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2

作者:delilah  于 2006-10-23 10:3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探亲系列|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delilah | 31 March, 2006 00:55

10月7日

2005-10-31 12:01:48

早上还是老地方,品种照旧。 今天,银行开门,和老妈跑一趟取工资,丈夫可能嫌我们走得慢,不去了,在家玩计算机。
银行还是老地方,进去一看,里面很干净,清洁工随时扫地。还有2个银行工作人员,解答顾客问题。墙上大频幕,滚动显示着股票,利率,外币兑换率等信息。先 要拿号,坐凳子上等叫号,然后到窗口办理。银行营业窗口是全封闭的,业务员和顾客之间交谈,全靠话筒。那天,顾客不多,一会就轮到老妈。
老妈领了工资,我将工资袋挂在脖子上,和老妈一起离开。总的感觉,银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和我们这里比,除不能开车办理外,其他设施都先进不少。不 过,那种封闭式办理设备,可能是为安全起见,但在一定程度上,割断工作人员和顾客间的人际交流,话筒失真也使顾客难于理解办理人员要求。好几次,我都没太 听清工作人员说什莫,更不用说听力不太好的老人了。
和老妈回家后,打扫厨房。过去,这是我的事。回来后,见灶具和壁橱不很干净。老妈年纪大了,干不动,又不愿雇外人来家里打扫卫生。我曾提出,给她清理一下 厨房,被她拒绝,说好不容易回来,不要我管。今天正好没其他安排 ,趁老妈不在厨房,我拿出东西擦壁橱。老妈发现要拦着,我坚决地说,不用她管,如想聊天,我边干活边说话,两不耽搁。她看拦不住,又想聊天,站在厨房门 口,看着我打扫卫生,和我说话。老弟见我们都在厨房,也过来看,丈夫也跟过来。合算我一人干活,全家陪着,都在厨房门口说话。
在这里,清理厨房很容易,有许多很管用的清洁剂,但国内清洁剂力度不够,清洁油腻很费劲。我试用小苏打和白醋和在一起,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干脆用小苏打 擦,费点力,效果还行。用了2包小苏打,将煤气灶和炉台擦干净。老弟说,煤气灶像新的一样。擦完炉台,将橱柜也擦了,最后,将抽油烟机打扫了,风扇轮没 擦,老妈说,过段时间,请人拆下来清洗。打扫完的炉灶,看着舒服。我对老妈说,以后,厨房你也别费尽打扫, 你干不动,等着我回来吧。老弟说,看来周末要回家了。
中午,小弟一家来玩,老妈讲,吃饺子省事,她专门到超市买来饺子。小弟怕老妈累着,说不吃了,回家吃。我一看,老妈饺子都买好了,就说,干脆到我哪里去 煮。拎上饺子,和小弟一家,到宾馆。他们看着电灶,弟媳说了一句,这电灶能煮熟吗。我一想,还有小侄子,如煮不熟,他吃病了,更麻烦。就说,干脆我们出去 吃,饺子放冰箱里,走时拿走,我们没时间吃。小弟说,别太费事,找个近的饭馆,随便吃点。我说,紫光园就挺近,还不错。
