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逮捕

作者:李公尚  于 2025-9-29 05: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公尚文集|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2评论

见证逮捕

李公尚

上星期六早晨九点多,我听到门铃响,从二楼的窗口望出去,见楼下道路上停着多辆警车,无声地闪着警灯。我下楼查看,见门外站着两名市里的警察。一名警察自报姓名后核对了我的姓名,对我说:联邦移民局在本市执法,按照本州法律,需邀请本地市民见证联邦警察的执法过程。说着指了指站在我家草坪外人行道上的六七名全副武装的联邦移民局警察,继续说:我们需在本市居民中,挑选两名在此地居住十年以上,按时纳税缴费,从不拖欠债务,从未有过违警记录,信誉记录良好的“模范市民”监督执法,希望你不要拒绝。

我问需要我具体做什么,警察递给我一个微型平板电脑,让我在电脑上面填写一份表格,签了名,然后说,这次执法对象是和我同住一个小区离我家五六栋房子远的一家印度裔居民,我只需目睹警察的全部执法过程就行。因执法警察有专人录像,作为见证人不许录音录像。说完向我介绍案情:这家印度裔居民的两边邻居多次投诉他家噪音扰民,人员出入繁杂,家里常传出打架吵骂声,还有人在后院焚烧带血的衣物。联邦移民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这家居民长年容留外国孕妇,非法协助外国孕妇在美国分娩。

我在脑海里搜索这家住户的印象,想起开车路过这家时,常见有挺着大肚子的印度裔孕妇走出房门在小区里散步。我曾疑惑这幢房子里到底住了多少户印度人?这些印度女人怎么一年到头都在怀孕!前段时间,我见一位新面孔的印度裔男人常搬一把椅子坐在这家门前草坪上,见有人路过,就兴奋地高声打招呼:Hello! How are you!”“HeyIm SinghWhats your name?”他用口音浓重的印式英语告诉路人他叫“辛格”,看上去有些滑稽。

我和小区里另一位被选出的“模范市民”目睹两名市里的警察前去敲那家印度裔居民的房门,联邦移民局的警察跟随其后,站在印度裔居民房子草坪外的公共道路上。开门的是一名怀孕的印度女人,她用手比划着说房屋的主人外出不在,她是房主的亲戚。警察问她房子里住了多少人,她似乎听不懂警察的问话。随后,她身后的房门内,先后挤出四位印度裔孕妇,站在门廊里叽里哇啦地相互说着的印度话,不时比划着手势像在吵架。一名联邦移民局警察走上前,要求查看她们的护照,五位孕妇叽里哇啦说了一阵,表示没有护照,然后急忙退回房内关闭房门。

移民局警察和市警察退出这栋房屋前的草坪外,低声商量对策,此时那个叫辛格的印度男人提着一些购买的物品,满头大汗地步行回来。他远远看到很多警察站在他家门外,就大声招呼说:“哎!我是辛格。主人不在,房子里没有人!”警察等他站定,问他是不是住在这幢房子里,他答非所问地说他是这家的主人哥哥,刚来美国不久,还没买车,出去采购只能靠步行。警察让他出示证件,他说护照在房间里,警察让他进屋去取,他提着刚买的物品进了屋,随即关闭上房门。

警察在门外等了很长一段时间,辛格开门出来,说他的护照让他弟弟拿走保存在另一套房子里了,他已经给他弟弟打了电话,他弟弟很快就会把他的护照拿过来。警察问他这幢房子里一共住了多少人,辛格翻舞着双手说:“不一定,有时住四五个,有时住六七个。都是自家的亲戚。有从加拿大来的,有从印度来的,全都是来探亲的。”

警察让辛格把房子里的所有人都叫到门外,需要向每个人问几个问题。辛格听了立即转身缩回房屋门内,说要等他弟弟来了再说。说完就要进屋关闭房门。一名市警察赶紧叫住他说:“不要关门!还有问题要问!”此时警察不能进入他住的房屋,只能站在门廊外的台阶下面说:“你先出来可以吗?到房子外面来我们谈谈,好吗?”辛格把身子挪到门外,倚靠着门廊。警察问:“你来美国多久了?目前有工作吗?房子里住的人平时都干什么?”

