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街景 [2013/12]
- 咬牙4年 [2018/10]
- 为了安全,回国的人要保持低调 [2013/07]
- 小心co-signer的承诺 [2009/03]
- 中国式相亲遭遇滑铁卢 [2013/11]
- 我的一路走来--乳腺癌的治疗 [2017/05]
- 黄脸婆 [2011/08]
- 面 [2014/0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2 [2019/1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 [2019/11]
- 继父与继子 [2012/02]
- 洋姜—jerusalem artichoke [2010/11]
- 再看癌症 [2017/08]
- 警惕信用卡盗用者 [2008/12]
- 北京的一些餐厅,一些地点的餐馆 [2008/09]
- 又赚一年 [2018/11]
- 保姆 [2011/11]
- 出租鬼 [2011/03]
- 动车之痛 [2011/07]
- 泡菜坛子 [2009/11]
- 那些年—海鸥牌手表 [2012/06]
-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 [2010/10]
- 庆丰PK狗不理 [2011/11]
- 弹指之间 [2011/11]
- 看开些 [2011/02]
- 结婚纪念日 [2010/04]
- 染头发及各花入各眼 [2012/03]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人们上网就会有网名,有时因种种原因,一个人会有多个网名,那些不同的网名,就被称为马甲。上网穿马甲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人们穿马甲,有时是自愿的,有时则是被迫的,纠其原因,也不尽相同。人们自愿穿马甲时, 虽然各有各的初衷,但总的感觉还是很惬意。
可以省去世俗的干扰。网上不同于现实社会,上网的人不愿意将一些个人隐私张贴的全世界都知道,让同事和家人一天24小时人盯人,知道其网上的行 踪,走大街还不避人,穿小巷就是不愿让人看见。网名就给人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随便起个与户口本上不同的名字,就可以换身上网,如果干得再绝一些,甚至性 别年龄也可以变一变。
可以在打口水仗时自壮声势,反正兵不厌诈吗,网上谁也没规定,自己不能给自己壮胆。曾见过一些网友们的口水大战,几个回合的过招中,可以看出来, 有的人起几个网名上场,东功西守,自己忙得不亦乐乎,以致有人调侃道,穿上马甲的四脚爬。不过,有的高手玩得好,还真看不出是自己给自己长脸。
可以找一个心理上放松的地方,精神上可以宣泄的场所。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压力,来自工作的,来自家庭的。有些话不方便与同事说,与父母说,与朋友说,与伴侣说,憋在心里难受,找心理医生太贵,那就上网说,但又不愿意被人认出来,就穿个马甲虎人。
可以换种活法,尝试另一种梦想中的人生。人们一生总会有梦,有希望,有些梦和希望,在现实社会中不一定能实现,有的则是根本就行不通的;那就干脆穿上马甲,换个面孔,以另一种身份,在虚拟空间中,按照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再活一遍,也是过过干瘾。
由于马甲不过是一个外套,可以换来换去,人们有了外套的掩护,心理上就有了一种安全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可以在网上轻松地面对世界,更真实地表 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抒发美好的情感,还是发泄内心的不满,针砭时事,指点江山,粪土当今万户侯,常常是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隐藏和掩盖的一面,在网上 完全表现出来了,感觉很惬意很爽呀。
