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之真像

作者:自在鸟人  于 2017-3-17 08: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鸟人鸟语|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关键词:印度教, 推广, 策略, 众生相, 佛教

原来,曾经想用盲人摸象为题写篇文章,无奈于思路比较堵塞,没有一种顺畅之感就放弃了。昨天中午和石头一起遛弯时,闲聊些身边、公司和社会上的事态。觉得这个题目,应该可以延伸一些。所以才重新起了此念。

这个故事相当有名,是关于一个全局之异于局部的辨识。据维基百科说,故事取自《涅槃经》、《长阿含经》,大概起源于印度,可能是耆那教或佛教,有时也归于苏菲派和印度教。 考查故事的最早出处,不是本文的立意。

中文在此处,有三个同音字在此故事中进行推演,会十分让人纠缠,象,像,相。推开来说,这故事,可有一种有意的,用个具体物,象,这种动物来说事,可有阴谋?不可考!盲人,摸完象都说,某个局部很像另一个物件xxx,而且言之凿凿?这是,一种直接的表述与推广策略,通过一些大家熟知的事物,来代指一个未知。佛家又说这叫“着相”,告诫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还有佛说“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来来回回地绕一通,整个这故事,就是要把人,往沟里带的架势?其实也不尽然,故事只是故事。解读在每个人,至于解读是否符合作者意愿,并不重要。

有时,一些新闻中,常会使用这样的语句,“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坏分子,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进行煽动。。。”我多少有点,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觉。伟大、光荣、正确,却总是被另外一小撮人掌握着。群众就这么不堪地夹在中间,不明所以地,要不是坚持执行伟光正,要不别有用心地被利用。有时真不知道群众们的出路在哪里,一边进不去,一边又不能进去,呆在中间,不男不女啊,呵呵,想起当年的一个笑话。

中国古文人们,喜欢在挫折后,选择遁隐于世,或曰啸聚山林,追求清者自清。其实,只要能看清那两小撮人的套路,自然不易被利诱或煽动。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0-23 23: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