辛格谨慎地回答警察的提问,此时从辛格身后的房门内挤出来一名孕妇,好奇地朝外看。看了一会儿,她转身回到房里端出一杯咖啡,推开挡着门的辛格,走下房廊把咖啡递给和辛格交谈的警察。警察接过咖啡向她致谢,辛格侧目瞪了她一眼,示意她回到屋里去。接过咖啡的警察没有喝,手指着站在房屋草坪外公共道路上的移民局警察对她说:“我想可能他们也需要一杯,如果还有多的话。”那名孕妇听了,回到房屋内,不一会儿从房屋门先后出来五名孕妇,每人端着一杯咖啡,走向站在房屋草坪外公共道路上的移民局警察。

这五名孕妇小心地把手中的咖啡杯送到移民局警察面前,几名移民局警察分别从她们手中接过咖啡杯后,突然不约而同地扔到地上,迅速上前抓住她们的手臂,吓得这几个孕妇哇哇大叫。移民局警察没费多大力,就把这五名孕妇逐一控制起来,把她们每人的双手扭到她们各自身后,用塑料捆扎带分别扎住每个人的双手。站在门廊里的辛格见状,气急败坏地冲向一名孕妇,试图帮助她解脱控制,被一名移民局警察出其不意从他身后抱住他,把他摔倒在地,用膝盖压住他的头部,在另一名警察帮助下,把他的双手拧到他背后用塑料捆扎带捆扎住。

孕妇们的喊叫声惊扰了小区的一向宁静,附近的居民前来围观。联邦移民局的一名警察负责执法录像,表明他们是在当地居民财产以外的公共区域执法,没有进入到居民的私有领域。当警察逐一把辛格和五名孕妇分别送进警车时,这栋房屋的主人开车赶来了。他急忙停下车走出车外,一只手里高举着几本护照,一边高喊:“我有美国合法居留身份,这是我亲戚的护照。”正被送上警车的孕妇们见到房屋主人到来,挣扎着身体纷纷高喊:“警察搞种族歧视,进行种族迫害!印度人决不受欺辱!”

一名移民局警察迎向疾步走过来的房屋主人,从他手中接过他递过的护照,逐一翻看查验,然后以非法持有他人证件为由,要求房屋主人一起坐进警车去移民局接受调查。房屋主人拒绝前往,不断激动地辩称自己有合法身份,需要找律师一起去。两名移民局警察上前把他的手拧到背后,用塑料捆扎带捆扎住。

警车低声鸣叫了两声,闪着警灯一辆接着一辆开走了,围观的人渐渐散去。我和另一位目睹这场警察执法的“模范市民”相视无言,我转身离去时,他说:“移民法庭审理这起案件时,有可能需要我们出庭。被带走的都是孕妇,开庭不会拖很久。”

