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马列主义!

作者:春花秋月何时了  于 2024-6-28 08: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马列主义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列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的实践了马列主义的这一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为世界树立了榜样。而后,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近代中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改良主义以及模仿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的炮声,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马列主义, 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的建国纲领。历经无数次政治运动的训教,影响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伦理及道德观,并使马列主义成为了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乃至国人趋之若鹜的信仰。新中国恢复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曾经令人振奋。一度形成了言必称“马列”的风气。
    但是长期以来,在把马列主义奉若神明的大背景下,极左政治应运而生,并且愈演愈烈,蛮横的绑架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使得贫困和内斗成为了主要内容。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旗号下,上世纪5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全国共逮捕了262万人,其中杀了7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千分之1.31。
   在1950年至1952年的所谓“土地革命”期间, 据考证,各地被杀害的“地主”超过100万人。
    50年代末的“反右倾”运动中,全国有300多万人因为给党提意见,帮助党整风,被定性为“向党进攻”。成了政治黑人——“右派分子”,沦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盲目推行的“三面红旗”时期,即所谓“灾灾年”,有数以万计的人被活活饿死。
    1966年,号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红色恐怖的法西斯暴行令人人自危。
    文革中,“红卫兵”高喊着“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推倒了各级政府。他们高举着“破四旧”的旗帜,到各地打、砸、抄、抓,疯狂的损毁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动乱。见证了马列主义的造反理论与传统伦理道德你死我活的博弈。
    有资料显示:文革中有420余万人被关押审查;包括国家主席在内的172万8000余人死亡;13万5000人被以反革命罪处决;武斗死亡23万7000人;703万人伤残;7万1200余家庭整个被毁”。从性质上可以说是一场政变。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对社会民主的疯狂践踏可谓罄竹难书。有观点认为,它是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次探索和试错。也有观点认为,这是有人在“天才的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然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则是一次最深刻,最生动,足以国人深恶痛绝的马列主义的教育课。
    回首半个多世纪的“马列?”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多半是恐惧和苦涩的记忆。
   毛泽东最敢杀人,动辄就是“杀二十万换二十年太平”。岂止啊,一次“镇反”运动就杀了70多万人,相当于日寇南京大屠杀的两倍多。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奉公守法,仅凭曾经的旧社会身份就定罪杀头。在“镇反”运动中毛泽东发现,上海,广东两地的杀人数量没有达到百分数要求,责令其“补刀”,直到超数量完成后方肯作罢。如此“太平”的成本,令人瞠目结舌。此时的毛泽东早已不是那个来自湖南山沟里农民的儿子,简直可以比肩东条英机了!
    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大会上,为了消灭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发出了:中共不惜以半个国家为代价“死一半还有3亿人”的狂言时,整个共产主义阵营都惊呆了!
    毛泽东的去世让我们摆脱了历史的噩梦。1976年十月作为文革替罪羊的“四人帮”被押上了审判台。党的三中全会揭开了清算文革罪孽和拨乱反正的序幕。发出了声讨十年文革浩劫的最强音!
    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否极泰来,让我们得以摆脱了蛮横的的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的肆虐,使我国社会又重归共和。
    十年浩劫的惨痛教训,曾经让人们有所感悟,但是随后人为的刻意淡化,使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不了了之。让难得的机遇,淹没在反腐的呼声中。
     回首那个随意扣帽子、打棍子,人心惶惶的红色恐怖时期 ,忘不了那些在文革浩劫中被残害的无数个无辜生命。忘记了他们不仅愧对先人,也愧对历史。
     然而必须看到,马列主义造反文化对于中国大陆传统伦理道德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几十年来,在极左的政治环境中形成的融化在血液里和骨头中的思想意识,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都将是我们道德重建难以逾越的障碍。  
     “ 文化大革命”之后,走出马列主义迷阵的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摆脱极左政治,希望社会民主的强烈意愿都明确的昭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马列主义,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或将成为历史。
    是改革开放让国人重新看到了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综合国力的提高,极大的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风貌。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试想,如果不是摒弃了马列主义错误方针,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吗? 
      出人意料的是,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渣泛起,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巩固,使腐败的黑手肆无忌惮的的吞噬着改革开放的成果,甚至于跌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 。
    官员们贪污受贿、包养情妇的案例屡见不鲜。让国人“大长见识”。动辄上亿元的贪腐,一个省厅级官员的情妇,可以达到三位数。成为了穷奢极欲、妻妾成群的新贵族。今天当我们不得不面对着一个个滥用权力,为所欲为的“土皇上”时,仿佛历史又回到了封建帝王时代!
