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次回乡(二)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四) [2018/0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二)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三)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一)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二十五) [2018/0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六)(写于多年前)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五)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七)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九)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二)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八) [2017/12]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八) [2017/03]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一) [2017/11]
- 来到新西兰的日子(十六) [2017/11]
- 那一次回乡 (一) [2017/03]
海滩附近有喷泉,孩子们在喷泉内玩水嬉戏。也有人在附近玩滑板,在草地上野餐,或者穿着泳衣趴在沙滩上晒太阳,海面上有人划着小艇,有人在扬帆。远处小岛上郁郁葱葱、植被茂盛,在阳光下安静地矗立在那里。
我们在海滩上会悠闲地晃荡许久,或者就坐在树荫下,喝口水,吃点带来的零食,看看带来的书,或者就看看周围同样悠闲的人们,或者逗引海滩上四处觅食的海鸟,一个下午很快过去了。
我们的房东杨伯来自广东三水,来此已有十余年,曾经是国内某县级银行行长,如今成了一位热爱钓鱼的老头儿。他经常拎着根鱼线,连钓竿也不用,钓饵是小块新鲜面包揉成的小面团,刚好把鱼钩包裹住。
杨伯最中意的钓鱼地点是海边游艇码头,那里的海面下有无数的长条鱼儿,这种鱼约有筷子那么长,再也长不大了,因此没有尺寸的限制。每当涨潮时,海面下的鱼群一团团的,在阳光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有次杨伯带我们去看他钓鱼,只见他把带饵鱼线往水里一扔,不过三五秒钟,他把鱼线往上一提,一只长白条鱼儿就被他拎出了水面。如此这般接二连三,不过一个小时,他身旁的水桶已经装满了大半桶。
不是亲眼所见,我实在难以相信钓鱼竟然如此简单,这简直就像是从海里往外拣鱼嘛!杨伯为了让我看看海里的鱼有多么的多,拿出几片面包,揪碎了,往周围的海面撒去,只见海面上顿时像开了锅,无数的长白条鱼儿串出水面争抢面包屑,一时让我们惊呆了。
我鼓动杨伯钓了鱼卖给商家,那他就要发大财了。杨伯说:钓鱼可以,私自卖鱼可是违法的。何况这种长白条鱼个头不大,也没有商家愿意买。他钓鱼主要为消磨时间,现在是三日不钓鱼,吃饭都不香。
于是下一次我们就跟着杨伯一起去钓鱼了,我们经常在一根鱼线上拴几个鱼钩,左右手各拿一根鱼线往水里扔,结果往往一出水就是三五条鱼儿被拎上来,简直像是在表演魔术。
鱼钓多了,吃鱼就成了麻烦事,吃个两三次还行,钓多了就不想吃了,何况常常只是一个品种。于是杨伯教我们把鱼杀好,抹上盐,拿到屋顶阳光明媚处暴晒,鱼晒干晒透后,体积缩小许多,鱼肉的颜色变得暗红,隐隐透出一股鱼香气。
到了做饭时,在半熟的饭上放上几块鱼干,吃饭时就有了极好的佐餐佳肴。鱼干也是很好的送客佳礼,收礼的人无不对鱼干的美味赞不绝口。
杨伯还教我们做鱼片粥,粥煮至半熟,放入新鲜的鱼片,再放入姜丝和葱花,然后轻轻搅动,直至粥和鱼片都熟了。此时鱼香气弥漫室内,尝一口鲜嫩的鱼肉,再喝一口香软的白粥,从味蕾到舌部,从口腔到胃部整个都舒适妥帖起来,实在是莫大的享受。
除了钓鱼,杨伯有时也与我聊天,会说到他的过去。杨伯是军人出身,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高中文化的他是部队中少有的文化人,因此被分配到高炮部队搞观测。他曾跟随部队参加抗美援越。
他说起一次他们整个师行进在越南的密林小道上,不知什么原因被美军飞机发现了,转眼间一群美机猛扑过来,一阵狂轰滥炸,把他们整个师炸得七零八落,他们的高炮也被炸毁许多。由于那天他出发的早,走在队伍前面,幸运地捡了一条命。
他还说起,部队抗美援越归国后,路过广西时被派去支左,当时广西武斗正酣。有一次他们去一家工厂制止武斗,他亲眼看到教导员带着两人进入一间厂房,随后就发生了爆炸。教导员和厂里的人就这么都没了,他当时正好没进去,又一次幸运地捡了一条命。
他还说起他八十年代当行长时,那时的不正之风也就是吃吃喝喝,所谓的贪污不过是收些烟酒,收点小钱。何况那时人们的胆子都比较小,和如今国内的现状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