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街景 [2013/12]
- 咬牙4年 [2018/10]
- 为了安全,回国的人要保持低调 [2013/07]
- 小心co-signer的承诺 [2009/03]
- 中国式相亲遭遇滑铁卢 [2013/11]
- 我的一路走来--乳腺癌的治疗 [2017/05]
- 黄脸婆 [2011/08]
- 面 [2014/0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2 [2019/11]
- 回国踩到的几个雷 [2019/11]
- 继父与继子 [2012/02]
- 洋姜—jerusalem artichoke [2010/11]
- 再看癌症 [2017/08]
- 北京的一些餐厅,一些地点的餐馆 [2008/09]
- 警惕信用卡盗用者 [2008/12]
- 又赚一年 [2018/11]
- 保姆 [2011/11]
- 出租鬼 [2011/03]
- 动车之痛 [2011/07]
- 泡菜坛子 [2009/11]
- 那些年—海鸥牌手表 [2012/06]
-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 [2010/10]
- 庆丰PK狗不理 [2011/11]
- 弹指之间 [2011/11]
- 看开些 [2011/02]
- 结婚纪念日 [2010/04]
- 染头发及各花入各眼 [2012/03]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delilah | 22 March, 2006 08:55
曾在国外过过几次春节,那时都是和中国人在一起。当一个人浪迹天涯后,过春节成了心中的痛。
我住的地方是一个小城镇,没多少人口。这里刚过完圣诞节和新年,各家房屋上的装饰灯多数已拆掉了,少数几家还留着。洋节的街景气氛不浓,远没有国内那末多花花绿绿,鼓舞人心的装饰耀眼,加上又是一个小镇,更是有几分萧条。
望望窗外寂寞的院子和邻居,春天还远,树枝还是光秃秃的,枯黄的草坪上,除了几只松鼠和野兔跳动的踪影,再没有活动的影子了。偶尔有过往车辆发出的声响,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只是有些太宁静了。
今天已进入腊月,再过几天,就进入小年了,再就是除夕和春节。网上已是一片节日的气氛,到处都是节日的照片和年夜饭的菜谱,即使是互联网上的中文网,也在报道着全世界华人春节晚会的消息。
刚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谈到,最爱的是,在一个下雨天,捧着一杯清茶,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雨滴,享受心灵的宁静,那种心态,那种意境,不可言喻。
说来不信,在1月的冬天,这里竟然下着小雨,而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大雪封路的。我是茶也有,窗外也有,雨也有,但就是心境没有,有点找不到北。原因很简单,除了茶是中国的, 其他的都不是,没有那些斯窗斯雨,也就没有了那些意境。
多少年来,过春节一直都是我心中的一个痛,一等过了新年,就如同丧家之某物,惶惶不可终日。
说来不信,多少年来,我从没有正正经经地过过春节,最多也就是打个电话,向家人问声春节好,自己捣鼓点不伦不类的吃的。其实,对我来说,春节真是过也不是不过也不是。
过春节吧,这里没有过春节的日程和气氛,更难得的是我不认识一个中国人。没有众多的中国人,怎莫能过营造过春节的气氛呢。和老外过春节,且不说那根本不是他们的法定节日,而且简直是暴餮天珍,没了那个味道。过春节讲究的是一个气氛,气氛又
和地方分不开的,东西可以搬家,唯有气氛是搬不来的。试想,在遍地大鼻子的地方举办中国庙会,
怎莫也体会不出在地坛庙会上的感觉,倒像是他们自己的游乐会。
不 过春节吧,那到底是我国的第一大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如同他们的圣诞节,如果你不让那些老外过圣诞节,还不和你闹翻了天才怪呢。过去,常年在家时, 体会不到春节的重要性,那时,过不过春节似乎两可,因为几乎每天都是节日,等到一旦离那片土地,那种文化,春节成了维系我与乡土文化和遥远家园的纽带。
丈夫很照顾我的情绪,常常饶有兴趣地问到关于春节的各种问题,还有多少天才到春节,春节怎摸过,并很努力地学了中文的春节好的问候语,打算晚上给父母打电话时排上用场,但是,当一个人孤独地过着自己的节日时,总是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真 得很想念那春节的传统的年夜饭,北京各大庙会中的地方小吃,春节前街头闹市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主要大街上色彩鲜艳的各色节日的装点;想着寻找那份久违的 感觉:一个人顺着大街晃荡,逛商店,累了,随便找一个小店, 要些小吃,坐在靠街的窗边,静静地看着过往的路人,享受心灵的宁静。
