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东海洋三省自驾游(游记暨攻略) [2022/08]
- 我的家乡 之十一 感恩和道歉 [2020/03]
- 我的家乡 [2020/02]
- 我的家乡 之十二 疫情中的多伦多(2) [2020/03]
- 我的家乡 之七 对死亡的一点思考 [2020/02]
- 父母的封城生活 [2020/02]
- 多伦多市中心的节日夜景 [2019/12]
- 我的家乡 之 继续居家隔离 [2020/02]
- 我的家乡 之二十二 封城日记 [2020/04]
- 我的家乡 之 武汉的天气 [2020/02]
- 多伦多的湖心岛 [2018/06]
- 我的家乡之六 全封闭管理和持久战疫 [2020/02]
- 我的家乡 之十六 疫情中的多伦多(4) [2020/03]
- 观影哪吒2 [2025/02]
- 2020的下半年 之四 节日来临 [2020/12]
- 高考---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2018/06]
- 2021的上半年 之二 再次紧急 [2021/01]
- 2021的上半年 之三 一年了 [2021/01]
- 2024年武汉的这场雪 [2024/02]
- 全民免疫 [2022/12]
- 2020的下半年 之三 疫苗 [2020/12]
- 我的家乡 之二十 武汉重启 [2020/04]
- 龙年大吉 谈龙说龙 [2024/02]
- 开博一个月 [2018/06]
- 我的家乡 之 普通人的声音 [2020/02]
我的家乡 之 武汉的天气
2月14日,情人节,本是个甜得有点发腻的日子。
被新冠病毒笼罩的武汉却是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
一大早,天边就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雷声,随后大风大雨。
爸爸说:小时候听说过一句谚语:正月打雷人归堆,二月打雷麦归堆。老祖宗的话:这是凶险的兆头啊!
第二天又飘起了大片雪花,气温一下降到0度左右。
前几日天气渐渐好转,气温也升到十几度。大家都以为武汉的早春来了,疫情似乎有了拐点的迹象,心情开始放轻松起来。这断崖式的降温一下子把人的心情也冻结了。
全省的复工日子又一次推迟,到二月二十日。
封城二十多天一直很平静乐观的妈妈开始发愁了:家里的米油还有鸡蛋都快吃完了。早上把各种糕点饼干也吃完了。下周必须要去采购一次了。
武汉市民的生活里最热闹的、最有特色的、最令我们这些远游的人想念的,就是五花八门的过早美食。武汉人几乎都不自己在家做早餐,喜欢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各个大小铺面和摊点买着吃。这个又美味又便利的习惯,在这二十多天里暂停了。
父母年纪大了,每次采购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量都不会很大。好在超市离家很近,方便,多去几次就好啦。春节假期,他们一趟趟地储备了很多年货,这才能在这次封城之后在家坚持了这么多天。只是小区实施更严格的管控,出入凭通行证,就算出门一次,也不可能保证把需要的东西一次釆购齐全。我帮不上忙,只能建议说:特殊时期,实在不行找小区居委会求助团购吧。
其实,真正让父母焦虑的不只是生活和出行的不便,更多的是因为小区疫情的日益严峻。
2月13日,新冠肺炎确诊标准改变的第二天,小区的疫情通告上,父母住的楼栋里那例疑似病例变为了确诊。而且,这一周来,父母居住的城区确诊病例仍在増加,每个小区都有增加的确诊病例。这不免让人再次心慌。好在现在武汉除了定点医院,还改建了一些方舱医院和隔离宾馆,收治各类病患越来越及时了,治愈的也越来越多了。
父母坚持每天早上在网上向社区自报体温。退休办的微信群每隔两三天就要求大家点点名。
这几日,武汉接连有几位专家级的教授们患新冠肺炎逝去。实在令人惋惜。
武汉的天气,热时象火炉,冷时似冰窖。
武汉人的性格也象这座城市的天气一样,性格鲜明,冰火并存。
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读方方的封城日记。方方是我读中学时就喜欢的汉派女作家。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从小生活在市民气极重的武汉城区,写的小说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却又透着骨子里那股荣辱不惊的大家子气,冷静,有思想。离开家乡十几年了,我早已不再阅读任何文艺作品。现在读着这些特殊的日记,我感觉离我的家乡更近了。
这两天天气晴好。那天的雪,第二天一早就化没了。
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地复工了。
妈妈说:等吧,慢慢总会好起来的。
这些天,人们的心情就象武汉的天气一样大起大落,笑过,哭过,怨过,怒过,猜过,惊过,喜过,悲过,现在,静静地等待着象往常一样平凡又喧闹的日子快点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