果然,昨天上午我收到了移民法庭寄来的出庭通知,要求下星期三上午九点,持该通知到指定地址出庭作证。

2025928

于美国弗吉尼亚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1 回复 劉龍珠律師 2025-9-29 11:48
真心痛,美国华人父母对自己小孩说不出的话
                刘龙珠律师
当你们的父母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时,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行李和护照。他们带来的是希望,是几代人的重量,是延续家族荣誉的责任,更是一个梦想,希望他们的孩子,能过上比他们更加光明和自由的生活。
我们父母的牺牲
对许多父母来说,“美国梦”并不是奢华的象征,而是生存的意义。我认识一些父母,他们从清晨忙到深夜,在餐馆里洗碗到双手因热水而裂开。我认识一些母亲,她们在工厂的缝纫机前一站就是十二个小时,腰背弯曲,双眼酸痛,只为了让孩子有钱买午饭。我认识一些父亲,他们夜里开出租车,穿行在危险的街区,默默祈祷能平安回家,只为了家人能交得起房租。这些并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无数在美华人父母每日真实的牺牲。
他们为何忍受艰辛
他们为什么要忍受这些苦难?并不是为了自己。他们并不是为了在这里继续受苦才离开祖国、文化和熟悉的生活。他们是因为你们而来。他们希望你们能坐在教室里,而不是工厂里;希望你们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希望你们能自由成长,拥有追梦的权利。
他们付出的代价
他们付出了代价,只为你们不必再付出。每一滴汗水、每一个不眠之夜、每一次默默忍受的屈辱,都是他们为你们未来所付出的定金。他们放弃了安逸,只为了给你们更多选择;他们吞下了委屈,只为了你们能昂首挺胸;他们背负了生存的重担,只为了你们能够专注成长。他们所打的仗,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你们继承胜利。正因他们的牺牲,你们如今才能站在这里,去追求知识、抱负与成功,而不用背负他们曾经的重担。
拒绝平庸与美国梦的真谛
然而,太多时候,我看到这一代的孩子们在浪费这份礼物。太多人满足于平庸,告诉自己“差不多就好”。可平庸并不是你们父母来美国的目的,他们来是为了让你们追求卓越。
“美国梦”不是睡前的童话,也不是虚构的神话。它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你们愿意付出努力。不要被那句空洞的话迷惑——“我只做让我快乐的事”。如果你们每月都要为房租发愁,每天都在担心下个月是否能付得起账单,你们真的会快乐吗?如果冰箱是空的,如果父母年老多病你们却无力帮助,你们真的能安心吗?如果你们甚至不敢谈起成就,因为心底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可说,你们真的会自豪吗?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短暂的享乐,而在于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生活——不必为生存担忧,能够自豪地抬起头,因为你们实现了自己的潜能。

