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6 [2020/05]
- 赏与罚----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4 [2020/09]
- 什么是刑名----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3 [2020/09]
- 韩非的术之三---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2 [2020/08]
- 为何要了解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 [2020/04]
- 韩非的术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1 [2020/08]
- 紫气东来·老子的传说-----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5 [2020/05]
- 尚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4 [2020/06]
- 尊天----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6 [2020/07]
- 义字何在?----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4 [2020/05]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9 [2020/05]
- 仁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3 [2020/05]
- 诸子百家是如何产生的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 [2020/04]
- 明鬼----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7 [2020/07]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四----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1 [2020/05]
- 孔子画像·不要以貌取人--先秦诸子百家系列5 [2020/04]
- 法家的用人之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8 [2020/08]
- 礼,礼治,礼乐制度---先秦诸子百家系列8 [2020/05]
-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2 [2020/07]
- 帝制不除,历史必将重演 [2018/07]
- 法家的逻辑之一-----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3 [2020/07]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五章鲁桓公命名 [2022/04]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十九章郑世子忽迎亲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郑卫之怨 [2022/02]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二十章鲁隐公命氏 [2022/03]
诸子百家至此就讲完了,所剩下的还没有讲到的也是不值得讲的东西了,比如纵横家就没有必要讲了,因为这一家主要是耍阴谋诡计的,没有任何思想理论,这方面的人和事太多太多了,从战国时代一直到现在层出不穷,如今的中国更是在玩这种纵横捭阖之术,只是其水平远不如古人。其它的诸如农家、小说家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融入到其它领域,退出了争鸣领地。最为惋惜的是名家,本可以有个长足发展,然而却来个永远停滞。名家的停滞使得百家争鸣这滩活水变成了死水。只有两家仍在这潭死水中挣扎暗战,这就是儒家和法家。秦以后的中国统治者们一直是尊崇儒家而实施法家,这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表面上看光环给了儒家,而实质上胜利的则是法家。人们习惯性的看法是独尊儒术限制了中国的思想自由以及学术发展,但请问儒家什么时候限制过言论自由?孔子有限制言论的主张吗?没有。孟子也没有这样的论调。孟子更热衷于与别人辩论,也正是由于孟子的热情参与才使得诸子百家讲坛上(当时的齐国稷下学府)更为光彩夺目。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让统治者采取一种思想意识。每个国家的统治都有一种意识形态,但那只是统治者本身的取舍问题。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的时候并没有限定普通民众的思想。这与秦始皇的做法不一样。秦始皇是禁止一切言论自由,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汉武帝只说明国家当局想采取什么思想意识,至于民间如何并没有做出限制规定。但别忘了统治者明是尊儒家实则用法家,法家是不喜欢言论自由的,这样一来虽然儒家不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而法家却不容许人民随意说话。统治者们都是明一套暗一套,明尊儒而实用法,结果是压制人民钳制言论的罪过便都合理地算到了儒家头上,法家却暗中窃喜。儒法两家暗斗,儒家最终没有斗过法家。而一直在旁在看热闹的是道家。
道家清净无为,哪个统治者喜欢清净无为?有但也极其罕见,谁不想折腾两下搞点业绩?真想清净无为者只能在民间,所以道家只能在民间才有市场。而这正是统治者喜闻乐见的事。大家都无为了,都只想着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而不对国家大事妄议,不乱说乱动,统治者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反对声音,没有碍事者。这是道家对社会的最大作用。民初有个学者(妄了叫什么名字)曾说过,除了法家,对统治者贡献最大的就是道家。庄子的似是而非的观念更是有利于统治者。庄子说生就是死,死也是生,是就是非,非也就是是,世上的事无所谓好坏都一样。庄子的这个观点发展成后来的一句名言,那就是 “难得糊涂”。老百姓难得糊涂,但统治者却不糊涂,而是清醒得很,想怎么制你就怎么制你。
老庄哲学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你可以说道家高深莫测,哈,我不知“道”,因为这个我真没有。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也没有,至于少数罕见者或许有,但又不在我所议论之内。我所谈及的是普通民众,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以一个普通人的理解,老庄哲学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教你如何自得其乐,你只有无所谓是非好坏,你才懂得万物一齐,你才看透了人世间,你才可以任逍遥,你才懂得养生术,你才可以德充府。这些道理唯有自己才能懂得,才能得其乐。
统治者们就喜欢看你自得其乐样子,人人都自得其乐,那么整个社会该有多和谐啊。
道家发展到今天,主旨变了,清净无为的主角由统治者变成老百姓了。
司马谈作《论六家要旨》总括阴阳、儒、墨、法、名、道家,然若是看到今日之现状又该做何言呐?是否仍然“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恐怕不然,应该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当今中国法家独裁,阴阳失调,黑白颠倒,又岂止是千里之缪?
呜呼哀哉,长夜难明,百家争鸣之盛况何时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