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民政策----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7

作者:宅中老查  于 2020-8-13 22: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都强烈主张不仅要限制人们的人身自由,更要限制人们的内心控制人们的大脑,统一人们的思想。商鞅说“民壹則農,農則樸,樸則安居而惡出。”人民脑子里只有一个思想才能专心务农,务农就会朴实,朴实就会安分,不会四处乱跑招惹是非。商鞅就是想让人民只知道种地,别的什么都别想,脑子里只有种地,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没有别的任何想法,这样人就变动朴实了。这是朴实了还是变傻了,变麻木了?

商鞅尽管有禁止言论的提议,但似乎执行的并不彻底,所以韩非又重新提议严禁言论自由并给出具体办法,“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韩非把违背君主的一切行为思想都视为奸行,要禁止这些奸行最好的办法是从心里上禁止,其次是禁止言论,再次是禁止行为。这些办法我们是不是太熟悉了,现在中共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为了统一思想防止奸民,商鞅还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家有罪,邻居必须告发,不告发腰斩。这是鼓励揭发检举。

韩非也赞同告密,他说:“然則去微姦之道柰何?其務令之相規其情者也。則使相闚柰何?曰︰蓋理相坐而已。禁尚有連於己者,理不得不相闚,惟恐不得免。有姦心者不令得忘,闚者多也。如此,則慎己而闚彼,發姦之密。告過者免罪受賞,失姦者必誅連刑。如此,則姦類發矣。姦不容細,私告任坐使然也。”

韩非把人们私下的活动称为微奸,如何铲除这种微奸,就是实行连坐法,让人们互相窥探,互相揭密告发。对告密者行赏,不揭发者问罪处刑。

现在的中国不就是这么做的吗?朝阳群众,还有学校里的信息员等等,以及对网络的监控等等不都是揭发告密吗?而且人员庞大,手段先进,岂是商鞅、韩非的方式所能比拟得了的。

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现在中共的做法竟然与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一模一样,商鞅和韩非的那些本该早就抛弃的思想,现在的人本该当成笑话看,但可悲的是,并没有被当成笑话,反而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我们常自豪地说在世界文明史上只有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末间断过,如果是这样的一脉相承,还不如一刀切断。 

商鞅和韩非的文章外观上看一个语言粗陋,一个言辞精辟,但性质相同,都属于与人民作对的反动思想。而且不仅仅是与人民作对,还与大臣作对,商鞅和韩非千言万语,万语千言,用尽浑身解数只为一个人服务,那就是君主帝王。易中天说法家就是皇帝的一把屠刀,皇帝用这把屠刀杀大臣,杀对政府不满的人。

商鞅推行新法后,太子犯法了。太子是君位继承人不能对他用法动刑,但商鞅却对太子的两位私人老师用了刑,将太师公子虔鼻子削掉,太傅公孙贾脸上刺字。公子虔和公孙贾属于皇族大臣,对贵族大臣用刑,这是以前从末有过的事。按照礼规“刑不上大夫。”大夫大臣有罪,可以杀,但不可用刑。这是对士大夫的尊重。“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就是从“刑不上大夫”这个规矩而来的。商鞅为了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启了对士大夫用刑的先例。这个先例的开启震动了整个士大夫阶层,同时商鞅也给自己埋下的祸根。待秦孝公死去,太子继位,商鞅被车裂而死就是必然而然的事了。

秦孝公为何准许商鞅打破常规对大臣贵族,包括自己的亲属用刑,因为在秦孝公看来,任何人都可能反对自己,要想驾驭臣下,管制万民,再用那些陈规陋习恐怕不好使了,必须出新招狠招,臣民们才可服服帖帖。待秦始皇上位,商鞅的严刑酷法已经奏效,驾驭臣下的招术还没有完善,故此韩非写了大量的篇幅详尽阐述君上如何驾驭臣下。《韩非子》共五十五篇,能有四分之三的篇幅全是为君王分析臣下,给君主出招如何防备臣下,洞察臣下心里,极其详尽。可以说韩非为了君主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然而他却落下个可悲的下场,被他的同学当时的秦相李斯陷害致死。

韩非和李斯是同班同学,他俩的共同老师就是著名的荀子。荀子是著名的儒家,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两位高徒却背叛了他,成为儒家的叛逆。这对荀子是莫大的打击,对儒家也是个讽刺。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宅中老查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2 10: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