通往成功没有单一路径
但我要告诉你们一件重要的事:追逐梦想没有固定的路径。没有唯一的地图,也没有统一的公式。你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不同的礼物。有的人会成为医生、工程师、企业家或社区领袖;有的人会创造艺术、开创事业,或在法庭上捍卫正义。我成为律师,是因为我有热情和能力,而后过去二十年里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才走到今天。这并不容易,其中有过无数的疲惫、拒绝与怀疑。但我始终相信自己。这份信念和自信,就是我的第一场胜利。若没有它,我永远不会迈出第一步。
请思考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生命历程。他并非出身优渥,也没有继承财富或人脉。他从一无所有开始,凭借信念和比别人更努力的意志,一步步走出来。年轻时,他也曾面对拒绝、怀疑,还有那些告诉他“你永远不会成功”的声音。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把这些阻力当成动力。他从零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声音、舞台和影响力。他奔走演讲,他组织活动,他为自己坚信的事业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心血。他用一生证明:在美国,你的起点,并不决定你的终点。
查理·柯克的一生就是纪律与远见能带来成就的证明。他没有把青春浪费在平庸和短暂的享乐之上,而是把自己全然投入到建设比他个人更宏大的事业中。他启发年轻人独立思考,承担责任,珍惜让这个国家强大的原则。如今,在他离世之后,共和党承认他是社会的基石之一——一个其影响与遗产将传承数代的人物。
他的旅程提醒我们,伟大从来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靠斗争、坚持和勇气赢得的。查理·柯克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但因为他拒绝放弃,拒绝袖手旁观,他成为了一个领袖。他的人生向你们传达一个信息:你们同样可以从无到有,你们同样可以成为基石,不仅仅在你们的社区里,更能在整个国家里。
发现你自己的力量
你们必须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不要追逐别人的梦想,而要追逐你们自己的。如果你热爱数学,就去追求;如果你擅长沟通,就不断磨练;如果你天生是领袖,就勇敢站出来。但无论选择什么,都要以纪律、勇气和决心,去超越别人对你的期待。因为如果你们自己都不去努力,就不会有人替你们努力。如果你们拒绝尝试,你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尊重父母
最后,我想和你们谈谈“尊重”。在我们的文化中,尊敬父母是根基,不是过时的观念。父母有时看似苛刻,要求你们超出自己的极限,显得不近人情。但请停下来想一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爱你们,还是因为他们想保护你们?有些年轻人因愤怒而加入帮派,最后虚度一生在牢狱里;有些年轻女孩过早追求所谓的独立,离家出走,结果未成年便怀孕,背负起沉重的人生。这些悲剧并不少见,往往是因为孩子们将父母的管教误解为压迫。
有一句话说,尊重必须靠赢得。这在许多人际关系中确实正确。但请你们想一想:在这世界上,如果有谁已经当之无愧值得你们尊敬,那不正是你们的父母吗?还有谁会为了你们而离开故乡,放弃熟悉的语言与生活,跨越半个地球忍受孤独与歧视?还有谁会为了你们拼命工作,直到身体酸痛,却依旧咬牙坚持第二天再出发?如果这些都不值得尊重,那么还有什么值得?
让父母为你们感到骄傲
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感到骄傲。太多时候,我听到年轻人抱怨说:“我的父母只是想控制我。”但是请停下来想一想:他们真的是要控制你们吗?还是他们在引导你们,让你们不要迷失、不要软弱?他们并不是付出一切,只是为了养育一个虚度光阴、无所作为、整天抱怨、只会成为别人负担的孩子。他们希望你们能够自己站起来,成为一个有生产力、受人尊敬、能干有用的人。他们希望看到你们成长为一个能为社会增添价值的人,而不是拖累社会的人。父母每天早晨醒来,并不是想着如何限制你们的自由,而是忧心如何保护你们不至于失败,如何让你们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当他们督促你们时,是因为他们知道生活会比他们更严厉地逼迫你们。当他们要求你们守纪律时,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没有纪律,你们只会陷入懒惰。他们希望看到你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你们可以过上好生活,更因为等他们年老疲惫时,他们能带着骄傲说:“那是我的儿子,那是我的女儿。”
华人子女们,我怀着深情与急切告诉你们:“美国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必须靠你们去争取。父母已经给了你们根基、机会和起点。现在该由你们去继续搭建未来。尊重他们,比你想象中更努力地去工作,发现自己的天赋,相信自己。不要满足于平庸,要追求伟大。
刘龙珠律师的的致辞
今天我站在这里,并不只是作为人群中的一个声音。我是被培养出来的,是从小就在这些价值观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不是书本上的道理,也不是偶然间学来的理论,而是家族代代相传的原则。尤其是我的叔父,世界敬仰的佛教大师星云法师,亲自教导并传承给我的。他是一位精神领袖,教导人们慈悲、纪律与奉献。
从他那里,我学到真正的力量并不是财富或地位,而是为他人付出的牺牲。从他那里,我学到尊敬父母、生活自律、服务社会,不是陈旧的传统,而是永恒的价值。 从他那里,我学到领导不是为了追求荣耀,而是为了肩负责任。
这些价值观塑造了我、养成了我,并让我注定要将它们继续传承下去。正因如此,今天我呼吁大家:与我团结在一起,不只是跟随一个人,而是跟随一位与你们有着相同故事、相同奋斗和相同梦想的领路人。让我们共同守护尊敬、家族荣誉和坚持不懈的文化价值观。
如果我们共同坚守这些价值观,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只要我们不忘本源,就没有任何挑战能够抹去我们所建立的一切。让我们带着自豪向前迈进,把过去的牺牲化为未来的力量,向世人展示:移民的子女不是软弱的、不是迷失的,而是团结一致、勇敢无畏、注定要以勇气来领导前行。
“美国梦”依然存在,它正等待着你们。加入我吧。
回复 8288 2025-10-2 06:12
三哥太多啦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李公尚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新婚之夜 [2019/05]
  2. 相亲 [2019/05]
  3. 我偷渡中的三个女人 [2022/09]
  4. 借种 [2021/11]
  5. 艳遇 [2023/09]
  6. 老友的艳史 [2023/12]
  7. 卖性 [2019/09]
  8. 我恋爱过的三位上海姑娘 [2022/05]
  9. 醉酒 [2020/07]
  10. 干爹 [2019/07]
  11. 海外的福建人 [2019/11]
  12. [2019/08]
  13. 老陈的儿子 [2018/10]
  14. 执行官 [2021/03]
  15. 红颜知己 [2022/12]
  16. 我偷渡中的三个女人(五) [2022/09]
  17. 狱中一日 [2021/04]
  18. 依法劫财 [2020/02]
  19. 以工代干 [2022/08]
  20. 印拿大斯坦 [2025/08]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 06: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