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记忆— 我的左邻右舍 ( 二 ) [2023/11]
- 我的同桌 [2023/09]
- 55+社区新居琐记 [2024/04]
- 阿尔巴尼亚纪行 [2024/08]
- 麦琪的故事 (7)冬季里的艰辛 [2023/08]
- 重游苏州 [2023/12]
- 麦琪的故事 (8)命运的转折 [2023/09]
- 访波恩—贝多芬故居想起的…… [2023/09]
- 悔恨的往事 [2023/10]
- 儿时的记忆 — 我的左邻右舍 (一) [2023/11]
- 儿时的记忆 — 我的左邻右舍 ( 三 ) [2023/12]
- 奇特的数学教授 [2024/05]
- 苏州话 苏州人 苏州城 [2024/04]
- 友情两代人 [2024/03]
- 过新年的联想 [2024/07]
- 江湾五角场记忆 [2024/05]
- 新旧家具的联想 [2024/02]
- 上海话中的“戆大” [2024/05]
- 端午节—外婆的粽子 [2024/05]
- 麦琪的故事 (3)夏收的日子 [2023/08]
- 麦琪的故事 (5)乡村的女孩子们 [2023/08]
十六
和马田接触久了,谈论的话题渐渐多起来,也会经常互相借阅一些值得阅读的书刊和文章,并交流读书的体会。马田经常推荐一些通俗读物和杂志上的专题文章,而推荐给他的则是一些人物传记和专著,其中有曾担任过德国总理的施密特(Helmut Schmidt, 1918-2015)、曾担任过德国外长的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 1927-2016)的回忆录,还有意大利记者法拉奇(Oriana Fallaci, 1929-2006)的新著《愤怒与自豪》以及《理性的力量》。每次读完这些书后,马田都会在午餐桌上向德国同事介绍书的内容。当然,他介绍的是添加了自己理解的马氏“修正主义版本”。
那几年,德国《经济周刊》杂志经常登载德国企业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报道。一时间,中国似乎成了德国企业建立国外附属加工厂的热门选地,媒体也在连篇累牍地介绍中国创造出的“经济奇迹”,中国的“经济起飞”成了马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一些贪婪者开始寻找在中国的发财机会,一家银行的职员竟特地通过马田找上门来,希望了解在中国建立一座生产某种化工材料加工厂的情况,并许愿事成之后会给丰厚报酬。因为不想参与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更不会昧着良心赚有损人体健康的钱,所以随便找了个借口便直接拒绝了他的建议。
马田曾经几次提起他在金融投资中获利的经历,并表示愿意在买卖股票和期权方面提供咨询。早在中学时期就已从唐人的小说《金陵春梦》中了解到旧上海交易所的“抢帽子”、“空头”、“多头”等金融投机的勾当,后来又从茅盾(1896-1981)的小说《春蚕》中读到更邪门的期货生意,总觉得这些买卖都带有赌博性质,而赌博是最愚蠢的行为之一,所以一直回避和马田讨论这方面的话题。以前在学习概率计算时曾经接触过一个贝努利原理:如果博弈双方的输赢概率相等,在一场长局的对赌中,资金雄厚的一方最终将获胜。这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在股市投机生意中,散户总敌不过金融大鳄。马田并不信这个原理,明知买卖股票和金融衍生产品有风险,但多年来仍然乐此不疲。
那时电子银行服务开始普及,一些炒股应用软件也已先后问世,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股市行情并在线进行股票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金融投资变成了一种计算机支持的资金交易。由于专业机构资金雄厚,在股市交易中逐渐占据竞争优势,而业余级别的股民自然渐渐失去竞争力。虽然马田很早就加入了互联网炒股大军,在电子交易的实战中也没有大亏损,但所得的回报与预期值相距甚远。如果计入时间成本,他在金融投资方面仍然做了亏本的买卖。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认识了几位业余投资老手,他们长期买卖期权一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他们眼里,小额度股票交易不过是些“peanuts(小意思)”。听同事说,一位急功近利的同事在一位老手的鼓动下,经不住金钱诱惑加入了金融投资行列。后来,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失了一大笔资产,尴尬到无法还房贷的地步。他的妻子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为恼火。尽管她并没有参与投资,但因为婚后夫妻财产捆绑在一起,妻子同样会受到牵连,甚至有可能承担部分经济损失。妻子一怒之下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这位同事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还拆散了家庭。
