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 [2017/09]
- 从《珍珠衫》看何家淼居士对王宝强关于性生活的一则评议 [2017/08]
-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好莱坞女星 [2017/09]
- 范冰冰——我就是潘金莲 [2017/12]
- 亲属移民连环套 [2018/02]
- 等待和希望 [2017/10]
- 鲁迅与萧红的隐秘恋情 [2017/10]
- 老上海道路名 对照一览表 [2017/12]
- 如果没有严歌苓,中国电影将失色三分 [2017/10]
- 文化街上的扑鼻香味 [2017/10]
- 王致和同六必居 [2018/01]
- 法官面前我们仨 [2017/08]
- 有些争议的一出戏 [2017/11]
- 贾乃亮的往日赞美歌 [2018/01]
-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2017/10]
- 揭秘:毛泽东非要娶江青为妻的真正原因 [2017/10]
- 童年追忆三则 [2017/09]
- 一代倾城逐浪花——张爱玲 [2017/09]
- 略谈参赛摘梅遴选剧本的重要性 [2017/10]
- 王彬彬: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上) [2018/01]
- 人民网发布的江青照片 [2018/01]
- 说说筱爱琴的《江姐》 [2017/09]
- 沪剧皇后王雅琴魂断蓝桥剧照 [2017/09]
- 魏明伦先生的一副长联 [2017/09]
抛却了,
名锁利缰;
风流事,
似恁疏狂!
这是我在描写曹寅洪升两大清朝著名剧作家的拙作《楝亭遗篇》第四场:新戏首排中洪升的唱词。
确实哦,抛弃了名锁利缰,那就只管风流事似恁疏狂!
我早就说过,清官和贪官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方面。没有贪官,何来清官之说?
而传统戏曲舞台上以包公海瑞为代表,噢,还有孙安等等的清官戏非常之多。贪官诸如包公的侄儿小包勉陈三两的弟弟李凤鸣等都是陪衬,从来不是舞台中心人物。他们或以花脸或以小丑应工,这在在都反映了传统文化隐恶扬善的固有传统。(哦,包勉和李凤鸣倒是小生脚色。)
到了革命样板戏更是越演越烈。凡是阶级敌人,绝对不可能是第一主角,真要排队恐怕得排在老末。哪怕是袁世海出演的鸠山戏份之多演技之精彩也得排在李奶奶的后面。
可是,不着力揭露贪官只是一味地推崇清官,真的能对社会风气的改进其推动作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近年来,在影视界一大批反面人物占据了至少第二位主要角色的地位。这就是一个明证。
惟有刻画反面人物尤其深刻,这才是一出好戏。比如《蜗居》《潜伏》和最近大热的《黎明之前》等等等等。
而进一步拓宽开来想一想,就是纯粹的爱情戏也不完全是歌颂纯真坚定爱情的剧目才是好戏。
同样用传统文化来做例子。
《情探》是各大剧种竞相争演的好戏大戏折子戏。这里面既写了敫桂英这一正面人物,同时忘恩负义的王魁作为第一男主角也就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字。再有传统大戏《秦香莲》,那里面就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停妻再娶丧心病狂的陈世美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代名词。
所以,不光是歌颂,而且是谴责从来就应该是戏剧的本质功能之一。
这就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统一。
最有力最典型的例子是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
当时文革结束四人帮被投入监狱,正是思想禁锢了多少年之后的一次百花齐放时期。
话剧舞台上除了正面描写四五事件的《于无声处》——其功绩相当于胡亚捷的成名作《便衣警察》——之外,就是这一部讽刺剧《枫叶红了的时候》。
我是在现今不复存在的人民大舞台看的这部戏。
四个主角影射四人帮,三男一女占据了舞台绝对主角的位置。可这部戏照样精彩至极,其艺术水平和感人力量丝毫不亚于显然属于主旋律的《于无声处》。
那么,为何不能真切地描写事实让贪官成为第一主角呢?
历史上任何一个贪官,再包括戏台上虚拟的贪官,有哪一个对中国社会和历史进程危害程度会大于王张江姚?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因此,为了起到警世的作用何妨来一个三枪拍案惊奇!
这三枪拍案惊奇完全不同于小沈阳参演的那部拙劣搞笑电影。
它们按照历史年表依次为——
描写红楼第一贪官的《贾雨村别传》,古装戏;
描写满清第一巨贪案件的《案中案》,清装戏;
以及第一部描写贪官外逃的戏曲剧本《天涯追踪》,时装戏。
我所写的贪官戏三部曲至此告一段落。
备注:这三部贪官戏均有同名电影剧本,有兴趣的人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