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有风险,晒图需谨慎!

作者:清韵  于 2017-6-16 10: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关键词:自拍

  近日,媒体报道关于自拍的几则新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议的话题。关于自拍应该属于个人的私事,怎么会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呢? 

   网曝一名女子在西藏羊卓雍错旁一丝不挂拍照,大尺度行为引起网友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女子的行为“对藏文化不尊重”,也有网友认为不宜过早定论。

  此前有多则因为自拍逼停火车的相关报道,也曾有报道说游人在景点裸体自拍,甚至有微博爆出某地医院的医生正在进行工作的手术台上竖起剪刀手玩起了自拍等等诸如此类的新闻。 

  在自媒体时代,自拍应该说属于个人行为,但影响了公众安全、突破了社会公德底线,有些甚至触动到了法律;那么这样的自拍就成为一种“病”,既然是病就必须有“药”治疗。 

  沉溺自拍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沉溺自拍是种病,心理疾病,就像抑郁症一样,有些人严重,有些人轻微。“自拍成瘾”就是病入膏肓的那种。浮躁的社会中,虚荣心成为一些人炫耀的“心灵鸡汤”。于是,微博和朋友圈迅速发酵了这样的心理磁场。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的点滴,吃穿住行购都要拿出手机摆出一副人生中最得意的时刻,要留下点喜怒哀乐的情绪,通过朋友圈刷存在感,生怕这个世界把他给忘记或者遗弃了。而且自拍已经成为相当的群体行为。美国精神病协会通过研究认定,自拍成瘾是一种精神性疾病。通过各种自拍、晒图证明曾经来过这个地方或者得到过什么,是内心虚荣空虚的直接表现,在经济学上叫做“炫耀性消费”,一个字“俗”,两个字“太俗”。更何况以上两则事件的极端行为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么简单了。那种没有社会公德的行为,为了自拍一张炫耀的照片,不惜将自己生命安全弃之不顾,还有对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置之不理,这是什么样的表现?完全是没有素质,低级趣味活生生的写照啊。难道拍出一张“高大上”的霸气侧漏的照片就这么碉堡吗?不惜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不惜违反旅游文明,而且就算发到朋友圈炫耀,想必思维正常的人也不会对自拍的东西羡慕嫉妒恨吧。反而会认真的思考自拍的人到底是否正常,甚至引起网友的公愤。有这个功夫,去读点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发表一些亮瞎眼睛、洗涤心灵的东西,从内心充实提高,这样获得存在感岂不是更牛。 

  当然,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编。互联网改变生活,在这个集体被自媒体尤其是手机屏幕上的移动终端绑架的时代里,处理好自拍与他人、公共的关系,应该成为一堂别开生面及时跟上的公民公开课。分享也是一种美德。什么样的东西和行为能够分享是要遵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物、社会关注的热点、凡人新事,只要足够的正能量。这样还要大力提倡自拍上传爆料发布呢。这样的行为被朋友圈点赞、评论、转发,才更能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拍的意义。 

  再次说说怎么治疗过度自拍带来的结果。对于那些过度自拍引发的社会安全事故和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在谴责的同时,更应该寻找解决的办法。谁的责任应该由谁承担。谁的过错应该依法进行处置。在藏区羊湖的“裸照”事件,这是对宗教象征物、圣境保护缺乏必要的常识,会导致对信仰群体的伤害。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禁忌,这些旅途中的知识是需要提前去学习知道,尊重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是最起码的做人素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出行已经不是什么大事,“旅游文明”却成为社会问题,就是在自己家也不能随地乱扔东西吧。更何况在公共场合任性地为了自拍去践踏花草破坏绿化、侵占或故意损坏公物呢。对于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和“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为必须记入“游客黑名单”,好好治疗一下肆意自拍的病。对于自拍产生的社会安全事故,根据相应的法律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就提起诉讼。 

  最后提醒各位网友,自拍有风险,晒图需谨慎!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2 09: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