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东海洋三省自驾游(游记暨攻略) [2022/08]
- 我的家乡 之十一 感恩和道歉 [2020/03]
- 我的家乡 [2020/02]
- 我的家乡 之十二 疫情中的多伦多(2) [2020/03]
- 我的家乡 之七 对死亡的一点思考 [2020/02]
- 父母的封城生活 [2020/02]
- 多伦多市中心的节日夜景 [2019/12]
- 我的家乡 之 继续居家隔离 [2020/02]
- 我的家乡 之二十二 封城日记 [2020/04]
- 我的家乡 之 武汉的天气 [2020/02]
- 观影哪吒2 [2025/02]
- 多伦多的湖心岛 [2018/06]
- 我的家乡之六 全封闭管理和持久战疫 [2020/02]
- 我的家乡 之十六 疫情中的多伦多(4) [2020/03]
- 2020的下半年 之四 节日来临 [2020/12]
- 高考---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2018/06]
- 2021的上半年 之二 再次紧急 [2021/01]
- 2021的上半年 之三 一年了 [2021/01]
- 2024年武汉的这场雪 [2024/02]
- 全民免疫 [2022/12]
- 2020的下半年 之三 疫苗 [2020/12]
- 我的家乡 之二十 武汉重启 [2020/04]
- 龙年大吉 谈龙说龙 [2024/02]
- 开博一个月 [2018/06]
- 我的家乡 之 普通人的声音 [2020/02]
我的家乡之二十三疫情中的多伦多(7)
记录下来的累计确诊病例:
4月14日:加拿大27063例,死亡903人。安省7953例,死亡334人。
4月28日:加拿大50026例,死亡2859人。安省15381例,死亡951人。
不知从哪天起,忽然对每日的病例数据不感兴趣了。因为知道它会不停地增长下去,几乎天天都是安省新增400-500左右,全加拿大新增1100至1500左右。不知道是每天只能检测这么多,还是真的只有这么多感染的。现在对着这堆数字都麻木了,反正看起来数字曲线平稳。但两周时间内确诊病例仍然翻了番,死亡数据3倍。
好在我周围的朋友和同事还没有听说有确诊的。有几位有过几天疑似发烧或轻咳乏力的轻症症状,但没有检测,自然不能说是新冠病毒病人。
仍旧小心冀翼地去上班。测体温、戴口罩。体温只要是37.5度以下都算作是正常的。
正常工作时还好,但在咖啡厅休息吃饭时,还是让人觉得紧张。虽然大家尽量都分开了时段,但每次还是会有十来个人同时在里面。很多人从进咖啡厅前就摘了口罩,一边洗手、洗杯子、冲咖啡、用微波炉热饭,一边谈笑风生。彼此的间距别说两米,一米都不一定有。饭桌虽然拉开了还标示了,但不到一米八长的桌子允许斜对面坐两人,前后桌间距也不到两米。几个年轻人喜欢坐在一张桌子旁,还传递小点心吃。我很怕有人没空位了坐到我对面来。不知是我过于紧张还是公司里的人太不在乎。也许年龄大了,对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了。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有一户人家的后院栅栏上挂着一幅帘,一直以为是个广告,那天不经意地看了一下,才发觉上面是手写的几行大字:”Thank you! essential workers!” 看到的一瞬间,心底里忽然涌上了一丝温暖和感动。
每日的电视新闻里,大半时间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各级政府官员的疫情新闻发布会。政府变着花样地发钱。联邦政府和安省政府自3月中旬以来,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帮助失业或低收入者、小商家以及学生提供从税收、房贷、学贷、工资补贴和商业租金等多方位的福利和补助。失业的人可以每月拿2000元CERB救急福利,拿四个月。合格的还可以再继续拿正常的失业金EI。4月22日,特鲁多又宣布了90亿的学生紧急补贴,给大专院校学生(含今年九月将入学和去年底已毕业的)每人每月1250元,共3个月。
国内的微信群和网民们都在羡慕美国加拿大政府发钱,甚至又引发了另一轮的比较和争论。但多伦多的网站上也一直争议不断。和美国十万元年薪以下人人有钱领不同,加拿大这么多种的补贴救助金,上班族几乎什么都领不到,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连基本的防护用品都不够。
