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间学业成绩有差异?因为没上早教吗?

作者:夏威夷之恋  于 2018-7-12 10:5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娱乐八卦

一旦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孩子学业成绩的高低成为父母最为关注的事。同样的学习环境,可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好,而有的学习差些?

  难道学习差些的孩子是因为没上过早教课?

  当然,早期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孩子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上的差异。

  

  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短时期的差异并不一定说明孩子未来学业成绩会一直如此差下去。

  如果父母遵循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加以科学地引导,曾经被认为“差一点儿”的孩子,未来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前提是,父母必须了解孩子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

  • 皮亚杰的实验

  皮亚杰曾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用来验证儿童的“中心化”问题。而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意义重大。

  如果在学龄前儿童面前摆出两排纽扣,一排是10个,摆放得很紧凑;另一排是8个,展开得更长。

  

  如果问儿童哪一排的纽扣更多,4-5岁儿童通常会选择看起来更长的那一排,而不是实际上有更多纽扣的一排。即使他们已经知道10个要比8个多。

  • 皮亚杰的分析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种想法的本质是“中心化”。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只关注可见的、表现的、明显的部分,这些表象在他们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思维的不准确性。

  而到了学龄期,大约是7-12岁,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与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不同,他们能够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

  

  他们会运用认知和逻辑过程去回答问题,比如,他们可以逐排去查纽扣的数量,并根据已知的10个比8个多的知识,告诉父母正确的答案。

  这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去中心化”,不再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单纯地受表面现象影响,可以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 以阅读儿童绘本为例

  婴幼儿需要看以图为主的绘本,学龄儿童则逐渐过渡到图文结合的绘本;进入学龄阶段,儿童则可以听父母讲以文字为主的故事书,并逐步过渡到自己阅读的阶段。

  显然,儿童阅读习惯的变化与其认知发展规律是相一致的。因此,父母在具体指导儿童学习时,不能急于求成,超出儿童认知能力范围的学习是无效的。

  

  比如,一些父母急于让学龄前儿童识字,并以识字数量作为学习效果的评判标准,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虽然,儿童凭借记忆力可以记住一些字,但却无法理解这些字的意义,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入具体运算阶段。

  相反,如果父母在学龄前,依据儿童的阅读规律,坚持让他多看、多听,则会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当进入学龄阶段后,在充分理解词语意义的基础上,再去认识生字,能够为未来学业成绩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 如何正确认识理解

  父母不能脱离儿童的文化特性来理解其认知发展。在一项研究中,将澳大利亚城市儿童和土著儿童进行比较。

  如果土著儿童接受过守恒训练,他们可以像城市儿童一样,正确回答纽扣排列的问题,尽管出现时间比城市儿童晚3年。

  因此,特定的技巧训练能够提高儿童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但并不代表其整体认知能力的提升。

  

  特别是父母在评价孩子学业成绩、智力水平时,不能单纯依靠国外的标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是显著的。比如,中国儿童学习汉字就要比英语语系国家儿童学习英语要难。

  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观察并判断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循序渐进而不是急于求成地引导孩子逐步提高,积极地创造有益儿童自我发展的环境,远比强迫式的学习更有价值。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5 15: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