离开荷兰多年后,从金融方面的教科书中了解一些专业常识。投资和投机虽然只一字之差,二者之间却有天壤之别:投资是一门科学,专业金融投资机构会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计算股票播动,用“风险价值”分析投资风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资产组合,也会用“布莱克-舒尔斯模型”估算期权价格;而投机不需要这些相关知识,炒股者看准股价下跌时买入股票,股价上涨时卖出股票,炒股赢利很大程度上靠碰运气。
实际上,懂得如何估算投资风险和回报是一回事,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获得预期的投资结果是另一回事,个人无论在专业知识、资金实力、市场信息还是在交易操控方面都无法与专业金融机构抗衡。浏览近些年来的国际专业期刊,可以读到一些新计算方法,比如用自适应网格计算期权定价模型,这些新方法在风险投资实战中意味着什么呢?这类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解答。
银行常以投资的名义向客户推销金融产品,也即所谓的“理财产品”。顾客接受了银行建议之后,必须签署银行免责协议,其结果就是:挣了钱,银行和客户互惠;赔了钱,顾客仍然要付给银行服务费。如果没有雄厚资本,没有多余资金,最好不要与这类生意沾边。摆脱金钱诱惑的最好对策是:捂紧自己的钱袋。
十七
德国人一般不会和同事有私人间的来往。由于和马田一起共事时间长了,而且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就有了更多的交往。
马田一家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到星期天,全家都会前往海牙附近的一家教堂做礼拜,然后去海牙的一家中餐馆用餐。应他们的邀请,几次与他们在中餐馆相聚。海牙市中心有两家著名中餐馆:一家是广东人经营的老字号餐馆,另一家是香港商人经营的豪华餐馆。马田一家偏爱老字号餐馆,那里的粤菜和广式点心深受当地华人的好评。
马田习惯了太太烧的重口味饭菜,总觉得中餐馆的粤菜和点心过于清淡,每次都要在饭菜和点心上加入大量酱油、醋和辣椒酱一类调料,似乎不吃到额头出汗和舌尖麻木,这顿饭就没有吃过瘾。有一次,当马田在往烧麦上猛倒酱油和辣椒油时,忍不住用调侃口吻低声问道:“加这么多免费调料,是不是想把这顿饭老本吃回来?”马田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他像以前那样猛加调料了。
有一次,马田诚恳地说:“我儿子很喜欢你,他希望你周末来家里做客。”那时,他和露西的独生子克劳斯正在上中学,这个有着亚洲人外表的瘦弱小伙子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第一次应邀去马田家做客,除了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以外,还特地带了一瓶成年法国波多红葡萄酒,另外送给克劳斯一本英语科普读物。主人在花园里准备了咖啡和茶水以及精心制作的茶点,还请来了邻居家的一位长者,大家在午后的阳光下享受着花园里的清馨气息,轻松地交谈。
就在前不久,一名极端环保主义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枪杀了荷兰的一位右翼政治新星,大家的话题不免集中在这次枪杀事件上。这位邻居是莱顿大学社会学专业的荣休教授,是一位自由派知识分子。在谈话中,他严厉地谴责了谋杀政治家的行为,同时也批评了思想极端的环保主义者,称他们是一批“生态狂热分子”。平时在工作单位,同事之间一般不谈论敏感的政治话题,这是因为不同观点很容易引起争论,甚至有可能导致争论双方不欢而散。在与马田和他的邻居的私人闲聊中,大家都可以十分坦诚地表达对时事政治的真实想法。
