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 [2017/09]
- 从《珍珠衫》看何家淼居士对王宝强关于性生活的一则评议 [2017/08]
- 我喜欢和不喜欢的好莱坞女星 [2017/09]
- 范冰冰——我就是潘金莲 [2017/12]
- 亲属移民连环套 [2018/02]
- 等待和希望 [2017/10]
- 鲁迅与萧红的隐秘恋情 [2017/10]
- 如果没有严歌苓,中国电影将失色三分 [2017/10]
- 老上海道路名 对照一览表 [2017/12]
- 文化街上的扑鼻香味 [2017/10]
- 王致和同六必居 [2018/01]
- 法官面前我们仨 [2017/08]
- 有些争议的一出戏 [2017/11]
- 贾乃亮的往日赞美歌 [2018/01]
-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2017/10]
- 揭秘:毛泽东非要娶江青为妻的真正原因 [2017/10]
- 童年追忆三则 [2017/09]
- 一代倾城逐浪花——张爱玲 [2017/09]
- 略谈参赛摘梅遴选剧本的重要性 [2017/10]
- 王彬彬: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上) [2018/01]
- 人民网发布的江青照片 [2018/01]
- 说说筱爱琴的《江姐》 [2017/09]
- 沪剧皇后王雅琴魂断蓝桥剧照 [2017/09]
- 魏明伦先生的一副长联 [2017/09]
焦 点
挽联——国人特有的一种悼念方式
·主 持·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专用于灵堂吊唁。既然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自然挽联就是国人特有的一种悼念方式。纵观世界其他各国,一样有唁电有悼词有纪念文章,但是由于他们平素没有对联这种文字游戏,也就不会有以挽联表达哀思一说。
历朝历代,凡有影响力的著名人士去世时,文人墨客无论有否资格现身在灵堂,往往竞相制作挽联。一来表示崇敬寄托哀思,二来大显身手卖弄文采。近代比较有名气的挽联见之于民国初年。一代英豪蔡松坡黄克强相继病逝,均以国葬礼遇。在北京隆重举行追悼会时,上乘挽联多多。黎元洪的挽联是“正倚济时唐郭李,竟嗟无命汉关张”。在此联中,黎把蔡黄比作唐朝郭子仪李药师蜀汉关云长张翼德。既极恰当地称颂了两位革命志士,又不忘自比刘备不失大总统身价。当时还不曾成为地下党员的扬度杨皙子,其挽联是“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江山空雨泣;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此联单挽蔡锷,由于蔡是革命将领,杨乃保皇党人,联中不乏重重恩怨已然了结的信息。甚为被人称道运典浑成的则是小凤仙挽蔡将军的一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联中把蔡锷比作周公瑾般早夭,李药师样英雄,同时非常巧妙地自比红拂,颇具身份。
四五清明天安门悼念活动,有极好的悼念诗词,比如那首“扬眉剑出鞘”。后来又有赵朴初的《金楼曲》“转瞬周年矣”。但印象中未见有多少挽联。引发六四前矛盾激化的悼念胡耀邦活动,犹无有留下挽联的深刻记忆。如回忆没有记错未曾失误的话,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值此又一轮悼念,建议CND发起题挽联活动,以此国人特有的一种悼念方式纪念赵紫阳。周恩来只担任过总理,胡耀邦只担任过书记。可赵紫阳既担任过总理,又担任过书记,党政第一把手任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完全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用挽联方式以致纪念。
CND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相信必定会有好的挽联问世。某虽不才,愿抛砖引玉略表寸心,敬拟两付挽联在此,并祈斧正。
其一,燕赵子弟,眼中犹见,欲抗暴有壮士; 巴蜀父老,耳间尚闻,要吃粮找紫阳。其二,灯惨惨矣瀛台泣, 风潇潇兮易水寒。
□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