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加拿大得到的幸福:苦栗子和甜蜜的回忆 [2019/08]
- 章莹颖用命换来的教训,你要当回事 [2019/06]
- 生活在温哥华:我在这里见过的最美女人(1) [2018/07]
- 美国新移民法案,华人将是最大受益者(2) [2017/08]
- 在温哥华吃野菜:马兰头 [2018/05]
- 我就是因为“不孝”,才有今天的幸福 [2019/06]
- 西雅图警察抓嫖,背后的东西很多很深刻(之三):为什么大多数嫖客是码农? [2017/09]
- 习大大开始反攻了,川普你能怎么样? [2019/07]
- 美国人揭开了加拿大房产的弥天大谎 [2018/07]
- 多伦多枪击案,又一个大谎言被戳破了 [2018/07]
- 中印已经在这里开战了(之五) [2017/07]
- 看看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有多“严重” [2018/07]
- 在这件事情上,华人就是比别人聪明 [2019/06]
- 为什么亚裔男不讨人喜欢?看看各自的“总统”的德行就明白了 [2019/08]
- 中餐馆为什么不做早餐?(2) [2018/07]
- 大罢工的香港工人阶级是什么样的? [2019/08]
- 美国遭遇“耻辱”是件好事,免得它成为“圣母婊” [2019/07]
- 香港正在被世界抛弃,台湾已经取而代之 [2019/07]
- 温哥华的这些中国人:落寞的海军之花 [2018/03]
-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在美国爆发了 [2019/06]
- 川普必须是流氓,才能赢得战争 [2019/07]
- 香港人每天上街“闹”,原来都是一个诉求,就是“做人的尊严” [2019/08]
- 美国如果不伟大,美国人民就不爱她了 [2019/07]
- 香港人伟大,就是因为“自私” [2019/06]
- 移民北美,中国的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之一) [2017/08]
- 移民北美,中国男人变好了还是变坏了(1) [2017/09]
我在文革后不久,第一次看到《金瓶梅》,是删节版,尽管如此,它有关性爱的描绘,对我神经的刺激已经是到达极限了。
后来我读大学,越读越高,也变得越来越“反动”。看过《金瓶梅》全版,“红楼梦”全版,还从中国国家图书馆看到了《肉蒲团》和《灯草和尚》这样一些古代的色情禁书。当然也看过欧美一些这类名著,比如英国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美国的《廊桥遗梦》,甚至包括卢梭的《忏悔录》。明白了一个道理,非常的情欲,都是因为非常的压抑,生理和心理的,有时候是一方面,有的时候是两方面。
来到加拿大之后,在开放的互联网上,你几乎什么都可以看到,包括英美产的和日本产的那些录像,可以明显地看出其中东方人和西方人对“色”的不同理解。后来我明白了这里面其实是性与情的不同,西方人看中性爱,东方人似乎更欣赏情欲。
情欲不是一种简单的性交行为,它本质上,更是一种心理需要,反映出东方人在文化上的禁欲主义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欲是如何像野草一样生根发芽,顽强生长,并且膨胀起来?它的根又在哪里?情欲真的有善恶美丑之别吗?从一个叫黄小丽的女人的身上,你会看到极致的表现,五味杂陈。不要轻易下结论,把这个女人的故事从头看到尾,你才能体会出什么叫真实的人生。
《温哥华温哥华》首发17K,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第七章,第三节,当她从钢琴边站起来的时候
万中良的女儿准备周五的下午从北京来温哥华。
万中良对陈锋说:我在国内的时候,每次到北京,我的手下都是进到机场里面去迎接我的。如果我去海南的话,还有专机,机场为我铺红地毯迎接。我女儿这次来温哥华,你可不可以把迎接搞得隆重一点。
陈锋说:这么小的孩子,你让她讲排场,这对她又什么好处?还是不要铺张的好。
万中良说:你懂个屁,你听说过“穷养儿富养女”吗?养女儿,就得从小让她见大世面,将来长大了,才不至于贪图小利,不会轻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我万中良的女儿那是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天生丽质,我要对她进行贵族式教养,让她变成一代名媛。
万中良看了看项远说:你看,我连我女儿的钢琴老师都请好了。
项远接过话来说:万总说得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所谓“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嘛,但是古训里面其实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奉劝世间父母亲,管教儿女要严紧。”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以身作则,严格管教子女,这也做我们做父母的应尽的责任。
万中良说:你看看,让这个博士跑进来说两句,就变得好像我很没有道理了,不跟你们咬文爵字了,陈锋你就按我的要求去做。
陈锋接下这个任务后,给机场各个方面打电话联系,询问了一圈,对方都是说,除非是外交礼节,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万中良听了很不高兴,说:那能不能在机场拉一个横幅呢?
