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瑞士巴塞尔古城

作者:蝉衣草  于 2019-5-20 01:3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旅游归来

巴塞尔在瑞士德语区的城市排名中,应该是仅次于苏黎世之后的又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不显山不漏水,即不像苏黎世那样是瑞士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不像瑞士的政治中心伯尔尼那样,而它却是瑞士德语区人心目之中的重要都城,并得到了许多名人的青睐和认可,历史上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像马克斯和恩格斯及后来的列宁都曾在巴塞尔逗留过,德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还曾在巴塞尔大学任教多年,对于巴塞尔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尼采来到瑞士后,在巴塞尔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1870年,尼采被聘为正教授。当年10月,曾在德国入伍后又因病退伍的尼采重返巴塞尔大学讲坛,并结识了神学家弗兰茨·奥弗尔贝克(Franz Overbeck)。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引来了一片狂热的喝彩声。在这里他陆续写就了包括《教育家叔本华》在内的众多著述。

顺着上坡一直向上走在巴塞尔城市块块灰石路上,感受它们沉重而又悠久的记忆,历史好像已被它们沉淀在了这一块块的石头铺成的路上。小路上的许多古老的建筑都保存在五六百年历史之久,就拿这座城门Spalentor也已有近九百多年的历史了,

1356年10月建成的这座城门,是一场大地震之后的产物。当时的接巴斯勒将军接受了使命去重建家园。他们围绕着新建的莱茵河城市,建筑了一条高墙带和护城河,其中包括郊区的墙环。环形墙用40多座塔加固;其中7个是门楼,而Spalentor就是其中之一。  Spalentor可以俯瞰着从法国通往Rheinstadt的大型Anmarschweg,并保护着门后的Spalenvorstadt。这座城门经久保存了下来,为古老的巴塞尔城又增添了一抹历史悠久的古韵。

 


每次到Basel 感觉都有不同的味道,人们都说Basel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它处于欧洲的两个大国的中间,一手牵着德国,一手拽着法国,在德法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融合的桥梁,它把德意志与法兰西的文化兼容并包,融汇贯通。所以Basel比瑞士其他的地方更具包容性和感染力。巴塞尔的年轻人更是大多会说三种语言,随口变换语言的能力更是易如反掌。但这并不是它最值得称道的,真正留住游客脚步的才是它璀璨悠久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文化。

小巷深处的风景也许是曾几何时的繁华笙歌处,脚下的铁马古道处才是当年金戈西风伴英雄时,文化虽然似水无痕,但历史的痕迹终将把文化共融于无形的文明之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8 03: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