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在空中荡漾(七)

作者:自在鸟人  于 2017-6-12 00: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鸟人飘荡|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6评论

关键词:真相, 真像, 哥特, 依山傍水, 人杰地灵

秋光,身影悠长

在里昂这家旅店叫Hotel Le  Lumière。来到这里,是因为外篇中提到的行程变故,在Strasbourg车站临时的决定。后来了解到,旅店座落在Lumière纪念馆附近,并因此而得名。Lumière兄弟被誉为现代电影工业的先驱之一。有趣的是,Lumière在法语中是光的意思。电影是一种光影的交织艺术,这若有若无的联系,迷乱地呈现在眼前,其谁先谁后,并不想形成自己的观点,选边站。正如,到底谁是早期电影之父的争议一样,只是不同的见地与看法,皆人言也。

清晨,大街上行人并不很多。路面,似刚被环卫工们清洗过。晨光投在未干的积水上,再与路边店的玻璃反光,光效交织碰撞着,反射再反射。一只街灯杆,树立在十字路口处,拖出了一个长长的身影。忽然在想,纯粹从光影效果说,清晨与日落有何不同吗?如果有人走入此景中,是不是我也可以和TA唱一首歌,喂,请你慢走。。。,最后,拍下一张逆光向阳的街景,慢慢地走开去。

在路边一家Pastry店内,见到有几位老者,围坐一隅,低声谈笑着。店外,偶有些个上班族样年青人匆匆经过,围着各式各款围巾。店里的灯光,是白炽灯产生的那种昏黄感。空气,是奶油与糖经过烘焙后,交织出的绵醇味道。端在手中的黑咖啡,似也悄然变白。Croissant入口的焦脆与细润,是从手指中跳脱出来后,自由展开后的融化。想起刚才在旅店走廊,看到一张黑白老照片,大雪中一女子半仰头,做大笑(或大哭,不确定)状,那也是一种恣意的融化,是种极致的感觉。作者是法国摄影师Edouard Boubat,摄于1955年。

不巧,Lumière纪念馆的开馆时间未到,便左近四处转了转。看看外面的挂牌介绍,和一些电影名人的拜谒的名牌。然后去搭乘地铁,进入老城区参观。今早出门时,大娘向推荐了些景点。她还一再说我的决定是对的,LyonDijon好得太多,我感谢地笑了笑。Dijon没去成,便无从印证比较,且那只是大娘的看法。买张公交全天通票,加上自己的双脚,一个背包,就够了。

Lyon是法国第三大城市,有点依山傍水的那种。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3年的罗马共和国期间,原名Lugdunum,后成为罗马高卢行省的首府,且曾出过两位罗马皇帝(第4和第22任)。只是没能查到Lyon这个名字,从何时开始启用的。城市标志却因此,逐渐以狮子为代表,在城内随处可见,成了比较有传袭性和具象性的名号。老城的名号是Vieux Lyon,据维基的资料介绍,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街区布置为主。

 Lyon是法国的一个主教区,大教堂也是比较典型的哥特建筑,始建于十二世纪,竣工于十五世纪。在历史的变迁中也是不乏磨难的。相较于Strasbourg大教堂,其规模小了很多;缺少入云的高塔;前门脸儿,雕像数量不多而且残破;堂内天文钟虽也算历史悠久,但个头偏小,精美程度逊色许多;花窗玻璃规模也小了许多。想着既然来了,转转何妨,旨在领略不同的感受。不意间,一个花窗的介绍吸引了我。上面写道,当年一位乐善好施的主教Renaud II of Forez(1193-1226),把他的名字拆为Rain - Ald放在花窗上。想想,这也算做好事,而求个留名清史的小聪明?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作品作中。不乏各类世俗的金主,纷纷被呈现在宗教画像中。手法类似,只不过这位主教,多少有些近水楼台之嫌罢了:)

阳光从一侧的花窗透射进来,变幻放大出七彩,映到了另一侧墙上。虽不比在Metz所见那般惊喜,倒也更深地领略到,这教堂花窗的功效。这种幻彩,能带给信众一种奇幻、迷离的感受。教徒们,大多是希望寻求精神的支柱,更易于迷失或沉浸其中。再加上庄严、空灵的唱诗班,配以牧师们富有磁性的宣教。。。哦,我的神啊,保佑我吧。反正,我是有点信了。不知怎的,一时间想起,紫霞仙子的那句台词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驾着七彩祥云来迎娶我。只是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哈,这想象真的很重要啊,想得多了就能有戏。想象,还能帮人类构建出许多共同体。出游前,也曾有过一个琢磨。这想象的,是心上有个。相与象好像在中国象棋中是对等的?但这以而想出来的,它们到底像不像呢?还是只是的一个身影?感觉可能会越陷越深,后来连忙放弃。这样下去,又是给自己挖坑。在作罢后,就稀里糊涂地出来玩了。 

