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先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他的政治智慧对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毛泽东的政治智慧涵盖了战略眼光、统一战线构建、外交理念和群众路线等多个方面。这些政治智慧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而且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领会。而他在提词方面所表现的政治智慧依然令人感叹!
董存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他手托炸药包炸毁敌军碉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了英雄典范。
1956年,隆化县决定扩建董存瑞烈士陵园,并修建纪念碑。出于人民群众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当地政府和22万群众请愿,肯请毛主席为纪念碑题词。人们一致认为,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是最合适的题词人选,以彰显烈士的崇高荣誉。
此前,毛主席曾为刘胡兰、张思德等烈士题词,因此隆化县对此充满期待。
隆化县民政科干部冀兴坡受县委委托,前往北京向中央提交请愿书,请求毛主席为董存瑞纪念碑题词。他先到中央办公厅说明来意,工作人员表示会向上汇报。
冀兴坡在北京等待了数月,期间多次询问进展,但始终未得到明确答复。只是“领袖们尚未决定,需再等。”直到1957年6月,毛泽东终于发话了:“董存瑞是个战士,还是让总司令提词吧。”
朱德闻此,二话没说,挥笔下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被镌刻在董存瑞纪念碑上,成为永恒的纪念。而那二十多万对毛题词翘首以待的人来说,心中却难免有一种失落感。
雷锋是一名汽车兵,1962年8月15日在指挥倒车时,意外被木杆砸中, 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消息传出以后,一位当年曾经报道过雷锋先进事迹的解放军报记者,再次发文悼念这位“红色战士”。报道中,突出介绍了雷锋如醉如痴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另外还报道了他乐于助人模范事迹,不管是在部队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他助人为乐的身影。
雷锋的事迹经媒体报道以后,尤其是他忘我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发现雷锋事迹中“学习毛主席著作”是主要亮点。夜里当别人睡觉了,雷锋仍然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毛主席著作。
1963年3月5日,毛打破了“不为战士题词”的先例,不请自来的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一时间,雷锋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雷锋精神成为中国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榜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好工人的口号,遍及个个媒体。学雷锋、做好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发表这个题词时值1959年著名的“庐山会议”之后,这次会议原定是总结三面红旗左倾机会主义历史教训的会议。却因为彭德怀针对当时客观存在的问题,给毛泽东写的一封信,陈述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
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对彭德怀的那封信提出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而使会议形势急转直下,由纠“左”变为反右。中央决定立即召开八届八中全会。
八中全会的矛头直指彭德怀,认为彭德怀的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因而在会议后期开展了对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斗争。并且,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
庐山会议不仅彻底否定了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极左冒进政策的批判,而且树立了毛泽东主导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正确性”。这个翻天覆地的胜利,使得毛泽东的威慑力空前提高,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毛已经具备了其足以指鹿为马的能力。
全会决定撤销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4人分别担任的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保留他们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以观后效。
庐山会议的硝烟虽然散去,但是,以彭德怀为首的四位开国元勋、老革命家转眼间削职为民,打入另册的深刻教训,不免令老一辈革命家们诚惶诚恐,他们深刻认识到,不紧跟毛主席的巨大政治风险。
于是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之后。许多顶层的老革命家,争先恐后的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有的还为雷锋写了赞美诗,以表示响应。
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随之而来,各地各单位纷纷推出了“学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好工人”的大标语随处可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的口号迅速升温,不过几年的光景,全国就变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如此高超的政治智慧,恐怕连列宁和斯大林都难免要自愧不如了!
纵观毛泽东先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中,形成的丰富而宏大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以及其前无古人的成就,我敢说无人不为之折服。也不枉他在以诗言志中自比“昆仑”,并自诩“惟余莽莽”,堪称一代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