在网上的虚拟世界中:领导手中的小鞋鞭长莫及----最多是斑竹和网友的板砖,但那不影响现实生活中的调级和升职;同事手中的大帽子也不能迎风飞 舞----最多是陌生人的口水,那不会影响与单位同事和朋友的关系;自己在家庭中的光辉形象不受影响---即使被家人看到了,由于有马甲的掩护,还会被误 认为是陌生人,从而可以在家人面前保持孝子以及模范父母的形象。
不过,马甲好穿,但也不是百益无一弊。马甲穿多了,如同在舞台上表演多种角色,习惯成自然,在生活中也会不在意地流露出来,好的习惯还好,如果是 要命的习惯,还要刻意地提醒自己别露馅,活的还真累,弄不好再病成了双重人格,得不尚失。所以,没有万分必要,马甲还是少穿得好。但是,有的时候,天不随 人意,不想穿马甲,还非穿不可,否则就上不了网,因此,有的时候穿马甲是被迫的,而被迫穿上的马甲,总有点令人概尬不堪。
在重多的被迫穿马甲的理由中,最常见的是因为注册重名问题。去人少一些的网站还好些,一般不会出现注册重名的问题,人气稍旺的网站,一些常见的网 名,重名的比率极高,如同百家姓中的大姓大名,赵钱孙李等。除非你起一个气死周吴,惊乍郑王的奇名怪姓,才能一往无前,不受注册之苦。有的时候,也不知道 是何原因,反正是能想出来的,像点样的名字都注不上册,咱总不成人人一手康熙字典选网名吧,那计算机的字库里也得有那几个字才行呀;再着说了, 人总是还 要点网络形象的,总不能随便抓一个什麽死狗烂猫的名字往自己头上套吧。
还有的网站倒是服务到家,你注册一个名字,告诉你已经有人注册了,为了照顾你的自尊心,还善意地给你出主意,在那个网名后面填上一溜的数字,从1 到数万都打不住。这倒好,您一下子从孤家寡人,升级到一表3千里的亲戚一抓一大把, 也不管你想不想要。我就遇到过这种倒霉事。
我上网的时间较早,那时,注册重名还不多,选了一个还看的过眼的名字,在网上晃荡,倒没有多大的麻烦。后来,互联网大发展,上网的人多了,当去新网站 时,还想保持革命晚节,以原来的网名注册,人家告诉,已有人用了,没办法,只好换了一个网名。用第二个网名没多久,又发现新的网站,再去注册,第二个网名 又有人用了。咱再换第三个网名。后来,烦了,干脆在网名后面加数字了,没想到,还真有天才,加数字还有加重的,但是,也不能老换数字吧,那到最后连自己都 记不住是那几个数了,真成了不识数的文盲了。 现在,只好是上那个网站用那个网名,好几个网名换着用,马甲一大堆,时不时地忘了网名和密码,就要向网站问 问自己的生日是那天了,弄的自己像个老年健忘症患者,真的累人累心。
马甲多了,问题也出来了。比如,一篇文章,要在不同的网站上登,就要用那个网站注册的网名。尽管原创的作者是您老一人,但是数起马甲来就一大堆作 者,如果你要是网名用不对网站,还有剽窃别人成果的嫌疑,好在网络文章没稿费,要不然还要在经济上说清楚。这是哪和那啊,自家的私产反倒成了租赁来的,正 房的夫人倒落成了个二房丫头,名不正言不顺,你说冤不冤,都是马甲倒的乱。我就曾经在贴一篇旧作的时候用了以前的网名,被斑竹误认为是转贴他人的文章而删 掉的。至今,我还曾在一些网站上看见我的一些旧作被转贴,用的作者名字是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网名。
尽管马甲多的令人眼花缭乱,由于每个人的文风和用词习惯是不同的,网名可以换来换去,马甲也可以一件套一件,但是文章贴出来,熟悉的人一读,就能 品出其中的味道,八九不离十地猜出马甲下隐藏的真人的尊姓大名。已逝作家王小波的夫人李银河曾经这样评价过,王小波的语言是有特色的,他写的东西,即使不 署名,人家一读,也能读出来。 一般的人虽然没有那麽大的语言功底,但是文章的味道还是有的,以至有人讲,由于马甲太多了,上网不仅是看文章,还得闻味, 顺着味找,就能摸出来马甲下藏的真人了。
看来,以后上网,不仅要动眼还要动鼻子,不仅是见网名识人,而且还要闻马甲识人,练眼兼练鼻,都快成警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