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 [2017/09]
- 从《珍珠衫》看何家淼居士对王宝强关于性生活的一则评议 [2017/08]
-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好莱坞女星 [2017/09]
- 范冰冰——我就是潘金莲 [2017/12]
- 亲属移民连环套 [2018/02]
- 等待和希望 [2017/10]
- 鲁迅与萧红的隐秘恋情 [2017/10]
- 如果没有严歌苓,中国电影将失色三分 [2017/10]
- 老上海道路名 对照一览表 [2017/12]
- 文化街上的扑鼻香味 [2017/10]
- 王致和同六必居 [2018/01]
- 法官面前我们仨 [2017/08]
- 有些争议的一出戏 [2017/11]
- 贾乃亮的往日赞美歌 [2018/01]
-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2017/10]
- 揭秘:毛泽东非要娶江青为妻的真正原因 [2017/10]
- 童年追忆三则 [2017/09]
- 一代倾城逐浪花——张爱玲 [2017/09]
- 略谈参赛摘梅遴选剧本的重要性 [2017/10]
- 王彬彬: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上) [2018/01]
- 人民网发布的江青照片 [2018/01]
- 说说筱爱琴的《江姐》 [2017/09]
- 沪剧皇后王雅琴魂断蓝桥剧照 [2017/09]
- 魏明伦先生的一副长联 [2017/09]
我与赵燮雨先生应该在十余年前《红楼艺苑》中认识,但却擦肩而过。因为那时赵先生已经用网站第一个设置的专栏发布“红楼夜探”,而我虽然年龄比赵先生大得多,却是初涉红楼的小学生,并满心热衷于研究“到底是谁写了红楼梦”。
赵先生是个多产高产的跨界编剧,我对戏剧很感兴趣,不时关注赵先生的博客,也就成了网友。直到读了赵先生将要出版的《红楼夜探》电子版文稿,我才知道赵先生不但会写剧本,还是一位红学家(也许要冠以“草根”两字),对《红楼梦》深有研究,且有独特见解。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与戏曲关系非常密切。像水浒,据专家们考证,南宋时,“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打虎武行者”等故事已经由说书人广为传播。到了元朝,更出现了许多水浒戏剧。根据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记载,五百余齣元杂剧中就有二十二齣“水浒戏”,十四齣是以李逵为主角的。《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专家们有不同的说法,最早也在元末明初。显然,“水浒”是先有戏剧后有小说的。
《红楼梦》与《水浒》不同,当然是先有小说后有戏剧。《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要把《红楼梦》的文字“形象化”起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戏剧很短,不能像小说那样慢慢述说,很多内容要浓缩在很少的唱词里,既不能照书抄,又不能离开书中原意。我不知道“红楼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使我着迷的红楼戏是“越剧电影红楼梦”。我认为越剧《红楼梦》是改编得最好的一个样板。脍炙人口的一句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就写得非常好。这句话在《红楼梦》文本中是找不到的,但却好像就是从书中概括来似的,因为既表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一见钟情,预示了接踪而来的一连串故事;又暗示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前生情缘,太虚幻境灵河畔的绛珠仙草下凡,林妹妹的确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和我一样同为理工出身的赵先生写了不少“红楼戏”,在这里只能看到他所写的戏的大纲,不能看到全貌。从所引的一鳞半爪可以看出,赵先生的红楼戏也是忠于原著并有合理创造的。如《另类红楼歌一曲》中,藕官的唱词:
┄┄┄
问天公,穆柯寨阵前来招亲,
却缘何天波府内少桂英?
问地母,丽娘她夭亡仍应来幽会,
怎忍心梦梅我夜夜空等到天明?
问祖师,马嵬埋玉惨离别,
为什么欲觅芳魂上天入地无踪影?
问阎君,可容她奈何桥上将我等,
可能够让我们来生再续今世情?
剪不断的相思情,
理还乱的不了情。
今日我焚纸钱祭奠亲人,
止不住阵阵心酸泪淋淋。
这是既符合《红楼梦》原意而又比较深刻地挖掘了藕官的内心世界,窃以为与越剧《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可以媲美。
赵先生对一些新编的红楼戏,也进行了不客气的某种评说。例如在《干吗非得让三小姐喊出这一声“娘”来》一文中,对完全违反《红楼梦》原意的情节:“探春远嫁前特特地去唤赵姨娘一声娘”痛加针砭;在《试问贾元春她和中原大地历史事件有甚干系?》一文中,对剧本《红楼元妃梦》,竟然是河南省委宣传部的获奖剧目叹为观止。《红楼元妃梦》是怎样的戏呢?说的是贾元春与北静王的恋爱故事,把香菱斗草的情节变成了迎、探、惜三姐妹的的斗草,在斗草时碰上了大姐姐贾元春正在与北静王谈情说爱。真想像不出来这个与北静王情意绵绵的元春大姐姐后来又如何当上了元妃?
由于网络的兴起,“红学”已经不是“红学家”的专利。谁都有权利研究红学,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红学见解。从“正统”到“草根”,赵先生收集到的“红楼梦的作者”就有五十多个。谁都有谁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对这种无可奈何的状态,赵先生用寒塘老鹤者的一首打油诗来感叹:
多解又无解,
不解以解之。
解之生无趣,
不如不解之。
谁解其中味,
无解最佳之。
无解生多解,
多解无解之。
2014年3月8日,马航370突然失联的事件,深深揪着每个人的心。赵先生非常幽默地在《马航370和红楼迷径》一文中出了上联征求下联。
上联是:
马年,马航,马失前蹄,马上登国际头条;马来政府打马虎眼,误导盲人骑瞎马, 真是个神马东西。
本人不自量力,给对了个下联:
红楼,红学,红出丝砚,红遍了天涯海角;红透朝野染红草根,同吟花落水流红,确实成咏红世界。
的确,在这网络时代,谁都可以对我们的宝书《红楼梦》贡献自己的一份精力来体味来评点,遍地草根开满了红花。赵先生则是其中比较心平气和、又是比较灿烂的一朵——他在丛中笑。
重磅推介人钟云霄
钟云霄,女,浙江省浦江县人,1930生。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历年曾讲授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基础课,以及等离子体物理,溶液的统计理论,非平衡态统计等选修课。编写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一书,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科学研究方面,曾研究“强磁场中等离子的输运过程”,“非电解质溶液的统计理论”,“混合液晶相变的统计理论”,“核裂变的布朗运动模型”等等。得到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退休,退休后与丈夫胡济民院士合作写《原子核宏观模型》一书,并翻译了德国W.顾莱纳等人合著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丈夫去世后,曾写并出版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胡济民》传,通俗科学书《混沌与分形——浅说》。耄耋之年,兴趣转向研究《红楼梦》。出版了《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红楼梦作者到底是谁》一书,该书经修改后在2014年6月以《揭秘红楼梦背后历史玄机》为书名第二次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