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次回乡(二)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四) [2018/0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二)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三)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一)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五) [2018/0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六)(写于多年前)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五)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七)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九)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二)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八)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八)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一)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六) [2017/11]
- 那一次回乡 (一) [2017/03]
那年10月份,我参加了旅游协会组织的北岛之旅,目的是通过在景点实地考察,参与各类活动,让新职员对景点有切身体验。
我们一行6人,离开奥克兰南下,首先到萤火虫洞----一个有名的钟乳石洞,洞内生活着一种会发光的生物,把黑暗的洞内点缀得象繁星点点的夜空。
接着我们来到罗托罗瓦,这里的地热喷泉很有名,我们参加了毛利人的篝火晚会,欣赏毛利歌舞,他们为客人举行传统的欢迎仪式,仪式过后享受毛利大餐。
翌日,参观毛利村庄,观赏新西兰国鸟-kiwi鸟,还去了当地牧场,看剪羊毛比赛和牧羊犬放牧羊群。
接着是各种活动,如钻入硕大透明的薄膜圈内,从很高的山坡上滚下来;全身被绑入皮套,由升降机提升至50米高空,再自由落体向下俯冲。
各种紧张刺激的活动我都尝试了一遍,但是最刺激的莫过于在怀塔科河畔的悬崖上蹦极了。悬崖顶上搭着一个突出的平台,参加者脚踝绑上一根粗而有弹性的绳索,向悬崖下的水面一头栽下。
我当仁不让地成为第一个跳崖者,胆战心惊地在脚上绑好绳索,那一刻感觉心脏跳动的快要从嘴里蹦出来了。
看一眼碧蓝的天空,我心一横,眼一闭,象石头一样一头栽下去。一开始那种自由落体、无依无傍的体验实在恐怖,只不过几秒时间,但感觉上,漫长得我已死过几回。当绳子终于到底的时候,感觉又活过来了,紧接着又被绳子的弹力高高抛起,然后又落下,觉得又在向死神靠近。
第三次落下之后我的身体慢慢停下,被绳索倒悬在空中,这时心里却有些意犹未尽,感觉还想再试一次。这时河面快速划来一艘小艇,把我从空中解下来。
其他人看我安然无恙,便也跃跃欲试,一位同行者绑上绳索后在平台上站了好几分钟,始终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最后只好撤回来。还有一位从跳下伊始就发出凄厉的惨叫,那声音凄惨无比、响彻河谷,叫声一直回荡到绳索不动了仍未停止。
旅途的最后一站是陶波湖,站在湖岸观赏远处飘缈的湖面,有一种海上仙山的感觉。来到湖边的直升飞机场,原计划坐直升机升空,体验从高空跳伞的惊险和乐趣,无奈那日风大,只好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了。
在陶波的那晚我们去泡温泉,这里的温泉是露天的,看来当地男女老少都爱泡,各种温度的水池里人语喧哗,很是热闹。当地小孩对我有些新奇,尝试着和我打招呼,有些羞涩地和我聊天。在我眼中,他们也保持着类似中国乡村的纯朴,对外人很友好。
旅行结束后,我们又回到奥克兰。这次旅行使我对新西兰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国家几乎处处青山绿水,每一处森林、草场、农田、果园都经过规划,城乡之间差别不大,即使偏远小镇也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人民普遍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这个国家充分利用各地的旅游资源,每一处景点都尽可能为游客做了周到考虑。在开发旅游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了资源,相比之下,中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确实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回到公司后,由于业务繁忙,经理为我安排了一台电脑,我开始正式服务客人。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我都得到了同事们的帮助,一个月后我就基本胜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