她的名字美丽,人也很和善,也因为她的经历。她是单身母亲,很早就 和丈夫离婚,扶养独子到19岁。男孩中学毕业后,有了女朋友,打短工攒钱,和女朋友规划未来。男孩不太爱讲话,一日突然和女友分手,几个月后,听说在自家 浴室里上吊自杀了,谁也不知道原因。单身母亲,中年丧子,痛苦不可言喻。
老外除心情不好自杀外,还有追求快乐而撒手人寰。 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并不那末上心,他们喜欢冒险,寻求刺激,只求日子过的随心,觉得自在,不在乎危险不危险。 过去有过报道,美国的百万富翁登山队,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登山,蹬珠峰时,遇到雪暴,好几个人遇难。看电视,70多岁的洋老头,光脚 跟在摩托艇后面滑水,80多岁的老头高空跳伞,这在国内,都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了。还有的百万富翁,钱多闹心, 要驾热气球,孤艇,环球旅行,追求自己的曾经的梦想。还有甚者,在地球上折腾不够,还要自费坐宇宙飞船到空际探险,也不在乎美国的航天飞机,曾经失事,多 人遇难。 年轻人就更不在话下,胡乱折腾,放着好好的房子不住,喜欢到荒山野岭里去野营住帐篷,还飞车,飞艇,飞机,什麽惊险玩什麽,专找刺激。前些时候,有人孤身 一人登山遇险,被压倒石头下,呼救不得,自己用小刀,断臂求生,还成为公众英雄。电视里,举着一只独臂,向人们讲述事情的经过。
我是鹄鹘不 知雄鹰之志,对这种壮举,理解不了。如果是我的父母,我决不让他们高龄滑水,跳伞,只求他们能平安地颐养天年。我属胆小之辈,当年,登世贸大厦,坐电梯还 发毛,心里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上高楼。电视上,车祸死人的事频发,吓得我连坐车都害怕,对丈夫的车技也不信任。每当出行,总当后排驾驶员,眼睛紧张地四下 张望,随时发布驾车指令,当然很臭。只要有可能,宁肯以步带车。记得当年在澳,出去玩时,为了方便省事,丈夫曾想租车,我坚决反对,因为那里的行车规则不 同,是左行,而丈夫开惯了右行的车,我怕出事,宁肯费时费力挤公车。
过去的日子,也曾有过挫折,遇到过不顺心的事,胆小如此的我,虽不一定珍惜生命,但也不会自杀,因为自杀需要勇气,我的勇气不够。更重要的是,我记得古 训,故意地先父母而去,是为不孝。对自己来说,生命之轻,不过是在这个世上走了一趟,早离开晚离开,差别不大。 但对家庭和父母来说,生命之重,来到这个世上,我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父母,兄弟,丈夫。为了自己的解脱,而给家人带来痛苦,是不值得的。
自杀需要勇气,自杀的人是勇敢的,但活着需要更多的勇气,因此,活着的人更勇敢。更何况自杀,不过是一时痛苦,长期解脱。现代社会,作案工具垂手可得,自 杀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 而活着,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数年,数十年的煎熬,需要面对许多人生的困难和挫折,长期忍受精神和物质的磨难,相对而言,更为艰难。要不怎麽说,从逆境中 走出来,活着就是胜利呢。看过夹边沟纪实,那里人们在物质极端贫乏的条件下,对生的渴求,对死亡的抗争,令人肃然起敬。因此,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都 要坚信,明天肯定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