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傻X视频 [2020/02]
- 为什么中上年龄的国女多患有好色绝症 [2018/10]
- 美国已经把中国拉入修昔底德陷阱 [2020/02]
- 单身女人不寂寞----一群变成社会公害的单身国女 [2019/06]
- 八个无知的吹哨人(转帖) [2020/02]
- 老西"征西"———纪实随笔 [2019/07]
- 是谁掀起的倒习风波 [2018/07]
- 中年男人为啥性不从心 [2019/03]
- 每个国男都应该拥有过这样两个婆娘 [2018/02]
- 我的梦中情人梦中情(组图) [2018/02]
- 陪富婆去看房之后的感想 [2019/02]
- 东西方女人性魅力量化大PK(图) [2018/03]
- 哪里的国人最能作 [2019/01]
- 女人好色男人好性 (旧文新发) [2020/02]
- 老移民的我最近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加拿大 [2018/01]
- 面对美国 打压 中国应多动手少开口 [2019/08]
- 中国已开启与美国硬碰硬模式 [2018/10]
- 老习你大胆地往前走 莫回头 [2018/03]
- 中国将是未来地球上最安全的国家(旧文不过时) [2018/02]
- 中国可以不战而屈美之兵 [2020/04]
- 郭文贵是背叛者还是民族英雄之我感觉 [2018/01]
- 哪几类人反毛或逢中必反 [2018/02]
- 伟人毛泽东 (转) [2018/03]
- 伊朗送给中国一大红包,中国有没能力用好它 [2020/01]
亚裔男性在美国:“他们对这个群体有多不友好” | |||
www.*** | 2019-08-07 00:05:47 这才是美国 | 2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不好意思,不要亚洲人。”(图片来源于:OSCAR WONG VIA GETTY IMAGES) 李·杜德是一名演员兼制片人。因为是混血儿的原因,他已经习惯了美国种种对于他中国血统的种族歧视,包括在约会时的种种困难。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经历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约会伴侣大部分时间都在他身边,俩个人相处地很不错。互相开玩笑的时候,女孩还夸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变了。她问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诉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统,一半中国血统。” 杜德说,“她突然开始疏远我,我们再调情的时候,她说她的感觉变了。”杜德当时直接了当地问他,她的态度反差这么大是不是因为他是亚裔的关系。对方尴尬地否认,但是杜德认为还是有关系。“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确实因为听到我是亚裔后,态度变化太大了。 杜德的经历对单身亚裔美国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在很多电影和电视节目中,都对亚裔男性抱有成见,认为他们很柔弱。 美国知名电台主持史蒂夫·哈维(曾主持着一档早间广播节目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去年在节目中抨击亚洲男性,足以见得一部分美国人对这个群体有多不友好。 当时谈到2002年出版的《如何与白人女子约会:亚洲男人的实用指南》一书时,这位主持人狂笑起来。他说道,“这本书只能有一页,‘对不起,你喜欢亚洲人吗?’,‘不,谢谢。’ ” 虽然哈维的玩笑很损,但却反映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虽然亚裔女性在美国是极受欢迎和被迷恋的对象,亚裔男性却很难在约会中被“公平对待”。 2014年,交友约会软件OkCupid曾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亚裔男性在这款应用上的吸引力不如其他族裔男性。哥伦比亚大学所做的一项关于快速约会的研究中也发现,第一次约会之后,亚裔男性最难获得第二次约会。到了2018年,有的人甚至会直接说,“对不起,不要亚洲人。” 旧金山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妮可•萧(Nicole Hsiang)经常和第二代和第三代亚裔美国人打交道,在采访中他告诉《赫芬顿邮报》,她的客户时常在约会中怀疑自己不够好。 她说,“约会中被拒绝有时会带来心理创伤。对很多男性来说,这关乎自己的‘男子气概’。很多在白人居多环境中长大的亚洲男性告诉我,把自己与理想的白人男性相比,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 什么样的男性才“性感”呢?美国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认为符合西方标准的欧洲面孔才好看(窄窄的鼻梁、大的不是杏形的眼睛、白的皮肤),很多人并不知道亚洲男人的迷人之处。 