    权力的飞扬跋扈,使公平和正义成为奢侈品。直接导致社会上乱象丛生,责任感的缺失造成事故频发。使人们对改革的认同感大打折扣。这是最危险的事情。
    历史进入了21世纪,随着我们步入小康社会,希望祖国统一的期盼也与日俱增。
    两岸同胞虽然同祖却不同宗,一边是一党制的权威社会,另一边是多党制的民主社会。一峡隔海,各领风骚。
      70年分道扬镳,70载恩怨情仇。两岸关系在跌跌撞撞中一路走来。大陆方面的经济腾飞举世瞩目。而台湾则一直坚守传统理念,拒绝屈从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铁蹄之下。在实现了经济腾飞之后,又完成了台湾向民主社会的转型,实现了与现代文明接轨。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多年来,每当我听到从宝岛传来期盼祖国统一的消息,都深感欣慰。而每当听到对祖国统一不抱希望的声音,遗憾之余也总能有所理解——毕竟已经苦等了70年,经历三代人。
    一张台湾牌被反华势力玩了70年,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天,祖国和平统一仍然遥遥无期,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由此我以为,海峡两岸最大的差异莫过于社会价值观的不同。说到底还是传统理念与造反文化的博弈。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个回合的终结而已。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响彻北京城。中国共产党以胜利者的姿态宣称:是“马列主义”成就了新中国。的确,作为指导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理论,马列主义功不可没。在那个贫困的农耕时代,“打土豪、分田地”的诱人口号,充分调动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积极性。而同时,日本的侵华战争直接导致国民党政府自顾不暇,也为共产党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亦不可小视。
    然而,任何政治思潮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需要时它会应运而生,不需要时它就应该悄然退场。纵观近代世界,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主义”,其结局大致如此。但是,像马列主义这样影响世界格局半个多世纪的却属罕见。
     而今天,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迟迟不能实现,马列主义却难辞其咎。曾经的制胜法宝,如今已经沦为阻隔两岸融合不可逾越的障碍。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共产主义不灭两岸不能谈统一”。一针见血地点明了两岸社会价值观的水火不容,可谓掷地有声。同时也彰显了台湾同胞对马列主义极左政治的深恶痛绝。因为共产主义颠覆了中华文化传统的伦理道德,杀富济贫赤裸裸的掠夺行径为现代文明所不齿。
     “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作为文革中最响亮的革命口号,充分体现着无产阶级流氓文化的主流意识。几十年来,这种马列主义的极左文化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当今社会上一些恣意妄为的造反精神,动辄上纲上线的斗争视角,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几乎很难改变。
    在这种主流意识的环境中,人际关系受到政治属性的左右。什么“仁义道德”,什么规矩礼貌都不屑一顾,仿佛在他们脑子里压根就不存在,一袭薄情寡义。
     不能不说的是,当年文革中冲锋陷阵,在疯狂与野蛮中成长的红卫兵小将们,如今已经到当祖父、母的辈份了。这个群体及其后代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言权及影响力不容小视。
    同样是经历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残酷洗礼,今天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就是很具代表性的典型。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转型为民主社会,经过了几十年的蜕变,早已面目全非。长期以来,许多旅游者目睹了那里严重的社会问题:敲诈勒索随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
    伴随着马列主义阶级斗争而生的红色恐怖,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被世人所诟病,其消亡自在情理之中。
    而当年“造反有理”的思想意识却无法释怀。在市场经济鱼龙混杂的大潮中浑水摸鱼,迅速变身为争名夺利,甚至于坑蒙拐骗。
    最近国内几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展的反腐行动中,一批公司内部的贪腐蛀虫暴露在阳光下。众所周知,腐败是世界性的难题。然而,我们的腐败却和无法无天的造反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的缘分。
    随着前苏联解体之后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为民主社会。也就宣告了马列主义已经完成了它阶段性的历史任务和生命周期,今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利益集团,有谁还愿意想到它?。所以告别马列主义是时代的要求。
    告别马列主义首先要承认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应该是构建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
   近来,在关于莫言先生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中, 有关“自我否定”的议论引起我的关注。
   否定和肯定,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否定缺点与肯定优点,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在我看来,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否定缺点似乎比肯定优点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俗话说,优点不说改不了,缺点不说没不了。因此可以说,否定缺点的重要性要远大于肯定优点。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曲折总是难免的,实践告诫我们,该否定的要坚决否定,反之遗害无穷。
    譬如五十年代末,把数以百万的知识分子打入“右派分子”政治黑名单册的“反右倾运动”;60年代初的那个造成大饥荒,饿死无数人的“三面红旗”;以及后来牵连到上亿人凄惨的文革浩劫,不否定行吗?不否它们,我们就无法摒弃“阶级斗争”的自残,走出极左错误的泥沼,步入改革开放的新天地。
    回首往事,颇多感慨。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富裕,让我想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那曾经辉煌的成就只延续了二、三十年。終因政治体制僵化,缺乏竞争机制,最终走向衰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盲目陶醉于即得成就之中,往往会使人固步自封,漠视隐患而后悔莫及!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衷心希望,我们的政体改革从告别马列主义开始能有所做为。开启民主和谐依法治国的新篇章,是国人的期盼,也是历史的责任。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8 19: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