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強迫症成因。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東西擺放的井井有條,不允許有一絲的混亂跡象。
他們總覺得自己的手或身體被什么不幹淨的東西汙染了,就反複洗。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出門沒鎖門,經過長時間的掙紮,決定回家確認。這些行為是精神障礙嗎?
事實上,這些都是強迫症,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太執著於一件事情,或者太執著於一些瑣碎或無意義的事情,那么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強迫症。
患有強迫症的人,不僅會有一些強迫行為,還會有一些自己不容易察覺的內心執念,甚至會有特殊的生理感受。臨床心理學研究認為,強迫症是由大腦中的強迫性思維引起的,帶有一定程度的焦慮,不容易被驅散和擺脫,會一直縈繞在你的腦海中。
就如現在我們通過上面所說的,強迫症患者的外在進行表征是不同的,有的人是在不停地洗手方法或者可以洗澡。有的人則是會出現一些怪異的飲食行為習慣,比如企業大量的食用石灰粉,樹皮,停不下來。有的人總是非常喜歡將自己對於周遭的所有這些物件擺放的正平豎直的,哪怕有一個問題稍微有些偏斜,他們都難以理解接受。
在一個案例中,一個女孩每次碰到別人就沖進浴室洗手。而且使用肥皂後,還會用洗手液再洗一次,在冬天,由於洗手頻繁,她的手指總是有龜裂的現象。
無論是哪種重複的行為,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甚至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行為心理學家認為,強迫症的形成一般伴隨著焦慮,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 補償心理
有些人總是害怕自己會失敗,為了避免失敗的後果,他們會想方設法從另一方面避免這些失敗,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一種心理沖動。
比如一次考試,寫作文的時候,我們害怕文章中出現錯別字或者錯別字,因為會被扣分,所以會選擇反複檢查琢磨,以求達到完美的狀態。誠然,這種重複檢查會避免一些錯誤,但也浪費了我們很多時間。從心理層面來說,當人們害怕失敗時,往往會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補償自己的恐懼,而反複的檢驗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第二,未雨綢繆,居高臨下的心理
人們總是更願意做他們確信的事情,並且厭倦了對未知的感覺。例如,當我們出去的時候,我們要確保門是鎖著的。這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方式。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增強我們對事物和事件的控制感,預防未知的危險也是想要控制事物的屈尊感的延伸和體驗。
三、 盡善盡美的心態
秩序感很強的強迫症患者,往往是追求完美的人。他們想通過不斷重複的行為讓事情變得完美。比如那些總是把東西放整齊的人,那些不能容忍家裏落一點灰塵的人,就是這種心態。
但是,我們還是要客觀的說,輕微的強迫是可以控制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好更安全,有積極意義。所以我們要對待和尊重身邊的強迫症患者,因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強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