克劳斯拿来一种拼图数字游戏“数独”。这个拼图包含九组3乘3的九宫格,每个宫格中给定了1到9中的部分数字,需要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每个宫格中填入不重复的1到9的数字,同时满足9乘9的大九宫格中,每一行和每一列也都包含1到9的不重复数字。克劳斯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都特别优秀,玩这种智利游戏游刃有余,很快就能得到了正确答案。当时就有一种预感:这个瘦弱的少年日后一定有作为。果然,几年后,他在一次由英国广播公司组织的荷兰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奖。
到了晚饭时间,女主人摆出一桌亚洲风味的饭菜。酒足饭饱之后,年长的邻居礼貌地告退。应妻儿的要求,马田弹奏了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马田在演奏过程中出了几处明显差错,一曲弹过后,他不好意思地表示了歉意。露西不失时机地抱怨丈夫几乎每天都在单位加班,周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单位里工作,难得在家休息时只顾埋头看书,已经很久没有陪家人一起逛街,也很久不碰钢琴了。从她的语气中可以感觉到,妻子的抱怨完全出于对丈夫的关爱,因为她害怕丈夫因工作过量而损害健康。露西的担忧不无道理:自从和丈夫来到荷兰,她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在家相夫教子,一心扑在操持家务上。现在儿子还在上中学,万一丈夫的健康出点状况,全家人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然而马田考虑的是:研究人员虽有丰厚的收入,但却难得有加薪的机会,平时超时和超量工作、发表研究论文,为的是积累科研成果,这样就不会错过下一次可能的加薪机会。这就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业和家庭生活不能两全。
十八
在回家的路上,露茜抱怨马田的情景多次在脑海中浮现。由于驾车时分神,误入了一条鲜有车辆行驶的车道。在驶入一个黑暗地段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辆警车正在发出停车信号,于是赶紧把车停在指定的位置。这时,迎面走来一位眼熟的女警官,按照她的要求先出示了驾驶证,然后接受酒精含量测试。在确定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超过规定的界限后,女警官便给出了放行手势。
荷兰的交通管理相当严格,如果驾驶员被查出体内酒精含量超过规定,不仅会受到高额罚款,还会受到禁止驾车数周的处罚。那天晚上虽然喝了一点酒,但在饭后一边聊天一边喝浓茶,路检时体内酒精含量已经明显下降,幸运地躲过了违章处罚。自从经历了那次路检,以后无论在外参加哪一类聚会,都没有再沾过酒精饮料。
执勤的女警官是研究所职工家属,她父亲是研究所的退休职工。她在幼年时随父母来荷兰生活,中学毕业后考入警校,以优异的毕业后成为一名警官。她有时会在周末来健身房,和一群女青年参加室内足球训练,然后和姑娘们一起泡酒吧聊天。无论她在哪里现身,身边总会出现一个留着披肩长发、身着旧运动衫和破牛仔裤的男青年。据说这个男青年是她的男朋友,是个一贯不修边幅、整天无所事事的德国小青年。
有一次,弗雷茨在酒吧和女警官聊天,在闲聊中,他们忽略了坐在一旁的男朋友,这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露出不快的表情。不知为了什么小事,两个男人发生了口角,男青年骂弗雷茨是个“Ossi(东德佬)”,而弗雷茨回骂他是个“Taugenichts(废物)”,这下触到了男青年的痛处,他忍不住要动手揍弗雷茨,在众人的劝解下,口角才没有升级为肢体冲撞。
不久后的一天,在泡桑拿时,有个同事问弗雷茨,为什么要去和女警官搭讪,难道不知道这会惹毛她那个嫉妒心极重的男朋友吗?弗雷茨尴尬地解释道,他深为女警官找这么个男朋友感到惋惜,所以想和她随便聊聊,没有想到那个游手好闲的家伙竟然差点动手。此时,有人在一旁半开玩笑地说,弗雷茨和女警官搭讪完全不怀好意,难怪她的男朋友会动怒,另外一人冷冷地加了一句:“如果那个男朋友发现你在桑拿浴室注视她的裸体,大概会酿成流血事件了。”这句尖刻的话引来众人的一阵哄笑。
那一年的足球世界杯赛期间,酒吧主管在大厅里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还特地搬来不少长凳,供酒吧客人观赏比赛的现场直播。荷兰队与葡萄牙队的那场球赛,酒吧里座无虚席,几乎所有在场者都是荷兰队的支持者。比赛开始后,酒吧里的起哄声和叫骂声不绝于耳。
弗雷茨是唯一为葡萄牙队鼓劲的观众。他在观战时大声叱责荷兰球员动作粗野,有意伤害对方球员。他的偏袒葡萄牙队态度引起了众球迷的不满,特别是女警官的男朋友,多次挥动拳头高声吼道:“蠢货,滚出去!”弗雷茨也不甘示弱,隔着一大群观众大声回应道:“蠢货,滚出去!”
