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6 [2020/05]
- 赏与罚----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4 [2020/09]
- 什么是刑名----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3 [2020/09]
- 韩非的术之三---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2 [2020/08]
- 为何要了解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 [2020/04]
- 韩非的术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1 [2020/08]
- 紫气东来·老子的传说-----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5 [2020/05]
- 尚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4 [2020/06]
- 尊天----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6 [2020/07]
- 义字何在?----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4 [2020/05]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9 [2020/05]
- 仁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3 [2020/05]
- 诸子百家是如何产生的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 [2020/04]
- 明鬼----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7 [2020/07]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四----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1 [2020/05]
- 孔子画像·不要以貌取人--先秦诸子百家系列5 [2020/04]
- 法家的用人之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8 [2020/08]
- 礼,礼治,礼乐制度---先秦诸子百家系列8 [2020/05]
-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2 [2020/07]
- 帝制不除,历史必将重演 [2018/07]
- 法家的逻辑之一-----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3 [2020/07]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五章鲁桓公命名 [2022/04]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十九章郑世子忽迎亲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郑卫之怨 [2022/02]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二十章鲁隐公命氏 [2022/03]
各国大夫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会各种乐器。士大夫们家中都有乐器,乐器成为家中的必备品,同时也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因为每个人所拥有的乐器数量是不等的,这并不是因为财力问题能不能买得起乐器,而是取决于其人的身份地位,身份高者拥有的乐器多,身份低者则少。按礼规天子宫中是四面皆悬挂乐器,叫宫悬;诸侯是三面放置乐器,形似曲字,故名曲悬;大夫则是东西两面有乐器,称判悬。从宫悬到判悬,乐器数量成等级递减,而且所悬挂的乐器也有规定。乐器最主要的是钟和磬。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编钟,是青铜制作,那时铜也叫金。磬则是石头做成的乐器。这两钟乐器一种是用金一种是用石,合称金石之乐(曾侯已墓出土的乐器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一般来讲,只有天子和诸侯国国君才能配有金石之乐,大夫以下身份的人不能拥有这些全套的乐器。《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郑国送给晋国国君 “歌钟二肆 ”,晋侯赐给魏绛一半,“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这说明大夫的金石之乐只有得到国君的赏赐才能拥有。
后代的文人墨客相比周朝时代的士大夫还是差了个等级,后代的文人墨客懂得欣赏音乐,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弹唱;即使会弹唱几曲,也未必人人都有乐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他写的长诗《琵琶行》中自述道:“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从这四句诗中可以得知白居易不会弹琴,如果这点还有怀疑,那么他没有乐器是肯定的。如果他随身带着琴瑟,想听音乐可以自己弹,怎么可能“终岁不闻丝竹声”呐?。大诗人李白也没有亲自弹奏的记载。李白会舞剑,出行必带把剑,但却不见他随身带一副琴的记载。李白困惑时“拔剑四顾心茫然”,愁闷时“弹剑作歌奏苦声”(《行路难》),为何弹剑而不弹琴呐?想必李白不会乐器?孔子和他的学生都会弹奏乐器,师生谈话时可以一边弹琴一边讨论学术问题,周游列国随身带着乐器,停下休息时也要弹上两曲。后代的文人们则是少了一项功能。
以上大致讲了讲什么是礼,礼治以及礼乐制度。之所以花篇幅讲这么多,我认为礼治以及礼乐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必须讲明白,否则无法理解后来的法治,人治,专制。互相对比才知道孰是孰非,也才会明白孔子为何向往西周的礼治时代。讲礼治以及礼乐制度也是为以后讲墨子,韩非等人提出的各种政治制度做个铺垫,以便相互比较介而判断各自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