春节时我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上网吧,到网上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过春节,发发思古之忧思,也许会找到北的。
探亲回来后,给电脑装上了摄像头,春节那天,会和丈夫一起,在电脑上和家人遥相祝愿,万事如意。当然,春节大餐不会做,做不了也吃不完,但是家宴还是会有的,红酒两杯,烛光一对,廉政4菜一汤,感受那根深叶茂的传统文化文化的迷人魅力。
浪迹天涯
我住的地方是一个小城镇,没多少人口。这里刚过完圣诞节和新年,各家房屋上的装饰灯多数已拆掉了,少数几家还留着。洋节的街景气氛不浓,远没有国内那末多花花绿绿,鼓舞人心的装饰耀眼,加上又是一个小镇,更是有几分萧条。
望望窗外寂寞的院子和邻居,春天还远,树枝还是光秃秃的,枯黄的草坪上,除了几只松鼠和野兔跳动的踪影,再没有活动的影子了。偶尔有过往车辆发出的声响,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只是有些太宁静了。
今天已进入腊月,再过几天,就进入小年了,再就是除夕和春节。网上已是一片节日的气氛,到处都是节日的照片和年夜饭的菜谱,即使是互联网上的中文网,也在报道着全世界华人春节晚会的消息。
刚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谈到,最爱的是,在一个下雨天,捧着一杯清茶,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雨滴,享受心灵的宁静,那种心态,那种意境,不可言喻。
说来不信,在1月的冬天,这里竟然下着小雨,而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大雪封路的。我是茶也有,窗外也有,雨也有,但就是心境没有,有点找不到北。原因很简单,除了茶是中国的, 其他的都不是,没有那些斯窗斯雨,也就没有了那些意境。
多少年来,过春节一直都是我心中的一个痛,一等过了新年,就如同丧家之某物,惶惶不可终日。
说来不信,多少年来,我从没有正正经经地过过春节,最多也就是打个电话,向家人问声春节好,自己捣鼓点不伦不类的吃的。其实,对我来说,春节真是过也不是不过也不是。
过春节吧,这里没有过春节的日程和气氛,更难得的是我不认识一个中国人。没有众多的中国人,怎莫能过营造过春节的气氛呢。和老外过春节,且不说那根本不是他们的法定节日,而且简直是暴餮天珍,没了那个味道。过春节讲究的是一个气氛,气氛又
和地方分不开的,东西可以搬家,唯有气氛是搬不来的。试想,在遍地大鼻子的地方举办中国庙会,
怎莫也体会不出在地坛庙会上的感觉,倒像是他们自己的游乐会。
不 过春节吧,那到底是我国的第一大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如同他们的圣诞节,如果你不让那些老外过圣诞节,还不和你闹翻了天才怪呢。过去,常年在家时, 体会不到春节的重要性,那时,过不过春节似乎两可,因为几乎每天都是节日,等到一旦离那片土地,那种文化,春节成了维系我与乡土文化和遥远家园的纽带。
丈夫很照顾我的情绪,常常饶有兴趣地问到关于春节的各种问题,还有多少天才到春节,春节怎摸过,并很努力地学了中文的春节好的问候语,打算晚上给父母打电话时排上用场,但是,当一个人孤独地过着自己的节日时,总是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真 得很想念那春节的传统的年夜饭,北京各大庙会中的地方小吃,春节前街头闹市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主要大街上色彩鲜艳的各色节日的装点;想着寻找那份久违的 感觉:一个人顺着大街晃荡,逛商店,累了,随便找一个小店, 要些小吃,坐在靠街的窗边,静静地看着过往的路人,享受心灵的宁静。
春节时我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上网吧,到网上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过春节,发发思古之忧思,也许会找到北的。
探亲回来后,给电脑装上了摄像头,春节那天,会和丈夫一起,在电脑上和家人遥相祝愿,万事如意。当然,春节大餐不会做,做不了也吃不完,但是家宴还是会有的,红酒两杯,烛光一对,廉政4菜一汤,感受那根深叶茂的传统文化文化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