陈锋接下新的任务后,又给机场各个方面打电话联系,询问了一圈,对方回答说,如果是在机场正式地拉横幅,需要与机场签订合同,按广告的办法处理,如果是短时间内,自己携带横幅,你们自便。
万中良一听,转忧为喜,对陈锋说:那你就去做一个大大的横幅,等我女儿出来的时候,把它打出来。
后来,星期五那一天,全体员工都去了机场,因为横幅做得实在是太大了,足足有六米长,要全体人员一起行动,才能把它举起来。
黄小丽的女儿叫小娟,不到五岁,长得果然像万中良,非常机灵可爱。万中良很喜欢这个女儿,自从小娟来了以后,到赌场去的次数就减少了。
小娟来后,为了照顾孩子,黄小丽请来一个钟点工保姆,自己到公司上班的时间也减少了。
自从黄小丽的女儿来到温哥华之后,项远就按照答应黄小丽的要求,每周两次到万中良家,给黄小丽的女儿上钢琴课,还顺便和她进行英语交流,教会她最基本的英语对话。
给小娟上钢琴课的第一天,刚刚弹奏了一遍练习曲,黄小丽要项远停下来休息一下,说她想起来一件事,万中良和她想请项远给她女儿起一个英文名字。
项远推辞说:我自己的英语名字都是很随意起的,恐怕给你女儿起不好。
黄小丽坚持说她和万中良都没有本地的朋友,认识的蒋有为和蓝英那帮人,也都是英语大字不识的,所以一定要项远帮这个忙。
项远推辞不过,就提出了几个比较常见的女生的英语名字来,黄小丽都不满意。
后来,黄小丽突然说,你那天弹奏了一曲水边的什么什么,那个女神的名字叫什么?
项远说:那首曲子叫《水边的阿狄丽娜》,阿狄丽娜是一个法文名字,不过它有一个对应的英文名字叫LINA,要不,就给小娟起个英语名字,叫LINA好了。
黄小丽一听很喜欢,马上把小娟叫过来,说:小娟,你现在有一个英文名字了,叫LINA。来,跟妈妈一起说:LINA,我叫LINA。
LINA学习了一段时间,黄小丽提出来,自己也想学习弹钢琴,项远表示支持,说如果母女两人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至少,妈妈可以监督孩子在家中多做练习。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黄小丽说:项远,我们天天这样弹练习曲是不是太枯燥了?那天在你家,我听邓安安弹《好一朵茉莉花》,真是太美了,你教我弹《好一朵茉莉花》好不好?
项远说:你基本功没有训练好,急于弹曲子的话,会影响以后的进步。
黄小丽说:那你就只教我一个人,不用教小娟好了,我学钢琴,主要的还是为了娱乐吧。
项远无奈,按照黄小丽的要求,开始教她用最简单的方法弹奏《好一朵茉莉花》。
又一周过去了,这天下午,项远比较清闲,黄小丽开车把他接到家中。万中良不在家,说是终于忍不住,又到赌场去了。
回到家中,黄小丽说天气热,她先上楼洗澡。
于是项远先教小娟弹奏了一会,没多久,小娟喊着要吃冰淇淋,黄小丽从楼上走下来,叫保姆开车带小娟去小区外面的商场去吃DAIRY QUEEN。
小娟走后,家里的空气似乎突然一下就凝固了下来,四周安静极了。
黄小丽站在项远的身边,没有说话,但是她的每一次呼吸都有一股热浪涌进项远的耳朵。
黄小丽打开冰箱,给自己到了一杯橙汁,又给项远倒了一杯,走过来,递给项远,然后顺势坐在了刚才小娟的位子上。
黄小丽穿着薄薄的绵绸连衣裙,紧紧地贴住项远坐下,温暖的体温像一股电流般流淌过来,项远刹那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黄小丽说:我们来练习《好一朵茉莉花》吧。
项远点点头,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把这首曲子弹奏了一遍。
黄小丽跟着项远的示范,弹奏了一会,停下来说:这个曲子还是太难了,你来弹吧,我就坐在你身边,好好观摩一下。
项远的双手开始轻盈地在键盘上舞动起来。从眼角处,他看到黄小丽不停地把头发捋到左边,又捋到右边,胸脯在激烈地起伏。
等小娟和保姆回到了家中的时候,黄小丽轻轻地嘘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往大门走去。
那一瞬间,项远看见,黄小丽的下面全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