很多人觉得亚裔男性在约会中受挫是外貌原因,殊不知即使是男模也无法在约会中顺风顺水。 模特兼健身教练凯文·克莱德(Kevin Kreider)是一名美籍韩裔,被一对爱尔兰裔德国人收养。约会软件Tinder上的经历让他感到非常不开心。 他在采访中表示,“这件事开始伤害到我的自尊。我知道自己长得不错,但是在软件上我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我一再降低了我的标准,后来才收到一些人打招呼。我意识到前边有很多白人在‘排队’时,亚裔男性的处境有多糟糕。 (图片来源于:PHOTO COURTESY OF KEVIN KREIDER) 后来,克赖德就不用这些约会软件了,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伴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喜欢他的女孩子。 他说,“我明白了一件事,你必须接受自己的身份,一个亚洲男性。如果你自己都不悦纳自己,不去爱自己,怎么指望别人来接受呢?” “我们总是吸引着现在和我们相似,或者为来我们想想成为的人,如果你一直抱着消极、怨恨的态度,你也只会吸引这类人,然后你也会慢慢变成这样的人。” 在婚恋问题上,美国人一直对亚洲男人抱有偏见。正如《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的作者黄颐铭(Eddie Huang)去年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所说,如今的亚裔男性总是带着“掌握技术、天生服从”的书呆子,“千百年之内永远不会有机会抢走你的女孩”,这样那样的标签。 夏威夷杨百翰大学传播学和媒体研究教授陈昌晃(Chiung Hwang Chen)表示,早在19世纪,亚洲男性就被大多数白人描绘成男性气质不明显的“其他人”。 1882年,《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通过的时候,亚洲移民被白人视为“人类异类”。陈昌晃在1996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写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外在形象(他们大多身形瘦长,穿着丝绸外衣),还有一个原因是“淘金热”之后他们大部分从事与服务相关的工作(比如厨师、洗碗工、洗衣工)。 鲍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在1932年的电影《满洲的面具》(the Mask of Fu Manchu)中扮演了带有威胁性的亚裔角色。(图片来源于:ARCHIVE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后来的流行文化中,对亚裔男性的“轻蔑”还是在继续。上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电影中的的亚裔男性角色要不然被描述为“黄祸”,杀死别人,无情地占有白人女性;要不然就是“无害的,有点女性化”的角色。 22年后,这位教授如今告诉《赫芬顿邮报》,她认为现在美国人眼里亚洲男性的魅力有了提高。现在韩国的音乐和电视剧在全球拉拢了一大批粉丝,很多女性喜欢这个样子的男性,很多男孩子想成为这样的人,总得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 千禧一代可能是在成龙和李连杰的电影中长大的,但这些人带来的影响更多是让美国人着迷于功夫,而不是吸引的女粉丝。但是现在,韩国男明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亚洲男性这个文化符号。 心理咨询师萧也建议在约会市场中感到挫败的男性,积极地在美国之外的电影电视中寻找积极的、迷人的、有自己特点的男性角色。(我们推荐梁朝伟2001年的电影《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剧照,图片来源于:GETTY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为了构建你在约会中的自信,我建议亚裔美国人寻找传统西方定义之外的男性魅力,找到自己的男子气概和信心。” 杜德也表示,不要那么轻易地定义一个男性。 “虽然现在很多人仍然对亚裔男性存在刻板印象,很多思想在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我们仍然需要努力改变,需要更多公开地讨论这些事,需要让别人更了解我们。 西方朔点评: 这位当事人所谓的,亚裔美国人要寻找传统西方定义之外的男性魅力,说白了就是抛弃本族的东西,哪怕它是优秀的可贵的,思想,观念,行为都西化白人化,去迎合那些眼界狭窄思想肤浅观念顽固保守夜郎自大的用眼睛思考的肤浅西方人。 作者提到韩国男人的努力并获得西方年轻女孩认可。却只看到表面。韩国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西方政治势力从宣传,舆论造势,经济等都为其大开绿灯。眼睛思维的肤浅年轻西方女孩自然耳晕目染的几乎毫无负面信息,自然对韩国所有不会反感了。可见西方美国洗脑功力的厉害,不仅洗脑,还顺带能把自己女人的裤裆洗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