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6 [2020/05]
- 赏与罚----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4 [2020/09]
- 什么是刑名----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3 [2020/09]
- 韩非的术之三---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2 [2020/08]
- 为何要了解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 [2020/04]
- 韩非的术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1 [2020/08]
- 紫气东来·老子的传说-----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5 [2020/05]
- 尚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4 [2020/06]
- 尊天----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6 [2020/07]
- 义字何在?----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4 [2020/05]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9 [2020/05]
- 仁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3 [2020/05]
- 诸子百家是如何产生的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 [2020/04]
- 明鬼----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7 [2020/07]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四----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1 [2020/05]
- 孔子画像·不要以貌取人--先秦诸子百家系列5 [2020/04]
- 法家的用人之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8 [2020/08]
- 礼,礼治,礼乐制度---先秦诸子百家系列8 [2020/05]
-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2 [2020/07]
- 帝制不除,历史必将重演 [2018/07]
- 法家的逻辑之一-----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3 [2020/07]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五章鲁桓公命名 [2022/04]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十九章郑世子忽迎亲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郑卫之怨 [2022/02]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二十章鲁隐公命氏 [2022/03]
宋国国君也是个好斗的主,上次被迫退让怎么想都觉得憋得慌,索性乘其不备占领郑国的长葛。到了这时宋国已经将一开始的初衷忘记掉了,对抗郑国已经不再是为了防止公子冯回国为君,随着对抗的升级,双方的争斗变成了单纯的打架斗殴,没有任何政治目的,更没有经济利益,就看到底谁能打过谁。
但是,郑庄公的目的依然不变,要打出个威风来,使郑国昂然挺立。
面对宋国的又一次入侵,郑庄公刚想立即出兵报复,忽然又止住了。大臣祭足问怎么不出兵讨伐宋了?
郑庄公回答:“不着急,待我去先去王都走一趟。”
祭足问:“还要从王室借兵吗?”
郑庄公说:“已经两次借兵,再借兵恐怕王室也不借给我们了。”
祭足问:“那去王室干什么?”
郑庄公说:“新王即位,我还没有正式朝拜,我去朝觐新王。”
其实郑庄公是另有打算。
很快郑庄公来到王都,朝见了周桓王。这位王孙很年轻,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周桓王对郑庄公的来朝不以为然,一幅嘲讽的样子。
郑庄公首先稽首叩问:“中土守臣郑国寤生拜见天王。”
周桓王不冷不热地说:“郑公此来有何所为?是不是又要借兵?该歇歇了,我看着都累了,去年伐这国,今年讨那国,明年又不知讨伐谁,歇歇吧。”
郑庄公说道:“此次非来借兵,只是觐见。新王上任,臣礼当谨见。”
周桓王说:“不借兵就好,谨见不谨见无所谓。要是心中有我这个周王,即是不来谨见,余一人也会想念他,心中无王,来见又如何,还不是利用我罢了。”
郑庄公心中不悦说道:“臣特意前来朝拜我王,正是心中有王,心里敬重我王。”
周桓王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是吗,我周王国今年兼收,粮食不够吃,还是鲁君到处奔波四处筹粮送到王都,这才缓解了饥荒。”
郑庄公说:“王都闹粮荒臣也听说了,我郑国也献出了粮食。”
周桓公哼一声:“哼,你郑国献粮食,你那点粮食还不是从我周地里抢去的。我周国王畿多亏歉收,否则的话郑国的军队又来抢粮食了。”
郑庄公见周王对自己竟这样无礼,压住心中的怒气平心静气说:“臣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朝觐我王以尽臣下之职。当今诸侯各行其是,不忠不敬于王室,几十年不朝者比比皆是。臣寤生时时惦记着王室,不违礼制,朝觐我王。如天王这样对待一个尊守王法的朝觐者,那么谁还会来王都朝觐?诸侯不是更加无视我周室了吗?”
周桓王也自知失礼,默然不语。这时在旁边的周公黑肩忙说道:“是呀。按照王制,诸侯应按时朝觐天子,考礼、正刑、一德以尊天子。但现在按时朝觐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封国国君换了几茬,却不知道长的什么样。郑伯能来,实在难能可贵。”
听周公这么说,周王语气缓和了些问道:“郑国今年收成如何? 有无灾祸?”
郑庄公答道:“回禀我王。赖天王恩照,郑国今年收成良好,无灾无祸,国平民安。”
周桓王接着问:“国蓄可支持几年?”
郑庄公答道:“国蓄可支十年。”
周桓王说:“国无九年之蓄为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国将不国。郑国有十年之蓄,可见郑公治国有方。”
郑庄公说:“全赖天王恩照,上天保佑。”
周桓王说:“好听的就不要说了,安分点比什么都好啊。”
郑庄公听周桓王这么说心中不满,刚想说什么,周桓王打了个哈欠,之后说道:“我身体不适就到这吧。”
郑庄公只得起身退出。
郑庄公走后,周公黑肩对周桓王规谏道:“我王不该对郑伯这样无礼。我王室东迁,郑国出了不少力,郑国有功于王室,郑伯又时常来朝。如这样对待人家,人家将不会再来啦。”
周桓王说:“不来朝我就伐他。”
周武王灭商后将鲁国封给周公旦,周公旦让大儿子去鲁国当国君,他自己则留在王室任要职为大臣,执掌周王国朝政,其职权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周公死后其在王室的官职爵位由二儿子继承,之后代代相传,传到现在的这位周公黑肩。从周公旦一直到现在这位周公黑肩,一直沿用周公这个爵位称号。周公黑肩已经是第十三位周公了。由于有直系亲属周公在王国当宰相,鲁国与周王室有种特殊关系。周王国闹饥荒,鲁国出面为周王国求粮救济也属于应尽的责任。郑国想出面,可是没有人听,因为郑国的身份地位不够,没有资格。
郑庄公本来想借朝觐周王与王室修好,进而巩固自己王室卿士的官职,却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周王很不给面子。从王都回来郑庄公说:“看来王室是指望不上了。”祭足问:“那下一步怎么办,宋国还占着我们的城池。”郑庄公想了想说:“到时候了,该让齐国出面了。”
郑庄公在遭到周桓王冷嘲热讽的时候已经摸准了周桓王的脾气年轻气盛少有城府。郑庄公心中暗想你不尊重我,但我可以利用你。郑庄公心中已经盘算好,要痛痛快快地利用一把周桓王。不过要想利用周桓王,仅靠自己不行,必须有人配合。郑庄公拿眼一扫,瞄准了齐国,要是齐国人肯出面,这场大戏必能成功。所以必须把齐国人请出来,来一场双簧戏,才可达到惟妙惟肖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