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光在空中荡漾(六) [2017/05]
- 秋光在空中荡漾(十) [2017/10]
- 秋光在空中荡漾(七) [2017/06]
- 秋光在空中荡漾(十五) [2018/09]
- 秋光在空中荡漾(十二) [2017/12]
- 秋光在空中荡漾(十四) [2018/06]
- 秋光在空中荡漾(五) [2017/05]
- 外篇一 - 秋光只荡漾到半空 [2017/05]
- 秋光在空中荡漾(一) [2017/03]
- 春之飘荡(中欧行)(28k字) [2017/03]
- 秋光在空中荡漾(四) [2017/04]
- 外篇二 - 请在秋光中带我穿越 [2017/12]
- 秋光在空中荡漾(三) [2017/04]
- 秋光在空中荡漾(二) [2017/04]
- 烟雨平生(南美行) (25k字) [2017/03]
- 忽然恍然 [2017/03]
- 秋光在空中荡漾(九) [2017/09]
- 削与不削 [2017/03]
- 春和景明 [2017/03]
- 夏夜之梦 [2017/03]
- 搅和的梦 [2017/03]
今天早上过早,A&W圣诞节后第一天开张。我去得不算太早,但是看得出来,大家还是放假的节奏。我同样的要了一份ALL CANADIAN,外带一杯咖啡。这A/C是很实在的早餐组合,包括一份烤面包,两个煎蛋,两片西红柿,两根肉肠,三块BACON。我习惯性的首先吃完面包、煎蛋、西红柿,最后再去解决肉类。当我拿起叉子准备动手,突然想起,这是年少时候的习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物资供应的不丰富,蔬菜比较少,吃肉的机会更少。记忆中自己很小的时候,也是那种爱先吃菜,再吃饭,曾经多次被爸爸教训,更有一次被惩罚,最后流着眼泪吃完碗中的白饭,没有任何下饭菜。从那之后,我的吃饭习惯改变了。那时逢年过节,父母会用平时积攒下有限的肉票,买回猪肉,做些荤菜,四川话叫做打牙祭。爸爸会做很多的红烧肉,当然会配上胡萝卜,冬笋一类充数的。妈妈会分出来几个碗,每餐只吃其中的一小碗。每次,我和哥哥会分到相对更多的一部分。也不知是吃过一次白饭的经验,还是什么,我学着能用很少的下饭菜,解决完碗中的饭,最后一口气全部享用剩下的红烧肉。自此之后,这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很定式的习惯,先解决最困难的部分,最后去享用美味部分。
也曾经这样和儿子说过,但是似乎效果不佳,至少目前感觉如此。今天早上的经历,突然让我明白了一点,一些儿时的印记,会对今后路上的行为方式有决定性作用,只是当时迷罢了。所以,大约教给孩子的道理,也不必期盼立竿见影的效果吧,父母只需放心地去传达就行了。孩子有自己的意识和思维体系,去在将来组合配比来成就他(她)们的做人及行为准则。那种急切的目的性,只会带去太多的盲目性和无所适从感。
注:写到肉票这个词时,让我感叹了一下,当年的肉票和现在普遍理解的肉票之间的差异,这是一种变迁吧,无可厚非,就如很多事情的存在并无高下之分一样。较一个长短,有时比较劳神、劳力。
新注:肉票,现在是不是还有指代,男肉朋友的谐音一说,不是太清楚。既然,现在年轻的为鲜肉,年老的叫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