那场比赛自始至终充满肢体冲撞,双方球员都把暴力对抗发挥到了极致。比赛接近尾声时,观众的不满情绪开始升级,他们愤愤不平地谴责裁判偏袒。最终,这场近乎野蛮的恶战以荷兰队败给葡萄牙队而告终。也许害怕众人会因荷兰队输球而渲泄愤怒,弗雷茨趁大家不注意时悄悄溜走了。
十九
那几年中,研究所里发生了不少人事变动:平时来往较多的德国同事,如西蒙先生和埃里克先生,都已先后退休并搬回德国居住。他们在荷兰工作了几十年,虽然没有语言交流的障碍,而且早已习惯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但最后仍然选择回德国定居,除了不太喜欢荷兰社会和荷兰人的个性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对荷兰医疗系统缺乏信心。
在研究所工作的几年中,为了定期出研究成果,除了每天工作将近十个小时,经常还在星期天加半天班。那时经常在思考:做这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挣一份薪水吗?这个职业的前途在哪里呢?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决定辞去研究所的工作。
离开之前,特意约马田去咖啡厅见面。马田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因手上还有几个未完成的项目,研究所答应给他延长一年工作合同。许多年前,第一次来荷兰出差时,也是在研究所的咖啡厅,马田是东道主,而这次,在即将离开荷兰时,他是客人。大家喝着卡普奇诺,嚼着酒心巧克力,一起回顾几年来的一些共同经历,最后,互道珍重后告别。
从搬家服务公司租来一辆面包车,装上十几纸箱书刊、专业资料以及所有衣物,在秋季的一个阴雨天,驾驶着面包车离开荷兰。许多年前,第一次来荷兰出差时,当车驶入荷兰边境后,眼前的一切曾是那么新鲜。如今,在荷兰生活多年后,这里一起已经不再新鲜。当面包车缓缓离开荷兰驶入阔别数年的德国边境时,不禁想起了德国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在结束流放后,从法国回到德国时写下的著名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的诗句:
Als ich an die Grenze kam,
Da fühlt ich ein stärkeres Klopfen
In meiner Brust ……
这几句诗的译文如下:
当我来到国境线上,
我感到了胸中强烈的跳动 ……
这时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的农田景色:成熟的麦子在微风中低垂麦穗,仿佛正在低头向远道而来的车辆致意,天空中飘来蒙蒙细雨,仿佛在为过往的路人洗去一路风尘…… 眼前的这一切是多么的亲切!
回到德国后,由于忙于手头的工作,一直没有机会去拜访那些曾经的同事。几次想在德国的传统节假日给马田和其他几位熟悉的同事打个电话,但每次都选择了作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过去的同事似乎已找不到可以畅谈的话题,时间一长,便放弃了与他们联系的念头。
现在偶尔也会想起他们,不知道当年的那些同事们现在一切可好?为了保留那些美好的记忆,断断续续地记录下了与同事们交往的点滴,以此感谢初到荷兰时他们所尽的地主之谊。
行云流水 文 (全文完)2021年12月,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