大教堂前的广场旁,找个小店,要份沙拉,来杯黑啤,搭杯咖啡,在椅子上,在太阳下,晒一阵。回头看了看,大教堂正门有许多没了头的雕像。想来是法国人民是革命奋争了几个世纪的,这是反抗教权,反抗皇权的革命群众们,做好事不留名的结果。点上一只香烟,仰头瘫入椅子中,能望见Fourvière山上的圣母堂,也能见到那金色圣母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样子。据说这个新堂口,是十九世纪后期由私人捐资兴建的。只是不确定,这一新一旧两个堂口,朝拜的信众成分,香火旺盛程度有多少区别。不过,后来上了山,却能感到圣母堂,参观人群更多一些。新堂是新罗曼与拜占庭风格的结合,不过我不大喜欢。登山过程中,边走边看的感觉很好。

顺着后山转下去,就来到了Odéon antique de Lyon 是两个古罗马时期的剧场,一大一小。另外剧场外围还有一些街道遗迹,或许还有罗马浴室。残留建筑部分的可辩论度已经不高。在遗迹处,花了很长时间,走走停停,在大石块上闭目养神。在和暖的阳光下吹过阵阵微风,感觉到心神是安逸与舒缓的。有种若有若无的念头,我可以凭空穿越吗?用一些曾看过的影像或听过的故事,回到那个过去。可想象力的脆弱无助,没有记忆与经历的基础,缺少E.Gibbon的学识,最终无功而返,认弃了,看来我无法成为一个YY世界中的豪侠或大帝。离开之前,我觉得唯一能做的是用影像,致敬古罗马的成就,也致敬数千年的洗历纷扰,沧海桑田。剧场中央树立着几根残缺的柱子,在偏斜的秋光中,逐渐拖出几许并不太长的身影。今天之于过去,便如佛说的前世之因成就今世之果。像是不是那个象的身影?在越拖越长中,似乎越来越不像了? 

Rhône河和Saône河在Lyon城交汇,而后Rhône河继续向南流淌。这种依山傍水的城市,大都被形容为人杰地灵的所在。来到Saône河畔,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在和煦的秋光中,但见河面粼粼星波,美得如诗如画,一艘艘各式游船往来游弋着,岸边又有各种风光,有情侣的相依偎,有跑步或骑行的,也有拿着纸笔,画着风光的,也有如我一般驻足,东想西想的。一切极尽美好的言语都可以用来赞美这个时刻。也能赞美这生养Lyon人民的河流,叫母亲河吧。但是两条呢,咋办?估计大的Rhône河要占便宜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的句子流传了几千年。既然芦苇已经苍苍,当写的是秋色。至于伊人之解读,似乎有较多争议,是有真有此人,还是仅一影像。此时Saône河畔,既无苇荡丛生,也无白露秋霜。满眼只是清澄的蓝天,秋风轻拂。我在树影下踟踌着,似乎走进阳光里,自己便要融化,从此不再留下任何身影。是不是应该永远站在坑外面?不用去想真相是什么,还是这身边周围的一切,不过一些真像而已。其实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大坑里,哈哈。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4 回复 秋收冬藏 2017-6-12 09:48
思想者的游历,如同透过树影的阳光,斑驳陆离,很美。
5 回复 自在鸟人 2017-6-12 10:37
秋收冬藏: 思想者的游历,如同透过树影的阳光,斑驳陆离,很美。
秋兄抬爱
5 回复 花自飘零零 2017-6-17 04:53
照片#5, 8, 9,11,真正喜欢
6 回复 自在鸟人 2017-6-17 09:00
花自飘零零: 照片#5, 8, 9,11,真正喜欢
能有同学喜欢,我也很高兴
4 回复 刘小雨 2017-7-21 23:50
我很开心,在许久未来村里后,发现一位新朋友,文字如此的感性,摄影也是别具匠心!
6 回复 自在鸟人 2017-7-21 23:53
刘小雨: 我很开心,在许久未来村里后,发现一位新朋友,文字如此的感性,摄影也是别具匠心!
多谢抬爱。写写画画完全跟着感觉走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9-22 04: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