这次疫情,无论是收入和健康以及其他方面,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既拿不了福利,又不能像富人一样财力自由,将来还得多交税为这些福利买单。我们这些冒着染病的危险仍在上班的人,得不到补偿,这难道是变相惩罚上班的吗?特别是一些超市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工薪本就不高甚至偏低,扣除税后挣的和领政府福利的人差不多,而且上班危险大,直至四月初安省下令,各老人院才提供和允许工作人员戴口罩和保护装置,以至于最近很多关于养老院的新闻都令人揪心。
4月20日: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一家养老院曝出了一则悲惨的新闻。因担忧感染新冠肺炎,养老院的护工纷纷逃跑,结果导致了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无人照料,多达31人无法进食在几周时间内相继离世,根据尸检结果显示,其中只有5人被病毒感染。
同时,多伦多市中心的一家华人养老院——孟尝安老院的新冠肺炎疫情连续多日登上华人媒体网站。从4月4日第一例确诊以来,至4月24日,安老院的一百多居民中,有近一半已经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已有26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更糟糕的是,因感染隔离或辞工,安老院已失去了80%的员工,只有20名一线工人。
安老院内第26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是111岁的老人林焕喜。她是孟尝养老院14位百岁老人中最年长的一位,还是加拿大华人历史的重要见证人。她早年曾是“华人人头税”的受害人之一,曾推动加拿大联邦政府就人头税道歉并赔偿。2006年,她还曾前往渥太华作证,并被时任总理哈珀接见。
终于,4月25日,安省政府宣布,将在接下来的四个月内,给在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护工、清洁人员、惩教人员以及许多其他类别的省府一线员工,每小时4元的涨薪,而且大部分全职员工每个月还可获得一笔250元的一次性奖金。省府表示,这样做是为了在疫情爆发时期,帮助忙碌的长期护理中心维持必要的人手。
4月14日,安省宣布将紧急状态延长至5日12日。
4月25日中午,在省府前的公园Queen's Park里有数百人集会,反对隔离,要求解除封锁。大部分人没有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两米的安全社交距离,甚至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推着婴儿车聚集在一起玩耍。新闻里惊见各种标语口号:
“新冠病毒是个骗局!”
“恐惧才是真正的病毒!”
“开放商店、徒步步道、公园”
“我想工作!我想理发!”
4月26日,安省宣布公立学校关闭时间延长至5日31日。
同一时间,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魁北克省长提出:群体免疫是摆脱当前大流行病的最好方法,让大量非弱势人群“自然”感染病毒是魁北克最好的防御措施。并宣布将于5月11日重开小学和幼儿园。
四月本是个春暖花开,充满希望的月份。
但今年的四月,忽然有一天就觉得很无奈也很无语,以至于迟迟不愿再动笔写文。
武汉于4月8日已解封,但小区门、家门还小心翼翼地没有完全打开。而中加两国的国门也还暂时关闭。原本停飞至4月底的加拿大多家航空公司宣布延长停飞至5月底。而这疫情趋势和强制隔离政策,使得今年回家乡探望父母的心愿变得渺茫。和父母的视频通话变成了二老对我的叮嘱:我们一切都好,不用担心!你们全家一定要自己保重呀!
而多伦多的生活是岁月真静,却并不如往年那样美好。
公园里绿毯似的场地上,没有孩子们的嘻闹声和跑动的身影,小区里少了许多生气。
生活是多面的,也是矛盾的。
这一边超市外静静的排队长龙,超市里鸡蛋牛奶限量供应,另一边农场里牛奶蔬菜倒掉、毁掉,肉制品加工厂因有工人染病而关闭。
有人在加班加点冒险工作,有人在自豪地晒各种政府的补助。
有人爱惜生命,老老实实在家隔离。也有人聚会狂欢,宁可病死,不愿孤独死。
网上,有人如实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和真实感受,也有人在不停地争吵各种阴谋论和政治观点。
往年的春夏季节,在徒步攀登的山岭上,在广阔的湖海边,在茂密的自然保护区内,在大自然面前,常常有着眇小如蝼蚁的感叹。如今在这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病毒面前,同样感觉到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还有人类的无知无畏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