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街景 [2013/12]
- 咬牙4年 [2018/10]
- 为了安全,回国的人要保持低调 [2013/07]
- 小心co-signer的承诺 [2009/03]
- 中国式相亲遭遇滑铁卢 [2013/11]
- 我的一路走来--乳腺癌的治疗 [2017/05]
- 黄脸婆 [2011/08]
- 面 [2014/0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2 [2019/1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 [2019/11]
- 继父与继子 [2012/02]
- 洋姜—jerusalem artichoke [2010/11]
- 再看癌症 [2017/08]
- 北京的一些餐厅,一些地点的餐馆 [2008/09]
- 警惕信用卡盗用者 [2008/12]
- 又赚一年 [2018/11]
- 保姆 [2011/11]
- 出租鬼 [2011/03]
- 动车之痛 [2011/07]
- 泡菜坛子 [2009/11]
- 那些年—海鸥牌手表 [2012/06]
-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 [2010/10]
- 庆丰PK狗不理 [2011/11]
- 弹指之间 [2011/11]
- 看开些 [2011/02]
- 结婚纪念日 [2010/04]
- 染头发及各花入各眼 [2012/03]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我们这一代人,除了少数人的人生轨迹有幸是中规中剧的, 即在什麽年龄做什麽事, 大多数没有那末幸运的人,即使有幸赶上末班车或者拼力奋斗有所成就,也是属于不得不不在什麽年龄做什麽事,在什麽年龄不做什麽事的行列,多少有点人生错位的感觉。实际上,在什麽年龄做什麽事,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然社会社会的约定俗成。如果强行将其改变,总有点南橘北枳的味道, 看似那末回事,其中内在内容确实不同。
想当年,我们在正当读书的年龄,奔赴广阔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 最好的年华如流水般溜走,后来,尽管有些人有幸进入大学,有些人走入 夜大,但是年龄多是20多岁,甚至是30多岁,脑子已经不如十几岁时那末灵光了,读书时的辛苦也就大得多了。我还记得那是在大学时,强突外文的艰辛, 对 年龄大些的人来说,背单词总是一件苦差事。那时我所在的班里差点就是老少3代同堂了:文革后直升的, 我们这些老三届,文革前的老大学生。那些30多岁的 老大学生们苦啃第二外语的艰辛虽然令人敬佩,但也有些令人心酸。如果不是文革,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早已是学业有成的单位的事业栋梁了。
文革耽误人们学业的事例还可以延伸到80年代。那时,在我所住的宿舍楼里,有一些女博士生,年龄也是参差不齐, 小的才20出头, 大的已是中 年,其中有一位已经40多岁了,离婚带着个孩子,她在专业领域内的业务水平是没得说的, 和年轻的学弟们爬山越岭地考察,现在已经成为教授,学术带头人, 但是总会感到她实际上是超体力地奋斗以跟上年龄小一轮的学弟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她和那些文革后直升的博士生们关系很好, 但是近20岁的年龄代沟,也使 她常感到精神上的孤独。
后来,在国外,看到一些中国的老博士生,40多岁,近50岁,属于我们这一代,有的因为种种原因仍在苦读,不能不说,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要比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 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我们这一代中,在正当婚嫁的年龄内能够披上婚纱娶妻生子的为数不少,但也有许多人
因为种种原因,婚恋生子推迟,等到想起来再办时总如隔夜红酒味道少了一些。我的一些朋友,学友,同事中, 大龄未婚的不在少数,不过,陆陆续续听说,都最后走入婚姻殿堂,不过,我总怀疑,其中少了一些青年人才有的热恋阶段, 更多的是理智和思考的结果。
年龄因素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惩罚是明显的。一个学友,40多岁初婚,她非常喜欢孩子, 试图要一个自己的,也曾经怀孕,但是流产了,再怎末努力都没 有成功,年龄是主要问题。还有一朋友,结婚时年龄已经不轻,妻子想要小孩,总怀不上,后来查出他们有点问题,国内不能治, 为了圆个生子梦,他利用到国外 进修的机会将妻子办出去就医,但是失败了,听说也是年龄过大, 疗效不好;还有的同事,结婚太晚才要孩子,加上他长得老相,父子的年龄差距看起来大得像祖 孙, 每当他到幼儿园接孩子, 别人都误以为他爷爷来了,弄得他都不好意思再去。
我们总说青春无悔,在那个年代也不能后悔,不过,自然社会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就会受到惩罚。
我们已经走过的路程是不能改变的,只好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个年代的经历,也是一笔人生财富,至少对我来说。
不过,如果问我,如果人生有重新选择的可能,我是否还会说青春无悔,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不会让人生错位,要在什麽年龄干什麽事。 我想,持这一看法的人不只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