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傻X视频 [2020/02]
- 为什么中上年龄的国女多患有好色绝症 [2018/10]
- 美国已经把中国拉入修昔底德陷阱 [2020/02]
- 单身女人不寂寞----一群变成社会公害的单身国女 [2019/06]
- 八个无知的吹哨人(转帖) [2020/02]
- 老西"征西"———纪实随笔 [2019/07]
- 是谁掀起的倒习风波 [2018/07]
- 中年男人为啥性不从心 [2019/03]
- 每个国男都应该拥有过这样两个婆娘 [2018/02]
- 我的梦中情人梦中情(组图) [2018/02]
- 陪富婆去看房之后的感想 [2019/02]
- 东西方女人性魅力量化大PK(图) [2018/03]
- 哪里的国人最能作 [2019/01]
- 女人好色男人好性 (旧文新发) [2020/02]
- 老移民的我最近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加拿大 [2018/01]
- 面对美国 打压 中国应多动手少开口 [2019/08]
- 中国已开启与美国硬碰硬模式 [2018/10]
- 老习你大胆地往前走 莫回头 [2018/03]
- 中国将是未来地球上最安全的国家(旧文不过时) [2018/02]
- 中国可以不战而屈美之兵 [2020/04]
- 郭文贵是背叛者还是民族英雄之我感觉 [2018/01]
- 哪几类人反毛或逢中必反 [2018/02]
- 伟人毛泽东 (转) [2018/03]
- 伊朗送给中国一大红包,中国有没能力用好它 [2020/01]
从美日印的这次大规模军演已经明显可以看出,共同针对中国以中国为敌的联盟已基本成型。无论中国经济军事发展多么快,但要以一敌三或开战后可能的以一敌四、五,打赢常规战几乎不可能。这也是三哥敢如此胆大妄为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中国的之后十几年注定会一路凶险。
面对打上门来的实力远弱与中国的印度,如果中国继续嘴炮,甚至示弱妥协,以印度人的本性,他必然得寸进尺。那么习老大以强力反腐,大力强军而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来的强势和英明形象也将如美丽的肥皂泡难以长久。
中国外交部或一些电视节目的专家们,没必要老把什么有理有利有节挂嘴上,这世界啥时真正有理就能走遍天下了?都是有实力才能获得他人尊重才能走遍天下,这实力不光指经济实力,还有拳头的力量以及有出拳的胆量,美国就是榜样。
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之强大世人皆知,不然习老大在G20上也不会那么风光。经济实力强大了,老2了,或许已经是老大了,(购买力)军事弄不好也差不多老2了。可是连老将都看不上的阿三不还是占着中国的大片土地,不还在得寸进尺再次对今天这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比他强大的多的中国胆大妄为?虽然都知道除了阿三狗仗人势,借美日势力、利用中国国内的问题,抓时机占便宜外,却也看准了中国的软肋,不想打仗。
发展经济当然需要和平环境,但如果这个和平环境需要用更多的牺牲换取,那还不如果断采用非和平手段来争取更长远的和平环境。就像中美朝鲜一战,让苏联当年边境挑事也只能局限在边境,直到更后来中共惩罚越南苏联也不敢动作。六二年一战也换来了中印边境五十年的稳定。这几十年的和平期中国取得的成就所得到的不比那几场这战争所失去的多得多?对于赖皮强盗,拉不拢就打残它。才会真正有安宁的日子过,和平光靠谈就能谈来,养军队干嘛。
国家和国家之间其实就是一种生意关系,(利益关系),尤其和日印这样的不择手段偷抢赖的“奸商”往来,更不能有任何退让,退让他会没完没了。只有对他们用强,打的它不敢再来偷抢赖,它才会离开你去它处另图。你和偷抢赖有理有利有节,纯属浪费时间,或给自己的软弱找借口。中国对美日印等有理有利有节了几十年,它和你讲理了吗?如果中国也用国内法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呢,如果中国也如日韩,对曾经属于自己的领土根本就不要用特么什么争议两字呢?是自己的就斩钉截铁去守护去争取它,甚至也可以以牙还牙主动制造点争议,进两步退一步。哪怕再退回原地,最少也能让对方知道你不光会打嘴炮也会打火炮。
阿三既然拉美日澳等大旗做虎皮,那就让它看看那张虎皮能否管用,能否当得住枪子儿。中国完全可以向全世界发声明,废除那个不合时宜的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诺,不为害人只为警告和祖吓对中国有心存非分者。让他们明白中国维护自己的主权的决心毫不含糊。如果西方势力真敢军事参与和它们毫不相干的中印领土争端,那就等同于对中国主权的侵略,那么中国是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这样做也同时提醒美日考虑要支持台湾的代价)然后给印度政府发最后通牒,如果时间到了印度不撤回越境印军,该杀就杀该抓就抓。印度胆敢发动战争,无异于自取灭亡。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连印度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四流工夫的莽夫都把自己当勇者都敢以弱辱强。整天以威武形象示范于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曾经让美军都不敢小瞧的人民解放军的颜面往哪放。别老拿什么大国风范说事。先把大国的气势彰显出来再说。不会发威的老虎其实质就是只大猫。
西方朔
2017—7—10
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