去了我们的早餐厨房,正是午饭时节,人很多,楼下坐满了。服务员问清人数,让上楼。楼上有个大厅,还有几个隔间。我们点了醋溜土豆丝,糖醋鱼片,素什锦, 腰果鸡丁,啤酒,果汁等,这里菜量大,最后又打包。小弟说,昨晚去天安门看灯。同往年相比,今年灯不多,没什莫可看的。我本打算专程去天安门看夜景,听这 样一说,晚上不去了,下午去天安门看白景。
送走小弟一家,和丈夫乘车去天安门。因是长假最后一天,广场上人不是很多,警察,公安人员很多。警察换上新制服,剪裁合体,颜色不太好,黑色的,不如以前 的颜色好看。广场上有些花坛,花也不多,还有喷泉,水量不大。倒是天安门前的喷泉,喷得很高,变化多端。我们嫌麻烦,没过去,从远处看了看。尽管天安门广 场没有往年热闹,丈夫还很满意,拍了许多录像。他见广场中间竖着孙中山画像,问我这是谁,我懒得解释,回答说,是一个很老的历史人物。
广场上的人,看来外地人多,老外多。北京人估计都怕人多,国庆节往外跑了。像我这样,大过节专往人多地方扎,不是很多。要不是陪丈夫,我也不会来。在北京 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国庆节到天安门广场看花。时不时看见,一团一团的老外旅游团。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外,一中年中国女人陪着他到处看。从我们身旁路过,女 人用眼睛盯着我看。怪了,我长得不漂亮,也不至于像恐龙,至于那样盯着吗。记得我妈说过,我小时还当过幼儿园的小院花呢。
在历史博物馆乘车回家,来了许多路车,都挺挤,有辆2路挺空,我说,上吧,顺便到美术馆看看。美术馆一直是我喜欢去的地方,只要可能,总喜欢到哪里看展 览,随便坐坐,享受宁静。记得70年代,初次了解法国时装设计师--圣洛朗的设计风格,就是在这里看了他的服装展览。等我们到美术馆,没见多少人,只见人 出,不见人进。我说,不会又是为那位重要人物清场吧。到售票处一看,人家4:30停止售票,我们到哪里是4:50点,差了20分钟,没福消受。
参观美术馆没戏,转身到隆福寺看看。过马路差点没得心脏病,那条马路没法过,来往车辆密度极高,看着眼晕,很少有空隙。真佩服国人过马路的水平,几个清洁 工,过马路熟门熟路,看车过来也无所谓。我们赶紧跟在他的垃圾车后,才过去了。否则,我们就是到第二天,也走过不那条马路。
隆福寺街两边是各类小商店,东西没有太多特色。不远处是有名的清真馆子---白魁老号,我忍不住进去,丈夫跟着。我向他介绍玻璃柜里的各种北京小吃,又狠 狠地看上几眼,恋恋不舍地离开,因宾馆冰箱里,有一大堆东西等着我们去消灭。回来后,最大的遗憾是肚子不争气,吃不了多少。就这样,才一个月,我长了10 斤,丈夫长了8斤。


