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善》

作者:reflexes  于 2025-5-20 15: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6评论

《说善》

国人讲善恶,有俗话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问题是何以为善?

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善于选择居住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仁义,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就不会出现过失。

余读完之后感觉此处的善多为副词,讲的是“善于”(good at)的善,而非“善恶”的善(Good,首字母大写,名词)。此其一也。就算是善恶的善,上善若水,何为中善何为下善?此其二也。再者,无源之水将是死水一潭。上善若水,何为源头?此其三也。

古希腊与老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哲学家柏拉图也推崇所谓的至善(Good)。他在《理想国》中认为“善既不存在于快乐之中,也不存在于知识之中,它超越了事物的表象,是事物真正的、本质的善,隐藏在一切表象和表象背后的事物核心。”

余对古希腊哲学一直敬而远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那些思辨初看好像懂了,但再仔细想想又什么都没懂,就像上面的这段话,总有一种大而空的感觉。余个人认为古希腊哲学三圣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还不如一个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当然这是题外话。

秦后数千年各皇朝时期独尊儒学,善在殿堂之上排在了礼义廉耻君臣父子之后,然而在民间流传的育儿三字经中仍居首位:“人之初,性本善”。可惜这一句话却是余不认同的。刚生下来的孩子,饿了哭,哭了吃,吃了睡,屎尿到处乱拉,连爹妈都不会叫,哪里分得清什么善恶?

余以为是非善恶不是人性中的本能,而是后天教化的结果。与人为善,善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在现代公民社会中固然要有民主与法制,但也要讲自由平等包容。

何以为善?余以为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基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sympathy and empath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处事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这样的善就有了源头,才能变成每个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修为。

如果真正重视善的教化,怎么会人倒地都没有人敢扶(先看有没有视频监控)?怎么会后面的行人需要与前面的行人刻意保持安全距离?

与人为善,义人必定也是善人,所以才会有善报。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同理心。善哉,阿弥陀佛[合十]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5-5-20 21:18
您提出了一个哲学话题:为什么千言万语,千卷万卷, 说善而不善?

简单比喻:一个漏水的杯子,无论灌多少营养鸡汤终究会流失殆尽。

1)哲学价值观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原则指南。

2)价值观的第一步应用是制度设计。

3)价值观的第二步应用是言行底线规范 --- 社会伦理;道德追求的是不封顶的高尚,克己为人;伦理强调的是高度共识的底限, 平等公正。

4)等级价值观首先用于等级制度的设计,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是不可能存在高度共识的言行规范,那么自然就会要求被统治阶层更具有高尚道德(说善)以满足统治阶层的低道德私欲和不择手段的控制,即,依靠无底线约束的特权。因此,集权统治者从不提及 -- 伦理,甚至不断砸烂毁坏伦理,以政治高于一切取代,特别是对人一套(高道德)对己一套(低道德)的双重标准,灵活善变的主观政治道德作为言行是非判断依据。

5)法治意义上的法律是依据伦理共识的言行规范而制定出一致可行的具体规则。

6)从等级观到平等观,首先是认知的转变,但认知转变只是起点,唯有制度改革才能将平等价值观落到实处,形成真正的保障体系。这个过程依赖三个关键环节:伦理共识 → 制度设计 → 法治保障。如果跳过这些环节,仅停留在说善,就不可避免地沦为虚伪和空洞的说教,甚至成为掩盖不平等的工具, 如同一只漏水杯。
回复 reflexes 2025-5-20 21:51
浮平: 您提出了一个哲学话题:为什么千言万语,千卷万卷, 说善而不善?

简单比喻:一个漏水的杯子,无论灌多少营养鸡汤终究会流失殆尽。

1)哲学价值观是判断是非善
谢谢来访评论
1 回复 Wuming123 2025-5-21 00:19
善恶不在表象,在乎本心。

华盛顿因为感冒发烧,被当时的”医师“一天放血三次致死。但是当时的医师是善意,是为了治好华盛顿的病。虽然结果是适得其反,但是医师是善心。

浮萍每天拿着帽子乱扣别人,为的是发帖凑数,挣点零花钱,如果能把赚来的钱,用来做慈善,也马马虎虎的算上行善。
回复 浮平 2025-5-21 00:28
Wuming123: 善恶不在表象,在乎本心。

华盛顿因为感冒发烧,被当时的”医师“一天放血三次致死。但是当时的医师是善意,是为了治好华盛顿的病。虽然结果是适得其反,但是医师是善心。

浮萍每天拿着帽子乱扣别人,为的是发帖凑数,挣点零花钱,如果能把赚来的钱,用来做慈善,也马马虎虎的算上行善。
为什么借机并篡改网名,毫无逻辑和事实依据的攻击网民?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也是常见的”大外宣“模式:恶意猜疑,以己度人,定点打击,操纵舆论。

是善心还是恶意的动机不清楚吗?

在网络虚拟世界,虽然可以不断换马甲遮住脸,但掩盖不了内心,因为言论表达的是内心,且都有记载,构成言论事实。所以依据言论事实的 pattern analysis 才有助于对思想和观念的逻辑分析。玩弄小聪明和伎俩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大外宣有了在民主社会发言的机会,称为”话语权“,所以需要向文明社会学习的是如何提升对伦理道德认知,从 k-12 反复进行的伦理教育是文明社会价值共识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不要用下三滥,人身攻击,损人抬己,扭曲事实的低道德手段去”夺取话语权“,要学会讲道理,讲逻辑理性才可能有说服力。善心善意要落实在言行底线上。

伦理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准则且有高度社会共识的行为自律和规范。
回复 浮平 2025-5-21 00:33
Wuming123: 善恶不在表象,在乎本心。

华盛顿因为感冒发烧,被当时的”医师“一天放血三次致死。但是当时的医师是善意,是为了治好华盛顿的病。虽然结果是适得其反,但是医
既然您提到善心恶意的话题,可以再深入一步。用具体事例让你判断一下这种行为出自于善心还是恶意 ----

曾多次指出油管中文主播钱先生(自称教逻辑、谈价值观的老师)的问题,这次性质依然严重:政治偏见 + 英文理解有限 + 思维方式混乱,最终导致借题发挥、捕风捉影、煽动观众、抹黑他人,严重偏离逻辑与诚信。他说:“特朗普他妈的落井下石,乘火打劫。” 但事实是,川普在听到拜登患癌后,第一时间发文:

“Melania and I are saddened to hear about Joe Biden’s recent medical diagnosis. We extend our warmest and best wishes to Jill and the family, and we wish Joe a fast and successful recovery.”

这是一份标准的慰问声明。即使德国之声中文版翻译为“祝福”,本意也是善意的康复祝愿。钱先生却故意误导观众,在标题上打引号,在内容里强行扭曲解读,制造出“落井下石”的错觉。

这已不是普通解读差异,而是蓄意歪曲事实、操控舆论、失德失信的行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tBY__o-Qw&ab_channel=%E5%BC%80%E6%82%9F%E5%A0%82%E3%80%90%E6%96%B0%E9%97%BB%E9%A2%91%E9%81%93%E3%80%91 (5-20 11:19) 回复 删除

(第6分钟)
回复 浮平 2025-5-21 01:09
伦理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准则且有高度社会共识的行为自律和规范。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1 01: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