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6 [2020/05]
- 赏与罚----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4 [2020/09]
- 什么是刑名----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3 [2020/09]
- 韩非的术之三---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2 [2020/08]
- 为何要了解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 [2020/04]
- 韩非的术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1 [2020/08]
- 紫气东来·老子的传说-----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5 [2020/05]
- 尚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4 [2020/06]
- 尊天----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6 [2020/07]
- 义字何在?----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4 [2020/05]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9 [2020/05]
- 仁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3 [2020/05]
- 诸子百家是如何产生的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 [2020/04]
- 明鬼----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7 [2020/07]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四----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1 [2020/05]
- 孔子画像·不要以貌取人--先秦诸子百家系列5 [2020/04]
- 法家的用人之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8 [2020/08]
- 礼,礼治,礼乐制度---先秦诸子百家系列8 [2020/05]
-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2 [2020/07]
- 帝制不除,历史必将重演 [2018/07]
- 法家的逻辑之一-----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3 [2020/07]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五章鲁桓公命名 [2022/04]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十九章郑世子忽迎亲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郑卫之怨 [2022/02]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二十章鲁隐公命氏 [2022/03]
既然齐国对郕国有想法,那么我郑国也可以对许国动动心眼。许国姓姜,对郑国来说是异姓国,对齐国来说是同姓国。看来同姓异姓在大国之间是个问题,轮到小国这个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不管同姓异姓同等对待该伐则伐,一点不客气。这就是以大欺下,虽然不符合道义,却符合自然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就是自然法则。若是没有这个自然法则,尧时代万国何以变成现在的几百个国。郑庄公就想根据这个自然法则想再扩展本国的领土。郑国以北是卫国,以西是周王国,以东是宋、鲁等国,三面都没有发展空间,只有南部还可以伸展。许国正位于郑国的南部,于是就成了郑庄公眼中的一块肥肉。郑国是靠武力吞并建立的,再吞并一个小国也属于郑国一贯的发展战略,郑庄公想要继续这个发展战略,早就盯上了许国,无奈没有时机。现在许国不听王命给了郑国一个可乘之机,郑庄公岂能错过。讨伐完郕国,郑庄公即向齐僖公提出讨伐许国。齐僖公没有理由拒绝,互相帮忙吧,人家已经帮忙讨伐了郕国,现在人家提出讨伐许国,这个忙不能不帮。齐僖公一口答应,并且还把鲁国也请过来。这样郑国在齐、鲁两国的协助下出兵许国。
临行前发生一件不愉快的小事,这件小事使得郑庄公在讨伐许国时损失了一员猛将,所以不得不说说这件不愉快的小事。这件小事有两个当事人,一位是颖考叔,就是给郑庄公出主意掘地见泉使郑庄公母子重归于好的那个颖城封人。颖考叔何时辞掉颖城封人的官职来到都城新郑的史书上没写,或许是郑庄公为了攻打许国特意把他从边城调过来。
另一位当事人名叫子都。前面在抗击北戎时,公子突出诱敌之策打败了入侵的戎人。在公子突的诱敌之计中有个关键的角色就是诱敌者。这个诱敌之人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担当,公子突说的非常明白,就是勇而不知耻者。这个不知耻不但是真的不知耻,而且还能装出一幅不知耻的样子。当时有人推荐子都,郑庄公认为子都很勇敢但却很爱面子,一旦遇到可能要丢脸面的事,不论这事是真的还是装的他都不肯去做。诱敌佯装失败虽然是故意的,但对子都来说也算是败下阵来,丢不起这个脸面,所以他连装都不肯装一把。结果那个诱敌的差事由“不要脸”的祝聃担当了。这个祝聃真是个“不要脸”的蛮勇之人,后面还有他的故事。
爱面子的子都正是由于不愿意丢脸面而与颖考叔发生了争持,并迅速促发成一宗命案。大凡长得俊美的男子都很在乎脸面,有甚者,为了自己的脸面而下狠手置对方于死地,子都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事件是从发放兵器开始。要说古代作战真是麻烦,每次作战完了,都要把所有兵器上缴公家入库保管,下一次作战再次发放。这样每次作战,将士们使用的兵器可能都不是同一件,尤其是兵车更不是同一辆。因为兵车用完后拆卸入库,用时再重新组装。所以发放兵车时是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发放的,一会儿一个轮*发下来了,一会儿又发一个车辕,一个车轼。这些部件有保管的好的,也有破损的,看上去就不象刚刚制作的那样全是崭新完好的,所以发现一个好的部件人们就抢着要。当一个保存完好的车辕发放下来时,颖考叔老眼并不昏花上去一把就抢了下来,正要放在地上仔细看看,突然一只手伸过来将其拽起。颖考叔一看是子都,立马扛起车辕就跑,子都操起一支戟就追赶过去。颖考叔腿快跑出大庙上了大道,子都没有赶上,愤愤而归,众人一阵嘻笑,子都一脸羞涩,这个脸面真是丢大了。子都怒气冲冲什么也没说,而心里却盘算着如何出这口气。
郑、齐、鲁三军开进了许国。许国国君许庄公一看来势汹汹有些不知所措。郑庄公传话城内,令许庄公出城认罪为何抗拒王命。许庄公是个强硬派,派人传话责问不尊王命者多了,为何伐我许国。郑庄公回道有罪还嘴硬,不认罪就攻城。许庄公也是个强硬派令坚守城池,绝不认罪。郑庄公见死不认罪,正中下怀,立刻下令攻城。
古代打仗攻城战是最后一招。通常的战法是两军摆开阵势面对面厮杀,这是最讲究的战法,就象两个绅士面对面决斗一样,嬴得伟大,死得光彩。如果不出城面对面打一仗,那么就只有坚守。这时,来犯敌军要是仁慈些就会围而不攻,给城内君民更多的喘息考虑的时间直到回心转意,开城投降。如果相持数日毫无投降之意,或是继续围城,或是强攻,或是吝惜城内民众而撤军全在于来犯敌军的来犯动机。动机温存,无有掠土侵地之意,来犯之军可能就会 “含情脉脉”地离开,给被围困之人一线生机。比如象后来的楚对宋的围困就是这样。但若是来犯之敌怀有侵占之动机,那么就会很快地越过围城劝和等浪费时间的程序直接进入到最后的攻城阶段。此时的郑庄公就是怀有这样的动机,绕过中间环节直接采取最后步骤攻城。齐国人看明白了,鲁国人也心知肚明,所以攻城战只有郑国人最卖力气,拼命往上冲。
首当其冲的是颖考叔,只见他举着国君的大旂率先登上了城墙,眼看着就要一步登上,突然往后一仰,跌落下来,摔在了地上。原来子都在下面放了一支冷箭,将颖考叔射落下来。颖考叔就这样因为与一个美男子发生争持而被报复射死了。象子都这样心胸狭窄,背后放冷箭的人在春秋时代非常少见,仅此一例。报复或是报仇是那个时代男人的一种情怀,但象子都那样的报复法实在是可耻,乘攻城之机射杀自己人从而造成被敌人射杀的假象,这一招也太毒了。
颖考叔倒下去了,旁边的一员大将迅速拿起颖考叔手中的大旗登上城墙高喊:“国君登上来啦。”一听国君登上城墙了,兵士们奋勇攻打,小小的许国被攻破了。
许国被攻占,许国国君许庄公逃奔卫国。齐、郑、鲁三国国君进入许国公廷,商议许国存留问题。郑庄公将如何对待许国?