10月2日

2005-10-31 12:00:19
-- --[国庆节长周末,活动不多,基本每天陪家人,早上8:30或9到11点,下午3到5点,定时过去问安,父母中午要吃饭,午睡。我笑对丈夫说,现在是在 老妈那里,上下午打卡上班。其间,和老妈到邮局寄了包裹,帮她打扫了一些卫生,晒被子,给老爸织了脖套,帮老妈改裤子,去了趟北大和中关村,天安门广场看 花,逛隆福寺,找到川办当主食食堂,到小弟家玩,重访胜古庄,带丈夫看湿疹,家庭聚餐2次等,相对于刚回来时的猛跑,感觉轻松不少。]
2日:今天全家聚会,老爸坚持到照相馆照全家福。 记忆中,照过全家福的次数有限,一次是文革,全家人分开前,在和平里照相馆照的,黑白照片。这次回家还真看见了,照片上,父母年轻力壮,我们姐弟几人稚气 未脱。时光怕人,转眼父母已老,我们也不年轻,侄女辈正是我们那时的年龄。后来,每当有重大事情或春节,都在家里照像。老爸支上 三角架,对好相机,让我们笑一笑,准备好。等我们嘴都咧酸了,他还没调好。每次照全家像,都是一场表情磨难。后来,小弟搬走后,很难聚全,照像的日子不 多。这次回来,老爸发话,到照相馆照全家福。
9:30去老妈那里,老妈说,大弟不想去照相馆,想在家照,他不愿让人摆弄来,摆弄去,老爸正为此生气呢,让我一定坚持去照相馆。我一听,说都去照相馆,在家里哪能照好。大弟听了,看在我刚回来的份上,没吭气。小弟一家来后,我们去不远的照相馆。
听说我们要照全家福,他们让我们到地下室,那里有个很大的布景室。座位安排上,老爸老妈坐中间,小孩们和他们同坐,我们姐弟几家人,后面排成一派。摄影师 拿过一个小凳子,让我站上去,不然和丈夫个头差的太多。结果,从相片上看,我和小弟差不多高。照了2次,一个背景是黑色的,一个是红底上有倒写的金色福 字。照完后,摄影师将数码输入电脑,让选2个存入光盘,取相时将光盘给我们。等照片出来,效果还不错,除我和丈夫照的不怎麽样,其他人照得不错,表情很 好,连最初反对到照相馆的大弟都说,有立体感,比自己拍得好多了。还臭我们,你们懂不懂,那叫景深。
拍完照,全家到不远的饭馆聚餐,我们人多,要了包间。包间在楼上,装潢不错,每个门口都有个引位小姐。丈夫和老弟将摄像机放在墙角桌上,打开后不管了。后 来发现,由于距离没调好,多数镜头,主要是老妈一人在那里大嚼大吃。后来的2次聚餐,丈夫调好距离,录的像还不错,每个人都在上面。老爸知丈夫爱喝酒,特 意买了茅台。那天,喜欢吃 涮肉的人多,以涮为主,点了一只烤鸭,为小侄女过生日,我知丈夫不喜欢吃那些,给他点了宫爆鸡丁。汤底要得鸳鸯的,一半鸡汤,一半红油。羊肉,肥牛,海鲜 为主,还有青菜,豆腐,蘑菇等。丈夫没吃过火锅,调料上来,他拿勺子舀起来就尝,我赶快说,那是吃涮肉的沾料。等东西上来,往火锅里扔,老弟紧着给丈夫夹 肉,我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夹。倒酒后,丈夫才喝一口,就竖大拇指,说不错不错,告诉他,这是中国国宴酒。小弟也想喝,我和老妈不让,他开车来的,他只 好不情愿地喝无醇啤酒。宫爆鸡丁上来,我示意服务员,放丈夫那里。他见了,其他菜都不吃了。老弟问他,这里的宫爆鸡丁排第几,他闷头吃,不吭气。我吃东西 速度一贯很快,老弟说,看你那架势,像20分钟就要吃完似的。
涮锅子吃得差不多,烤鸭上来了。厨师在包间门口片鸭子,丈夫好奇的看着,一大只鸭子,如何在厨师刀下,变成鸭架子。小侄女热心地给丈夫示范,如何吃烤鸭。 丈夫笨手笨脚地学着,拿张饼,放上鸭肉,甜面酱,葱,包上,我见丈夫包的饼没兜底,示意他将饼的下口封上,免得一咬流一身油。我家人觉得鸭皮是好东西,将 鸭皮碟子移到他跟前,他几次自己去够有鸭肉的碟子。后来,他对我抱怨,说不让他吃肉,净吃皮,他说,他是食肉动物,不想吃皮,皮有什麽好吃的。 东西要多了,剩下不少。
吃饭中间,我用老掉牙的傻瓜相机,拍了几张照片。洗出一看,人人都是一幅贪吃嘴脸。有张照片,老妈和小弟在一起。老妈努力嚼着什麽,脸部表情很难看。看到 照片,老妈不高兴,说,你照的什麽像呀,将她那面剪去,只剩小弟一人。我发现后,笑话老妈。不过,以后照相,我都特意提醒老妈,要拍照了。
这顿饭吃的很撑,一路走回去。和丈夫商量晚饭不吃了,等饿了随便填点。丈夫说,每天只能吃这样一顿,多了胃受不了。 后来,一商量聚餐,他就发愁的皱眉头。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1 18: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